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这12首经典古诗,全是地道的年俗与年味儿!

2020-03-16 来源:步旅网
这12首经典古诗,全是地道的年俗与年味儿!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隋宫守岁(唐·李商隐)

上面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唐代宫廷中举行除夕活动的情形。 除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国人过除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万水千山只为了一顿团圆饭。那么,古时候人们怎么过年?让我们跟随历代诗人们一起过一个原汁原味的年……

守岁侍宴应制 (唐·杜审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宴饮。上面这首杜审言的《守岁侍宴应制》,描写了宫廷除夕宴饮守岁的盛况,皇上举办宴会,公子王孙、文武百官前来赴宴。此时宫殿上空星河低垂,宫殿内外灯火辉煌,光照天宇。皇家乐队演奏着高级音乐,臣子们有的下棋、有的做藏钩的游戏,尽情娱乐。待到天明大年初一,齐声祝福皇上万寿无疆。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守岁。守岁是除夕的一项重要习俗,家人团聚,从入夜一直坐到天明。有资料显示,早在汉代,文武百官在除夕要朝贺天子,饮宴作乐。

最早将”守岁“二字写入文献的,是西晋人周处,他在《风土志》里记载蜀地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到了唐代,守岁的习俗更是风行朝野。唐太宗、唐高宗都以“守岁”为题作过诗。在民间,无论家境贫富、做何营生,除夕都是要守岁的,甚至客居他乡,只身一人,也要通宵不寐。

杜位宅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蜡炬。除了守岁之外,古人还于除夕夜,在庭院里燃烧火炬,在犄角旮旯点亮蜡灯,是又一个重要习俗,是为了造成一个亮堂堂的环境,以取吉利。

杜位宅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驱傩,即在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意在逐尽阴气,也叫做逐除。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

丁卯除夜 (宋·冯山)

庭罢驱傩戏,门收爆竹盘。 酒香添腊味,夜气杂春寒。

岁序张灯守,人情遇节欢。 明朝五十八,消息近休官。

○馎飥。这是除夕所制作的一种特色小吃,类似于今天羊肉泡馍等汤饼类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馄饨,年馎飥的说法。

岁首书事 (宋·陆游)

扶持又度改年时,耄齿侵寻敢自期。 中夕祭馀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 春盘未抹青丝菜,寿斝先酬白发儿。 闻道城中灯绝好,出门无日叹吾衰。

○试年庚。陆游《剑南诗稿》有云: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即将除夕这一天的赌博输赢视为预测下一年人生命运的游戏。另外陆游《新岁》一诗中,明烛聚呼卢之句便专指此游戏。

新岁 (宋·陆游)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 老庖供馎饦,跣婢暖屠苏。 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 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 永遇乐 (宋·吴潜)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今门,六街三市,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如今闲院,蜂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 亏人㬠,梅花纸帐,权将睡补。

○消夜果。除夕夜阖家团聚,为了打发晚上闲暇时光,很多人家都

要准备一些消夜食品,也叫消夜果,如《梦粱录》一书有描述宫廷内消夜果的场景,而在普通百姓家中,虽不能如宫中丰盛,但也极尽所能,准备消夜果,力保年节顺心。

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小儿卖痴呆。宋人风俗,在除夕夜天将亮前,要进行一项所谓小儿卖痴呆的活动。南宋诗人范成大《卖痴呆词》这首看似诙谐幽默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风俗饱含着古人良好的心愿,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伶俐。

打灰堆词 (宋·范成大)

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杖敲灰起飞扑篱,不嫌灰涴新节衣。

○打灰堆。古代人所说的打灰堆,大约就是在天亮前拿着一挂满铜钱的竹竿,用力敲打灰堆或垃圾堆。据说只要打过灰堆之后,这家主人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心愿也多可实现,故也称作击如愿。

除夜新居

(宋末元初·仇远) 籸盆夹道明,爆竹小儿惊。 但听窗前雪,不知楼上更。 流年双羽急,深夜一鸡鸣。 浅醉和衣睡,明朝要贺正。

○籸盆。烧松盆,主要是一种宋代民间的驱邪祈吉活动。南宋时已开始流行,周密《武林旧事》就记载,至(除夕)夜,蔶烛籸盆,红映霄汉。籸盆因为以麻籸 (渣滓)为燃料,故有此称。

除夕在宋代又称作岁除、除夜、除日等, 和现今一样,为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宋人有所谓月穷岁尽之说,

故除夕夜的活动极为隆重。

如今,这些传统风俗慢慢都消失了。但不管怎么简化,过年还是要回家吃个团圆饭吧!

春节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终于把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1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之日。 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除日。 3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5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7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8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9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

10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11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 12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14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5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16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 17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庆贺。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古代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20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22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过年进入到计时啦!

知道了这些过年习俗,是不是觉得年味儿十足呢?

快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知道一下,感受这年味儿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