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属于高等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受到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高校环境、学生素质与意识及高等教育改革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本文研究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将以人为本贯彻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高校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对高校学生的管理,体现出高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水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现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体制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教育改革导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下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市场经济与大量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都存在偏差。又受到社会环境与教育改革的影响,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大学生因为承受了家庭和父母更多的呵护,缺少社会阅历和生活的磨练,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个人主观意识过强,缺少集体观念,个人感情过于脆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等问题。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有些大学生终日沉迷网络和游戏,影响了学习,还影响了身心健康,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由于教育改革的影响,各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学校收费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导致大学生学业的压力增大,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经济、心理上都存在困难的现状,对学生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在校期间能不能结婚?大学生体育成绩不达标,已婚大学生生育方面的问题等。
2.高校资源不足,无法缓解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的团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相对不足,而管理团队的人心也不稳定。虽然国家教育部门有明确规定,高校为150-200名大学生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的辅导员,但实际上大多高校都不能满足这个比例,尤其在高校招生扩招后,更加不能满足学生管理人数的需要。而学校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辅导员的待遇
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这就严重的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更阻碍了辅导员工作的创造性,不能达到管理质量。而且大多管理员的年纪轻,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没有将身心都投入到学生管理中,只关注工作的变动与调整,关注恋爱或家庭、孩子,导致学生管理团队的基础存在不稳定因素。
大多高校都不具备系统管理体制、目标、方法及规章制度。虽然高校在校园的建设和教学质量上都十分重视,可是在对学生管理的问题上,却多采取忽视的态度应对。大学生管理体制过于单一,学生由辅导员进行管理,上级是院系学生管理副书记,再上级管理部门是校学生管理副书记。各级领导的管理责任并不明确,只以不出事为工作态度,很难真正开展起班级的活动,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差,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非常繁杂琐碎,因为工作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也没有管理目标,缺少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思想和内容过于简单。
还有些高校不重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不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大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影响,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没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很容易由于心理问题而误入歧途,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为适应我国高校扩招的发展要求和有效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使学生管理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和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
高校既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各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通过不同培养渠道与培养方式,为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保持坚强心理,形成高尚道德情操。
在课堂上灌输,通过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熏陶,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培养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学生管理者要丰富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选择性,使学生避免枯燥而孤单的大学生活。通过社团活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要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咨询与思想上的引导,提高大学生与管理者的交流,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指导,使大学生思想与心理都能得到有效的疏导。
2.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
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与规章制度都要进一步健全,使学生管理工作具备法制化与人性化的特点。而高校高层管理者也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及生活问题等。只有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学生管
理者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多样化的学生管理。要坚定“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设立专业部门或人员进行专门事件的处理,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大学生。
学生管理者对大学生教导的同时,还要为大学生服务,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管理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学生管理者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为人师表的情操,还要掌握教育、管理、社会及心理等多学科知识。高校通过对学生管理团队的规划,明确学生管理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使管理工作有明确的目标。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管理者都成长为学生管理专家,高校只有形成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管理团队才能真正解决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面临着巨大变革,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必然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尤其面临高校扩招挑战下,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存在大量问题,已不适应现阶段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通过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使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漆小萍,唐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克非,张文君.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与学生工作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3(1).
[3]高晓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06).
[4]时长江.试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作者简介:黄茜(1989.8-),女,江西萍乡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本科毕业,经济学学士,助教,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与经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