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教 学 点: 宁波电大镇海电大 专 业: 会计学(本) 入学时间:二○○年三月 学生姓名: 顾维维 学 号: 061070019 指导教师: 李雅文
二○○八年六月
论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目 录
内容提要„„„„„„„„„„„„„„„„„„„„„„„„„3 一、获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4 (一)获利能力的内涵„„„„„„„„„„„„„„„„„„„4 (二)获利能力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具有重要性„„„„„„„„4二、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分析„„„„„„„„„„„„„„„„„5 (一)对销售获利能力的分析„„„„„„„„„„„„„„„„5 (二)对资产经营获利能力分析„„„„„„„„„„„„„„„8 (三)对资本经营获利能力分析„„„„„„„„„„„„„„„8 (四)对成本获利能力分析„„„„„„„„„„„„„„„„„8 三、影响获利能力的因素„„„„„„„„„„„„„„„„„„8 (一)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9 (二)受企业产品销售情况的影响„„„„„„„„„„„„„„9 (三)受应收帐款过大的影响„„„„„„„„„„„„„„„„9 (四)受财务报表数据的制约„„„„„„„„„„„„„„„„9 (五)受现有比率分析体制的制约„„„„„„„„„„„„„„9 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措施„„„„„„„„„„„„„„„„10 (一)应加强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程度„„„„„„„„„„„„10 (二)须有效解决应收帐款过大的问题„„„„„„„„„„„„10 (三)应完善企业财务报表„„„„„„„„„„„„„„„„„11
1
(四)应完善获利能力比率分析体制„„„„„„„„„„„„„12 参考文献………………………………………………………………13
2
论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内 容 提 要
本文就企业最关心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从获利能力的内涵,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出发,对该企业销售获利能力、资产经营获利能力、资本经营获利能力以及上市公司和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进行探讨,阐述了企业外部环境、产品销售情况、应收帐款、财务报表数据和现有比率分析体制对获利能力的影响。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加强销售,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水平,控制应收帐款过大的问题,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完善获利能力比率分析体制等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关键词: 获利能力 销售 业绩评价
3
论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而企业进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想利用企业获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且通过获利能力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企业更好的盈利。本文就对获利能力
的内涵.重要性、指标、影响因素、措施等系列问题谈些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获利能力分析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获利能力的内涵
获利能力,也称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动力所在。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盈利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获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因为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权人的债权安全、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乃至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等都息息相关。
(二)获利能力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具有重要性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最直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并维持企业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只有在不断地获取利润的基础上,企业才可能发展;同样,获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比获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最重要业绩衡量标准和发现问题、改进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对投资者来说,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投资者是企业财务和实物资本投资者,是企业净资产的所有者,其利益来源于资本收益和股利收益。资本收益是资本市场上企业资本价格上涨的结果,股利收益则是企业将获取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分给投资者。
企业获利能力对企业的所有利益关系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企业获利能力强,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则债权人的利息和本金都有了偿还保障,经营管理者获得了良好的业绩以及根据业绩支付的奖励,投资人有了分配股利的基础,国家有了收取所得税的依据,企业职工有望增加劳动收入和改善福利待遇。因此,获利能力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利益关系人都非常关心的。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而企业进行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想利用企业获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且通过获利能力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以便企业更好的盈利。
4
二、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对销售获利能力的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看,获利能力可以用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来评价,由于销售收入是取得利润的基础,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润占收入的比重越大则利润越多,所以利润占收入的比重成为企业获利能力的标志之一。本节主要讨论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比例关系。
1.销售毛利分析
(1)计算销售收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通常用销售利润率来表示 销售利润率 = 利润 / 销售收入
所谓销售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销售毛利的计算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方式。绝对数方式即计算销售毛利额,相对数方式即计算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得额 =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额/ 主营业务收入*100%
可见,销售毛利额所表示的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扣除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后的剩余,它是可以用来抵偿各项费用并最终形成利润的数额。由于它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同规模的企业间销售毛利额的差异较大,因此该指标的有用信息含量相对较少。相反,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它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销售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越高。
(2)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
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由于我们对外部市场的驾驭能力有限,通常应适应市场变化,从内部因素入手寻求增加毛利额和毛利率的途径,所以了解有哪些内部因素会对毛利产生影响相对更为重要。通常,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产品构成决策;企业战略要求。
2.营业利润率分析
(1)营业利润率的计算: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准备-营业费用-管理
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率指标反映了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所赚取的营业利润的数额。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中最基本、最经常同时也是最稳定的组成部分,营业利润
5
占利润总额比重的多少,是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质量好环的重要依据。同时,营业利润作为一种净获利额,比销售毛利更好的说明了企业销售收入的净获利情况,从而能更全面、完整地体现收入的获利能力。显然,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获利能力越弱。 (2)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
对于营业利润率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其中,营业利润同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越大,营业利润率越高。主营业务收入则从反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意即:当营业利润额一定时,主营业务收入额越大,营业利润率越低,说明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越弱,这说明。因此,影响营业利润高低的关键因素是营业利润额的大小。从营业利润的计算式可知,营业利润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利润和资产减值准备等,其中后三项与企业基本经营业务的关系相对较弱,我们主要分析前五项基本要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主营业务收入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当成本.费用额不变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额同方向影响着营业利润额.对于外部报表使用人,我们只能从该总额上分析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主营业务成本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即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会反方向等额影响营业利润。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可计算如下: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 = 实际销售数量 * (基期或预计单位成-实际单位成本)
可见,单位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率是影响营业利润的又一重要因素,成本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低。因此,要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必须在增加销售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只有当成本的降低幅度超过业务量降低幅度,或是成本的上升幅度小于业务量上升幅度,才是真正的成本节约,才有利于营业利润的增长。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是一个企业所不可控的外部客观影响因素。因为税额的多少取决于税率的高低,而税率的高低由国家宏观政策决定。所以,当其他因素不变时,税率降低会增加营业利润,从而相应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但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企业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对此进行分析,恰恰是要将该因素的影响额剔除,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更恰当的判断。
营业费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营业费用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其习性特征与主营业务成本非常相似,对其进行分析也可参照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在此从略。
6
管理费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管理费用同为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但其习性特征与上述成本、费用项目不同,更趋向于固定性质,也就是说,它通常不应该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因此,对分析有别于其他成本费用,我们更主要应从其总额变动的角度分析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管理费用 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可计算如下:
管理费用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 = 基期或预计管理费用额– 实际管理
费用额
所以,要增加营业利润,增强企业获利能力,还必须注意控制、节约管理费用总额。
其也因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除上述因素外,其他业务利润将从正面影响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越多,营业利润相越大。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准备从负面影响.。
营业利润: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准备越多,营业利润 相对减少。而这两者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企业所采用。
(3)经营杠杆及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在进行营业利润分析时,应该重视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即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的动态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营杠杆是对销售量变动和营业利润之间变动关系的描述。根据本量利之间的量变关系,销售量的较小变动会引起营业利润的较大变动,这就是经营杠杆现象。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即营业利润变动率相对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亦即:经营杠杆系数= 营业利润变动率/ 产销量变动率 根据这个定义公式,可以推导出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 = 基期贡献毛益 / 基期营业利润
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经营杠杆意味着营业利润变动相当于产销量的倍数。因此,当其他因素不变时,经营杠杆的大小一方面决定着营业利润的增长快慢,同时也意味着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意味着营业利润的波动幅度越大,产销量增加时,营业利润将以更大倍数增加;产销量减少时,营业利润也将以更大倍数减少。这表示在企业获利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经营杠杆来控求增加营业利润、提高获利能力的途径,即在产品成长和成熟期采用高经营杠杆战略,以谋取更大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经营杠杆分析来探求降低经营风险的途经,即在保持相同规模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程度,减少固定成本的支出;或者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加产销量,都能降低经营杠杆系数,相应降低经营风险。
7
(二)对资产经营获利能力的分析
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可以用投入资产和获得利润的比例关系来评价。由于企业可以采用高销售利润率、低周转率的政策,也可以采用低销售利润率、高周转率的政策,所以销售利润率受企业政策的影响。但是,这种政策选择不会改变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使得资产利润率能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获利的能力。销售获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就利润表本身相关的获利能力水平指标所进行的分析,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只是在产出与产出之间进行的比较,它是企业获利能力的基本表现,却未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因为高利润率指标可能是靠高资本投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从资产运用效率和资本投入报酬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公正地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也称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期限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收益率 = 收益总额 / 平均资产总额 *100%
其中: 收益总额 = 税后利润 +利息 + 所得税 (三)对资本经营获利能力的分析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总额与期初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 =100%, 为资本保值; 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 为资本增值。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构成树立经济资本意识,建立经济资本框架。资本是一家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种成本很高的稀缺性资源,这也必然要求集团的管理部门从早期单纯对业务发生损失和获取收益的管理逐渐过渡到对资本的有效管理,改变过去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对风险导致的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进行管理的现状,有效地控制风险总量的扩张,合理地进行资产准备与资本准备计提,促进管理方式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资本框架的宗旨在于“以资本的多寡确定资产规模的大小,以资本的价值取向决定资产结构的组合”。通过这种模式,保险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并管理各种风险,反映出潜在的债务,设定最低的资本要求。
(四)对成本获利能力的分析
成本利润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利润与成本之比。成本有多种形式:
经营成本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成本
其中:经营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三、影响获利能力的因素
8
(一)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需要不断发展。如增加营运资本、更新改造工艺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和应付市场竞争风险,都需要企业有能力投资;有投资才有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能力筹集投资所需资金。企业筹资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依靠企业经营、通过实现利润等内部渠道筹集发展所需资金,企业的这种能力称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企业通过向外界借款、发行债券、股票来筹集发展资金,这种能力称为企业筹资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筹资发展能力的组合。
(二)受企业产品销售情况的影响
销售业务开展不大,就会影响整体业绩,从而影响企业业绩,所以产品销售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力水平。
(三)受应收帐款过大的影响
公司经营状态中较容易出现的状况一般表现为:由于同业竞争日趋尖锐,致使材料价格偏高,加之公司经营效率低落,生产成本增加将更为严重。公司收益率呈长期下降趋势;因借入资本过多,且历年盈余再投资能力低,加之受历年景气过热投资过速的影响,造成生产规模不当,公司安定力已呈长期减弱趋势;公司日常偏重生产问题的解决,营销活动滞后。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低;经营均衡性欠考虑,因此造成企业增长速度始终不及同业其它公司、生产安排紊乱,客户满意度低、销售人员取巧,从中抽取回扣,这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严重问题。
(四)受财务报表数据的制约
报表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企业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人为操纵会计信息造成失真,财务分析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企业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如前后有差异,就会使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失去实际意义;.企业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企业财务报表按照历史成本惯例的要求,只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的信息,未反映未发生或未实现的经济活动或有事项的信息,缺少企业在不同背景情况下的前瞻性信息。
(五)受现有比率分析体制的制约
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而报表数据本身是有局限的,其具体表现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会计报表中的有些数据是通过估计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货膨胀会使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各项数据严重地歪曲;企业往往采用粉饰技术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的不全面。
9
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措施
(一)应加强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程度
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今天,市场渠道作为联系商品和顾客的桥梁,理所当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特别是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和其它稀缺资源一样,可以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零售商,谁拥有了较强的渠道支配力,谁就会占据整个市场价值链中的主动权。灵活运作,加强管理,提高报酬支配力: 企业的目的是生存,发展和获利,资金又是企业活动的“血液”,没有充足的“血液”,企业根本就难以保证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搞活企业,树立重视资金运行管理的观念,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持企业生产的“血液”,克服单纯抓生产管理的倾向,明确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尽快把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企业资金良性循环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认真编制年度、月度资金收支预算,按照使用的顺序安排资金,切实抓好资金总额的控制;加强奖金的调度与安排,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盘活;是完善内部结算中心职能,实行资金有偿作用和内部贷款制度,利用利率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是强化销售,抓好资金的源头。资金问题实际就是市场问题,没有市场就没有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资金。各子公司要树立市场部在公司的龙头地位,建立货款回收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加大原欠货款回收率和实现销售收入双考核;是建立“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存货资金限额控制管理制度,努力减少成品和原材料资金占用,特别是饲料行业储放期短的特点,减少资金占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储备资金结构,减少积压、闲置资产,加速资金周转;是抓好各渠道低成本融资。融资是最有效、也是企业最主要的取得资金的途径之一。从企业存在与发展观点来看,能以低风险、低成本筹集资金,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须有效解决应收帐款过大的问题
在当前全球贸易一体化和以买方市场特征为主的竞争环境下,信用营销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一项经常采用的手段。然而,我国一些企业由于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盲目、被动地向客户赊销,其结果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居高不下,坏帐风险损失过大。大量经验教训证明,制定明确的信用营销战略并实行有效的赊销管理,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应当在营销战略组合中对信用营销方式的必要性作出判断,其中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便是,信用营销在本企业是否是必须的?
确定企业的信用营销目标需要企业从自身产品的特点、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客户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企业如果缺少明确的信用营销目标,通常会造成销售部门盲目赊销,信用方式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企业需要将
10
赊销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咨询实践证明,企业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的赊销管理,可以从根本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销售与回款两难的问题。
1.制订公司整体赊销计划赊销业务不能完全等同于销售业务,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具有一般商品交易的性质,另一方面又是企业间的一种借贷行为。因此赊销业务既是一个有风险、有成本的交易,但对公司内部而言,它又必须是一个有计划、可控的管理项目。
2.制定并执行统一的信用政策对赊销业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并有效地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和指导信用销售(赊销)而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标准和条件。它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率、信用标准等。企业如果没有严格合理的信用政策,就会形成内部业务员和客户都有可能任意放长付款期限、给予过于宽松的信用标准的情况,使局面无法收拾。
3.科学地选择赊销客户销售部门在判断客户的重要性时,依据的标准通常是按照客户的订单数量和金额大小,但往往销售结果却事与愿违。赊销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审核客户资信状况,选择赊销对象。
4.实行信用限额控制实际当中,发生较大的客户拖欠风险主要是由于业务人员向客户赊销的额度过大,而管理人员又缺乏一个科学审批的标准。因此,建立一套以控制客户信用额度为核心“授信管理制度”,是有效控制呆帐、坏帐的关键。
5.实行应收帐款的流程化管理有的企业尽管也非常重视应收帐款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欠款追收,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追帐的实际效果不理想,而且前清后欠,包袱越背越重,
(三)应完善企业财务报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企业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企业信息使用的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实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状况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企业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二是
11
企业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四)应完善获利能力比率分析体制
审查、研究、计算,形成有关企业各种能力的指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核算的报表资料为依据的,没有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就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是为财务分析提供需要的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都是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粗加工原料,而财务分析则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精加工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
总而言之,企业要获利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我们要不断的在销售、成本、资产和资本经营上下功夫,努力维护各个不同利益主体的利润,这样整个企业才会很好的良性发展。
12
参考文献:
【1】曹冈. 财务报表分析[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出版P123,129-133 【2】获利能力分析[EB/OL].
http://www.cntouzi.com/glcd/6711.html 2006-12-08 【3】肖家喜.张和平. 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EB/OL] http://blog.hr.com.cn/index.php/viewnews-3885.html
【4】李志远.谭宪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会计网 2006-04-27 【5】企业怎样实行规范的赊销管理[EB/OL]
http://www.web169.com/html/200705/31/20070531113217.htm 【6】肖家喜 张和平 2006-11-15 12:47 来源: 中国总会计师 【7】荆新, 王化成. 财务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财务管理[M]. 沈阳:东北财大出版社. 【9】葛家澍.会性现代西方财务管理[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0】颜光华.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