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本是相聚于美丽校园的时节,却被疫情阻隔了脚步。但疫情没有阻隔植科学院师生的热情,进行在线授课和在线学习,在“特殊”时刻,老师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求知,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用实际行动支持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共克时坚。
植科学子投身“云课堂”,线上学习有收获
即使是线上学习,学院的同学们也按照上课的时间表,课前预习、课上认真记笔记、与老师互动、下课复习,取得了与在课堂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下面就来听听植科学院的优秀学子杨清雅分享居家学习的心得吧!
一、线上学习的一天,有序且充实
6:40起床,吃早饭,准备一天课程所需的材料和ppt,复习昨晚背的单词,预习第一节课的内容。
8:00植物生理学,我准时扫描老师发放的二维码,在雨课堂中进行签到;同学们在腾讯会议中积极进行互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一般会着重学习和补充笔记中没有预习到的部分,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在微信群向老师反应。
9:00进行课堂测试。
10:10大学英语,老师在腾讯会议中点名签到并讲解上节课留的作业,认真负责的对每位同学的朗读和背诵加以纠正,修改同学们在听写中出现的错误,大家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在课程中心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随堂测试。
12:00吃午饭,下载上午课程中所布置的课后作业,预习下午所学的内容并简短的休息、遛狗。
13:30科技论文写作,在微信小程序中完成签到并学习本节课的ppt,听老师讲解上次作业的重点和难点,有问题随时和老师沟通、解决,并同时完成老师在课程中心布置的限时测验;下课前预留出半个小时总结、归纳ppt,整理出word版。
15:20一天的课程结束,稍作休息并汇总需要完成的作业。
16:00阅读文献(完善开题报告,修改实验步骤)
17:30晚饭,饭后散步
19:00完成今日课程的所有作业并完成每日计划,背单词,预习明日课程ppt和笔记。
22:00列明日计划,洗漱休息。
二、线上学习的心得与收获
2020年,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寒假,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小时候,我总希望假期可以再长一些,虽然今年的假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延长了许久,期待已久的“梦想”实现,但是我并不为此而欢呼雀跃,反而更希望能重返校园,重新坐在课堂之中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虽然停课,但是学习并未停止。线上学习并未影响我在学校遵循的规律作息,每天6:
40,闹铃会将我唤醒,敦促我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为了减少上网课匆忙,资料准备不齐而导致的手忙脚乱,我会提前下载并预习一整天的课程资料,做好预习笔记,在吃早饭的同时对昨天背的单词进行复习,唤醒昏昏沉沉的头脑,为上午的课做好准备。
8:00开始上课,我准时登录雨课堂和腾讯会议,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之中。在课程中,每位老师都尽职尽责的为我们讲述本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加以拓展,配合课程中心的答疑讨论和雨课堂的随堂测试,检测我们学习的效果。若遇到不懂的问题,只需在微信群里向老师反应,总能得到及时的反馈。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答疑,我会随时标记重点和补充笔记中没有预习到的部分,一堂课下来收获颇多。中午午休时,我会整理上午所学的知识并进行下午课程的预习,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通过一个月的网课学习,我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在家学习并不等于休闲放松,我们不应该将网课视为“娱乐时间”,而是一个提升自己,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通过制定计划和自我监督,我充分的体会到了线上学习的优点和不足,学习无法一蹴而就,若贪图一时的快乐,落下老师所讲述的重点,便会增加自身复习的负担,降低学习的效率,但通过及时更改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好学习作息表,我们就可以将其缺点掩盖,而放大其优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准时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更多的知识,为返校后的线下学习打好基础。希望与大家共勉,撑过这段难熬的时光,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在没有疫情和口罩的课堂上相见。
踏进2020的时候,每个人都和我描述着美好未来的愿景,可是第一个月刚过完,就让人不敢再往前踏一步。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中国的肺炎疫情爆发,在本该相聚团圆的春节医护人员仍旧在前线坚守岗位,国家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危害,提早发布通知延迟开
学时间。
两个星期前,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线上有来自省内各个市区的优秀老师,使我们即使在家中也不会耽误学习的进度。每节课35分钟,两节课之间有课间休息,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有足够的时间来放松,减缓眼睛的疲劳。线上上课能够暂停回放,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记笔记。我觉得上网课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可以重复回去看几遍,这样就不会短时间忘记就没有了,我还可以调到不懂的地方再去看一遍,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我喜欢课本与网上课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感觉这样的对比学习效率很高。
在疫情当下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出门减少聚集,给医护人员减少不必要麻烦。如今在家中我们每天都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安排自己的作息,在这个比以往略长的寒假中,实现成绩上的弯道超车。当然,这个略长的寒假也是对我们自制力的考验,是否能做到每天按照自己所规划的那样有序的学习,又或是只有三分钟热度。好的成绩离不开平常的日积月累,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寒假的时间,在九月即将到来的高三,必能成功。
我们找不到2020的重启键,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找到让城市重新恢复正常的播放键。
在“延长的假期”里,“停课不停学”成为“宅家学生族”的假期学习新模式。为了早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学院教师纷纷走上线上教学的新岗位,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让学生在家里感受到与学校同样的学习效果。学院各院(系)学生服从学院教学安排,在线上刻苦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
1、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们不能去返校上学。但是,我们没有因为疫情,而停下学习的脚步。线上学习十分有趣,新颖的上课形式、精彩的课堂瞬间,无不吸引着我们。老师通过录播的方式,给我们传授知识。线上学习也十分便捷,不用出门就可以获取知识。但
同时,线上学习考验我们自觉性和耐心。没有老师面授时的监督,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的氛围,让一些同学发出了“想回归教室”的心声。我认为,线上教学的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你有多自律,就有多优秀。非常时期,大家一起攻坚克难!
2、在疫情期间,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紧抓学习并做好新学期规划。新冠病毒虽然阻止了我们正常上课,却无法阻止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学院积极应对开展了网络授课,我们通过“学习通”平台网络视频课程学习新知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老师指导下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网络学习之余,大家还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愿待开学再见时,我们都是更好的自己。
3、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线上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老师采用了“学习通”平台学习+线上讨论等方式授课。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吸收知识,每次上完线上课程,老师们都会收集学生们的课程反馈,开展线上答疑,讲解课程重点、难点。课后,同学们参与老师布置的讨论话题,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会遇到服务器卡顿、网络语音效果差等问题,老师们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如错峰学习,语音搭配文图说明等,保证了同学们线上学习的效果。疫情当前,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学院安排,按时完成线上教学,勤勉自律,学好知识,为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4、经过近期的线上学习,我的假期生活开始有了很好的学习规律。线上的课堂生动有趣,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风格。老师们几乎全天在线,同学们的学习疑问随时可以在线向老师提问,老师耐心解答,在老师们悉心的指导下,我掌握了新的知识,学习上有了较大提升,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都能享受到知识带来的力量,我相信这也是为网课教学辛苦着的每位老师的心愿。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早日回到校园与老师、同学们相见。
5、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崭新且新奇的体验。对我而言,线上教学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提升了学习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学习乐趣。但这种学习模式缺乏在教室里学习的氛围和集中的注意力,极大考验了同学们的自控能力。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何从假期的倦怠与轻松感走出来,跳出舒适圈,成为了我们提高自律能力的关键。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此次战“疫”一定胜利收官!
6、延迟开学是打赢“防疫战”的重要环节,学院为我们开展了网络教学。老师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网络教学让我们有更加充沛的时间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院为全体同学开设了一门“新型冠状病毒安全公益课”,让我们充分了解疫情,从自身做起,讲究卫生,做好防护。线上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好网络上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经过筛选后择优自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段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在家努力学习就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相信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就可以共享春光灿烂。
7、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接受网上学习,同学们难免会迷茫和不适应,但我们没有停止对学习的热爱,老师和同学都在共同努力。线上学习时,我们的任课老师每天按时在线授课,并通过QQ、微信、学习通等各种软件工具在线解答疑问,同学在线相互交流探讨。新的学习模式带给我们的新奇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家学习增强了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把握自己所适应的学习节奏,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8、以前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大家同在一块黑板面前。现在手机和电脑屏幕成为了那块共同的“黑板”。在屏幕面前,我们依旧可以领略到老师的风采,享受到一场知识的盛宴,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虽然学习的形式和场所发生了变化,但学习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我,永远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认真投入到不停止的学习当中,不辜负党和学校的期待,就能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