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轮)
浙江大学
韦路
教授
10762 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 10 周 2016.2.29—— 2016.5.5
评分标准:≧ 80 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 10%,≧ 20 条
2. 章节测验 40%,5 单选, 5 判断,允许 1 次
3. 家庭作业 20%,共有 2 次,互评≧ 6 个
4. 期末考试 30%,15 个单选 15 个判断,只允许尝试 1 次。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1 什么是新媒体:技术说
行为说 组织说 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
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
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
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 0101 包容一切 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
c.互动性d 络化
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 .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
像世界,如谷歌地图
现实世界c .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
.网
镜
. .
增强现实,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
2013
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 now Fall<雪崩 >,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 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
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
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 )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
内容都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 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他方面的服务, 如余额宝。
1.1 讨论:你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1.2 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 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 b .第二阶段:文字 c.造纸 d.印刷:北宋毕昇印
刷术。泥板 -木头 -古登堡 1455 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
e.
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
f.摄影: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
摄影法《巴黎寺院街》 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和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
播) h. 电影: 1895 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 <电影之父 >(1895 年称为电影的开元
年) i.广播: 1920 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
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 BBC
在
1936 年伦敦开播,
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
(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
历史阶段:
A.机械计算机:英国 1835 查尔斯·巴贝奇设想(创新: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他不仅设
想也是发明者)
B.ENIA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2.14 美军方,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宾夕法尼亚大学) ,
6 个
C.EDVAC1949 人类现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诞生,第一采用二进制,第二采用存储程序,
现在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
D.1951 年, UNIVAC第一台商用电算机的代表,美利用人口普查机。
以上都是电子管的
E.TRADIC,1954 年美国第一台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属第二代计算机。
F.IBM 360属第三代计算机,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出现的。
1964 年推出划时代IBM 360
宣告了大型机的来临,共享OS /360 的操作系统。
G.IBM
PC对现代生活影响深远的IBM
PC( Personal Computer)1981.8.12 推出
的个人电脑 (IBM5150 当时 1565 美元 )
H.Apple(苹果电脑 )1977.4 推出 Apple II,被誉为缔造家庭电脑市场的产品。
3.Web 1.0(网络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 ) Web1.0 就是万维网 WWW,前身是阿帕网,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 -李发明了 WWW HTTP HTML URL,通过 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可以创
建图文并茂的网页,万维网的首要宗旨是使人能够在交流的时候合作共事。
浏览器 Web Browser 门户网站( Portal Sites)
网景公司 1994.12.15 推出网易浏览器 1.0
最早独霸的浏览器:网景导航者
Netscape Navigator
4.Web2.0 必须要提的一个公司: O’Reilly Media, 有了它,才有了Web 2.0 ,它在 2003
年的一次会议提到了Web 2.0, 并申请了 2.0 的服务商标。
Web 2.0 是集合集体智慧的一个平台。
分析 2.0 ,它有以下几点特征:
A .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博客微博视频照片、维基百科的知识词条、论坛都参与信息生产。
B.从受众到用户转变。用词:受众、消极、被动
用户(比较贴切):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发
布信息。
C .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 用户生产内容例子,如网民胡戈把陈凯歌电影 《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
D.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Web 1.0 最显著特征:门户网站(即传统媒体
一对多形式)
5.Web 3.0(万维网不属于 Web 3.0 范畴)
它究竟是什么,有争议(韦路认为现在到了Web
2.5 时代)
A.语义网 (Semantic Web )
2006.5 蒂姆·伯纳斯 -李说: 3.0 就是也涵盖了大量数据的语义网络,核心应该是通过给全
球信息网上的文档,添加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元数据,从而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
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
语义网的关键是对信息的 意义进行标注。
B .大数据(Big Data)与语义网有关
语义网会使得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零散的数量内容都可以被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普遍存在。
C.智能网: 3.0 网络以类似于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辨。 (比如 2016.3.14 新闻说韩国棋手李世
石战胜了电脑,比分扳为 1:3)(如电脑通过信息预测未来哪一首歌会流行)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
2.1 技术决定论
2.1.1 媒体偏向论:这一派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加拿大伊尼斯 Harold Innis 提出著名的媒介偏向论: a.时间偏向媒介,经历历史长河,而不受太大影响,如莫高窟壁画、雕塑。 b.空间媒介,凡在空间上易于传输,方便移动的媒介,如:造纸 -印刷-电报 -广播 -电视(手机属此)
a.伊尼斯媒介偏向的社会影响,更加重视历史,更加注重传统,更加注重礼仪 -典籍 - 宗教 -等级关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以 时间偏向媒介为主导 的社会,导致社会形态呈现出比较传统、 保守、僵化、封闭、等级、森严的社会形态。 B.空间偏向媒介更加注重现在,而不是历史,更加重视地理意义上的扩张,而不是封闭,更加重视未来而不是历史,更加
重视人和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等级的森严,更加重视科技,而不是是典籍和传统,呈现出比较有活力,在空间上又易于扩张,科技飞速发展的形态。
2.1.2“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和其师伊尼斯称为多伦多学派,都关注媒介技术如何
影响社会变迁。(“权力的媒介”是美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提出的,不是麦克卢汉
)
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A.媒介能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如电视利用电波,瞬时传
播,时间改变了。空间上, “地球村”,电力媒介缩小人与人的距离, “若比邻”。B.媒介能
改变人们的感官比例(媒介是人的延伸) 。 a.部落时代 -全感官 b.书写、印刷时代打破了感
官平衡,只通过视觉获取 c.广播时代:听觉 d.电视:视听。麦克卢汉认为能调动人类最多
感觉的,最综合,最全面的传播方式是:
口语(意即部落时代) C.媒介改变思维方式,如
肯尼迪尼克松辩论投票,电视和广播两种媒介,但投票数不同(人们的兴趣爱好不同) ,看电视的更喜欢肯尼迪,听广播的理喜欢尼克松。 D.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E.冷媒介、热媒介。
2.1.3 传播时代论:伊尼斯、麦克卢汉都倾向于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麦克卢汉的人类历史的传播分期为三: A.口语传播时代(原始社会) :部落生产方式:采集 渔猎 文化传播方式:传说 B.书面传播时代:主流的传播方式是书写传播。传播媒介的是文字,生产方式:农业 社会结构:村庄 C.电力传播时代:电波、广播、电视 生产方式:工业 社会结构:城市 文化形态:知识普及。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 2.2 社会决定论
2.2.1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A 技术决定论的缺陷:简化论(或单因论) ;单向论:技术→社会;机械论;中立论:
技术是中立的。
B. 除了技术决定论,还有弱技术决定论, 认为技术不是所有的原因, 单因论是不对的,
还有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力量一道产生交互影响。
2.2.2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彩电、传真。社会力量决定了一些技术原型被采纳
2.2.3 油门-刹车模式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布里恩·温斯顿理论《媒介技术与社会》 ,提出
了一个加速器和制动器模式。温斯顿:油门就是社会需要,它将原型转化为发明,并将发 明推向世界,如电影。
温斯顿:刹车理解为一般的社会制约因素联合起来对发明装置所具有的,从根本上瓦
解,既存在社会形态的潜力进行限制,使得新技术必须适应现有的社会结构,如对媒介内
容的管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先加速后刹车 急动的、抽搐的)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1、互动演进模式
决定论的困惑:有的质检地超出预定的发展轨迹,进而产生预料之外
的结果,如英国产业革命,工人阅读《圣经》 。一种区别于单向决定论的新的框架——互 动论的提出。
2、(互动)诞生期 社会对技术的影响(社会决定) :社会需要决定了技术原型是否能真正
变成发明,技术处于实验阶段。
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 提出了“意图”问题,可见 与主导权利阶层的利益相一致的社
会需求才是催生新技术的关键因素。
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指出技术本身就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来的,
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如彩色胶卷的发明。纽约建设师罗伯
特·莫斯设计的道路系统只能方便一部分出行,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可以被人们有意无意
的设计,用来提供某些社会选择而阻碍其他的。
3、成熟期:技术的作用由隐性变为显性
社会和技术的关系主要体现技术决定,社会的影响成为一种能动的反作用,通过社会
压制因素对技术的激进潜力进行限制。 技术的作用:a. 宏观层面,社会变迁中技术是主因,
众学者贝尔、增田米二等提出信息社会的理论,卡斯特尔进一步提出了信息社会、网络社
会的概念,认为社会中信息生产处理和传送成为生产力和权力的根本来源,信播技术使得
网格化,成为不断变化的自我扩展的人类活动形式,并使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发
生变化。 b. 微观社会变迁,在特定工具的日常应用的层面上,技术是细微而又深刻的社会
心理变化的主因。
技术驱动社会需求。 技术扩散的前提, 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在 “创新的扩散” 理论中,
描绘了一条“ S”形的扩散曲线,提出当一种创新,只有在其潜在市场当中,大概扩散到
16%的时候,扩散率才会急剧加升,进入一个起飞点,对社会的决定影响在这一点方能显
现。
4、过时期 这一时期,二者关系由社会决定。社会决定作用表现在:
A、喜新,新的社
会需求催生新的技术。 B、恋旧,如 1981 年 MS-DOS不友好,2002 微软推出新的名为 Whistler
的操作系统搁浅。
利润原则表现的最为明显,——技术只能进化而非革命。
威廉斯:权力因素从来不能控制全局, 也不能全部预测整个复杂活动的结局, 限制之
下总有空间可以转换,压力之下总有反抗的余地。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几个重要理论 :
第一个:社会学习理论
第 1 个:社会学习过程概念 班杜拉,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人类行为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通过对他人观察和互动的学习结果。这一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注意 2.记忆 3.模仿 4.结果
班杜拉对一些学说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于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 “交互决定论” ——强调“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第 2 个:社会榜样概念 认为个体往往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重复或避免
某种行为。社会榜样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来源: 1.活榜样 -真实的社会个体 2.口头指引 不是真实世界存在的人们的行为,但他是一种来自于他人的对于某种行为的具体描述,或者对
于某种行为的鼓励,或者不鼓励 3.符号( Symbolic) 各种媒体符号 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有真实有虚拟
第 3 个:自我效能理论 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的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自我效能感越强,人们人事某种行为的动机和意向就越强。有三个关键特征:第一,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念,只关乎做出某种行为,不对行动带来的后果做出评价。第二,关注的是整体行为,而不是达到这种整体行为的某个组成部分或者某个具体的技巧。第三,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未
来能够做什么的评价,而不是关注自己过去曾经做过什么。 班杜拉总结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 :一“直接体验”,第一手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决定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二“间接体验”,认为这件事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看到别人成功,我们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看到别人失败,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减弱。将自己视同他人的时候,这一因素最为有效。这种间接体验不如自己的直接体验影响那么大,但当人们对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这样的一种间接体验尤其有用。而且特别是当有很多事情我们自己直接去体验非常困难,直接去人事这样一种行为的机会不多的时候,或者说有一些制约因素的
时候,我们会更多地依赖他人的经验来对自己未来的行为提供参考,比方说癌症。 第三个因素是社会劝说 ,就是他人对自己的直接鼓励或者规劝。 第四个因素生理因素 。通常在充满压力的情况之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紧张的生理状态,比方说恶心呕吐颤抖。
3.2 创新扩散论
这一理论由美国传播学家 埃弗雷特·罗杰斯 提出,他是创新扩散理论的创始人。
1、埃弗雷特 ?罗杰斯认为技术创新的认知特征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个认知特征:相对优越性,人们在采纳一个新技术之前,会作出一个评价,判断这个新技术相对于以往旧的技术而言有哪些优势,有什么样的功能,是这个新的技术可以提供的,而以前旧的技术无
法提供。如社交媒体。 第二个认知特征:兼容性 ,某一项技术出现之后,与人们现有生活相融合的程度究竟有多强。 第三个认知特征 :复杂性 。是不是简单易用。如平板电脑iPad。第四个认知特征:可试验性。 一个新的技术产生之后,是不是能够让人们有试用的机会。第五个认知特征:可观察性。 某项技术创新,它的结果,能够被他人所看见的程度,可见度高的创新会导致人们更多地去讨论这种创新,从而产生更多的正面或负面的反馈,会提升这种新技术的显示度。
2、罗杰斯认为一个新技术被采纳大概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知 ,通
常人们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 ,还是现在的新媒体(网站社交媒体)可以
将一项创新的基本信息广而告之, 任广大的受众可以知晓这样的一种技术创新。
第二阶段,
说服。第三阶段,决定。第四阶段,实施。第五阶段,确认。
当人们使用了某一项创新之
后,你会综合自己的各种使用经验判断这和自己的预期是否一致。
大众传播对于人们获知某项新技术更加有效,因为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可以在一夜
之间让人们获知这一项新的技术,但是人际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却更加有效,如到底买
不买这款手机很受周围人的影响。
3、罗杰斯把创新采纳的受众分为几种类别。
第一类,创新者 ,往往是那些大胆,有
冒险精神的,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领袖地位。他们财力雄厚,
教育程度也比较高, 具有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科技信息特别灵通。 第二类,早期采纳者 ,
往往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地位受众尊敬,经济上比较富裕,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的意见
领袖。第三类,早期大众 ,他们具有中等偏上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会依赖早期采纳者的
信息,较少处于意见领袖的地位在采纳新技术之前,往往会深思熟虑,因为他们的资源有
限,不能够允许失败。 第四类,晚期大众 ,基本属于平均水平以下,他们对于创新事物的
疑虑比较多,保守,经济上比较拮据,通常依赖早期大众和他们内部(其他晚期大众)成
员来获取信息,信息不是特别灵通。 第五类,滞后者 ,一项创新采纳过程中最死硬的一个
群体,比较因循守旧,社会地位是处于一个底层的状态,经济上比较困窘,社会圈子比较
狭小,通常限于家庭或者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信息比较闭塞,年龄相对也比较大。下面是
罗杰斯新技术采纳的几种类别:
3.3 技术接受论
1.理性行为理论
两位美国学者 1975 年提出,主要用于分析态度, 如何有意识地影响
个体行为。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在他们做出某一个行为之前会综合考虑各种 信息,来判断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理性行为理论提出后,后续有学者延展了,他们加了另外一个部分,如图:
感知行为控制和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非常接近的。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这一个新的维度(感知行
为控制)的增加。
问题:理性行为理论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
2.技术接受模型
1989 年 Fred Davis创立,用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来研究用户对于信
息系统时,提出的一个模型。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采纳的决定因素,试图进行一个解释说 明。它的精髓在于解释用户接受某一项技术,乃是基于自己对于这项技术的一种态度。
重点探讨: 1.感知有用性,如平板电脑(信息、游戏、社交) ,与创新扩散模型中的 相
对优越性 技术创新特征最为接近。 2.感知易用性,和前面创新扩散理论当中的
复杂性 其实
是一脉相承的。当人们觉得某一项新的技术太难的时候往往不会采用,如果感知易用性强 调的是个人对于 过程是否简单的一种期望的话,感知有用性就是对于这个技术
使用结果 的
一种期望(实实在在的好处) 。
问题:技术接受模型有哪些缺点或不足?答案在下面↓
3.权衡需求理论 2002 年,由两位华人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祝建华和何舟创立
的。在当今多种新旧媒体竞争共存的环境之下,当且仅当受众发现其生活当中的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同时认为某一新的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的时候,他们都会抛弃旧的媒体而转向新的媒体。
权衡需求理论的三个关键自变量: A.权衡需求或者说感知需求。 每一个人对于某一个
媒体技术在功能上都会有某些期望或感知,这些功能包括新闻、信息舆论表达、人际关系
等。对新旧媒体都会进行比较,都会权衡新媒体和旧媒体相比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方面,
究竟有何差异。如,信息生产,社交媒体每一个都可以生产;传播模式上,传统媒体更多
的是一种广播的,单向的,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受众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社交媒体
是一种网状的结构,我们有很多选择,不一定接受权威媒体的信息,我们可以去关注某一
个我们认为比较重要,他的观点可能会对我们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一个舆论领袖;在便携性
方面,社交媒体也能够满足我们更多的需求,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在移动当中和自
己的同事朋友保持联系,而这样的一些社交的功能,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是难以满足的。
B.感知流行。 它是源于社会学习理论当中的社会环境概念。也与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
范概念非常相似。感知流行指的是我们会感受这样的一个新技术,它在社会环境当中的流
行程度如何,它在我们的家庭成员当中采纳的情况如何,在主要的群体成员当中采纳的情
况如何,(同事一般人),以此来对我们的采纳行为形成一种参考。描述了一种社会气候社
会压力文化时尚,一种群体的规范。 C.感知特征。 它和罗杰斯创新扩散概念当中的感知特
征基本一致,而且我们发现在权衡需求理论当中感知特征也是分成了五个维度(相对优越
性、兼容性、易用性、显示度、形象) ,唯一的区别是形象(形象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1.什么是伦理?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伦理就是指导人们行为的
一套准则,一套道德规范,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进行自律。从新媒体伦理的角度可分为两部
分:一,网民伦理;二,行业伦理。
网民伦理: 1992 美国十戒(计算机伦理研究院)
1989 年 1 月由互联网结构委员会发布的适用于全球的计算机伦理规范。
以下 5 种行为
被禁止
中国互联网协会 2006.4.19 发布网民公约:
中国青年儒家文化研究者 《草根论语》的作者孔子迷新儒家小子发起的, 每年 9.28(孔子诞辰日)作为网民的自律日
——中国互联网协会
2.行业伦理。 1973 年由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
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谁联盟推出的伦理规范:针对从事信息安全职业的人员
——以上是中国互联
网协会发布
4.2 新媒体法制
1.知识产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传统《著作权法》主要涉及三种权利:一出版权二重制权三散布权
它有一个重要的精神:
禁止人们在网上从事那些未经许可的文件共享。不准文件抓取,不准文件共享。
他在 2001 年创立了一个新的组织来挑
战传统的《著作权法》,2009 年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由于
70%的美国年轻人是从非法的来
源获取信息的,所以法律必须做出改变。这位教授和他的朋友发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
叫做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
和传统的《著作权法》
的最大区别;《知识共享协议》 让作者自己选择哪些权利要保护, 哪些权利他可以放弃,《著作权法》中所有的权利都保护。另外还出现了一种协议Copyleft如图
其基本观点认为:如果你选择我这样的协议来进行版权保护的话,所有的作品是可以
自由改编的,前提是改编后的作品也必须要允许人们自由地进行改编和使用。
很多人认为相对于传统的 Permission Culture,我们应该推动一种“自由文化” Free
Culture,让大家更自由的更开放的去进行人类知识的创造和生产。
国内也有相关法案如 2005.5.30 的《中国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其中第 11 条
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明知互联网内容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
行为,或者虽不明知,但接到著作权人通知后未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同时损害社会公
共利益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
47 条的规定责令停止侵权
行为,并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 2.处以非法经营额 3 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 营额难以计算的可以处以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2.网络色情。
绿
色表示成人色情 (下同)合法,红色表示非法,黄色、橙色表示有限制的合法。
《刑法》第 363 条规定:
以谋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00.9.25 国务院
公布。
3. 个人隐私。
什么是隐私?私事,属于个人信息,是每个人个人生活领域之内的事情,不希望为他
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
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价格权法新论》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是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价格权。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首先在美国建立起来: 1970 年《公开签账单法》 1974 年《隐私权法》《家庭教育及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法》等。
中国宪法保护隐私
刑法 253 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发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当中,获得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隐私与技术”是一对永远的矛盾:人肉搜索
手机病毒 钓鱼软件。
4.3 其他控制手段
1. 市场控制。市场控制相对法律控制来讲就是看不见的手。微软一位高管曾说:
“如
果人们要盗版某些人,某些公司产品的话,我们希望,人们盗版的是我们的产品,而不是 别人的产品。”盗版越多意味着市场占有率越高, 影响也越大。 盗版也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可以推动产品的销售。如筷子兄弟。
礼品经济指的是物品的免费赠与,有时间间隔的互动性是礼品经济的基础。不求回报
的送礼不是礼品经济。信息尤其适用于礼品经济模式。
2. 技术控制。A . 数字版权保护(管理)技术,往往通过加密的技术实现有限的安装播放复制,还有的添加数字水印。B . 网络色情过滤技术,如互联网内容筛选平台就是一种对于网络内容进行过滤的技术。它通过元数据对网页内容进行标注,从而帮助老师和家
长来控制未成年人对于一些负面网络内容的访问。C . 商用的软件D . 专门用途的过滤软件,
如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就是专门用于对网上负面内容进行过滤的软件。F . 网络隐私保护技术,隐私加强技术,如电子证书、信息证书、数字签名等G . 阅后即焚的社交软件,其典型代表 Snapchat
匿名应用:秘密或有秘或无秘,秘密分享信息的社交软件
3. 非政府组织的控制手段。NGO控制,成立于
1986.1.16 的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
组)全球互联网非政府组织,它通过研发推广和管理互联网标准,如
TCP/IP 协议来提高
互联网的功能和互用性。和前者相关的成立于
1989 年 IRTF(互联网研究任务组)也是非
政府组织,两者是平行组织。成立于
1992 年的互联网协会
(Internet Society )可以视为全球互联网社区的联合国,如图:
他是全球服务、教育和政策的引领者,旨在推动互联网的开放发展,净化和使用,以
造福全世界人民。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吃鱼民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成立于
1998.9.18 ,他决定了世界范围内哪些域名和IP地址是可以注册使用的,其目的在于推
动域名服务系统国际化的政策发展,推动新型类别顶级域名的引入,以及根名服务器的运
行和维护,他的运行原则是维持互联网运行的稳定性,促进全球竞争,寻求全球互联网社
区的广泛代表性。
中国互联网协会(非政府组织)成立于
2001.5.25 ,是由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
70 多家互联网从
2002 年开
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
业者共同发起成立的,是面向中国互联网界的非盈利性,全国性社团组织。从
始,每年主办中国互联网大会,是中国境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互联网盛会。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1. 网络历史:新媒体技术对于人类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首先,
卡斯特尔
(Manuel Castells)
的重要观点: 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 - 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由原子向
, 信息时代或网络时代。
比特的一种转换(Atom→Bit)
人类的网络。美历史学家 麦克尼尔 父子《人类之网》 : A. 新石器时代(比较松散,第
一个全球网络);B. 大约距今 12000 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人口数量明显增加,新型的
较为密集的网络慢慢兴起; C. 大约距今 6000 年前,城市出现了,某些网络变得日益紧密,
演变成为以都市为中心的网络( Metropolitan Web ), 古代的苏美尔地区、古埃及、古印
度、黄河流域、墨西哥以及安第斯城市文明开始出现,数千乃至数万人之间的联系,人类
在历史上第一次陌生人(或大量陌生人)之间联系在一起;D
. 又过了 4000 年,大约距今
2000 年的时候,随着各种小网络合并起来,巨型网络开始出现,就是涵盖欧亚大陆和北非
的旧大陆网络体系(O ld World Web ),巨大的官僚帝国开始崛起,陆地交通日益发达;
E . 直到 1450 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的航海发现让海道大通,特别是陆地网络得以连通,真正的世界性网络( Cosmopolitan Web )开始出现;F . 最近的 160 年间,随着电信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世界性网络迅速电子化,交往内容较多,交往的速度加快,新型的交通工具和传播方式呈现爆炸式的方式增长,比如火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巨大的全球性网络之中。
麦克尼尔 父子认为人类网络都有两个基本特征:A . 竞争与合作 合作最多的社会和群体生存机会也更大,竞争优势更加明显。B . 扩张趋势 当今的全球网络是真正全球性的,没有任何人类社会再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现在网络的信息交换的数量速度以及在社
会当中的重要程度也都是以前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麦克尼尔父子在书中写到: 如果不是有无数的互动,哪来的 60 亿人口。
2. 网络类型。
单元即系统,要素即节点,要素最少三个,联系最少两条。如图:
网络的类型有:第一种网络就是 物理网络 ,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网络,比方河流
网络。第二种 有机网络 ,如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第三种网络就是 神经网络 。第四种 技术
网络:工业时代的道路系统、街区网络、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第五种
媒介网络 ,指由
媒介系统所构成的人类的网络(包括传送者、接收者、大量的象征符号及信息内容) 。第六种社会网络 (或社交网络),是在抽象关系上具有实际联系的社会组织。
网络社会是这些所有网络的整合。最核心的关注还是以
技术网络 和媒介网络 为支撑的
社会网络(网络社会最基本的特征) 。
3. 社会特征。A . 从主要的交流方式来看——媒介化
B. 从媒介的种类来看,
用一种窄播的方式, 更多
使用互动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逐渐从大众广播单向的方式转向一种窄播互动网络的方式。
C. 从媒介数量来看
,由少数的专业媒介机构 (报纸广播电
视杂志等),变为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媒介渠道。
D. 从主要成员看,
,由集体向
个人转变。
E. 成员本质,
,是一种异质性的社区存在。
F. 连通性
,从强联系的集合转向一种弱
的联系的网络。
G. 社会种类
,如美国 “第二人生”网站
(Second life
)。
H. 家庭的种类
。
I. 密度
J. 社会结构的中心化
K. 包含性
,人们的个人化个性化越来越强
L. 范围,由本地化( Local )向全球化( Glocal )转变,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
4. 网络社会的社会关系。 A. 开放性 。系统论对于网络的定义:连接着三个相对封闭系统的一个开放系统。 B. 复杂性 。科学家发现起初的网络是介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一系列复杂网络。绝大多数大规模真实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小得多,这也被称为小世界效应(这个提法来源于 Milgram 小世界的实验)。
送信实验,平均只需要 5 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认识的
陌生人,这个实验也是六度分隔概念的起源。 1990 年美一部戏剧《六度分隔》上演,1993年同名电影上演,其中的重要台词: 不管是美国总统,还是威尼斯的船夫,只要找到正确的五个人,我们就可能联系起来 。C. 社会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无标度
(Scale-free )。无标度网络基本观点:现实世界的网络大部分都不是随机网络,各个节
点的连接状况具有严重的不均匀分布性。
D. 社会关系的弱关系 。 ,
什么是弱关系?美国的社会学家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文章《弱关系的力量》,指出人类的社会关系其实有一个维度以前忽视了就是弱关系,提出了一种弱关系力量的假设,首次提出关系力量的概念
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 弱关系是群体和组织(外部)
之间的纽带。 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种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 。格兰诺维特认为,所有的弱关系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但 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 。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可以说是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
正是由于社交媒体能够极大地拓展人和人之间的弱关系,导致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半熟社会”,社交平台往往是以情趣、议题、价值为纽带,并不是以亲缘关系(或者说群体关系)为纽带的。
5.2 阶层结构。 1. 阶层理论 -2. 阶层变迁 -3. 阶层目标 -4. 阶层认同 -5. 新媒体与阶层认
同
1. 阶层理论。
○1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概念:
他认为社会分工 是阶级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并导致不同阶级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所以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重要标准。他把资本主义社会分成两大阶级: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2韦伯与马克思不同,他认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
财富、名誉和权力 。
A. 财富
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不在 市场上 进行的财产所有权和劳动的买卖就不是严格意义
上的阶级。根据韦伯的定义,严格意义上的阶级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中世纪的领
主和农奴,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 都不是阶级,他们只是韦伯所说的地位群体。 第二,
由于阶级是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都可以以市场为中介,而获得
不同的生活机遇, 你做得好财富就多。 第三,资本和劳动,雇主和工人之间的不平行关系,
但这仅仅只是群体之间的紧张, 而不是阶级之间的冲突, 工人阶级不再是一个单独的集团。
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被解体了(或说在市场条件下,不可能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 不可能分化为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B. 除了财富之外,韦伯认为名誉或地位也很重要,
按照名誉进行分层可以避免阶级两极分化,在阶级内部,由于地位群体的存在,将会预先阻止阶级朝两极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大规模的阶级对抗就可以避免,因为即使在同一个阶级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有时也针锋相对,比方说金融资本家与工业资本家群体也会有冲突,产业工人与流氓无产者也会有冲突。所以由于地位群体的存在,以及各自利益的对立,不同地位群体都会拼命维护自己的利益。
C. 权力。
○3法国的思想家 布尔迪厄 (Bourdieu )的阶级理论可以说在批判革新马克思和韦伯的阶
级或阶层理论(两种主流阶级理论)发展出来的。他认为阶级(如图)
他对资本进行分类(如图)
他从三个方面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个阶级划分(如图)
统治阶级 包括:自由职业者、大学教师、高级政府的官员、大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人员以及艺术家、作家。 处于劣势地位的就是工人阶级 ,他们拥有很少的资本,工人阶级包括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服务工人和农业劳动者。 居于之间的是庞大的中间阶级 ,这个阶级拥有
中等水平的资本。布尔迪厄( Bourdieu )的阶级理论 也非常关注中间阶级 的问题,特别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并没有朝着马克思所预言的两极分化(统治阶级和工人
阶级)的方向发展,如股份制公司的普及,使得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开来,享有决策权的经理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阶级矛盾表现为管理决策者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而工人内部也因技术水平、生活机会、职业声望的不同也产生了一些
分化,如白领、经理等新兴的中间阶级,队伍日趋庞大。 布尔迪厄( Bourdieu )的阶级理论最引人注目 的要算他关于 阶级惯习 的一种论述 。他对于阶级惯习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展现成为品味,以及品味又如何反过来使阶级界限更为明确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由社会
空间的三个维度
(即资本量、资本构成比例和演变
历史轨迹)所规定的这样的一种社会阶级结构,可以内化为人们独特的一种阶级惯习。两
种基本的阶级品味, 一方面追求奢侈、自由品味(有良好经济状况的统治阶级或资产阶级) :
另一方面 追求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品味(大众阶级或工人阶级) 。他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被当作统治阶级生活方式的一种负面参考而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则被工人阶级当作正
面来参考,便在消费方式上形成了一种支配和服从的符号暴力。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因为
其高贵的性质对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具有统治暴力,文化方面也如此。布尔迪厄辩证地整
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
2. 阶层变迁。中国社会学家 陆学艺对中国的 60 多年的社会阶层变迁有非常好的梳理。如
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在
2002 年初发表了《当代中国社
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一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把全国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如图
3. 阶层目标。现代化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 橄榄的形态(或纺锤形)两头小中间大,
如图
。比较而言,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离现代化的社会阶层
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形态来说:中低社会阶层过大,中上层刚 刚发育,最上层和最底层都较小的一个结构。就是一种
洋葱头形,如图
从 1999 年直到现在,阶层有些好转,比方说中间阶层从
15%到了现在的 22%,如图
,农业阶层从 44%到了现在的 40%
。
问题如图:
4. 阶层认同。公众对于自身阶层地位的一种想象认知和评价,也就是主观阶层认同,这种认同对我们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是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的。什么叫做主观阶层认同?权威定
义来自美国社会学家 杰克曼夫妇 ,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位置的一种感知。
刘欣从理论上遵循韦伯的多维社会分层思想,考察了武汉市民在经济地位、声望地位和权力地位三个维度上的主观阶层认同。
结构主义为静态、客观的,建构主义为动态主观的,布尔迪厄采取了一种更加辩证的一种维度:结构主义 +建构主义(结构主义的建构论或建构主义的结构论)
5. 新媒体与阶层认同
, 周在文章中
认为新媒体的使用与人们的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的确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下图是上海市民研
究结果:
新媒体采纳如何影响人们的主观阶层认同:
惯习影响着 个体行动者在媒体使用领域的日常生活实践,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品味,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期望等,比方说人们如何选择在网上从事某种活动,这个体现出人们的一种品味,一种态度。新媒体的具体使用方式,特别是个体行动者在生活场景当中能不能多元、动态,主动地去使用这些新媒体的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结论:新媒体拥有及使用方式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
5.3 数字鸿沟
新媒体如何改变社会的不平等?这个问题不得不提的一个概念:
使用沟
知识沟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有不同的层面:接入沟 5.3.1.1. 接入沟 - 概念层次
接入沟(或近用沟A ccess gap),1995 年美国发布报告,提出了数字鸿沟,它使人认识
到信息社会的结构化不平等。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指技术拥有者和技术缺乏者之 Attewell 将数字鸿沟分为两个层面:
间的差距。 如你有智能手机,而我没有。美国学者
第一道数字鸿沟,电脑和互联网的接入存在的差距;第二道数字鸿沟,电脑和网络使用上
存在的差距。接入沟属第一道鸿沟,使用沟属第二道鸿沟。
荷兰学者 van Dijk 把技术接入分成四种, 第一种 由于缺少兴趣,由于一种电脑的焦
虑和对于新技术缺乏吸引力而导致的一种基本的数字经验的缺乏(
mental access ), 就是
精神接入上的一种差距。 第二个层面 叫物质接入( material access ),就是电脑和网络连 接的缺乏、设备的缺乏。 第三种层面 技能接入( skills access
),就是不知道怎样使用电
脑或不知道上网或上了网也不知道该干啥。
第四种使用接入( usage access ), 使用机会
的缺乏,以及这些机会的不平等分布。
5.3.1.2. 接入沟 - 国家层面
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国家政策也成为影响第一道数字鸿沟的最为显著的社会因素。
他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他提出:新技术不但没有消除不平等,反面会加剧社会不均。他的儿子丹·席勒进一步发展了他父亲的观点,在《数字资本主义》中,他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不仅没有克服原有的贫富两极分化,反面产生了一种新的不平等,就是信息占有上的不平等,导致了信息化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数字鸿沟现象。
五年一个图。第二个图,
1995 年美国互联网普及率 9.24%
两张图让我们对于建立世界传播新秩序重拾信心
5.3.1.3. 接入沟 - 个人层面 丹·席勒认为产生了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导致了数字鸿沟
现象新的不平等出现: 信息贫穷者和信息富有者间的不平等,或技术缺乏者和技术拥有者
间的不平等。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不只在资本主义存在, 在中国也存在,如中国网民人数 2008
年超过美国,为世界第一互联网大国,但互联网在中国网民的分布仍然不平衡:
5.3.2.1. 使用沟 - 信息娱乐
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数字鸿沟应该同时包含
接入和使用 两个维度。比方说 van Dijk 指出
数字技术的接入问题应该慢慢地从它所归纳的前两种接入转向后两种接入,开始从接入沟
转向使用沟。早期使用差异主要表现在上网时间的差距上。人们的上网时间越长,人们失
去的社会联系就越多,上网时间越长花在有形实体商店的购物时间就越短。
将
互联网的使用者分成四种类别: 一研究者 ,如学生老师学者科技人员, 二消费者 ,购物买
东西,三表达者 ,表达观点和看法, 四娱乐者 。其中,研究者具备较多的政治知识,政治参与也比较多。
van Dijk 发现
(西北大学教授)研究发现教育水平高的, 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 用户往往通过
网络进行资源强化的一些用途。如获取政府公共事务信息、找工作,寻求财经信息金融
信息及健康信息。而 社会地位底 的用户则更多地把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来使用,更多
地进行娱乐。
以上几种界定(二元对立)也有问题,如大学教授也有时玩游戏,经理也打牌,真正
的观点应该是
5.3.2.2 使用沟 - 多模态网络使用
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多模态网络使用
新媒体这种多样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存在, 如通过报纸读新闻、 填字、把报纸当桌布、上厕所等,多样化在网络时代更为典型,如网络交往方式来说,如微博认为了一个新朋友(半熟社会),之后可能会通过邮件、微信、 QQ、手机等。
在多样化方面作了探
索,年龄性别经济状况还受到总体网络使用程度和技能的影响。
从
更好地暗合了
。
基本的沟通 和娱乐使用 其实是通向更具社会价值的高层次网络使用的必经之路
因此我们不需要太纠结,人们在网上看电影打牌听音乐聊天等是正常的,教育程度高的或
低的都会干,但如果只玩游戏就是问题了。
。大学
生中已经不存在网络接入上的实质性差别。但网络使用差异和兴趣技能关系更为密切,而兴趣和技能更容易受到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因此更多的努力应该投入到提高人们从
事多模态网络活动, 特别是 web2.0 应用的各种能力和技巧上 。卡斯特尔也曾经指出: 数字排斥是当前社会各种排斥形式当中 后果最为严重 的一种。
5.3.3.1 知识沟 - 经典假设
A. 知识就是
B.
所创立的,所以称为
明尼苏达小组
传统知识沟研究集中在知识获取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而正规教育的水平通常被用
来当作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指标。
为什么社会经济地位或教育水平会影响到信息的获取开创性呢?明尼苏达小组给出了五个理由,如上图。
C.媒介的差异也是影响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很重要的因素。
,
如报纸与电视的差距,报纸能够导致更大的知识沟,报纸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程度;电视正
好相反,它不需要太高的教育程度,谁都可以看。
信
息和娱乐整合在一起的节目更容易让受众接受,电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知识沟差距。
5.3.3.2 知识沟 - 新媒体与知识沟
互联网出现后,如何影响知识沟?
?
是加剧还是缩小知识沟呢?技术狂热者认为互联网能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来减少不平等,增强低收入人群获取社会资本,参与职业竞争的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而技术怀疑者则指出技术所带来的最大利益将会归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利用他们的资源,更快更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而这一趋势又会被更好的网络接入和更多的社会知识所进一步强化。
互联网使用更大于互联网接入对知识的获取 。还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沟比传统媒体的使用沟对知识的获取作用更大。
传统媒体的知识生产沟主要表现在组织之间,比方说商业组织和公共组织,或者组织
和个体之间,大部分的生产都有组织生产,而不是个体生产的。 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 普通用户的知识生产成为可能 。但事实上 个体生产并不乐观 ,如博客,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博客在网上生产政治知识。研究发现,博客的政治经济地位越高它生产的政治知识就越多,且在博客空间当中所具有的社会影响也越大。 新媒体时代个体层面的知识生产沟其实是更加显著和急迫的 。和知识获取的差异相比,知识生产差异也代表了一种更加深层的社会不
均和权力失衡。
地域知识生产沟差异:
对日本 3.11 大地震,信息生产:
传统的强势群体 依然是微博空间的主要知识生产者,
对知识的生产更主动更理性,所生
产的知识社会影响也更大 。进入网络空间,仅仅只是融入信息社会的第一步。
人们在线下的社会权力分布直接映射于线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网络空间当中
得到的也更多收获也更大。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1 网络赋权 赋权
福柯
网络赋权有两种观点:互联网能对国家进行赋权;
1.2.3. 数字赋权,如上海火灾。《上海一家人》使
得熊彼特式的精英民主向直接的大众民主转变
数字离散 比较悲观 新技术不能改变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
6.1.2 社会运动
三个阶段:
1、
暴民行为
2、
3、
6.1.3 情感动因
的剥削
安倍
6.1.4.1 动员机制 - 悲情
6.1.4.2 动员机制 - 戏谑
6.1.4.3 动员机制 - 道德震撼
6.1.5.1 微博参与 - 校车事件 甘肃校车事件 2011.11.16 当场 21 人
6.1.5.2 微博参与 - 公共知识 校车事件网民最先 然
后是门户网站,再电视报纸 对网民
公共知识的程度比较
低的 赠送校车马其顿
6.1.5.3 微博参与 - 行为模式: 行为动员 响应动员 信息生产 信息转评
6.1.5.4 微博参与 - 研究结论
6.2 网络治理
6.2.1 网络治理 定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界定:
6.2.2 治理机制
网络治理基于两种非常重要的机制:
信任机制:
信任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转,
信任是
信任也需要共同的信仰
中国当前存在的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加剧了
6.2.3 协调机制
为了更好地培育
:
民主代表的形式
科层指的是:
形成互动
是在相互依赖的
网络能够解释一些传统的市场或科层
,是与信息社会相契合的一种治理形式。 网络治理的核心
思想在于:没有任何国家或社会一方的行动者能够单方面地决定
,
6.2.4.1 英美实践 - 信息发布 英美
建于 1994 年,网站信息量非常大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
2001 年夏天
,创立了单一入口,使他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
充实,他连接了很多不同地方的政府网站,也成功地勾连了
美国在第一政府网站上
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美国的公民可以非常便捷地找到所有的联邦各个机构组织,它们的
章程各种信息的发布
(一站到位)。
英美两国都做到了非常完美的信息发布,
也比较
合理,信息的层次和内容比较明确全面,
电子
化和信息化,
获取信息
6.2.4.2 英美实践 - 服务传递
建立了全新的交易系统
在线业
务交易
相脱节
调查发现,英国政府的网站
全部实现了网上
办公的功能,如网上申请护照。
美国网站
中国政府网站没能使
申请护照,
完成
填表上传照片,
过几天 ,美国
,
领域很广泛
,美国政府网站能为公民办
6.2.4.3 英美实践 - 在线协商
英国 2002.12
,不过其中 大部分议
题还没有向市民公开,让市民参与讨论。英国
,只有 1/4 的邮件得到回复,总体的情况也不是太
好。到目前为止
在内容和质量上也没有太大变
,它只是强调了市民对决策议题的知情权,而民
反馈还是
化
众在决策过程当中的参与情况还是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英国政府网站中的 非常简单的 ,你只可以把你的意见反馈给有关部门,也没有和某一个议题相关。
美国在反馈方面页面有填反馈表之外,还有打电话
.email ,甚至还有一个聊天 chat
形式上比英国做得好一些
社会议题没有给大家提供
这样的空间和机会参与讨论。
可见, 主要集中在 信息的提供和服务的传递 两方面,尤其是服务传递,这几年大力发展。市民主要扮演的是这些信息和服务的吸收者和利用者
的角色。他们是信息化的受益者,他们只是以政府的顾客而存在,而不是以主动参与的行为主体而存在,他们不是和政府一起生产这个公共产品的成员
一种消费者,网络治理的第三阶段
基本上还没有发展起来
一个成熟的阶段。
有所体现,远远没有达到
这样一种阶段。
6.3 电子政务
6.3.1 电子政务
A.
B.
C.
以上 ABC
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
,而电子政务应是:
目标是善政善治。
6.3.2 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平题词:
。从 1984 年开始,邓小
,从 1985 年起五年内
政府信息系统,
40 多个部委成立了信息机构,这一阶段主
包括金融经济交通电力气象灾害的预防等,有
要是处在信息技术的单机应用和分散开发的阶段,更多表现在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引入了微
机打字、电脑的管理软件等。 第二阶段政府上网阶段 ,
。特
别是 1999 年,在我国政府机关正式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政府信息化开始普遍步入
互联网时代,
4615 个,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2000 年 5 月
,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 三网一库 的任务。
三网一库指 : 机关内部办公网 ( 简称 \" 内网 \") 、办公业务资源网络(专网) 、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外网)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 一库 ) 。三网一库是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内容。第三
个阶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的建立为标志。
2005.10.1 试运行, 2006.1.1 正式开通
基本
形成,但同时也在一些方面
,其中最典型的矛盾
在于电子政务的能力与应用和绩效之间发生了矛盾,反映出机制体制的问题。在电子政务
的建设方面,不少地方建立了
,中国社会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都发现政府网站存在着用户访问量低
,这是我国电子政务
,
目前面临的问题:
6.3.3 绩效评价
表明中国在城市的政府网站公民使用率仍然偏低, 如以 5 分作分界线, 6-10 作为经常访问所在城市网站的组别,发现只有约 1/4 的受访者经常访问所在城市网站。
。中国社会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G2C:政府对于公民)(G2G:政府对政府
评价最高)(G2B:政府对企业)
图中横线应为向右的箭头。
纵向的领域内上下之间融合非常好,但行业与行业、政府部门和部门之间融合不太好。
6.3.4.1 政务微博发展
2006 年微博 Twitter 在美国诞生,掀开了微博在全球媒介环境当中的一种大规模的扩散,
而且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面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也深刻改变了全球媒介生态
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2011 兴起
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2013 年
又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
微博信息平台
具有非常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所以也标志
着中国全面进入政务微博的时代。
呈现什么样
的情况,做了一个梳理。
呈金字塔的一个结构,级别越高的官员开微博的越少
公安系统善于利用微博来发布一些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为公众提供日常的政府服务
6.3.4.2 政务微博误区(上)
那么在用户的界面中
一种结构,
产生误会。
或者通过
,也可以利用
把所有与这个议题相关的微博
,也可以生成一个长微博,还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
微博
有微博的特点,我们需要利用微博的语言朝廷信息的传播,尽可能的利用网络语言,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如 2012.7.22 凌晨 4 时 58 分
这是人民日报发的
第一条微博可见一斑,象面对面交谈一样
更新不够
,如
,好不容易发了条微博,却
,换来的是网民
6.3.4.3 官方微博误区(下)
公、私一定要分清楚。
尊重粉丝
微博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第二个黄金时间
第三个黄金时间 ,可以打造一个 16 小时
6.3.5.1 政务微信发展
除了微博之外,微信也是最近发展比较迅猛的一种新的电子政务形式。微信是腾讯于
2011.1.21 推出的一个服务,用户已超过
3 亿了。微博象大广场,微信象小酒吧,适合比
较亲密的朋友更好地进行交往,微信有一定的圈子界限
。
据中国传媒大学
已经超过 3000 个。
6.3.5.2 政务微信优势 - 信息发布
政务微信优势体现在:第一,微信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发布平台
就是“ 上海发布 ”,其内容
有五个类别
。微信优势是 实时推送 的
首先不是来自传统媒体, 也不是来自门户网站, 而是来自
微信。另外例子
政务微信优势 - 公共服务
6.3.5.3
政务微信优势体现在:第二,微信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2 个月内答复问政 2000 多条。
,或秒回。
另外例子国家博物馆
6.3.5.4 政务微信优势 - 危机管理
政务微信优势体现在:第三
危机管理功能
,电话
和短信无法正常通信时,
震后 24 小时有超过 300 个政务微信
还有人把微信
如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1 信息经济的概念
A人类在古代利用的是物质资源
B. 工业经济
C. 信息经
济
把
信息资源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的高度。信息经济不光解放了人的体力劳动,还解放了一定程度的脑力劳动。
理解:a . 信息的产业化
b. 产业的信息化 信息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否定传统的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存在,相反会促进三种经济的素质,通过信息化大幅提
升。
7.1.2 信息经济的指标
衡量标准:第一种标准,部门比重 信息部门大于物质部门的比
重就具备了信息经济的某种特征。 第二种标准,看产值比重GNP第三个标准, 职业比重。如果以上三指标都超过了 50%,就说明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或占主导地位)
60 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整体讲
40%,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比
重。2013 年信息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达到
46%,我们离真正的信息经济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7.1.3 信息经济的特征
A.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
的经济,投资少、效率高,最终能够把人类从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传统的
结构一般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B
. 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主要向智力劳动型转变,
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制人员等这样的脑力劳动者为主导的职业变成了主导职
业,收入和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的联系越来越松散,不是说你花的时间越多,你付出的劳
动力越多收益就越多
发现新问题,所以创新、智力、知识
,而取决于你的技巧、创新精神、
主要劳动力结构。C .
产业结构:低耗高效型。 比如
高效率、高增长、高收益,同时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
是一片葡萄园
进入变成繁华
的市镇。只短短十几年时间
企业,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
额的三分之一。
全美第一。
5%,而人口不到 1%。D. 体制结构:小型分散化的水
平网络式的管理体制,逐渐取代了集中的庞大的等级森严的传统的金字塔型的体制结构,
扁平化的横向组织逐渐取代了等级化的纵向组织。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会降低。E . 能源结构:再生型 如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电动汽车。F . 流通方式:数据流通,数据流通逐渐代替产品流通,传统经济以有形的物质产品的流通为主。如金融、电子商务,将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服务,将工业劳动演变成了信息劳动,信息产品不需要离开它
的原始占有者就能够被买卖和交换, (通过复制粘贴传播,)价值的增加,通过知识而不是通过劳动时间来实现的。G . 消费结构:多样化 需要提到的概念:长尾经济(使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 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积累起来的总收益等同
如
、谷歌
将整个互联
网
) 传统的二八定律(企业的 80%
,如传统书店)
业绩
7.1.4.1 信息经济的层次 - 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图
上图中分成了四个部分: a .
就是人们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词
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相互关系进行抽象的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 域当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如气温
30 度。b .
,信息有时效性
如:
有一定意义的东西,但它的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慢慢衰减。
c .第三层知识
进行演绎进行比较
并
与已经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这部分有价值的信息就变成了知识。
到了 12 月就很冷了,于是总结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
个季节
,
d .
——智慧
。
7.1.4.2 信息经济的层次 - 知识经济
当时用的是
报告
后来变成
其中所描述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 最重要
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以及行为科学知识,这份报告是人类面向
21 世纪的发展宣言,
知识经济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止于 0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