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庙碑
创建唐帝庙碑记
翰林院侍讀學士江淮荊湖等路宣政使、大宋國信使、陵川郝经
道,本于皇,成于帝,降于王,终于霸。历数之运会,帝王之统纪在焉。孔子赞《易》:自宓羲至尧而止,黄帝以下不论,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言生民之道,至尧而后大备。始并乾坤而为三。则尧为帝之终。及其定书,断自“尧典”。高辛以上不论,则尧为帝之首。是尧帝上兼皇帝,下冠王霸,独出乎象,而其仁如天也。故杨雄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宓匪尧,礼义悄悄。
盖三皇以来,少昊,颛顼非不神圣,而尧之在位,相舜者二十有八载。以圣相圣,久于其道,天下化成。治历象以成天,平水土以成地,教人伦以成人,赏均刑罚以成典,去凶庸善以成政,然后以天下授舜。以德为位,公天下之端自此始。而命之以中,传其心法,以道为统,立民之极,亦自此始。故为帝者之宗,一降而王,又一降而霸,而后德衰。故德莫胜于帝,帝莫大于尧,宜乎配天而食也。
自三代以来,载在祀典。世封其后,以崇明祀。后世帝王其德弗逮于王,有愧于霸,而兼皇帝之号,往往崇饰淫昏,以为大祀,而帝之祀阙然不举。汉氏自以为帝之苗裔,而祀不及焉,则亦忘其祖矣。唐高祖以内禅法尧,称其代曰唐,而亦未尝享于帝,立庙乃推皋陶、老子为帝。以本所出,则亦虚其号矣。于是陶唐之祀,忽诸后之不见,而神乏主矣。近世惟平阳故帝都有庙存焉。
中山之庆都,帝之所生。按《地志》:伊祁山,帝母所居,葬于庆都,曰庆都陵。庆都
西北有山曰伊祁,祁水出焉。越蒲荫而经庆都之北。鄙庆都西有县曰唐,为帝始受封之国,以是徽之,盖尧生于庆都,而唐亦始封也,及其为帝,则都平阳。庆都为帝梓里,后人未忘其德,犹能指示其处,庙而享之,则其德入人之深者可见也。
兹者,庆都邑萧侯同义士程义之子居德伦,巳赀创建帝殿三楹,期年庙成,率邑之文武故老,落而享之。经,侯门下士也,请碑其史,因援李唐张谓虞帝庙例,题曰“唐帝庙”,而不名,且赞帝德而为之诗,庶几居人识赓歌之遗音,知为陶唐氏之民焉。
其诗云:伊祁苍苍,祁水汤汤。神母之邦,是降生陶唐。曰帝之乡,帝德是昌。撰于有皇。唐哉皇哉!帝道光哉。乃圣乃神,莫不具来。相于有虞,股肱良哉。谟明弼谐,庶事康哉。于戏尊王,其能忘哉。载葺茅茨,载筑土阶,尊酒簋 二,日蒸尝哉。享于有成,曰馨香哉。曰雨曰阳,帝德维常哉。民无泱哉,神其无方哉!
大元至元三年正月之吉立,承事郎庆都县尹兼管本县诸君奥鲁、劝农吏萧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