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变电站土建设计

2022-05-08 来源:步旅网


变电站土建设计

前 言

为了更好地开展土建设计工作,规范土建设计文件,减少设计差错率,提高设计质量,特提出以下设计要求,希望每位设计人员严格按此要求进行设计,并做好自校工作,本设计要求未尽之处,均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1 土建部分

1.1 土建总平面部分

1.1.1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110kV变电站要求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0.5米;220kV变电站要求高于100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0.5米。(2011-6-7)

1.1.2 进站道路宽度,110kV变电站取4米;220kV变电站取4.5米;进站路最大限制纵坡一般为6%;站内道路,110kV变电站取4米,转弯半径取9米;220kV变电站主干道路取4.5米,转弯半径12米,非主干道取3.5米,转弯半径7米。(《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2011-6-7)

1.1.3 要求在总平面图上和说明书上均列出整个工程土建图纸(包括土建部分、水工部分、暖通部分)卷册明细表。(2011-6-7)

1.1.4 电缆沟、道路、围墙、进站大门、操作小道做法参照《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下称《精细化工艺标准》)。(2011-6-7)

1.1.5 变电站进站门要求设大门和小门,大门宽8米,小道1.2米。大门采用电动推拉门,

要求采用大门电机固定在中间大门柱后。(2011-6-7)

1.1.6 每根大门柱至配电楼警传室要求敷设直径50mm镀锌钢管一根,作为大门柱及门铃敷设通道。(2011-6-7)

1.1.7 110kV变电站要求在主变侧道路与围墙间设置消防小室,消防小室做法参照《精细化工艺标准》。(2011-6-7)

1.1.8 场地构筑物(包括电缆沟、道路、围墙等)要充分考虑地基处理方案,建议在图纸注明要求把场地回填土方工程(要求回填粘土,并分层压实,500mm压成300mm,压实系数不少于0.94)完成后,再做场地的其它处理。 (2011-6-7)

1.1.9 钻探要求说明中要补充钻探环境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2011-6-7)

1.1.10 土建专业在开展岩土钻探采购的活动中,除了填写《采购项目任务单》外,还必须进行勘察大纲的评审和现场监督工作,并认真填写《采购项目勘察大纲评审表》、《采购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现场监督表》。(2011-4-16)

1.1.11 挖、填方边坡采用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做法参照《精细化工艺标准》。(2011-7-20)

1.1.12 征地图要求:

1)坐标及高程系统,并提供测量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2)标注指北针(指北针方向按GB/T50103—2001 中的规定执行);

3)在地形图上绘出变电站围墙及进站道路的中心线、征地轮廓线及规划控制红线。并确应有当地土地、规划部门盖章图,如无,需补办。

4)站前道路(规划路)的标高。(2011-7-21)

5)按现行的《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表10.0.1,计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列表标明。

1.1.13 土方工程量计算:计算出整个站区填、挖土(石)方工程量,外购或弃土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时必须计入建(构) 筑物基础及地下设施基槽余土、站内外道路、防排洪设施等的土(石)方工程量,同时还应考虑松散系数。各类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按照现行的《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表10.0.1所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1.14 挡土墙、边坡设计要求提供计算书。计算深度要求:

a)挡土墙计算确定挡土墙的材料及形式,根据挡土墙高度、土壤性质、上部荷载等工况进行强度、稳定的计算。

b)护坡计算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采用经济、合理的护坡形式。如采用锚杆支护等形式,根据岩层的破坏形式,山体的整体稳定、确定锚杆的长度、注浆要求等。

1.1.15 提供原始资料的收集记录:站区场地及周边地形图(包括坐标系、高程系统要明确)、站区附近道路(规划路)路网图和标高、场地附近五十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220kV变电站:百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2011-7-21)

1.1.16 变电所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1.4的规定。(表略)(《火

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11.1.4 条,2011-7-21 )

1.2 配电楼建筑部分

1.2.1 所有设备室的通光窗玻璃采用5mm厚钢化玻璃。(2011-6-7)

1.2.2 变电站百叶窗要求内附网孔5mm×5mm不锈钢丝网,钢丝网按可拆装设计。(2011-6-7)

1.2.3 110kv GIS室吊装平台大门按4米宽,5米高设计为电动卷帘门(应充分考虑抗风能力),门槛部分要求考虑挡水设计。(2011-6-7)

1.2.4 室外楼梯、平台栏杆采用浅灰色烤漆铁栏杆,栏杆下要求设置50mm挡水坎。(2011-6-7)

1.2.5 警传室厨房应考虑冰箱的放置,要有足够的空间;禁止经过厨房进入卫生间。(2011-6-7)

1.2.6 要求警传室内、1.5米层和6.5米层走道预留检修电源箱、配电箱、温控箱的暗装放置位置,并采用白色烤漆铝合金平开百叶窗遮挡,若相应位置有通风百叶,要求把前述两者设计成一个整体。(2011-6-7)

1.2.7 变电站配电楼所有门预留洞口尺寸,应按比门的开启洞口宽大100mm.高大200mm考虑。(2011-6-7)

1.2.8 电容器室不要设置透光窗,力求使建筑立面简洁美观。(2011-6-7)

1.2.9 进人管道间严禁整块楼板镂空,要采用长条洞口形式,洞口宽度建议控制300mm以内,若超过,要设安全防护。(2011-6-7)

1.2.10 设计中应考虑光纤敷设通道管道的预埋。(2011-6-7)

1.2.11 继电器室控控制电缆进线孔处楼板要求局部下沉为500mm,其余下沉300mm。

1.2.12 建筑大样图要求出具体大样图纸。(2011-7-21)

1.2.13 建筑砌筑图要求楼梯间内墙要求平齐,严禁梁凸出。(2011-7-21)

1.2.14 所有户外爬梯采用不锈钢爬梯,并采用围护笼。

1.2.15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1.1.1的规定。(表略)(《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11.1.1,2011-7-21)

1.2.16 蓄电池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应采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门的尺寸不应小于750mm×1960mm(宽×高)。(《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9.1.11,2011-7-21)

1.2.17 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3.3.2,2011-7-21)

1.3 配电楼结构部分

1.3.1 布置楼梯间的结构梁和梯柱时,梁宽和柱宽尽量控制在250mmm以内,避免凸出内墙,影响美观。(2011-6-7)

1.3.2 使用广厦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建模,GIS室天面消防水池建议以荷载形式加到结构上,避免GIS天面层作为中间层而导致GIS室顶层柱端弯距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1-2)条放大。

1.3.3 结构计算要求采用正版结构设计软件,并出结构计算书(计算书内容包括结构总信息,梁、板、柱截面图、配筋量图、荷载图、结构基础计算等),附上我院ISO版计算书封面,并装订成本,签署较审。(2011-7-21)

1.3.4 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新规范)。 (2011-7-21)

1.3.5房屋建筑的活荷载应根据实际的工艺及设备情况确定。其标准值及有关系数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四所列的数值。(附录略)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4.2.4条,2011-7-21) 所有活荷载设计值应在结构说明中列出。

1.3.6 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等级,均应采用二级,相应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为1.0。(《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4.1.3条,2011-7-21)并应在结构说明中明确。

1.4 主变基础部分

1.4.1 主变油坑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宽度300mm。 (2011-6-7)

1.4.2 主变防火墙要求采用清水混凝土,防火墙及主变基础、主变油坑壁所有外露阳要求磨圆,圆角直径20mm。(2011-6-7)

1.4.3 主变基础设计要求提供基础计算书。(2011-7-21)

1.4.4 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室外变压器之间,如无防火墙,则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列规定:35kV及以下,5m; 63kV,6m;llOkV,8m;220kV~500kV,10m(《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7.3.2条,2011-7-21)

1.4.5 室外单台油量在1000kg以上的变压器及其他油浸式电气设备,应设置储油坑及排油设施;室内单台设备总油量在100kg以上的变压器及其他油浸式电气设备,应在距散热器或外壳lm周围砌防火堤(堰),以防止油品外溢。(《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7.3.4条,2011-7-21)

1.5 室内外建筑装修部分

1.5.1 要求按《精细化工艺标准》以及我局编制的《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补充规定),进行室内外装修设计,并出室内外建筑装修部分专册图纸。(2011-7-21)

2 水工部分

2.1 水工部分

2.1.1 给排水部分要求出材料表明细表(统计所有排水施设、给排水管道数量)。(2011-6-7)

2.1.2 站区排水系统要求雨污分流。(2011-6-7)

2.1.3 雨水口水箅和检查井井盖,要求成品购置,材料优先选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2011-6-7)

2.1.4 场地排水混凝土管支管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最小管径为200mm; 干管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最小管径为300mm。(《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4.8,2011-7-13)

2.1.5 大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100mm。(《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4.12,2011-7-13)

2.1.5 生活排水管道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6.1,2011-7-13)

2.1.6 提供原始资料的收集记录:给水入接点距离和管径;排水接入点(排水砂井)的距离和深度。(2011-7-21)

2.2 消防部分

2.2.1 消火栓要求采用暗装,外表面平墙面;主通道楼梯间消火栓在1.5米层储瓶间和6.5米层通信机房设消防管道井;附通道楼梯间消火栓在楼梯间前室内设消防管道井;消火栓优先设置在通道走廊、梯梯间前室。(2011-6-7)

2.2.2 配电楼楼顶(最高处)要求设置一个不少于12立方米的消防水池,接入站区消防管网。(2011-6-7)

2.2.3 要求在配电楼两短边外墙各设一个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高度离地0.6米为宜。(2011-6-7)

2.2.4 电容器室门外气体消防联动开关盒要求暗埋120mm。(2011-7-5)

2.2.5 要求做消防水池容量的计算,包括消防用水量的计算,火灾延续时间消防水保给的计算。(2011-7-21)

2.2.6 提供原始资料的收集记录:站区接入给水系统的单位时间内的补水量、水压(最好有当地供水部门的书面资料)。(2011-7-21)

3 暖通部分

3.1 暖通部分

3.1.1 110kV GIS室要求设求在上部设事故排烟风机。 (2011-6-7)

3.1.2 轴流风机外部要求采用百叶遮挡,内部采用内突安装型式(内突不大于200mm)。 (2011-6-7)

3.1.3 高压室风槽只在轴流风机远端进风口一个,防止进风短路,影响通风效果。(2011-6-7)

3.1.4 设计图纸中应明确空调室内外机的安装位置,并充分考虑空调冷凝管和排水管的预埋,要求按《精细化工艺标准》设计。(2011-6-7)

3.1.5 110kV变电站通风设置要求按《110kV变电站标准化变电站通风设置明细表》执行。(2011-6-7)

3.1.6 高压室通风风槽采用喷塑冷轨钢板,颜色同开关柜,要求在图纸中明确说明。(2011-6-7)

3.1.7 蓄电池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室内的通风换气量应按保证室内含氢量(按体积计算)低于O.7%,含酸量小于2mg/m3计算。通风电动机应为防爆式。(《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9.1.10条,2011-7-21)

3.1.8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应采用机械通风,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排风口应设在室内下部和上部。通风设备应满足事故时的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4次。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的通风及报警设置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 5035及DL 5053中的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部分的规定。(《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 5103—1999,7.2.6条,2011-7-21)

4 其他

4.1 标准图纸字体规定

4.1.1 图框工程名、设计阶段字体:仿宋,高度3.0mm,宽度比例1.0,上下左右居中;图框图名字体:仿宋,高度3.5mm,宽度比例1.0,上下左右居中,宽度不够采用两行;图框图号、日期字体:仿宋,高度3.0mm,宽度比例1.0,上下居中,左对齐。

4.1.2 图面文字说明、表格汉字说明字体:仿宋体,高度为3.5mm,宽度比例为0.714;图面表格中数字字体: :仿宋体,高度为3.5mm,宽度比例为0.714;图面图名字体:仿宋体,高度为4.0mm,宽度比例为0.714;标注数字字体: 仿宋体,高度为3.5mm,宽度比例为0.714。(2011-7-18)

4.2 关于水保环评的说明

4.2.1 根据有关规定,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中增加“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章节,主要对照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报告和批复的相关内容,说明设计文件中的执行情况。另需在设计说明中中将”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报告和批复 “作为设计依据。(2011-7-13)

4.2.1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设计措施一般包括:站内空地的复绿;站内外场地、道路排水设施(雨水口、站内外道路路边排水沟)的设计;站区挡土墙墙脚的排水沟、站外护坡坡顶、坡脚截水沟的设计、站外挡土墙墙顶、墙脚截水沟的设计;站外挖方边坡、进站道路两侧填方边坡的支护及复绿措施等。

4.3 图纸分册规定

4.3.1 土建专业分册按《图纸专业分册目录》规定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