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地名看客家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

2022-04-01 来源:步旅网
从地名看客家村落的历史与⽂化——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

[摘要]地名是地域⽂化的代⾔⼈,探讨⼀个区域地名的由来与含义可以为追寻地域历史与⽂化提供重要线索。本⽂试图在⽥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献,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就客家村落的地名进⾏⽐较深⼊的探讨,⼒图从⼀个侧⾯观察客家的历史与⽂化。[关键词]地名;客家;历史;⽂化

地名是⼀个地区地理、历史、社会与⽂化的代⾔⼈,追溯地名的起源、演变与含义往往可以成为揭⽰地域⽂化的重要线索。本⽂试图在⽥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献,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例,就客家村落的地名进⾏⽐较深⼊的探索,藉此从⼀个侧⾯了解客家的社会、历史与⽂化。⼀

村落的名称不仅是每个村落的代号和相互区别的标志,⽽且不少村名清晰地反映出村落所在地的⾃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村落地名属地名学中聚落地名⼀类,通常由通名和专名两部分组成。通名显⽰了地名在⼀定范围内的某种共性,是地名类别区分的标识,⽽专名则显⽰了地名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地名相互区别的标志。就闽西武平县村落地名⽽⾔,有多少个村落就有多少个专名,相同者很少。但通名则不然,不仅数量少,且仅限于某些具有特定含义的字,兹举其要者如下:1.畲:

东留乡的黄畲、苏畲、蓝畲、⼤畲、长畲⾥、中畲,中⼭镇的雷公畲、⽯⿇畲、黄⿇畲、下畲,民主乡的绕畲、上坪畲、坪畲,中⾚乡的壮畲、黄⾦畲,岩前镇的⼤畲、⽶箕畲、双坝畲、张畲坑、黄草畲,象洞乡的⽴⽲畲,⼗⽅镇的黎畲、畲窝⾥、坪畲、乐畲,武东乡的张畲、袁畲、上畲,永平乡的⽯畲,桃溪镇的洋畲、林岗畲。2.屋:

平川镇的曾屋、宋屋⾓、下屋,城厢乡的杨屋、罗屋、吴屋、陈屋、三栋屋、桅杆屋、钟屋、刘屋、王屋、围屋、李屋、上徐屋、朱屋、下廖屋、下舒屋、王屋⾓、谢屋、刘屋⾓,东留乡的曾屋、钟屋、下屋、陈屋、钟屋、雷屋、郭屋、何屋、上潘屋,中⼭镇的程屋、廖屋、周屋、罗屋,民主乡的刘屋、朱屋、丘屋,下坝乡的王屋、⽯屋,廖屋,中⾚乡的林屋、余钟屋、朱屋、⽼张屋、新张屋、李屋,岩前镇的杨屋、吴屋、林屋、上陈屋、下陈屋、刘屋、朱屋、下⾼屋、上⾼屋、黄屋、李屋、练屋、黄屋、游屋、赖屋、下只屋,象洞乡廖屋、⽯屋、中⼼屋、赖屋、李屋、傅屋、陈屋、上屋、下屋、朱屋,⼗⽅镇的张屋、何屋,⼗⽅镇的胡屋、谢屋、黄屋、⼤昌屋、杜屋、蔡屋、⽼熊屋、邓屋,武东乡的李屋、上屋、上何屋、下何屋、郑屋、邹屋、蓝屋、薛屋、刘屋、林屋、廖屋、尧屋、徐屋、下屋,中堡乡的上戴屋、下戴屋、林屋、中⼼屋、陈屋、李屋,永平乡的神下屋、下马屋、⽑屋、上屋、下屋、塘屋、曹屋,桃溪镇的张屋、陈屋、林屋、李屋、邹屋、钟屋,⽯灵屋,湘店乡的王屋、塘头屋、朱屋、罗屋,⼤⽲乡的潘屋、刘屋、巫屋。3.寨:

平川镇的⾦鸡寨、⾦寨岭、隘寨下,城厢乡的寨上、寨背、百罗寨下,万安乡的霞寨绕、寨门⼝,东留乡的背寨、寨上、寨脚下、寨⾥,中⼭镇的下寨背,民主乡的寨脚下、寨⼦背、低寨,中⾚乡的塞下,岩前镇的中屋寨,岩前镇的寨下、李屋寨、寨上、墩背寨、绕钹寨、笃尾寨,象洞乡的象洞寨、瑞寨⼦、东寨、寨⼦、下寨、上寨、⽺古塞,⼗⽅镇的西寨岗、新寨⾥、四⽅寨、寮屋寨、上寨、下寨、新寨、园丁寨、罗⽥寨、⿁寨⾥、⽥⼼寨、塞上、迳头寨、彭寨、寨⾥、⾼丁寨、寨⼦上,武东乡的古郎寨、寨头⼦下、上寨、湖岗寨、寨上、油箩寨,中堡乡的寨头⽪,岗⼦寨、⽯乱寨下,永平乡的永平寨等。4.营:

万安乡的营⼦上,东留乡的营下,中⼭镇的营上,民主乡的均营,下坝乡的⽯营,中⾚乡的万营,下营,营前镇的营⼦⾥,武东乡的营上。5.围:

城厢乡的围岗上,中⼭镇的⽼围⾥、刘家围、增坑围,民主乡的⽼围、围岽上,下坝乡的上围、下围,中⾚乡的围⼦、围⾥、下围、围塘⾥,岩前镇的龙兴围、围肚⼦,⼗⽅镇的溪围,武东乡的⽵围,中堡乡的上围,永平乡的围⽃⾥。

6.窝:

万安乡的井下窝,东留乡的⽕烧窝,中⼭镇的芋荷窝、下龙窝,民主乡的⽯⼦窝、中书窝,下坝乡的⽜头窝,岩前镇的扎⽜窝、和尚窝、灯光窝、粪箕窝,⼗⽅镇的峰窝、安乐窝、粪箕窝、樟⼭窝,中堡杉树窝,永平乡的⽜⿇窝,桃溪镇的鹧鸪窝、低坑窝,湘店张的倒⽥窝,⼤⽲乡的茶窝。7.岗:

平川镇的神树岗、⽯罗岗、东岗、⾚岗、肖树岗、下岗、古楼岗、下营岗、树⼦岗、⼤坪岗、沙⽪岗,万安乡的馒头岗,东留乡的紫斜岗、楼崩岗、蛇岗,中⼭镇的上⽂岗、贵⼦岗、盘龙风、西⼭岗、洪家岗,中⾚乡的黄泥岗、⽜形岗,岩前镇的红⼭岗、⽜晨岗、上茶岗、下茶岗、⼭李树岗、狮⼦岗、象洞乡的新岗、铁楼岗,⼗⽅镇的西寨岗、⽜⽪仁岗、含⽔岗,武东乡的岗⼦下、⽜栏岗、河树岗、屋场岗、中⼼岗,中堡乡的上岗、⾦狮岗、茶头岗、公馆岗、⽺⼦岗、庵⼦岗、南⼭岗,永平乡的车背岗、⽊⼦岗,桃溪镇的名隆岗、茶头岗。8.坑:

平川镇的⽯背坑、吊鱼坑、桃⼦坑、黄⽵坑,城厢乡的善长坑、苟陂坑、上菊坑、⽺⾓坑、下菊坑、华眉坑、钟屋坑、坑、⽼虎坑、刘将坑、东进坑、陈⽲坑,万安乡的上西坑、下西坑、乌泥坑、⾦屋坑,东留乡的张坑、丘坑、桂坑、连坑、留坑、南坑、上半坑、下半坑、⽼虎坑、上银坑、下银坑、⼤坑、鲁居坑、⽲仓坑、松柏坑、官府坑、西坑、甫⽵坑、猫公坑,中⼭镇的黄沙坑、陶⾦坑、罗坑、刘家坑、卦坑,民主乡的桃花坑、⼤⽔坑、东坑、半坑、横坑、吊枧坑、梅⼦坑,下坝乡的⽶坑、⼤⽔坑、⽯贯坑,中⾚乡的背坑、沿⽥坑、枧头坑、野珠坑,岩前镇的洋坑、上鸳坑、下鸳坑、中鸳坑、张古坑、⽯灰坑、张畲坑、安宁坑、落叶坑,象洞乡的⾖⼦坑、罗坑、官坑、曾坑、官坑、五坑、张坑、上油坑、下油坑、上⼩坑、上坑,⼗⽅镇的赖屋坑、新赖屋坑、⼟坑、五佰坑、李坑、梅坑、下乌⽯坑、半坑、丘坑、仁放坑、叶坑、李⼦坑、黄⼭坑,武东乡的⽜进坑、⽯炉坑、上坑、东留坑、勾⼦坑、⾚⼦坑、⼤⽔坑、双⼦坑、黄⽵坑、魏坑、罗坑、⼤⽔坑、懒坑、⽭⽵坑、炉坑、上眼⼦坑,中堡乡的⽯北坑、彩坑、远坑、上远坑、下远坑、早⽲坑、⼤梅坑、⼩梅坑、⽥坑、⿇地坑、中⼼坑,永平乡的南坑、园⽵坑、粟坑、⼩坪坑、桂⽵坑、芬坑、罗⽃坑、黄坑、上西坑、下西坑、南⼭坑、长圳坑、钩坑、族坑、赖坑、马坑、打狗坑、刘坑、铜罗坑、双州坑,桃溪镇的江坑、⼤塘坑、⼤坑,郁屋坑、湘坑、罗坑、长塘坑、湘泉坑、效坑、暖⽔坑、丁⽔坑、⼤⽔坑,湘店乡的横坑、上丘坑、下丘坑,⼤⽲乡的⼭阳坑、梅⼦坑、鸭箩坑、坪坑、⼩坪坑、上罗坑、⽲仓坑、贤坑、桐⼦坑、圳坑、邓坑、蕉坑、龙坑、结坑、上罗坑。9.坝:

平川镇的树⼦坝、东门坝、⽺古坝、瑶下坑,城厢乡的中央坝,万安乡的李树坝、滩头坝,东留乡的⽯下坝、长坝,中⼭镇的傅家坝、蕉头坝、罗庚坝、罗头坝,民主乡的半坝、中⽥坝、寨⼦背、枧背、尖⽯背、河背,下坝乡的下坝,中⾚乡的南坝、蓝光坝,岩前镇的沙坝、中⼼坝,中堡乡的⽯坑坝、黄⽵坝,桃溪镇的廖屋坝、湘坑坝、下罗坑、⼤坝,湘店乡的郑屋坝,⼤⽲乡的梅⼦坝、⼤⽲坝。10.坪:

万安乡的⾼坪、东留乡的割花坪、⽜⽪坪,中⼭镇的上郑家坪、下郑家坪、郑家坪、⽠⼦坪,民主乡的下村坪,下坝乡的苏茅坪、井⽥坪,岩前镇的黄潮坪、翻⾖坪、⽜屎坪,⼗⽅镇的上葛藤坪、下葛藤坪、布⼼坪,武东乡的上⽲坪、司马坪、⼤坪、车头坪,中堡鹅公基坪,中堡乡⽡⼚坪,永平乡的桥⼦坪、⼤坪、上坪,桃溪镇的⽡窑坪、洋坪。11.垇:

平川镇的仙⼈垇,城厢乡的马垇、⼆头垇、赖屋垇、东留乡的⾼垇、李⼦垇、⼤垇,中⼭镇的⾹花垇,下坝乡的荷树垇、中⾚乡的上垇、塘尾垇,象洞乡的蓖⿇垇,⼗⽅镇的⾚垇、头垇、上垇,桃溪镇的桐⼦垇,⼤⽲乡的梁⼭垇。12.塘:

平川镇的进喜塘,城厢乡的深塘下、⽔⽵塘、上岩塘、下岩塘、蓝塘、吐⾦塘、⽵⾼塘,东留乡的蛤蟆塘、荷树塘,中⼭镇的⽺古塘、⽜⾓塘,民主乡的马齐塘、黄屋塘、下湖塘、鸡迹塘、上⼭塘、松树塘,下坝乡的黄⽵塘、⽯头塘、上龙⽛塘、下龙⽛塘、⾚⽵塘、程坑塘、礤头塘,中⾚乡的⾼塘、笃尾塘,岩前镇的下鲜⽔塘、灌塘、⽺⾓塘、介⽵莲塘、蓝坑塘,象洞乡的官塘、莲塘、龙塘、⽔⽵塘、⽔中塘、苋塘,⼗⽅镇的龙湖塘、岭背塘、⽩⽯塘、⾚塘、旧塘、湖兰塘、和义塘、⾓公塘、⽔⽵塘、王⿇塘、杉明塘、新塘、黄泥塘,武东乡的鸦鹊

塘、三⾓塘、中间塘,中堡乡的黄泥塘、⾦⽵塘,永平乡的礤上塘,桃溪镇的林⼦塘,湘店乡的黄屋塘,⼤⽲乡的上⼭塘、⾓塘、雁鹅塘。13.溪:

城厢乡的下黄溪、⽂溪、黄溪,万安乡的贤溪,东留乡的龙溪、⼩溪,中⼭镇的武溪、罗⽥溪,下坝乡的美溪,中⾚乡的下⽚溪、⽯湖溪、洽溪桃溪镇的桃溪,鲁溪。这些村落通名实际上反映了武平县聚落发⽣的不同类型:1.与姓⽒、先民有关的畲、屋

“畲”字有⼆层含义,⼀为畲族,⼆为焚烧⽥地的草⽊,⽤草⽊灰做肥料的耕作⽅法。但第⼆种含义也与畲族相关,如《临汀汇考》载:“畲客开⼭种树,掘烧乱草,乘⼟暖种之,分粘不粘⼆种。四⽉种,九⽉收”。唐代南岳⽞泰禅师作《畲⼭谣》⽇:“畲⼭⼉,畲⼭⼉,⽆所知。年年斫断青⼭嵋。就中最好衡⼭⾊,杉松利斧摧贞枝。灵禽野鹤⽆因依,⽩云回避青烟飞。猿猱路绝岩崖出,芝术失根茆草肥。年年斫罢仍再锄,千秋终是难复初。⼜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斫向阳坡。国家寿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武平县带畲字的村落,也多相传曾为畲族的聚居区,如⼗⽅镇的黎畲村,据说该村的泮⾥,即今黎畲村委会斜对⾯的狗垅背后,有个名叫畲屋⼭下的地⽅,原是畲族开基的旧址。东留乡是武平县带“畲”字村落最多的⼀个乡,该乡许多村落⾄今仍保留⼤量有关畲族的风俗与传说。由此可见,武平县带畲字的村落名当与畲族有关。“屋”原意为房⼦,这⾥所说的“屋”源于客家村落聚族⽽居的中⼼屋,这种中⼼屋有总祠、分祠、厅堂等,后⼜逐渐引申为某⼀种宗族或某⼀种房系的聚居区。在多姓村落常冠以姓⽒,称为某(姓)屋;⽽在单姓村落则冠以开房祖的名字,称作某某(开房祖名字)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在⽥野调查中发现,现在被称为某(姓)屋的村落,该姓⽒在当地⼤多不存在或为⼩姓⼈,⾄少不再是当地的主要姓⽒。究其原因,可能是该姓曾在当地盛极⼀时,随着历史的变迁,盛极⽽衰,但作为⼀个地名却被保留下来。2.与军事防卫相关的寨、营、围

所谓“寨”,字⾯上的含意有三项,分别为:防卫⽤的⽊栅,引申为军营;宋代设置在边区的军事⾏政单位,⾪属于州或县;⼭寨。这三种含意均与防卫有关。

从武平带有“寨”字的地名来看,也与军事防卫有关。如象洞寨,“象洞寨巡检司:县东南盈塘六⼗⾥。宋政和间,置巡检⼟军。嘉熙间,改南尉司。明洪武初,改今名,额设⼸兵。正统间,寇毁。成化初,巡检蔡谦重建。嘉靖间,迁悬绳,复毁。清朝巡检时驻岩前旧守备司”;永平寨,“永平寨巡检司:县北四⼗五⾥。宋淳丰祐间创。明洪武间,始建厅事。继移贝寨,去县七⼗⾥路,近江西⽺⾓⽔。署毁于⽕,前县详府暂驻寅宾馆。”这⼆寨为当时巡检司的驻地,⼀个在南,称为象洞寨巡检司;另⼀个在北,称为永平寨巡检司。巡检司这⼀机构最早创设于北宋,是由各州县派出巡检驻扎地⽅,统辖当地民兵作为“⼸⼿”,以此担负防守地⽅的职责,如民国《武平县志》云:“宋于诸县置巡检、寨都巡检,各籍民为逻警⼸⼿,即旧志所谓巡检⼠军也……元有巡军⼸⼿,⾪巡检司(府志)。”因此,寨的防卫功能⾄为明显。

另⼀个例证是湘店乡范围内的云霄寨,我们在云霄寨调查时发现了⼀篇题为《重修云宵古寨缘引》的碑⽂,这篇碑⽂可以看出云霄寨的⼀些基本情况:其⼀,云霄寨周围的“⼗乡”具有共同的⼭林与地利;其⼆,这“⼗乡”为了“避患”曾先后⼆次联合建寨,并赖“神佑”得以平安。从碑⽂看,“⼗乡”第⼆次建寨是为了躲避太平军。那么第⼀次建寨为避什么患呢?据当地报告⼈说,参加建寨的这“⼗乡”都是⼩⾃然村,在武北村落中是属于⼈单姓⼩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村邻⼜是武北地区的巨姓⼤族——湘湖刘⽒。他们建寨祀神的最初⽬的是为了在激烈的械⽃时,视异姓为兄弟,联合众⼩姓以抵抗湘湖刘⽒。第⼆次“避患”,只不过是借助原有的古寨,重新修复⽽已。

营、围也是如此。“营”字,其意为“军队驻扎的地⽅”,如安营扎寨。也就是说,遍布武平县村落的“营”,有相当⼀部分与当年驻军有关。军垒⽇“营”。历史上曾经驻军的地⽅,后来演变成村落,遂以“营”称。例如,民主乡林荣村均营⾃然村,传说从前某个动乱年代,此地⼭上⼭下驻满了军队,筑了⼀些营房。军队撤⾛后,邻近居民逐渐迁此居住,地名就叫军营,后⼈取其谐⾳改为均营。鲜明地显现出当年驻军营地的印记。

⽽“围”字,意为“⼟⽊构成的防守设备”,如⼟围⼦。中⼭镇的“九围⼗⼋寨”就是典型的例⼦。此地地势险要,距⼴东蕉岭、平远,江西寻乌、会昌,闽西长汀、上坑为三舍之内,⾃古为“全汀之门户”,明洪武⼆⼗四年(1391),设武平千户所,⾪属福建⾏都司汀州卫,遣重兵驻守。“九围⼗⼋寨”星散于武溪河沿岸,为武所城的外围军事要点,起策应、拱卫武所作⽤。我们在⽥野调查中,也经常听到村落械⽃时以“围”作防御基地的故事,如⼤⽲乡湘村的⼟围祠系该村刘姓⼈与邻村源头蓝姓⼈械⽃的阵地等,也反映出当年军事或姓⽒⽃争的痕迹。

因之,我们认为,武平县带有寨、营、围字的地名,可能原为旧时官⽅或地⽅为防御⽽设⽴了“寨”、“营”、“围”这些建筑,后演变成为地名。3.与⾃然实体相关的窝、垇、岗、坑、坪、坝、塘、溪

从词义发⽣学的⾓度看,窝、垇、岗、坑、坪、坝、塘、溪尽管形态不⼀,但均与⼭或⽔有关。“窝”意为⼭间凹进去的地⽅;“垇”为⼭间平地;“岗”为⼭区或丘陵地区不⾼的⼭和⾼起的⼟坡;“坑”为⼭间狭长的低洼地;“坪”为⼭区的平地。坝、塘、溪则与⽔有关,“坝”为沿河、溪较开阔的地带;“塘”则⼭区或丘陵地区的低洼地,常能积蓄⾬⽔、泉⽔⽤灌溉农⽥或养鱼;“溪”为⼭间的⼩河沟。有学者认为,称谓⾃然地理实体的常⽤字,本⾝没有聚落或⼈⼯建筑之义,因此不能视为村落名称中的通名。但是,这些借⽤⾃然地理实体的村落名称,通常名实相符,并且经由居民意志选择与营造,这些村落或基于柴近⽔便,或基于避风向阳或基于依⼭傍⽔,或基于安全防卫,或基于交通便利,实际上也反映了不同的聚落类型,因⽽也赋予了⼈⽂的意义。在⽥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被称为窝、垇的村落⼤多避风向阳,被称为岗的村落多为居⾼临下,被称为坑、坪、坝、塘、溪的村落通常依⼭傍⽔,均体现了聚落地理的地形与⽓候、安全与⽅便等原则,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选址原则⼀“向阳门第春常在”、“⾯⽔⼈家⾷⽆虞”、“居⾼临下最安全”等等。同时,我们还发现被称为窝、垇的地⽅,往往居民较少,⼀般多为⼏户、⼗⼏户、⼏⼗户⼈,是⼀个⽐较⼩的聚落。⽽被称为坑、坪、坝、塘、溪的则居民较多,往往为⼀个中等⼤的村落,甚⾄是⼤村落。在较⼤村落调查时,我们还常常听到开基祖先到⼀个被称为“窝”的地⽅开基,随着⼈⼝发展才迁到现在地势⽐较开阔的村落,如⼤⽲村蓝⽒先到当地的粪窝开基,后来才迁到现在的蓝家祠地点:桃溪村张⽒最先在五⽃箕窝开基,随着⼈⼝增多了,才迁到现在张屋;梁⼭村⼈最先在⽜姆窝开基,⼈丁兴旺起来以后,⽅才沿溪流到现在的梁⼭发展。凡此都体现了聚落与⼈⼯含义,这些称谓也应当以通名视之。⼆

与通名相⽐,武平县村落的专名显得多姿多彩,但并⾮所有的专名都毫⽆规律可寻,实际上有些专名还可以进⾏明显的分类,例如:1.与神明信仰相关的地名

武东乡远明村,相传以前该村“社令真官神主”庵门上有副对联⽈:“社令馨⾹昭永远,福主庇祜庆壶浆”。村民据此上下联末⼀字取名为远浆,后谐⾳改为远将,民国时期才改称远明。岩前镇的伏虎村,从前荆棘丛⽣,密箐林深,虎兽出没,叶伏虎(伏虎禅师)擅武功,到此带领居民驱蛇伏虎,村民开始安居乐业。后⼈为纪念他的功迹,便建庙塑像,名为伏虎庵,后来村名亦称伏虎村。

此外,平川镇的三官堂、七圣宫、⽵圣寺、财神庙,城厢乡的神树岗、上寺背、下寺背、张天堂、社下,东留乡的社公排、朱⼦庙、割花坪,中⼭镇的下庙坊、上庙坊,民主乡的佛⼦岗上,下坝乡的⼋⽉社,中⾚乡的佛祖⾼,岩前镇的上社、天灯下、伏虎寺、和尚窝,⼗⽅镇的⽜神坛、招福寺,中堡乡的社背、庵⼦岗,永平乡的神下屋、庵⼦前、社下、神背,桃溪的神下、庵场湾、云霄寺,湘店乡的公王背等诸多村落名称也都与神明信仰有关。2.与科举功名相关的地名

永平乡孔厦村原名湖屋场,该村主姓——吴姓开基传⾄清嘉庆年间,共有⼗三个⽂⼈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仕途做了官。村⾥建有五座⼤官厅。官绅们为尊孔崇儒,把村名改称孔厦。

桃溪镇新华浩甲⾃然村地形似⽕夹,故原名⽕夹域,清代时建⼀祖祠,当地⼈希望祠堂建成后科甲连绵,故上悬“浩甲世第”的横匾,后村名乃改称浩甲。

类似的村落地名,还有平川镇的牌楼下、城厢乡的桅杆屋、司马地,中⼭镇的相公圾,武东乡的司马坪,永平乡的官楼门下等等。3.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地名

城厢乡的灵通村,村西有座⼭寨,传说以前当村民遇到匪盗侵扰逃往⼭寨避难时,⼭寨会⾃⾏升⾼,使匪盗难于攀登;⽽当匪盗撤退后,⼭寨⼜恢复原位让村民顺利回家,于是村民赞颂⼭寨为灵通寨。该村便称为灵通寨下,今称为灵通村。

平川镇西厢村花园⾥,相传明代时该村有个半仙名叫王破脑,某年夏天,他说在现今花园⾥地点新屋落成,宴请亲朋戚友,约于某⽇⾣时末刻赴宴客⾄,满岗灯⽕辉煌,⼀座⾼⼤宽敞的房舍映⼊眼帘。围墙内外满栽奇花异草,芳⾹扑⿐。宴席上⼭珍海味园蔬垅果,极为丰盛。客⼈们⾯对美酒佳肴,个个喝很酩酊⼤醉。次晨醒来,只见⼤家皆卧于荒郊草地上,⾯⾯相觑,疑

团莫释,后⼈就叫此地为花园⾥。4.与开基祖相关的地名

桃溪镇的亭头村原名⽵⼦坑,开基祖李伯⼀郎从上坑县官⽥到了⽥雁村,为择地开基,他将⼀藤条放到溪中漂流,对天祷告⽈:“愿李⽒上祖在天之灵,助我择⼀吉地居住,溪中漂流的藤条停在哪⾥,我就在哪⾥开基。”祷毕,紧跟藤条沿溪⽽下,⾏⾄今⽵⼦坑合溪⼝,藤条停下了。李伯⼀扈遂在此定居,取名停头。后⼈取其谐⾳改称亭头。鲁溪村的上祖从长汀童坊出发,南下找地⽅开基,出门时祷告⽈:“挑⾏李的绳索在何处磨断便在何处安家”。当他⾛⾄鲁溪时绳索磨断了。这时此地⼤雾笼罩,溪流有声,便取地名为雾溪,后据⽅⾔谐⾳改为露溪,复由⽂⼈改为鲁溪。湘⾥村的开基祖王万⼀郎在元初从武东乡桑梓坑迁居于此,为纪念先祖肇基于桑梓坑,乃称此地为⼩桑坑,后据⽅⾔谐⾳为⼩湘坑。

民主乡林荣村的百燎⾃然村,相传当地王姓开基祖率领家⼩在此打铁,开基后,⼈⼝猛增⾄上百⼈。因开基祖是打铁匠,且⼦孙繁衍快,有如星⽕燎原之势,遂取地名为百燎。民主村的流芳⾃然村,开基祖希望后代⼀脉相承,蕃衍百世,慌芳千古,故把村名称为流芳。5.与其它历史传说相关的地名

下坝乡的下坝村以前为武平县的商业重镇,据说⼴东蕉岭与下坝之间很早就有船只来往,武平县的许多货物和赣南各地的⾷盐都从下坝挑运去的,随着来往的商贩、挑夫增多,就在这⾥开辟墟场,名⽈:“太平埠”。当时店房很少,从⼴东沿海载来的盐,⼤多堆放在河边的沙坝上。盐贩交完货款后,便招呼挑夫们到下⾯坝⾥挑盐。久⽽久之,便简称为下坝。

中堡乡的悦洋村,旧时曾设⽴通往汀州官道的驿站,据说往来⼠绅商旅都感到此地的居民待⼈接物态度好,和颜悦⾊地为⾏⼈指路释疑,有问必答,于赞誉为悦洋铺。久之,遂成地名。民主乡林荣村任地⾃然村,是闽粤交界的偏僻⼩⼭村。交通极为不便,旧时只有⼏户⼈家,也⽆村名。当福建⼴东两省划定边界、确定归属时,双⽅⼯作⼈员竞相推让。村民知情后,懊丧地说我们就任由上天管吧,遂取名任地。

⼗⽅镇处明村,原名朱蓝乡,相传明代叶向⾼落泊于此,得当地聂⼤桂资助,赴京会试中了状元,天启年间做了宰相。他曾赠送⼀副对联,悬挂于聂⽒祖祠。其联⽈:“肯构凤栖之居,可⽅古⼈出处;奋庸龙见之会,仰瞻天下⽂明。”此后,村民取上下联的末字,将村名改为处明。6.与地貌河流相关的地名

桃溪镇的桃溪村,地形似桃,村中溪流荡漾,传说桃溪先民在此开基时,希望⼦孙像桃李⼀样繁荣昌盛,故称桃地。后来,有个⼟纸商家,铺址原称桃地时经营极不顺利,改名桃溪后,⽣意便兴旺发达起来,从此村名亦改为桃溪。

桃溪镇的⼩澜村,境内溪流湍急,沿溪有⼤鱼潭、⼩鱼潭、黄⽯峰、卷溅峰等急⽔滩,⽔势汹涌,但与江河湖海的狂澜巨浪⽐较,则还是⼩⼩波澜,遂取名⼩澜。

下坝乡的贤成村,元代时村⼝有⼀悬⽯似绳索,取名悬绳。清初称悬绳隘,光绪年间,蕉岭县⾼陂村举⼈刘伯夫到此探亲,认为悬绳涵义惊险不吉祥,取其谐⾳改为贤成。

和通名⼀样,这些专名分类也在⼀定程度上反映了武平县村落的历史与⽂化背景,尤其是当地居民的种种社会观念。当然,还有更多的村落专名⽆法追溯它的来源,它们或许同样反映了村落曾经发⽣的历史事件及其变迁的空间关系,但时过境迁,资料难觅,⽆从探寻。三

由上可知,客家村落的地名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其⽂化背景等息息相关,它们或巧妙地描述了地形特征,或⽣动地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演进的空间关系,或充分地表露了先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念。就武平县村落的地名⽽⾔。我们⾄少可以得到以下⼏个⽅⾯的认识:第⼀,众多带“畲”字的村落地名,不但反映了武平县的历史上曾是畲族的基本居住地,⽽且可以进⼀步补证畲族的姓⽒不⽌雷、蓝、盘、钟四姓⼀说。著名历史学家傅⾐麟先⽣在《福建畲姓考》⼀⽂中认为福建的畲族不⽌三姓或四姓,甚⾄多达⼆⼗余姓和⼋⼗四个部落。这是很有见地的,武平县的村落地名可以为之佐证。如他提到的黄姓,武平县就有黄⾦畲、黄畲、黄⿇畲、黄草畲等村落;张姓有张畲坑、张畲等村落。由于史料的不⾜,他还对⼀些“孤证”进⾏了推测。⽽武平县的地名,也可以为这些姓⽒进⾏补证。如他说上杭县有⾼畲,⽽武平县亦有“⾼畲下”、“⾼畲燕上”⼆地名。此外,还有⼀些他未提到的姓⽒和部落也可能与畲族有关,如⼤畲、长畲、中畲、雷公畲、⽯⿇畲、绕畲、上坪畲、坪畲、壮畲、⼤畲、⽶箕畲、双坝畲、⽴⽲畲、乐畲、上畲、下畲、⽯畲、洋畲、林岗畲等。

第⼆,以姓⽒命名的村落虽然数量不少,但现在⼤多名不符实。我们在⽥野调查中发现,这些地名前冠的姓⽒曾在当地盛极⼀时,故以该姓为村落名。随着历史变迁,这些姓⽒或早已灭绝,或沦为当地⼩姓,但村落名称没有更改过来,⼀直沿⽤⾄今。因此以姓⽒为名的村落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地村落的先民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先进变落后”、“后来居上”、“盛极⽽衰”等⼀些历史规律。

这种现象与规律也普遍地存在于村落内的⼩地名,如刘光第《湘坑湖记》中说:“当时同迁者盖⼗余姓,今皆转徙绝灭⽆存者,独刘⽒存。刘⽒则可幸也,他姓则可悲也。虽然湖内居地尚多其⼈姓焉。名伯初公祠所以⽥屋,⽥⽒之所居也;名伯盛公祠所以下廖,以别于上廖,则皆廖⽒之所居也;名伯达公祠所以夏屋,夏⽒之所居也;名伯英公祠所以尚屋,尚⽒之所居也,即刘⽒始迁地,五传⽽分授伯英房者......名英⽤公祠所以池屋,池⽒之所居也......湖内腹有地名黄屋、江背者,皆以⼈姓名,⽽他姓⽆考。”⽂中提到的与姓⽒都是先于刘⽒在湘湖的居民,后来相继外迁或灭绝,⽽只留下与其姓⽒相关的⼩地名。诸如此类,在我们调查过的村落中⼏乎成了⼀种规律性的现象。

第三,⼤量与开基祖、祠堂(某屋)寺庙相关的地名,从⼀个侧⾯反映了祖先崇拜、神明崇拜在传统客家村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关于这些,还可从⼤⽲乡贤坑村内的⼩地名进⼀步确证,我们在该村⽥野调查时,曾抄录到⼀份《贤乡开基始祖地名诗》:

地名第⼀可⾦详,闽汀武平有贤乡;钟姓开基⾼畲下,寅⼭申向结祠堂;门前有座古荫桥,三位古佛朝对朝;⽔井背连秧地屋,下胡⼦连下背塘;坝⼦贤上⾦光下。桑⽥坝上古公王;,垅下塅上长坑排,⽯鸡⼭转⼊破堂;桥背屋转⼟楼背,翰⾳公祠百井堂;桥⼦脑上鸡早窝,光背湾上蓝屋场;五显头下佛祖郊,五通五显好公王;⽵头记下李屋坝,塘背上下共⼀房;上胡垇下上胡降,社背塅上下书屋;王泥⽥连⼤坵屋,通通醮事共⼀房,沙坝⼦连神下屋,杨梅坑出古公王;谢屋坑连庵长⼭,下屋放上上蓝塘;三各坵⽥新屋下,门前有座蕉⼦塘;桃⼦坵连祥公寨,以备同住楼背塘;垅蚁塅上放⼦岭,并以什牲举通⽅;枧⼦放⼊坪盘坵,桐⼦坑出庵下塘;象形结有长福庵,三佛灵通远坛⾹;⾓落磜上坪地塅,古⼈岽上是湖洋;⽯头塅上⼤垇上,江西分界在地坊;梁⼭之下是企⼭,企⼭之下有屋场;⽜头磜转龙狮⼭,盘坑王坑⽔源长;桐屋坑转下罗坑,上罗坑转芹菜洋;五世住⼊下名畲,上坪垇背共祠堂;杰桐⼦连门前岽,⽔⼝福主好公王;上村连下⽪下村,五世叔祖富公房;双下坵⼊⽲仓坑,各上有屋名⼭塘;寨上并及若沙湾;溪对西上共⼀房;庵背并及园江头,⼤伯地连贵⽵乡;由鱼坝下南洞⼝,佛若⼆桥举通⾹;路背建有福寿亭,三位古佛座中堂;铜钟⼀响三公王,时时三刻举头⾹;上右分界坪盘坵,下右分界锁铜光;帽布钟李蓝童姓,⼆世⼀脉下湖乡;⼜有分出江西住,瑞⾦九堡并上洋;还我同堂多纪念,如⾔代代记书⾹。

不难发现,这⾸地名诗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地名的认知是以开基地、祠堂、⽼屋、庵庙、神坛等为中⼼,这些建筑物成为当地村落的⼀种标志与象征。这样的认知⽅式,透露出祖先崇拜与神明崇拜在当地社会具有举⾜轻重的作⽤。换⾔之,祖先崇拜与神明崇拜分别是当地社会运作的⼀种原动⼒。

第四,为数众多的带“寨”、“围”、“营”的村落地名,是官⽅或当地居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当地建筑的防御⼯事的衍⽣物。它从问题的另外⼀⾯反映了历史上武平县境内兵匪盗寇横⾏的社会背景。如此众多的“寨”、“围”、“营”的村落地名,⼈们似乎还能感受到昔⽇武平境内战马嘶鸣、⼑枪砍杀的声息,也仿佛还能看到当年“荷⼽负锸⽽⾄,敃不畏死”的宗族械⽃场⾯和兵匪盗寇蒙⾯抢劫、杀⼈越货的⾝影。

第五,⽅⾔谐⾳也是众多地名演变的⼀个重要因素,如康熙《武平县志》载⼤⽲乡湘村为“象村”;我们在⽥野调查时曾得知⼤⽲乡的⼤⽲坝原名“泰和坝”、帽布原为“茅铺”,湘店乡流坊村原为“刘坊”,以及前述⼩湘坑原为“⼩桑坑”、远将原为“远浆”、鲁溪原为“露溪”、均营原为“军营”、亭头原为“停头”、贤成原为“悬绳”等。⽽这种因谐⾳⽽演变的地名,⼜同时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上述泰和坝演变为⼤⽲坝,除了谐⾳外,还因为该地紧邻⼀个⼈⼝多、地⽅阔的⼤村——⼤⽲村;⼩桑坑演变成⼩湘坑,也是除谐⾳外,它附近有⼀个⼤村——湘坑。所以,同样因谐⾳⽽成的地名中的相同字,如⼩湘坑的“湘”与湘村的“湘”,当地⼈的读法并不⼀致,⼩湘坑的“湘”的发⾳接近于“桑”,⽽湘村的“湘”则更接近于“象”。

第六,在这些地名中,常有相邻的⼏个村落有相同的名称,只在名称上头加⼀个形容字以⽰区别。如湘坑、湘坑湖(湘湖)、湘坑坝(湘溪)、⼩湘坑(湘⾥);⼤⽲、⼤⽲坝、⼤沛;坪坑、⼩坪坑;上村、中村、下村;上河西、下河西;上七⾥、下七⾥;⽼屋、新屋等等。这些村落之所以有相同的名称,可能是地理的因素,如地理位置相邻;也可能是宗族的关系,即⼏个相邻的村落,其中主要居民在若⼲世代以前是由同⼀个宗族分化⽽来。也有可能是先有某⼀个名称的⼤村,以后在其附近出现⼏个⼩村,这些⼩村就以⼤村之名为名或因⼤村之名谐⾳为名,加上⼀个形容字以⽰区别,体现了聚落开发的历史进程。

第七,地理环境是村落命名的重要因素之⼀,反过来,地名则反映了村落的地理环境。⽐⽐皆

是的与坑、垇、坝、坪、塅、窝相关联的地名,说明了武平县村落居民⽣活的史影,折射出客家先民筚路蓝缕、以启⼭林的⾝影。同时,众多以这些字命名的村落通名,还反映了众多客家村落具有⼤致相同的地理环境,这或许还是民系、社区形成的因素之⼀。由于历史变迁,后来的建筑、开路,或被填⾼、铲平。经过⼈为与⾃然的营造往往沧海变桑⽥。使⼈⽆法直接观察到当初创⽴聚落的地点与地形上的关系,唯有地名保留了当时地形特征的⽣动描写,所以地名为研究历史上的聚落景观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因此,客家村落地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累积的结果,是地理、历史与⽂化积淀的产物。反过来,通过对客家村落地名的考察,我们可以在⼀定程度上窥见客家村落居民的⽣存环境、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社会观念。来源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作者:刘⼤可选稿:佘本⾦编辑: 耿曈校对:陈汶灵责任编辑:伍晨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