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研究

2021-08-11 来源:步旅网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研究

摘要:虽然河道生态治理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际的治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对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因素并不了解,河道治理模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鉴于此,就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展开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措施 引言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河道,因其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道污染导致水质变坏,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到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到工业的发展,更加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也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河道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1河道治理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速了我国的水质污染,城市中的河道过水面积正在逐渐减小。在处理河道的污水时,通常情况下是使用人工渠化、裁弯取直等传统方式,从而使得河道的生态环境几乎失去了基本的功能,河道生态破坏现象严重。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河道治理的方法经验发现,在河道修复工作中,仅仅恢复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仍然无法实现河道治理的目标,还需要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改善环境、净化水体以及美化景观的目的。作为承载城市文化底蕴以及城市发展的关键点,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人文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建立新型的河道生态模式,这就要求河道生态不仅要发挥出抗洪、排涝的机泵功能,同时还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恢复河道的环境生态特征,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2河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原则 2.1生态治理的原则

目前,人们的一些不良生产和生活习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进而威胁着河流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在治理河道工程时,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相反,我们应该创造一种生态手段,如河岸景观和选择树木或灌木,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以有效地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河流。

2.2区域规划的原则

治理好河流,必须考虑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应过分考虑某一方面。毕竟,我们必须为人民服务,以便本末倒置。如果有冲突,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权衡,以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河流管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必要的。 2.3远近结合的原则

河流治理工程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对于河流管理,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长期坚持治理距离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而言,有关部门应根据渠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应该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治理计划,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程序的每一个阶段,逐步推进,从而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系统。 3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措施 3.1修复河床断面

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河床的断面要修复。首先,要做好河床表面硬物质的清理工作,保证河床上的泥沙处于正常状态。河流工程分级,不同河流分为不同等级。对于部分河段,选择复式断面处理,按不同等级进行河道拓宽处理。上坡和河台平台的水流有较小的水流频率,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立体种植低树的方法来促进河道绿化工作,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有效改善河流环境,也为两岸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 3.2活水饮水工程修复

对活水以及饮水工程加以修复时,主要使用清水补给以及活水循环的技术,活水循环能够加速水体的流动,该方法适用于坑塘区域或者城市缓流河道,通过利用太阳能或者风力来实现水体的流动。清水补给的方法适用于城市缺水地段,实现对城市水量的补充,能够有效改善水体滞留、缓流的情况,从而提升水体的流动性,借助城市雨洪水、再生水以及清洁地表水来补充水源,从而加强环境容量以及水体的流动性,真正实现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效净化城市径流雨水,并缓解城市水体滞留现象。在开发城市地表水时,需要加强对水量的动态变化,从而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水体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再生水以及补水措施来深度净化水体,从而实现对水体水质的补充。 3.3建造人工湿地

对于人工湿地的建造要具体到不同的河道状况,要依据现有河道的地形走势来建造人工湿地,一般是在河道的适当的水位线的上方建造人工湿地,多为人工生态湿地小岛,人工湿地不仅可以处理废水而且同时具有美观性,有着保护生态环境、高效率低费用的优点,可直接用于处于生活污水。其基本原理就是基于由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当污水经过的时候截留住污水,然后对污染进行过滤,有害物质吸附在植物附近,进行污染物的降解,最终由植物将污染物吸收进行降解净化。 3.4尊重自然规律

生态河流的建设应该遵循“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思想指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依法利用、开发和保护生态资源,遵循自然规律,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治理、修复水生态、防止水污染,确保河湖健康发展。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河道环境状况是较为重要的建设指标,因此,应先从内水防污工作开始,做好河道的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河道周围居民的行为加以约束,确保其不将垃圾扔入河道。此外,河道周围的企业应该依法生产,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依法处理,从而实现企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战略目标。 3.5生态护坡

在使用生态护坡技术时,应将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为原则,在确保护坡满足一定的质量强度的基础下,检测其安全性以及持久性。在关注建设工程生物效应的同时,还应关注环境效应,从而实现水体与生物的相互涵养,创造出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该项技术是在稳定的边边坡形态的基础上,确保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修复并自我运行。近年来,河道治理工作中广泛使用生态护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生态护坡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农业污染的拦截,从而给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6生物膜处理技术

在河流治理过程中,可以选择生物膜处理技术来有效降解河流中的污染物。

生物膜处理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将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以达到降解的作用。生物膜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膜的处理效率,特别是对水中大量有机物和氨氮的轻度污染。生物膜技术能直接有效地处理污染河流中的污染物。同时,这种技术很简单,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这项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低成本。 结语

对河道进行治理及生态修复是必然的,虽然是一种新生事物,相关技术和理论并不十分完善,但是,它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保证了它的存在的必要。人类对河道的改造虽然满足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水质和景观都受到了极大,尤其是生态功能的破坏。进行的修复工作可以改善河流的生态系统,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喻惠花.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280.

[2]谷心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342.

[3]李文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3404.

[4]黄鑫宗,骆娴,黄文科,等.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