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2024-08-07 来源:步旅网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课时(45分钟) 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还不熟悉;前面学习了氧气,使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特别强;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实验水平, 但还不够熟练;对周围的生活有理解,可并没有用化学的眼光理解,需要进一步增强;有一定的探究推理水平和合作学习水平,但需进一步提升,学生愿意形成学习小组学习,而且善于发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简单且安全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使学生实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教师的演示实验应着重讲解和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结果。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明白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 2.二氧化碳与水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资源 ⑴.教师准备上课用的实验仪器 ⑵.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过程描述 (一)师生互动,生活导入。 1.老师准备一瓶碳酸饮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对学生摇教学活动1 一摇饮料,有很多气泡,气泡从哪来的?气泡是什么物质? 2.引入课题,然后出示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学习研究本节课的内容。“你想知道这种物质有怎样的性质吗?”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化学世界。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 1.让学生观察碳酸饮料的成份,从而想到二氧化碳。为什么打开瓶教学活动2 盖后,瓶子就软了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实行探究二活动: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教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存有。同时思考你有哪些方法能够使瓶中的气体大量放出呢?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3.提出疑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吗?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之上,实行探究三活动:分别把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花放在盛放盐酸、水、二氧化碳的瓶子里,然后将一朵润湿的花放在二氧化碳的瓶子里,观察实验现象。将碳酸饮料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是什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呢? 然后对变红的石蕊溶液实行加热,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利用日常生活中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实行探究一活动:将集气瓶里的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三)小结新知,巩固新知,联系实际。 1.学生小结: 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色态味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固体干冰 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能和石灰水反应②能和水反应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不供给呼吸 2.师生互动: ⑴分析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中所涉及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教学活动3 ⑵把化学方程式和对应的实验现象相结合,利于学生学习。 ⑶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吧知识点归纳总结记忆。 3.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讨论交流,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利和弊。通过阅读课本把自己所想和书上的知识相结合,重新整体性理解二氧化碳。 4.联系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 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做一个“低碳”孩子,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教学活动4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二氧化碳有哪些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把二氧化碳和氧气做一个对比吗? (五)课外延伸,促进思考。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启发思考。 1. 留疑: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碳酸还是柠檬酸?请你设计一个实教学活动5 验证明。 2. 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镜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