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运用工程》理论教学大纲

2023-09-20 来源:步旅网


机电工程学院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56 学分: 4 适合专业:交通运输 一 课程教学目标

《汽车运用工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汽车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行驶安全性、汽车公害、汽车平顺性和通过性、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诊断和汽车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平价方法,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本课程是汽车合理运用,汽车检测,汽车性能评价以及汽车设计的基础理论。 二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汽车运用的基础知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检测技术、检测汽车的技术状况,排除常见的故障,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并为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 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汽车运用基础设施,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技术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汽车的使用条件及汽车运行工况;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2)掌握汽车动力性评价方法及计算方法: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行驶驱动力-附着条件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功率平衡并用图分析汽车的动力特性。

(3)掌握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计算;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节油方法;掌握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

(4)掌握汽车走合期、低温、高原和山区、高温、无路等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5)掌握汽车技术状况与使用性能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以及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6)掌握汽车使用寿命,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了解更新理论,更新时刻

确定以及总成互换修理的汽车寿命。 四 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验(实训)学时 序号

6 应开实验(实训)项目个数 实验要求 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3 备注 实验名称

1 2 3 底盘测功实训 制动实训 侧滑实训 必做 必做 必做 2 2 2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五 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1 2 3 4 六 大纲内容

第1章 汽车运用基础设施

1 教学目的:了解汽车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概况,我国有关规定,汽车货运站、客运站应配备的设备。理解诊断参数、诊断标准、诊断周期,检测设备的测量误差与精度,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诊断标准的类型,各级诊断标准的性质,诊断参数的选用要求,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 2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

(2)掌握诊断标准的类型,各级诊断标准的性质,诊断参数的选用要求,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 3 教学内容: (1)汽车运输道路设施 (2)汽车运输站场设施 (3)汽车检测设备基础知识

(4)汽车维修企业应配备的检测设备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诊断标准的类型,各级诊断标准的性质,诊断参数的选用要求,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 5 作业

各章名称 汽车运用基础设施 汽车使用性能 汽车运用技术 汽车运用技术保障 合计 总学时 4 18 18 16 56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实训 4 16 16 14 50 2 2 2 6 习题

1-3,1-4,1-8

第2章 汽车使用性能

1 教学目的:掌握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 2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发动机各检测设备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2)理解发动机检测中各检测原理和各检测的工作原理。 (3)掌握发动机各检测方法和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教学内容: (1)汽车动力性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3)汽车的制动性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 (6)汽车的环保性

(7)汽车的质量利用和使用方便性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动机检测中各检测原理和各检测的工作原理; (2)发动机各检测方法和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5 作业 2-1,2-6,2-7

第3章 汽车运用技术

1 教学目的:掌握底盘检测的项目和方法。 2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车轮定位和车轮平衡的检测方法; (2)了解车轮平衡的检测原理; (3)了解汽车悬架装置的检测方法。 3 教学内容:

(1)汽车运输组织与效益 (2)汽车运行材料合理利用 (3)汽车运用安全技术 (4)汽车公害防止技术 (5)汽车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6)悬架装置特性的检测和评定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车轮定位的检测; (2)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5 作业 3-15,3-16

第4章 汽车运用技术保障

1 教学目的:了解电控系统的诊断检测程序和检测设备。 2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电控系统的检测设备;

(2)了解电控自动变速器系统检测诊断故障的程序和方法。 3 教学内容:

(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2)车辆选配与管理 (3)汽车的检测诊断 (4)车辆的维护与修理 (5)车辆的改装、改造与更新

(6)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诊断故障的程序和方法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电控系统的检测设备和故障诊断程序。 5 作业

4-1,4-3,4-11,4-12(选做) 七 课程有关说明

1.大纲编制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2. 汽车检测技术是汽车学院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工程师、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和汽车维修后再学习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也是汽车学院的品牌专业的主要课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电气工程师、汽车运用与维修方面各工种专业人才都是我国目前的紧缺型人才,上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汽车检测技术,是就业和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设置汽车检测技术这门主要专业课。 八 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采用传统板书,结合实验。

九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作业与课堂提问)成绩占总成绩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闭卷,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十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陈焕江,《汽车运用工程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2] 曹德芳,《汽车运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