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德与自由

2021-09-29 来源:步旅网


评《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本书所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含意界定,“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就是道德在人生中的含意。

由于时间比较紧,而我要写的关于道德的书又是哲学类的书籍——晦涩难懂,所以我有选择的认真研读了前面的两篇文章。个人认为前面这两篇论文是叔本华最好的作品,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他的作品绝不是完全的消极论调。对自由与道德的关系论证也很清楚仔细,从他对道德的反思上,或许可以发现人性本身那仅存的那一线希望。当然,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把他的思想告诉我们知道的同时也在让我们学会如何思考。

关于自由

自由意欲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问我们人具有自由意欲吗?我们的行为受我们的控制吗? 我们的现实社会存在自由的意欲吗?

和哲学上众多问题一样,这也是一个尚为解决的迷团。在它被真正解决之前,任何解答都只能作为自己思考的一种参考,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在独立思考后获得属于自己的或者坚信的答案。像叔本华在书上而言:自由的概念在上升到哲学层次时,它将变得艰难起来。是的对自由的理解,很多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这需要时间的推移和论证的积累。

叔本华对于这个问题是这么说的,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动机。也就是说,我们因为某个动机,从而做出了一个相应的行为,这是符合因果律的。对于一个决定论者而言,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意欲)我们所想(意欲)的。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它符合我们的动机,从而领会到一种自由感,但我们的动机却只取决于某一意志,而这意志却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虚假的自由,却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事实上,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既然我们的意欲并不是自由的,也可以说这个社会是不存在自由的,那么在我们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即使做好了这件事,但是还是会被归结到另外一个不了解的动机当中,从而决定了我们自己,“那么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可言。”托马斯·阿奎纳便以此论证说这一最终的动机便是上帝。但还是叔本华比喻得好,我们就像舞台上被线牵着的玩偶,虽然舞台上演的是戏剧,但对于那些木偶而言却是一出彻底的悲剧。于是这种思想理论在叔本华那里达到了最高峰,以至于那些精英们不能不出来反抗它。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的论证试图推翻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终于人们像重获新生一样,可以将叔本华搁在一边了,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思想成了流行的思潮,但这也只是因为这些东西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而已,或许他们也只是像叔本华所说的自我欺骗一样,又有谁知道呢?然而,叔本华的思想最终被世人所接受,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人。

关于道德

和自由意欲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重大哲学问题便是道德责任,它问我们是否应对我们的行为负责,而在这是与否之间又该如何划清界限呢? 如果我们认为这世界是天意的,而且自由意欲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并非出于我们真实的意愿,也就不必为我们的行为负责。那些伦理规范学家们听闻如此言论,必然大惊失色,这不仅对那些西方宗教而言,对于儒家学说来说同样如此,至于现代的法律规范等等更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我们不必为我们的行为负责,这看起来是多么骇人听闻的言论。叔本华他刚说了人生不存在任何意义,现在又说道德责任是瞎扯谈,为了讨好大众,他当然要被打上一个错误的标

记,否则这世界不是乱套了吗?

但事实上这篇论文正是要为道德辩护。他将我们的行为动机可能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他人快乐。在他看来前两者中不可能出现任何道德行为,尤其是前者引出的“道德”,事实上只是一种假仁假义。纯粹地出于第三者的行为可以被称为真正的道德,而这种行为在世上却是很少的,这种动机被他称为同情心,这和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是一样的,也就是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的心情。

事实上,叔本华正是在摆脱了规范伦理的条件下要谈真正的伦理。而且他没有否认这种伦理。他真正的伦理思想是:伦理是可能的,而且无须背负所谓的道德责任。当代流行的规范伦理学和叔本华的伦理学相比是多么的丑陋,它纯粹是为了出于实用的角度,将人置于一种道德枷锁下,而不考虑人本身向善的可能性。

来到当代,这两个问题似乎只用语言来解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因为用这种哲学的词语解释争论最多的问题,会让人觉得是在玩弄文字的深奥。当然在对这一问题还没有更好的解释出来之前,听听叔本华的这一思想也是无妨的。

当然,叔本华的理论精妙独特,也并非无懈可击的。人们在读每一位为人的著作时不要盲目追崇,要有自己的立场与想法。愿广大读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哲学思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