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学分析方法总结

2020-03-24 来源:步旅网


1.经济理论 1.文字逻辑 -经济思想 2.数学逻辑①图形逻辑 ②数理逻辑(方程,函数等)

2. 经济理论是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的描述,由于现实的经济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经济事物时,往往要舍弃一些非基本的因素,只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3. 经济模型: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的含义大致相同。一个经济理论的建立和运用,可以看成是一个经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用数学形式来加以描述。

4. 经济理论渊源: 重商主义-配第-斯密-1李嘉图-马克思2生产成本论 3效用论 2.3-马歇尔-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完全竞争制度最优,政府不必干预-1市场是不完全的( 张伯伦等)-产业组织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2.微观简单加总不是宏观(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

5. 凯恩斯效应:所谓“凯恩斯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化通过利息率的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效果。

6. 凯恩斯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原因:凯恩斯定律:无论总需求多少,经济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相应的总供给。含义: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前,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更多的国民收入。达yf后,不

论价格多高,国民收入不会增长。

7. 经济模型可以被区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从分析方法上讲,与静态模型相联系的有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的是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变化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条件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动态分析:在动态模型中,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动态模型所做出的分析我们称之为动态分析。

数学模型:是一组用以描述模型结构的方程。这些方程以某种方式把一定数量的变量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这些方程进行相应的数学计算,可以推倒出一系列逻辑结论

8. 变量是大小可以变化的量,即可以取不同值的量。

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变量包括价格、利润、收益、成本、国民收入、消费、投资、进口、出口等等。因为这些变量可以取不同的值,所以必须用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表示它

通过解一个适当构建的经济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组变量的解值,如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等。其解值可以通过模型求出的变量,称作内生变量(源于模型内部),但模型中也包含一些由模型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其大小仅被视为给定的数据,这样的变量被称为外生变量(源于模型之外)。

9. 经济模型三种类型的方程:在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内,我们需要区别三种类型的方程。定义方程,行为方程,均衡条件

定义方程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含义的不同表达式之间建立恒等式。如: π= R - C

行为方程则规定了当其它变量变化时,某一变量相应的变化方式。这可能包括人类行为。如: Qd = f(P) =a一b ·P Qs= g(P)= - c + d· P

均衡条件,只有当我们的模型包含均衡这一概念时才会涉及。如果模型中包含这一概念,则均衡条件就是描述实现均衡前提条件的方程。 如:Qd = Qs

10. 静态(或均衡)分析均衡最一般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有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

在经济学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两个以上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11.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种商品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商品都有许多替代品和互补品。因此,对一个商品需求函数的更为实际的描述不但要考虑到商品自身价格的影响,还应考虑到大部分(如果不能做到全部)相关产品价格的影响。供给函数也应如此。但是,一旦其它商品价格被纳入考虑范围,模型的结构必须加以扩大,以便能求出其它商品价格的均衡值。因此,多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变量必须一并以内生变量纳入模型。

12.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学,顾名思义,涉及两种与不同参数值和内生变量相联系的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

假设给定初始均衡状态作为出发点。若我们令模型发生非均衡变化(某些参数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则初始均衡必然会被打破,形成新的均衡。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新均衡与原均衡的比较。

供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静态 例1:已知三部门经济中:y=c( y) + i + g ;(其中y为国民收入,c( y)为消费函数,i 为投资 ,g为政府购买支出),试用比较静态法(微分法)推导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y=c( y) + i + g 2.d y=dc( y) + d i +dg 3.d y=c’( y) dy + di +dg 4.(1-c’) d y= di +dg 5.d y= 1/(1-c’) di + 1/(1-c’) dg 例2:已知三部门经济中:y=c(yd) + i + g ;yd=y – T +tr (其中y为国民收入,c(yd)为消费函数,yd为可支配收入,T为固定税收, tr为政府转移支付,i 为投资 ,g为政府购买支出),试用比较静态法(微分法)推导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1. y=c( yd) + i +g 2.dy=dc( yd) + d i +dg 3.d y=c’( yd)( dy –dT +dtr) + di +dg 4.d y= –c’/(1-c’) dT + c’/(1-c’) dtr +1/(1-c’) di + 1/(1-c’) dg 5.dy = –c’/(1-c’) dT + 1/(1-c’) dg=–c’/(1-c’) dg + 1/(1-c’) dg= dg

14. 动态经济分析:是探寻和研究变量的具体时间路径,或者是确定在给定的充分长的时间内,这些变量是否会趋向收敛于某一(均衡)值。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本假定: (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 (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例n增长;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不考虑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

意义:一个经济的稳定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稳定状态不仅对应一个特定的资本存量水平,而且也对应特定的产出和消费水平。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的稳定状态资本水平较高,那么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也较高,即使短期中资本水平、产出水平不理想,但最终肯定会向这个较高的水平收敛。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稳定状态的资本较低,那么即使眼前的资本、产出水平并不低,这种高水平也不能长期维持,因为该经济会向较低水平的稳定状态收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