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动漫发展史

2021-11-27 来源:步旅网


中国动漫发展史

实际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起步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就是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从那时起可以说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解放之前的中国动画产业是从上海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是从东北起步的。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变革

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电视业发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了电视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不是一集的,而是连续性的,一做就是一个单元。以前国家规定美影厂每年播放动画片的长度为300~400分钟,而300分钟的时间相当于十几集到二十几集的长度,对于电视的需求量远远不够。因此也慢慢允许国外

的一些动画片进入中国。最早的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金刚》等。

中国成为系列动画片的概念是美影厂的《黑猫警长》,虽然影响很大,但只有5集。后面又拍摄制作了《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加起来也就26集,这样的生产数量还是远不能适应电视的需求量。

所以在80年代后,一方面引进较多的国外动画片。另外一方面开始有除美影厂以外的电视台开始关注这种样式的动画片,并开始投资动画片的制作,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慢慢诞生了。

电视台属于投资者,负责确定剧本然后找制作公司来制作动画片。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动画的加工业开始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电视动画片的需求量急增造成了从美国开始70年代的制作成本开始上升,需要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地区,于是找到日本,所以说日本的动画也是从美国借过来的。

日本随着和美国开始做以后自己的动画片,凭借其原来就很深的漫画功底,做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帮美国加工到自己慢慢形成一个独特的样式。当我们看到日本及美国的动画片时会发现明显的差异,一个差异是美国动画片是讲究动作的流畅性。那幺在技术上需要相当多的动画张数来完成。比如说10分钟他要做8000张到10000张。张数越多动作越细化,成本也就越高。而日本的动画片静止的画面较多、比较漂亮,但是动的不多,日本20分钟的动画片最少的只有1500张,明显差异很多。

后来台湾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基地。台湾的宏广早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动画加工基地。宏广公司曾经到过1000多人这样的规模。然后承揽了美国相当多的重要客户的加工制作。然后美国在韩国也找到了它所要的加工点。在上世纪80年代将这样的加工转移到中国,开始在深圳这里出现了许多动画加工厂。但是这样的制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品牌,在中国只是一个环节。

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过渡,动画业也受到了一个巨大挑战。上世

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革:一方面开始引进国外的电影大片。另一方面就是销售体制上的改革,以前从制作完成后的审批到销售只有中国电影公司一个口。国内外片子全部的发行都由中影公司来做。价格也不是根据市场票房定的,而是国家规定的。电影制片厂真正意义上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简单的制片厂,从开始制作就已经决定了销售。拍好与拍坏与销售毫无关系。

现状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购。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少,原创作品只适应计划经济下做短片,大量的市场需求量不能被满足。但美国日本动画业发展了20年,远比中国要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另一方面国内在销售上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电视台都是垄断的,销售上只有一种价格。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单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这种劣势也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加工制作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这10年也是中国动画市场化的10年。 中国动画产业在这1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产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了,以制作时间为例,从原来的300分钟增加到了去年的40000分钟,据了解,目前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现在全国动漫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另外除过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

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就读的学生有20000多人。

现在的新说法叫动漫,是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相关的内容合并在一起,至少涵盖动画、

漫画和游戏三方面。这个概念在国内也是近两年形成的,但真正原创的东西太少,虽然有官方统计的数量达到了40000分钟,但是真正有影响的作品却很少,说明我们原创的能力相对薄弱。另外,中国的动漫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由于原创不够,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因此制片方和投资者对于这个产业的投资都很谨慎,虽说都知道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缺乏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动漫行业的产业链也比较长,属于中长期投资,从投资到回收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因此在资金方面还是很缺乏。

透过世界动漫发展史看中国动漫的发展(下)

2.中国动漫辉煌的昨天

从前篇开头列举的这些优秀作品名单的分类来看,这段时期的中国优秀作品也是非常之多的,例如《大闹天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0年代作品,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哪吒闹海》、《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等这样的作品,不论从制作手法上还是故事情节设定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并且非常有中华民族特色!在制作手法上尤其明显,无论是配色、分镜、渲染都饱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感情色彩。更是将国画技法在动画当中的运用达到了新的境界!而《神笔马良》和《阿凡提》等作品更是在立体动画的艺术创造力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中国动漫目前的情况

但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周围依然到处充斥着日美动画而看不到继这批优秀作品之后新的中国优秀动画出现呢?为什么这批优秀作品没能带来我们民族动画产业全面振兴的大好局面呢?为什么时代的进步带来技术的革命,我们本应飞速发展的动画事业却突然出现了断层呢?这片空白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中国发展动漫过程

中所出现的弊病和误区。

3.1 中国动漫弊病剖析—重点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辉煌一时的中国动画,由于接下来市场经济的到来,使其饱受冲击,最终倒在外来风暴的强大威力之下,而且这一倒就是将近20年。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似乎是突然之间惊醒了(指政府,因为民间创作团体和动漫爱好者对局势始终都很清醒,并抱着一腔热血无处报国的愤懑心情),觉得这是块大肥肉,不能再只看着外人狂啃了!于是一夜之间,中国大江南北开始高呼“支持原创”、“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其实以前也喊,只是相关的部门听不见,这回就完全不同了,是这些部门带头喊出来的,那效果可想而知了——中国动漫“火”了。最明显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动漫展在国内许多城市办了起来,以“国际”开头的都不在少数!我是一个十足的漫画迷,可是由于环境原因,一直都没能亲临其境感受,直到前年,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举办了一次“国际”动漫展,才终于可以一睹国际化动漫的风采!可是进去后我看到的却令我接近崩溃,原创作品区只有区区那么一小块地方,以一些粗糙喷绘的作品为主,作品内容也是参差不齐良莠参半。然后我就想,一个动漫展,作品只有这么一点儿,那还展些什么呢?好奇心让我继续看下去:一楼原创展区之外的大部分地方是现场活动,主持人和观众交流,场面非常热闹,就像外面街道上的促销。二楼整个是一个“大卖场”,如果你是个忠实的日本动漫迷那么你喜欢的动漫的相关产品这里几乎都有的买,不错!三楼是所谓的“名人”签售区,反正我看了他们的名字是基本都不认识或者熟悉(因为我多数是从作品去认一认知作者,所以...)。然后展区旁边的大剧场是“cosplay”专区,你所熟悉的一些日本动漫人物,在这里都能看到他们的扮演者。作为此次大展的重点和最大卖点,这里也是整个大展最为火暴的地方!多少痴迷的观众多少痴迷的扮演者啊!这同时也是我要分析的中国动漫中的弊病的第一点:重点问题。

不光是我看的这次动漫展是把“cosplay”作为展会的最重头戏,仔细调查一下,不难

发现,国内大小历次动漫展,无一没有“cosplay”这个环节的,而且都是作为最倾力打造的一环。作为做基本最该重视的“作品展”反而屡糟冷落。这其中的原因不难分析:为了拉拢人气制造火暴的场面,主办单位肯定要把最具煽动性的内容作为宣传的重点来吸引观众这样才能把动漫迷“请”入会场,即使不是动漫迷的,只要是喜欢凑个热闹的,也会轻易被“cosplay”特有的绚丽吸引,权当看场服装秀好了。将大量观众吸引入场了,这样“2楼”的“大卖场”才能有销售的基础啊,经济利益才能有保障啊。这可是举办展会的最重要的目的啊!至于“作品区”,有一个就行了,管你是来看什么的,至少让你说不出什么致命缺陷来。这样,原本该是给动漫展增添光彩的“cosplay”就彻底篡权,唱起了独角戏。

其实,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存在,也不是责任全在主办方只想赚钱的心态上,如果我们动漫迷自身不是盲目的只追求动漫带来的偶像崇拜的话,这种局面也不大会形成。这样说并不是阻挠你去喜欢自己认可的动漫人物,而是希望大家能从更根本的角度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如何有可以让我们作为“偶像崇拜的自己国家制造的动漫人物”上来。我有些同学朋友也是“cosplay”的忠实簇拥,从他们那里我也了解到制作一套用来参加cos比赛的服装,价格不菲,动辄上千。作为动漫迷,作为最该站在“支持中国原创”战线最前沿的我们,请想一想,这些钱,我们花给了谁!我们把这么多的钱都花在扮演国外(尤其是日本)动漫角色上,这就是等于直接在捐款支持国外(尤其是日本)动漫发展!我真不知道,你到底是喜欢动漫本身呢?还是因为想当明星没有希望,只能通过角色扮演的演出来秀一下你的“风采”了!如果我们把这些钱用在购置画材或者购买国产正版动漫产品上、把cos别人的角色的这份努力用在学习动漫技术和提高真正的动漫素养上的话,那中国的动漫事业会发展的有多快呢?

这样看来中国的动漫展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展览,相比一般的展览,动漫展更重气氛和交流,而不重展品,实在有种自娱自乐的味道。事实上,动漫迷迷的是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故事,而不是一单幅漫画,动漫展不等于美术展。因此,主办方只要把宣传工夫

做足,有效地利用场地,合理地组织,就能大体上办成功一个动漫展,如果还能请到一些动漫明星来助势,那就更有效果了。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是“绝对动漫网”的亚洲动漫巡回展,该主办方算是摸透了动漫迷的心理,他们没有一味地在画稿上下工夫,去花大力气收集什么日本、港台的原画,而是通过网络征稿的形式来收集稿件,然后把这些稿件拿到全国几个大城市作巡回展出,没花什么成本,却因为更加贴近动漫迷,效果反而还不错。有这么好的条件,一旦发现其中的窍门,就会引得很多“行外”的企业也来做动漫展。于是我们很尴尬地看到,一边是原创动漫的萧条,一边是动漫展越办越火,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对彼此没有什么影响。所以,目前的动漫展热潮对动漫本身来说可能是“虚热”,对动漫展自身来说,可是“实热”。动漫展主办方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动漫迷的心态,如何不与其他同类展览撞车,做好宣传与活动策划就行了。而口号每每喊出的“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展”!其中的“中国特色”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给别人做嫁衣赚个裁缝钱就是我们的特色。

3.2 中国动漫弊病剖析—出发点问题

“重点问题”的存在,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动漫似乎一片山河大好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危机,其实是非常致命的。火是火别人的火!打着振兴民族动漫产业的旗号,却是在用别人的东西赚钱。这直接引出了我要分析的中国动漫发展中弊病的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出发点问题。

前面说过了,之所以政府在一夜之间打出了支持动漫的旗号,难道真的是看重了其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性吗?不是!还是看到别人靠动漫赚了大钱干着急!这种上来就想着赚钱的心态就是根本上的错误,这些话不要以为我是一时愤慨而说的话。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我们国家在宣传动漫时候的一些资料和官方态度——“动漫产业是英国的第一大产业;美国网络游戏的产值已经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

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六,动画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美国每年的动漫产品和衍生产品的产值高达50多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的日本动漫,早与娱乐一起成为国内经济文化的主流和全球产量最大的动漫大国;即便是后起之秀的韩国,动漫产品的产量也占全球的30%,产值仅次于美、日,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已成规模的香港漫画带给北京动漫哪些启示呢?众多动漫衍生产品拉动消费在香港漫画节上,门帘、毛巾、铅笔、钱包、毛绒玩具等形形色色的衍生产品“喧宾夺主”取代漫画书和动画片成为展会的主角。香港漫画节也可以说是一个消费型的展会。动漫迷们连夜排队以求先人一步入场,为的就是能买到那些新款首推和限量发售的玩具。动漫迷们对于动漫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为一个衍生产品或一套COSPLAY的服装而一掷千金的程度。在LEGO品牌的专卖店里,架子上一套将近400港币的限量版国际象棋很快就被抢光。而在展厅的散卖区,很多摊商在一米多见方的区域内摆出各色原创和舶来的小东西,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厅俨然一个大卖场。限量版玩具已成收藏者们竞相寻宝的目标,从而催生了香港动漫衍生产品二手交易市场的繁荣。据了解,香港漫画市场年消费额达7亿港元…”、“动漫产业是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选择和方向杭州市政府显然已经充分认识到此问题,并在积级探寻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从杭州市的经济发展看,第二产业的比重占据了首要的位置,第三产业的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这是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霍夫曼定理”的…为此,杭州市政府提出的“将杭州打造成动漫之都”的口号,可以被视为政府对杭州市政府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努力和具体的实施。”从这些资料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相关部门关心的都是些什么!无非是动漫衍生物的市场和其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在没有任何底蕴基础的情况下就要把动漫变成像工业农业一样的“产业“来对待!这种情况与历史曾经发生过的是多么惊人的相似!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得不让人担心会不会最终造成中国动漫的一次“大跃进”!

前面比较详细的介绍日美动漫发展历程的用意也是在此。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现在美国最厉害还是日本最厉害,它们在起步阶段的时候,都具备一定的“发生前提”。日本是

以战争宣传需要为历史背景,而迪斯尼更是因为“创始人的兴趣”这种偶然性!而且它们都具备了经历“发展所需时间”和“发展必经阶段”的特点,具备历史的积淀,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而我们国家却忽视了这些发展最重要的过程,想要一步到位的心态,只能是“可以理解”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现在处在动漫发达地位的是中国,而在后面追的是日美,如果他们也按照我们的心态和路线,也是不会成功的。现在就有很好的例子:近几年日本最火的优秀动漫作品《火影忍者》发行量一度覆盖全世界,火遍全球(也是我最喜欢的动漫作品),名利双收!但是在这个时候,由于市场需要,利益驱动,致使制作团队开始放弃精良的制作和剧情延续,为了赶期而粗糙起来,虽然它已经拥有足够深厚的市场,但是读者观众也都不是瞎子,现在相比较它的巅峰期,火的程度已经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鸟山明、桂正和、北条司、宫奇俊等大师能长盛不衰的原因——始终坚持品质!这样的结果是“品质”也会给你最好的回报——效益!

建立良好的出发点,是一项事业能否成功的根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早期动画在世界上都是领先地位的原因。那个时期,中国动画的先驱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很单纯!就是要做把中国文化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以此证明中国动画也是最优秀的,“为国争光”和“行业自尊心”是主导思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最值得崇敬和学习的地方。

3.3 中国动漫弊病剖析—过程问题

接下来要说的是中国动漫发展中的第3个弊病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一点刚好反映了为什么说中国动漫急功近利——跳过必经阶段问题,也就是过程问题。

上面讲了日美都有具备“发展必经阶段”的特点。到底这个“发展必经阶段”指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明白,指的就是“漫画”!动漫在中国的概念,在相关部门看来其实就是动画!掌权的往往是些门外汉,忽略根本只重成果是他们最拿手的。其实“好的漫

画是好的动画的基础”这样放之四海皆真理的话对于普通稍微具备动漫常识的人都是明白的。大家都知道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所具备的几样改编成动画的优势:1、具备精彩的剧本 2、具备成熟的人物设定 3、具备深厚的观众基础 4、具备成熟的分镜等,这样的几点再加上后期精良的动画制作和正确的营销方案,一部在票房和评论上双赢的动画作品就产生了!比如早些时候的《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说到日本的作品,那就还以日本的案例说事吧,还是老顽童宫奇俊,他的开山之作《风之谷》在当年其实险些流产。当时宫先生是个很有干劲的年轻人,他构思了这个《风之谷》剧本后,和后来一流的动画制作人铃木敏夫商量后,两个年轻人充满了希望,结果当宫奇俊拿着方案走进领导办公室描述一番后,却被领导臭骂一顿:连漫画都没有的东西,居然想去出动画!天方夜谭!宫奇俊狼狈的逃了出来,进行了反思之后,决定先出漫画,然后再制作动画。于是他和铃木敏夫就开始了《风之谷》的漫画创作。最初,宫奇俊拿了3张画稿给铃木看,一张是简洁的,制作上可以非常讲究效率为后面动画的制作节约时间的,一张是非常精美复杂的,还有一张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两个人研究后决定采用第1种。可是没过几天,宫奇俊又找到铃木,跟他说了一番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为了动画而做漫画,那样太对不起漫画本身了…”后来他还是决定画第2种,最用心的那种。然后计划每个月出4页画稿,其实事实上后来宫奇俊每个月最多只能出两页。后来《风之谷》漫画的推出大获成功,紧接着,宫奇俊马上投入紧张的《风之谷》动画化的工作当中。事实证明,他太成功了,然而,应该感谢的似乎是当年骂他的那位领导。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中国(港台地区除外)现在的情况,能数的出一部算的上优秀的漫画作品吗?看看我们近些年国产几部有名的“动画片”吧:《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3000问》《西游记》(这个还算看的过去)等,基本都是低幼代表作,难道我们的动画片就定位在给娃娃们看了吗?那更为庞大的青少年少女动漫市场呢?难得出了一个《我为歌狂》把年龄层次稍微往上提了些,可是从本质上来说“长的丑不是错,出来吓人就不对了…”

在我们领导层认识不清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影响下,属于振兴中国动漫主力军的年轻一代也在思想形态上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很少有人再去研究动漫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包容力,要知道作为一个合格的漫画家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他至少要具备作为编剧、导演、美术家、历史地理人文学家等综合起来的素质,所以是需要非常努力的学习积累才能成功的。而我们的青少年一代现在最主流的意识是什么呢?掌握软件!这成了当下的风潮,这些人热衷动辄给你报上一大串听起来很酷的动画制作软件的名称,好像这样使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动画专家一样。这是让我非常郁闷的一件事情。现在中国也开始非常重视起来动画的教育,一些有名的美术院校没名的综合院校纷纷开设起动画学院,在宣传的时候都很努力的大谈“三维”、“CG”以吸引生源。我所在的学校的分院也顺应这个潮流开设了动画学院,并临时请了两名名校动画专业毕业的硕士来教授课程,不知道这两位老师漫画水平如何,但他们的软件掌握一定是很不错的。其实这样的潮流只有在成为动漫发达国家产品加工地的国家才会产生,结合现在中国动画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制作能力已经很强,所以我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廉价劳动力。新生代认为,只要是在做动画了就是进入了动漫界了,即使我们只是在做动漫产业中最初级的加工这一环。他们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国家的宣传,动漫成为了朝阳产业,成为了最时尚的工作名称,有一份跟动漫扯上关系的工作,相当于在周围的生活圈中有了体面。这个理由足够让很多人盲目的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了,以至于动漫这个事业在中国刚开始发展就陷入了初步的混乱,把好好的一个朝阳产业向低级的加工产业方向引导过去。如果现在由上至下可以认清这一点,并及时做出行动上的改正,那么,还不算太晚,中国动漫还有希望。

漫画强则动画强!

3.4 中国动漫弊病剖析—观点问题

说了这么些,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了,漫画又当如何强?答案是剧本要强!这个答案所

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个人观点中中国动漫中弊病的最后一点:观点问题。

难道中国的剧本就不强吗?不然!在电影和电视剧方面中国所表现出竞争力是非常强劲的!好的剧本非常之多!好的编剧人才也是层出不穷,屡屡获奖!

漫画和一般的美术不一样,说的直观一些,它就是用画的方式演绎的电影!于是,它有了和电影太多的相同点:同样需要可以把握观众阅读心理的舒适分镜!同样需要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完整性!同样需要画面的动感魅力!需要吸引人看下去的一切元素!所以相对比传统的美术只具备的单独的画面审美,漫画更加具备一个“情节性”!因此,它和电影一样,需要一个成功的基础——好的剧本!一部电影即使动用了最强的效果最强的演员阵容,但是它的内容却枯燥乏味,一样不会获得成功!一部漫画也是一样,即使画功炉火纯青但是情节无聊,同样只能被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而无法获得漫画本该获得的社会传播效果的成功。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寥寥的国产漫画,不论画功还是情节上都要被否认!我们似乎只是把功力用在了大肆的宣传上,一个明明没什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只要有作品面世,就会被吹的天花乱坠,其实一看作品也就这么回事儿!而那些大型的动漫展所谓的“名家见面”就是这些被吹捧起来的人!真正在剧情上达到成熟的作品,一部都没有,至少在我这个专业动漫迷看来!

难道我们具有5000年文化底蕴的大中国连些可用于漫画创作的题材都没有吗!?怎么可能!

看看日本吧!他们的文化本是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分离出去的,按照道理来讲只能算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可是看看这些年来我们手中的日本漫画,当他们把已经演

化成具备他们自己特点的那部分中华文化在漫画作品中运用的极致后,他们就把寻找题材的范围扩大到了纯粹的中华文化中来了!“三国”、“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这些经典著作的题材以及各朝代的历史题材都被他们抢先用到了漫画创作当中!

为什么会被他们抢先呢?因为他们研究了!真实的把这些日本的漫画捧在手里看看吧!看看这些日本人把这些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剽窃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的有多么的精彩吧!不管是忠于历史的写实漫画还是把历史进行艺术加工虚构的奇幻漫画!都让我“佩服”(实在不想用这个词!)他们的素材搜集整理加工能力和学术的研究精神!通过他们整理创作出来的漫画,让人对“江户时代”、“战国时代”(日本的而非我们的)、 “维新义士”、“织田信长”、“德川家康”、“忍者”、“武士”、“妖怪”大感兴趣,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我们自己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有时候或许会产生一种错觉:到底历史是怎么样的呢?可悲吗?还是我们活该呢?我们就没有自己的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专家吗!?有!但是这里有一个断代的悲哀。

我们的专家对于中华历史文化的研究绝对要比小日本强不知道多少倍!但是这些专家往往是无产阶级革命走过来的老一辈,称他们为老学究应该不为过。在他们的观点当中要么就是不存在什么漫画这种“下三滥”的东西,要么就是有这个概念但是还停留在“丰子恺”老先生的时代,对于新时代的新动漫形式即“卡通”完全不屑一顾。而我们的年轻一代自己又不争气,静不下心来自己搞文化研究。于是文化和现代动漫之间的裂痕出现了,完美的结合自然无法生成。这个问题也是列举这么几条当中最难解决的,因为“观点”往往是最难改变的,要去努力改变老辈专家对动漫的观点,使其倒向动漫的潮流中来,无异于难比登天!而让新生代改变他们激情生活的观点,做些实际的研究,更难!

有篇文章把中国的动画人分成了三类:老老动画人、老动画人、新动画人。令人尊敬的是老老动画人们,他们创造了中国动画经典辉煌的曾经,却被目前掌权的这辈老动画人

给一点点搞臭!更可怕的是,新动画人在他们的手中也在遭到一点点的扼杀!这篇文章里所举的一个例子:因为中国动画都是婴幼动画,青年朋友不爱看,所以他们只好去看欧美大片和缠绵绯侧的韩剧,因此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学坏了”,然后被一些把中国动漫搞得乌烟瘴气的先生们抓到了把柄,把这些罪归类于动漫,说是里面暴力加色情的部分诱导了青年朋友们学坏,再因此,中国动漫不可以再犯类似的错误,一定要使动漫纯净化,还给孩子们一片纯净的天空,让他们从中学知识,学道德。最后一个因此,中国动漫变成了教育工具。

有些动画投资人看到动画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投资回报收入,很想投资制作动画,但他们对动画几乎一无所知。我们知道做服装生意赚钱的商人,看到饭店生意兴隆火爆就投钱造个更大的酒店,然而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一窍不通,怎么可能很好的经营掌管酒店的各项操作和经营运作呢?其结果必然是关店赔钱。因此动画投资人们有必要请教一些从事动画行业的权威了。在那些“老漫画家”,也就现今被称为动画界当之无愧的“权威”的指导下,投资商们做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婴幼动画,这些动画无论产出多少部来,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发展也丝毫没有推动作用。而且低回报,甚至空投资!

动画和电影电视一样,要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完整性,而这个完整,恰恰是要表现许多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缺点和不足,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处事原则和矛盾才能够正确的创作出来。我们从许多影视作品中看到了许多“完美”的人,这些作品不能更接近生活,因而受欢迎的程度就大大降低。现在的中国动画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在追求完美主人公。尤其针对“必须宣扬中国英雄的传统美德”这一条,老动漫人们做足了文章,把新一代动漫人创作出来的动漫作品全部当做垃圾,或者是“有不足”,这个有不足就是如一位朋友所遭遇过的一句话:“我以前写过一篇小说,类似于千与千寻的故事结构,有一个老前辈一看,说,写是写的不错,但是没有塑造中国的英雄形象…我当场晕倒。”(原话辑录)现代青年动漫人对这些老头们的看法可见一斑,在动漫行业里,如果还有青年人

尊称他们是值得尊重的老漫画家、老前辈,那么他们一定要想一想,他们曾经为中国动漫事业所做过的,和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否还配得上这个称呼。

4.对中国动漫未来出路的展望

结束了阐述对我国动漫发展中存在的弊病和误区的看法后,有必要谈些振兴民族动漫的希望和优势的所在,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只有缺点和弊病的,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还是积累了不少符合自己国情的经验,也应该看到在实际发展中我们所具备的客观优势,不要盲目的夸大自己但也不能像某些国内的“伪动漫人”所喊的“中国动漫完全没希望了”这样将自己彻底至于绝望的深渊!以杭州为例子,第二届杭州国际动漫节如期开展了,但是在前期宣传的时候,我居然听到有些口号像“把杭州打造成为超越东京的国际动漫都会”!这样的,那明显是在吹嘘了!但是,近距离看的实在一点,杭州这样的动漫活动和整个城市的动漫气氛的确在中国范围内是远远领跑在前面的!这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如果在这样的一个群众基础上按照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那么曙光还是会照亮大地的!

现在日美已经走出了一条良性前进的道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这条路的铺设方法在中国的土地上铺设同样的路,但是要适合自己的土地!首先要认清,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要做好打一场既要防御又要发展的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5.后记

说到这里,有人一定会说:“你说说都是这么简单的,那到底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你只会说吗?你能做些什么实际的事情呢?”

那我就把介绍自己准备如何在这场“战役”中应战的方法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首先,我毕业后要到中国动漫最前沿的城市(例如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广州等)去找一家比较成熟的动漫相关单位工作至少两年的时间(乐观估计)。在最最现实的情况下掌握尽可能多的行业情报,从最实际的情况为出发点布置相应的战略。如果按照计划出入不大的情况下,两到三年之后,我要用省吃简用攒的钱再加上别的办法筹集资金在工作几年的这个城市创办自己的漫画工作室,挂牌经营。整套企业形象就用我这次毕业设计做好的内容,工作室的名字叫“毕业生”,之所以是这个名字,是因为工作室成立后的首个工作内容依然是继续完成我的中长篇漫画《毕业生》(定位为一部社会性质的青年漫画,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辅以艺术加工原创当代大学生毕业前后的悲欢离合。内容涉及事业、亲情、友情、爱情等温馨喜剧元素同时也有展露人性、批判社会等严肃话题)。这部漫画我计划未来几年内全部完成。期间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按期发表。视社会反应效果决定是否出单行本。如果能够引起一定预想内反应,则马上投入将其动画化(动画电影)的工作,同时还将展开其姐妹篇《千年之森》(与之有联系但题材完全不同的一部构思中作品)的连载工作。然后脚踏实地的把上述工作按期做完,视市场和社会反应情况决定是否将其拓展实现品牌化产业化,既拓展原动、漫画当中元素的衍生物品市场。进而在实现初步的目标前提下,扩大工作室现有制作规模,一步一个脚印的打造中国动漫的最强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