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军工特色创新工作载体
为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军工传统的高职院校,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与军工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军工特色贯穿学院工作全过程,将军工文化根植于校园,以军工精神教育引导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为全面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创建于1973年,是隶属于河南省人民政府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全国重点中专——中原机械工业学校,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期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军工办学特色: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的人;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具有“严”、“细”作风的人;高度重视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精”、“优”质量观念的人。
学院占地658亩,建筑面积4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34亿元,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有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建筑环境设备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化学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外语系、基础科学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16个
教学系部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了以工科专业为主体,以机、电、土木类专业为重点,以军工专业为特色,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现开设40多个高职专业,其中有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军工特色专业, 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
学院坚持以培养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精、优”质量观念、“严、细”作风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4年来,先后建设了30多项国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其中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1门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两个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1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两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职教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获得1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学院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在河南省成立了第一家以河南省国防科 工局为主导、以省内大型军工企业和军品配套企业为主体,以学院为依托的河南军工职教集团。目前集团企业已达到30多家,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动服务”的“政产学”紧密结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还与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智能平台合作共建自动化控制实验室,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建了SMT生产性实训室合作协议。学院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纽带,大力推进“导师制”、“4业融合”、“工学交替、能力递进”、“校企融合,学做交替”和“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等校企“双主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办学格局,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确定的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是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数控类紧缺人才培训基
地”。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4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是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认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剑桥商务英语(BEC)考点”、“再就业培训定点学校”,可以开展40多个工种的资格认证工作。
近年来,学院获得了“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检查评估优秀”、“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军工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制度建设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念,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院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做到了领导、制度、责任、人员、经费五落实。
1.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学院建立了院、系两级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在学院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各单位同时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行政全面负责
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学院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战、工会、共青团、安全保卫等工作部门齐全。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召集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安排工作。注重发挥以党政干
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用,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学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2.建立了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的管理办法》、《中共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思想政治工作奖评申办法》,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修订编印了《党务管理制度汇编》、《学生工作制度汇编》等,形成了规范、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学院建立了院级领导联系系(部)、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学生制度,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到系部、班级,与师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解答大家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设立了书记校长信箱,向师生公布校领导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方便广大师生及时进行联系和沟通。
3.奖惩机制建设。坚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科学评价。按照学院《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之中,并把考核结果与各单位领导年度考核、奖惩等直接挂钩。根据《中共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思想政治工作奖评申办法》,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评选奖励。
4.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
是着力建设好一支坚持正确方向、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院有专兼
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3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9 名,博士、硕士16名。二是建设好一支奉献精神强、能成为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学院现有辅导员56名,其中硕士学历以上21名,中级职称以上18名,师生比1:200。三是建设好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把一批优秀的人才选拔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一线。同时,认真落实政工干部各项待遇,在职称评定、干部选任、学习深造、岗位津贴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专任教师、行管干部一视同仁,较好地稳定了思政工作队伍。
5.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学院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在年度经费预算中逐年增加。同时积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宣传橱窗等阵地俱全。
6. 坚持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学院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设有“思想政治工作奖”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围绕理论热点、师生关注的焦点开展理论研究,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持,3年来,先后有近百项人文社科课题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社科联、南阳市社科联立项。学院还是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员单位、全国机械工业高职与中专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三、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习型单位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师生政治学习制度,通过举办理论宣讲、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1.加强师生政治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发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
和联系学院发展实际,采取集体学习、自学、座谈讨论、辅导报告等方式,有重点、分层次、列专题进行学习。坚持周二下午的教职工集中学习制度,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按照学院党委的年度学习安排,切实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资料、有记录,并做到学以致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全院教职工进一步端正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辨了是非,强化了责任,改进了作风,激发了动力,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成长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有计划地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学习深造、参加培训;每学期都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实施了板块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增强了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李华林教授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注重形势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广泛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廉政文化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思想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3.开展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全院师生收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式盛况,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两次,请党委书记为全体中干做宣讲报告一次。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发放了《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组建了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为7000余名师生做了专场宣讲报告,在全院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高潮。
4.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生社会公德德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我为祖国站讲台”、“我把青春献给党”、“教育崛起,教师为基”、“学习王生英,做教书育人楷模”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开展南阳市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报告会和“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活动”、“诚信校园行”等活动,坚持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推荐表彰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
1. 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常年举办专家学术报告、艺术欣赏讲座等活动,鼓励、支持、帮助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及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在参与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2.坚持开展实践育人。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军工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组织学生到彭雪枫纪念馆、编外雷锋团纪念馆、中原局旧址等校外德育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到驻地部队开
展“军营一日”活动,每年组织“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院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3.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演讲赛、歌咏比赛、辩论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学院成立了国旗班,坚持每周一早上举行升旗仪式。以庆祝建国60年、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制定了《庆祝建国60周年开展“我爱我
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和《关于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实施方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方案》和《关于举办“党在我心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合唱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开展了党史教育、党建成果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发了全院师生员工爱国、爱党、爱校热情。在河南省教育系统“唱响中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合唱活动”歌咏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4.坚持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行动导向,素质养成”为主题,以培育军工素质为特色,以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主线,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全两结合”学生工作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和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职业习惯。建立健全一日生活制度。从早上的起床、做早操、内务整理、宿舍卫生打扫,到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作业的完成、自习课点名、课外活动,再到晚上按时就寝等,做出明确的要求与规定,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与
检查。校园内每天军号嘹亮,每天早操不间断,每天查寝查铺不放松,每天制度落实不懈怠。
5.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健全了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员队伍和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三级网络预防体系,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机制和工作体系,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每年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多场,心理健康心理趣味游戏、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300余次,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6.持之以恒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和校园环境建设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以“创文明单位、文明家属楼、文明家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争做文明教师(职工)、文明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五创两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
明行为、文明就餐、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四个文明竞赛活动,使师生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校园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更加和谐优美,2007年和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7.着力做好和谐校园构建工作。以“创建平安、和谐、健康、文明校园”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扎实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不断完善和落实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加强校园治安巡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制定了安全检查的制度,落实了责任人,定期对学院的校舍、实验实训室、宿舍、实验实习设备及各种活动器材进行检查、检修等,把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到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制定安全教育的制度和计划,组建了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校医院、保卫人员为主,社区消防、交通、公安等部门的专家为辅的安全教育队伍,采取班级教育、专题学习、参观展览等了解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五、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促进了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稳定与科学发展。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先后筹资2.4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新区全面投入使用。学院占地面积从原来的141亩发展到现在的657亩,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的5000人增加到15000人,教学系部从8个发展到16个,专业从27个发展到40个。固定资产由1.7亿元增加到4.5亿元。被原国家国防科工委确定为我省唯一一家军工实训基地,争取到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了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南阳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两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管优秀专家1名,河南省职教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省级学术带头人1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由2005年的48人,增加到目前的180人,其中教授由1人增加到15人;硕士研究生由2005年的13人增加至236人;双师型教师由2005年的20人增加到316人。
2.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绩。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德育工作评估、成人教育评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党建评估、体育评估和艺术评估,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科研课题获得省级以上立项20多项,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83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78人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5
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8%以上。 3.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光明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南阳网等媒体先后对学院办学情况予以报道;学院还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军工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副省长徐济超,教
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和省教育厅领导对学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徐济超副省长称赞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在河南职
业教育方面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六、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特色之一:
弘扬军工文化,培育德育特色学院大力弘扬军工办学特色,把军工文化和大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着力打造军工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弘扬军工文化,培育特色人才》获得
201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奖”。 1.传承军工传统,凝练精神文化
学院先后隶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虽然隶属关系历经多次变化,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部属学校下放到地方管理的转轨过程中,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服务面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军工办学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从王屋山下一所简陋的普通学校到白河之滨扬名全国的重点中专,从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每一次转折,每一次升华,都传承和发扬着军工精神,凝聚着几代人“国家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追求。
长期的军工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军工行业背景,为学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学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和文化发展规律,把军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升华,学校对包括校训、校风和校歌等内容的学校理念进行了全面定位和凝练,形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大爱至善,和谐共进”的核心价值观,“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办学理念,“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和谐、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敬业、
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明德、立志、勤学、善思”的学风、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学院
精神,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形成了学院的价值理念,并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2.坚持开展军工精神教育,培育军工特色职业素质
学院始终坚持把军工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进教职工和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校展室、听老教师做学校发展史专题报告。通过参观校展室、听报告,让学生了解学院光荣革命传统,了解学院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历程,学习军工人和学院师生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坚持举办军工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国防科技工业英模报告会,组织师生参观国防科工业成就大型主题图片展览、“两弹元勋”事迹展、观看“神州”飞船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实况等,让学生全面了解军工的光荣传统和国防科技工业的辉煌成就,学习军工人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吴运铎等老一代军工人以及“两弹元勋”的英雄事迹,学习马祖光献身国防科技工业的感人事迹,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完成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程的同时,学院就启动了国防教育,每学期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从不同侧面强化学生的奉献意识、国防意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军工、献身国防”的决心和信念。大学生国旗班坚持每周一早上举行升国旗仪式,“七一”、“八一”、“十一”重大节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不间断,学院每天军号嘹亮,每天坚持早操训练,每天晚上查铺查寝,通过一系列军工精神教育,“忠”、“毅”品性成为学生素质的显著特征,“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核心价值体系深深融入广大师生心中,
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爱国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学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并逐步内化为奋发向上、永争一流、献身军工的精神支柱
和动力源泉。
3.以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营造军工文化氛围。 学院把校园环境设计和军工特色有机融合,使景观设计既体现学校的风貌,展示学校的军工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发挥润物无声的感化渗透作用。2009年,学院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学院道路景观命名围绕“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元素渗透”两大板块进行,既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专业特色,又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南阳地方文化特色。在道路命名中体现航空、航天、航海的高新科技特色和学院为兵器工业服务的特色,校园的主要道路分别命名为航天路、航海路、航空路、兵工路,每条道路牌上还注以相关文字说明,将与航空、航天、航海、兵工有关的知识、技术和有关造型呈献给师生,让广大师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军工文化的教育。学院还从培养载人航天精神出发,将中心广场命名为神舟广场。
学院在绿化园地中,设计有与人文和军工文化相关的壁画或浮雕作品,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学院特有的现代校园文化元素。先后在校园内制作了军魂、军工元勋雕像、军工文化石和军工知识长廊等。在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图文信息中心中央大厅,制作了以航天与图书齿轮组合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浮雕中火箭发射、读书万卷、齿轮、地动仪、浑天仪、冶铁图等元素,彰显了学院军工特色,象征着我院腾空而起的发展势头;火箭下方耦合的齿轮组图案,表达了生产
实践在现代军工科技中的地位,同时又寓意出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践性的教育特点。整幅浮雕综合表达了我院全体教职工如齿轮一般紧密团结,高效运转,共同创造军工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的高昂姿态。图书馆大厅的上方的吊顶为黄色的战机造型,寓意着学院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进!在图书馆走廊周围,分别以军工之光、现代艺术、中华文明、复兴之路、人与自然、信息时代为主题进行了设计,国防技术的前沿科技知识吸引着一批批学生驻足留连。在国防科技工
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外,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雕塑静坐于鲜花和翠竹中间,每年的清明节和吴运铎的诞辰日,都会有很多学生自发的向吴运铎同志雕像敬献鲜花,缅怀和悼念吴运铎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献身军工的伟大精神。位于学院行政和系、部办公楼中间的军韵苑,由“流金岁月”、日升广场、军工文化柱及主体绿化四部分组成。其中由音乐符号和五线谱组成的“流金岁月”路,按照时间的推移,每个音乐符号上刻着我院30余年来校名的更迭和校址的变迁。军工文化柱镌刻着与学院长期合作的军工单位和大型企业名字,象征着学院和军工单位共同演奏着和谐发展乐章。
学院校史展览室集校史展览、办学成果展示、国防教育、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校展室共400余平方米,室内四周大幅图片配文字介绍,从学院概况、领导关怀、历史沿革、党的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管理、招生就业、校园文化等方面,用100多幅图片及大量文字,图文并貌地再现了学院的发展历程,真
实再现了学院从济源王屋山下几十间瓦屋,200多师生的中专到占地600多亩,13000多名师生的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室内摆放着部分炮弹、火箭弹及常规兵器的模型,从武器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室外的墙上制作了军工文化长廊,悬挂着“两弹一星”元勋和各个时期军工先进人物的图片和先进事迹介绍。
学院还在办公楼、实验实训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悬挂宣传军工文化标语、名言、警句。在校园的大道旁、宣传橱窗、教学楼走廊里制作悬挂了军工质量文化的宣传版、宣传画,实验实训场所悬挂着军工质量文化的宣传标语、名言。在浓郁的军工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同身受中,潜移默化中,心中国防的种子不断生根、开花、结果,真正做到让文化引领青年。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浓郁的军工文化氛围熏陶下,培养出了“忠”“毅”的品性、“严”“细”的作风和“精”“优”的质量观念,“军工精神、军工质量、军工标准”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显著素质特征,学院培养出的大批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表现出爱岗敬业、勤勉奉献、作风严细,质量观念强的素质特
征,毕业生不仅动手能力强,而且表现出政治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勤勉务实,甘于奉献,作风严细,质量观念强的军工职业素质,受到军工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好评。
4.积极开展工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军工特色文化品牌 学院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突出军工特色,坚持不懈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军工特色的主题活动。一是成立了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艺术团创作了很多军工特色节目,坚持在校内外开展演
出活动,每年都要到驻地部队和军工企业慰问演出,积极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演出活动。2007年暑假,大学生艺术团先后到5103厂、5123厂、5113厂、5124厂、508厂等军工企业和驻地71669部队进行“军工情”慰问演出、参加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纪念建军80周年“军工情”文艺演出、参加南阳市迎接十七大广场“红歌会”,均受到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坚持举办以“走进军工企业,感受军工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军工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了解军工企业,了解武器装备生产的现场,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接受军工企业文化熏陶。三是开展军工文化专题报告会,邀请军工企业专家为师生讲解军工传统、军工精神、军工人物和军工文化。
学院坚持不懈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和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将军工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地发挥了文化所承载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彰显了军工文化的巨大魅力,军工特色已成为学院在社会上打得响的特色品牌。
特色之二:
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以来,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并按课程管理的要求实施教学组织,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素质教育课程化管
理模式”:内容项目化,考核学分化,管理制度化。以素质教育
的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素质教育课程化管理的背景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企业在衡量和录用员工时,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更关注他们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的“软实力”。《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和《中国青年杂志》随机抽取100家企业的招聘启事及人力资源经理对本企业选才的用人标准进行统计,发现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求职者综合素质依次是:团队精神、专业能力和背景、创新能力、适应公司文化的能力、发展潜力、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可见,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起到深远的影响。
通过在校生问卷调查,深入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进行回访,调研兄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和做法,在对本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之后,我们深感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