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有感
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合格的教师,到成熟的教师,到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只就知识、才情方面的差距而言,何止十万八千里: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信手拈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自如运用;从苏格拉底、庄子、黑格尔到伽达默尔系统哲学乃至禅宗的悠然意会,从孔夫子、夸美纽斯、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心有灵犀,从实用、建构、人文等等主义到多元智力、成功教育的融会贯通,从先秦文学、希腊神话、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到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泰戈尔再到现当代的巴金、曹禺、冰心等人的熟稔于心,从语文“三老”到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那一代”到韩军、李镇西等“新生代”的有选择的吸收……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应知晓的。在徐飞笔下,读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一群人的事业;读书不是关在书斋里的独自吟咏,而是一种可以存在的交往方式。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徐飞的这本《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是一本鼓励教师见贤思齐的书,是一本催人向上的书,也是一本传递缕缕书香的书。
徐飞因热爱阅读而得来的感悟,对读者启悟多多。他说:“现代人更要去过一种简朴生活,东西用到坏为止,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人只是匆匆过客,在生命的尽头衡量你的不是物的多少,而是心的广狭、灵的重轻。”当下社会中,拥有金钱权力名利越多者,越受人尊敬,这恰恰地暴露出了整个社会强烈浓厚的功利心。现代人唯有懂得为自己的身心松绑,卸去不必要不需要的枷锁,才能够轻车简从地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也才能距离真正
的幸福与纯粹的快乐更近一步。徐飞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亲近灵魂的芳香,在安徒生即将重新踏上流浪之旅的时候,“全维罗纳响彻着晚祷的钟声”。这钟声,是“温柔再次问候了浮生”,好一个“问候”,这个词简直用得如有神助。他还说,这钟声启示着我们去领悟耶稣受难的意义,伟大的爱总是伴随着无法言说的忧伤。
读书,能彻底改变教师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消除“职业倦怠”的好办法是读书。书籍中,那些大文学家、大教育家、大艺术家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们超脱的情怀,甚至平民百姓、推车卖浆之流的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都会使教师的生命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教育理当是理想主义者的乐园,因为教育本身包孕着远大的理想,饱含着人们对改造现实提升现状的巨大热望,理想主义者徐飞指出,“教师的成长,既有专业水平的提升,更有人格境界的提升”。理想中的教育,是不必局限于课堂之内的,即使学生已经毕业了,只要师生之间尚有交流,教育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段任意一个场合。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抱持这份信念才是知才是智,才是理想主义者的真本色。
单就情感来讲,书籍中不管是激动人心的豪壮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还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以及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怡神养性的各种美好的情趣……都会使教师的感情特别丰富和细腻,特别饱满和高贵。徐飞虽然不为教育教学的视野所局限,却每每在评书论书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返回教育的第一现场,把喜欢的一本本好书与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激情促使他永远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大胆创造、革新自我,永远追求那种令学生激情满怀的生命境界。讲起课来,他总是全身心沉浸在作品特定的情境里,完全地把自己化在作品的角色中,将作品的情思、形象的意义,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教学产生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针对学生做读书笔记成为“鸡肋”的现状,徐飞介绍了四种读书笔记的类型:品评式、
应和式、探究式、延展式。既有概念的分析,也有合理的举例,更有相应的评价,只要用心品读,总能得到或多或少的体会。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逐渐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来。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教育的 “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素养。通读全书,我再次深刻地意识到教师自身修为的提升,应该是一个日积月累,以至于终生必孜孜不倦地实践的人生“课题”。修炼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教育智慧;读书,能使独创的方法闪耀睿智的光芒、充满创造的快乐;读书,能实现教师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