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解析版)

2022-07-04 来源:步旅网
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35 ℃处 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3.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高压蒸汽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D.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杂菌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4.下列有关传统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不充足条件下制作果醋,选用醋酸菌 B.在有氧条件下制作果酒,选用酵母菌 C.在无氧条件下制作泡菜,选用乳酸菌 D.在缺氧条件下制作腐乳,选用毛霉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 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腌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6.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 CO2和 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 H2O

7.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原因是 A.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中和 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

D.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8.依据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制作果酒和果醋。在设计制作装置时,做法不正确的是[来...源:Z&

A.好氧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发酵装置需保持通气状态 B.果酒制成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接着进行醋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8-25℃

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D.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9.在普通的密封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

10.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右图显示了细菌在培养基中的分布。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A.Ⅲ、Ⅰ、Ⅱ B.Ⅲ、Ⅱ、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12.下列无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灼烧接种环灭菌

B.微生物和培养基使用前均需灭菌处理 C.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 D.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13.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试PH值、倒平板、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4.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原因是 A.利于通气

B.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防止培养皿内的冷却水流入培养基 D.防止杂菌污染 15.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的酵母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甲

为绿藻,乙为酵母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

A.缺少无机盐 B.氧气含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 16.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

17.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种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 K2HPO4 FeSO4 蔗糖 (NH4)2SO4 H2O MgSO4 CaCl2 10g 4g 0.5g 10g 0.4g 100ml 9.25g 0.5g Ⅰ Ⅱ 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18.细菌培养基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如果只是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生物仍会存活的是 A.大肠杆菌 B.一种青霉 C.枯草芽孢杆菌 D.沙门氏菌

19.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20.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C.没必要放人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21.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2.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23.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24.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形态 B.菌落的特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2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26.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27.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28.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观察菌落的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菌种的鉴定

29.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特殊营养物 C.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D.根据微生物耐热性的不同,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

3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哪项

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 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 32.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④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① 33.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 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 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

C.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 D.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 34.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35.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36.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①培养基的配制 ②外植体的选取 ③激素的使用 ④消毒 ⑤温度、pH、光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7.马铃薯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多代以后,往往会因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 C.利用芽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38.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3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40.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41.请回答下列有关制作泡菜和腐乳的问题

(1)请完善下面制作腐乳的流程图:(答案写在答题卡的__________上。)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和脂肪酶将豆腐中有机物分解,使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制作腐乳时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要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______________,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__法,因为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结合成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42.在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有关的问题

(1)下图是利用______________法将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把混合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获得______________菌落。接种后培养基应______________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则应除去上述培养基成分中的________,并加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物质,以补充其生活所需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指示剂的原因是尿素分解菌能合成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发生改变,酚红由黄变红,使菌落周围呈现红色。

6

(4)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0;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46,取平均值232;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_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

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菌体数比实际活菌数量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43.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_____________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 。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_____________ 。

③将接种针用 _____________ 法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_____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使培养基呈蓝紫色。用 _____________ 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较大__________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酒精灯 _____________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_______培养基,⑤所用培________ 培养基。

44.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菊花的组织培养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 ___________ 、微量元素和有机物,配制好的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 _____________ ,常用的有 _____________ 和细胞分裂素。

(3)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A和B阶段主要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 (4)此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________进行灭菌。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__。 (5)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

1.B

【解析】酵母菌的发酵不需要光照,A错误;果酒制作过程中产生CO2,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拧松,放出CO2,以免造成瓶子爆裂,B正确;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通入空气,C错误;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8~25℃,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

【名师点睛】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来源于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或者菌种保藏中心,条件是无氧、温度是18~25℃,PH值呈酸性。家庭制作果酒般使用密闭的容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6H12O6→C2H5OH+CO2+能量,所以果酒制作过程中产生CO2,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拧松,放出CO2,以免造成瓶子爆裂。 2.A

【解析】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所以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A正确;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利用的酵母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B错误;充气是为了保证醋酸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发酵,C错误;酒精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要设置出气口,而醋酸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气体,D错误。 【考点定位】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将酒精转变成醋酸的过程,并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不能生存。 3.C

【解析】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且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A错误;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B错误;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C正确;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有些杂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

【名师点睛】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属于真核细胞中的真菌,适宜生存的温度条件是18~25℃,酵母菌能在pH值为3.0-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在酿酒过程中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4.C

【解析】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适时通氧气,AB错误;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生成乳酸制成的,C正确;毛霉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D错误。

【考点定位】传统的发酵技术 【名师点睛】(1)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代谢需要氧气。 5.A 【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果醋发酵的温度是30~35℃,果酒发酵的温度是18~25℃,B正确;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C正确;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细菌等微生物越来越多,所以逐渐增加盐量,D正确。. 【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名师点睛】(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6.B

【解析】好氧型细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C2H5OH,B正确;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生成CO2,C错误;酵母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水,即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名师点睛】“罐头食品”意味着密闭体系无氧环境,即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必然是因为生成气体导致罐头内压强增加所致,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引起盖子鼓起的原因应该是某种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即CO2所致。 7.A

【解析】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A正确;抗生素没有酸碱性,不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在酸性环境中也会被分解破坏,BD错误;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而酵母菌是真菌,C错误。 【考点定位】抗生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杀死和抑制菌的生长。 8.B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需保持通气状态,以保证醋酸菌旺盛的生命活动,A正确;果酒制成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接着进行醋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35℃,B错误;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C正确;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变成醋酸,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9.A

【解析】在一定的范围内,酒精浓度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由于葡萄糖的含量一定,增加的速度逐渐减弱,达到一定浓度后葡萄糖被完全消耗,不再增加,A正确;由于是密闭的容器,葡萄糖的量一定,酒精浓度不会直线上升,B错误;一定时间内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酒精浓度增加而不是保持不变,发酵后期酒精浓度基本稳定,C错误;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酒精浓度增加而不是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名师点睛】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酒精浓度会逐渐升高然后达到平衡。 10.B

【解析】乳酸菌是厌氧菌 ,所以罐口密闭缺氧促进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①错误;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正确;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促进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③错误;罐口密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致使泡菜腐烂,影响泡菜的质量,④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 11.A

【解析】Ⅰ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底部,可见属于厌氧性的细菌,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Ⅱ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大部分,可见乙在有氧和无氧培养基中都

能繁殖;Ⅲ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上部,可见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类型

【名师点睛】由图示分析可知:第Ⅰ种细菌处于试管底部,属于厌氧细菌,第Ⅱ种细菌与培养液相融合,属于兼性细菌,第Ⅲ种细菌处于培养液上部与空气相通,属于好氧细菌。 12.B

【解析】微生物接种前,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A正确;微生物不能进行灭菌处理,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B错误;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C正确;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因为高温能够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考点定位】消毒和灭菌 【名师点睛】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不能杀灭芽孢和孢子,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和巴氏消毒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3.A

【解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试PH值、灭菌、倒平板,A错误;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B正确;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C正确;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低在上,D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可分为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14.C

【解析】培养时培养基会有水分蒸发,当水蒸气会聚成水滴,倒流到培养中的细菌中时,会冲散菌体,污染菌落,不利于培养观察,故选C。 【考点定位】倒平板

【名师点睛】培养的时候倒置的原因有:

(1)防止培养基的水分蒸发,特别是培养基倒的时候如果倒的比较少的时候更容易干掉,影响微生物生长;

(2)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染菌;

(3)倒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菌落蔓延,好形成单个菌落,利于计数。 15.C

【解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造成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中缺少有机养分(或营养物质、有机物等),而绿藻的数量上升的原因是单细胞绿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选C。 【考点定位】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植物的光合作用 16.C

【解析】倒平板操作时,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A正确;将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B正确;倒平板操作过程中,皿盖始终不能离开培养皿,C错误;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其倒过来放置,D正确。 【考点定位】倒平板的要求 17.C

【解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而Ⅰ培养基缺氮,说明甲能够自身固氮,属于固氮微生物;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

Ⅱ培养基中没有有机碳源,说明乙能够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微生物;而丙不能在Ⅰ培养基,说明不能固氮;又不能在Ⅱ培养基中生长,说明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在Ⅲ培养基中生长,说明属于异养微生物,故选C。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Ⅰ培养基的特点是缺氮,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上存活的只能是固氮微生物;Ⅱ培养基的特点是没有有机碳源,是培养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Ⅲ培养基是适宜异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18.C

【解析】芽孢杆菌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对外界有害因子的抵抗力强,大肠杆菌、青霉菌、沙门氏菌不能形成芽孢,在100℃的温度下可以灭活;枯草芽孢杆菌能形成芽孢,抵抗高温的能力强,在100℃的温度下仍可能存活,故选C。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9.A

【解析】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A正确;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B错误;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了,加水不能形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单个细菌肉眼是看不到的,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中均需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能源、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和生长因素,但不同营养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又有很大差异。 20.B

【解析】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37℃恒温箱,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一段时间后若未接种的培养基有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则培养基不能使用,若无菌落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污染,可以使用,故选B。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分析实验设计的思路应是把不接着任何菌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有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若无菌落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污染,然后根据选项分析判断。 21.D 【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对照组,对照组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需要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故选D。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 22.B

【解析】同一种物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又提供氮源,如牛肉膏、蛋白胨等,A错误;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如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气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B正确、C错误;碳源不一定能够提供能量,如二氧化碳,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名师点睛】微生物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3.C

【解析】天然培养基,营养丰富,多种生物均可大量繁殖,主要用于工业生产,A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是分离菌种的方法,但该混合样品中R极少,应该先富集培养在分离,B错误;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R微生物可以先富集,再分离就可以得到大量的R,C正确;不宜用显微观察法再培养,D错误。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从混合的微生物中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 24.B 【解析】单个细菌个体微小,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所以细菌形态不适合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A错误;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B正确;单个细菌个体微小,细菌体积不适合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C错误;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形体微小,结构大同小异,不适合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D错误。 【考点定位】菌种的鉴定 【名师点睛】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25.C 【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过程,涂布平板之前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A正确;涂布平板时,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B正确;只有稀释度足够大的菌液才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C错误;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D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多次稀释,稀释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培养上形成单个菌落。该方法可用于菌种的分离和计数。 26.D

【解析】微生物生长繁殖必须的五大类物质分别是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由于自生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因此,不用另加氮源,A错误、D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杂菌分离,应该用选择培养基,B错误;蛋白胨含有氮元素,所以不能加入该选择培养基,C错误。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自生固氮微生物是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其中,多数是一类

叫做自生固氮菌的细菌.自生固氮菌中,人们应用得最多的是圆褐固氮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27.D

【解析】乳酸菌是异养菌,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二者利用的碳源不同,A错误;氮源也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B错误;琼脂不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是凝固剂,是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固体培养基所需要的物质,C错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也有可能是自生固氮菌,D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本题是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培养基的成分,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28.B

【解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平板划线法只能用于菌种的分离,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分离微生物时涂布接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正确;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观察菌落的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菌种的鉴定,D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

(1)微生物的分离:

①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的“嗜好”,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使该微生物大量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氮源,如纤维素可用来富集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尿素可用来富集尿素分解微生物。

②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制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趁机大量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筛选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两类微生物的生长,而酵母菌和霉菌正常生长增殖; (2)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计数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9.A

【解析】土样不同可能导致计数偏差,①正确;培养基污染可能导致菌落数变多,②正确;操作失误可能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菌落会增多,③正确;没有设置对照不会增加菌落数目,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

【名师点睛】A同学与其他同学获得的菌落数差异很大,可能的原因是采用的土样不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培养基被污染;或者是实验过程中没有进行无菌操作。 30.D

【解析】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例如培养自养型的菌,在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A正确;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生长因子,根据需要的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生长因子进行分离,B正确;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C正确;高温高压会将所有细菌(包括需要的菌类)一起杀死,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选择培养

【名师点睛】根据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

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也可以根据微生物对不同抗菌素的敏感性不同,加入不同的抗菌素来获得目的菌种。 31.D

【解析】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为空白对照,A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要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以保证单一变量,B正确;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C正确;进行倒平板时对照组培养基用量的大小与实验组不一定绝对相同,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错误。 【考点定位】稀释涂布平板法 【名师点睛】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 ,对于对照组的要求包括: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32.A 【解析】固氮细菌不需要专门添加氮源,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自生固氮细菌④;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可以分离出霉菌②;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但放线菌③可生存,故选A。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选择性分离培养基,支持特定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分离培养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3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大分子化合物含有C、H、O、N元素,可能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可以为异养的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能源,AB错误、D正确;自养微生物不需要碳源,C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对于自养型微生物一般使用无机碳源,对于异养型微生物要添加有机碳源。 34.C

【解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故选C。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

(1)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优点: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缺点:操作繁琐,加入的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2)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优点:不存在菌落的混杂问题

缺点:1)在纤维素粉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假阳性反应 2)有些微生物有降解色素的功能 35.B 【解析】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故选B。 【考点定位】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 【名师点睛】通过鉴别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测定,

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36.A 【解析】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条件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①正确;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植物材料,因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②正确;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③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④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pH,还需要适时的光照(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光),⑤正确。故选A。 【考点定位】植物培养的条件

【名师点睛】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7.C

【解析】进行植物微型繁殖时常采用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或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可能不带病毒,故选C 。 【考点定位】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名师点睛】(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培育无病毒植株苗,应选择不含病毒部分培养,而植物体新生部位不含病毒,如根尖和茎尖。 38.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条件,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消毒,对实验器材需要进行灭菌,A正确;当植物还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时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自然也就不需要光照,如果有光就不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维管组织,C错误;该阶段要进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脱分化,这就必须要有适宜的养料和激素,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B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名师点睛】①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该阶段要进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脱分化,这就必须要有适宜的养料和激素,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②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必须是在无菌条件下,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培养产生出的细胞是正常细胞,否则培养基内将长出许多霉菌,与离体细胞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形成不愈伤组织。③由于此阶段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 39.D

【解析】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A错误;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则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能表达全能性,B错误;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属于细胞工程中的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C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条件 【名师点睛】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

因;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0.C

【解析】不同的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错误;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但是都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基因是相同的,B错误;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导致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C正确;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化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41.

(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2)蛋白酶

(3)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4)乳酸 比色 对氨基苯磺酸 玫瑰红 【解析】

(1)腐乳制作的流程为:制作腐乳胚→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2)腐乳的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有两方面: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4)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性物质,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结合成玫瑰红色化合物。 【考点定位】腐乳的制作

【名师点睛】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42.

(1)平板划线法 单个 倒置

(2)NaNO3 尿素 葡萄糖 氮源 碳源 (要求:前后对应) 脲酶

9

(3)乙 1.16×10 少 (4) 灭菌 【解析】

(1)由图可知,其采取的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能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接种后培养基应倒置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其氮源是尿素,所以培养基中要除去含氮物质,即去除NaNO3,并加入尿素和葡萄糖,以提供氮源和碳源。尿素分解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发生改变,酚红由黄变红,使菌落周围呈现红色,所以培养基中要加入酚红作指示剂。

(3)甲同学只涂布了1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 丙同学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数据缺乏正确性,所以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

6

确可信的。在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

6

样品(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中的菌落数是=10×23.2×1/0.2=1.16

9

×10个。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定得密度偏低。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名师点睛】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43. (1) ① 淀粉 琼脂 ② 菌落 ③ 灼烧灭菌 液体 ④稀释涂布平板法 ⑤ 透明圈

(2) 火焰

(3)选择 鉴别 【解析】

(1)实验步骤:①筛选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需要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琼脂常常作为凝固剂制作固体培养基; ②将稀释后的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许多菌落;

③金属的接种工具使用灼烧灭菌法灭菌.淀粉分解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需要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摇床震荡培养;

④淀粉分解菌的鉴定需要将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淀粉分解菌能够将淀粉分解而使得以淀粉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非蓝色的透明圈.出现透明圈的就是淀粉分解菌,经进一步纯化培养可达到实验目的;

(2)微生物培养的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所以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从用途分析,①所用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⑤所用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菌种,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鉴别培养基是指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或反应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从土壤中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 44.

(1)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 。 (2)大量元素 植物激素 生长素 (3)细胞的全能性 有丝分裂

(4)培养基 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5)选择性表达

【解析】

(1)图中A表示脱分化、B表示再分化。

(2)菊花的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固体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还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3)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图中A、B过程只有有丝分裂,生殖器官还没有形成,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操作,外植体要消毒,培养基需要灭菌处理。B是脱分化,形成了胚状体,其中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所以B过程需要适宜的光照。

(5)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A不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B表示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