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以中医学术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方 -为指导,以方剂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样就能贯通整个方剂学了。
方剂学于20世纪50年代方剂理论体系才得以初步形成,方剂学才逐渐地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
研究方法是在传统中医临床观察和思辨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和吸取现代科学方法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系统、辨证的基本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结合,方剂学科理论与现代多学科技术手段的结合。
扩展资料方剂学研究具体工作主要有临床试验,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实验研究,多学科研究等方面。
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运
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剂学 怎样学好《方剂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级研究生 于梅《方剂学》是中医学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许多同学对学方剂感到头痛,认为背方歌、记组成枯燥乏味,而且背后就忘。
尤其在临床见习或跟老师坐诊时,发现临床所用方剂大多与课本中所学不同:有的方子与所学方剂仅一两味相符,还依稀可见原方的影子:有的则面目全非,完全是老师的自组方。
由此疑窦丛生,提出了背方剂还有没有用 背多少方子为好 如何背
所学方剂与临床关系如何 等一系列疑问。
笔者临证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工作和学习中,对学用方剂略有心得,笔之于纸,希冀能给后学者一点启迪。
1.背多少方子为好
《方剂学》教材中所选方剂比较精当,且各科有代表性皆有,总计200多个,这是众方之基石,是必须记住的。
记住这些名方和临床常用方,初入门墙,已足矣。
当医生之后,再根据临证需要,不断充实没学过的有效的新方,借以丰富自己,恐怕还要增加一倍。
记得南京有位樊天徒先生,掌握了一万首处方。 2.如何背方子
背方剂的方式因人而异,或依照课本上的方歌,歌诀琅琅上口,好记;也可按照自己的方式编顺口溜来记。
总之,只有采取方式的不同,毫无投机取巧可言。
只要下死功夫背,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而言,记住二三百方,是不难做到的。
背过了,不久又忘了,怎么办 再背,重复是记忆之母。
年轻时记的东西,到老都记忆犹新,这叫“童子功”。 3.如何学习方剂 理解是记忆之父。
学方剂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不仅要背诵,还要通过记组成,学其立方之法,悟其制方之意。
君臣佐使,药物用量,都要高清楚。
如徐灵胎所言:“昔者圣人之制方也,推药理之本源,识药性之专能,察气味之从逆,审脏腑之好恶,和君臣之配偶,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经络,其思远,其义精,味不过三四,而其变化不穷。
他还指出:“古人制方之异,微妙精祥,不可思议。
盖其审查病情,辨别经络,参考药性,斟酌轻重,其于所治之病,
不爽毫发,故不必有奇品异术,而沉疴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
只有领悟其立方之义,才能掌握其真谛,临证方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此外,还要学会作同类方的比较分析,例如桂枝汤与麻黄汤,麻黄汤与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苡甘汤,大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桑菊饮与银翘散,三承气汤等。
通过比较分析,即可理清处方用药的特点,又有助于加深对方子的记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方子,是撰方医生一生心血的结晶,如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丹溪的大补阴丸,陶节庵的回阳救急汤,吴澄的补脾阴正方等。
有的医生是“名以方传”,如三子养亲汤的撰方人韩飞霞,一贯煎的撰方人魏柳州,牵正散的撰方人杨倓等。
如能由其方而进一步学习他们的学术思想,不仅方记得牢,还会有其它更大的收获。
4.方剂与临床关系如何
首先,把学到的方剂运用于临床,由“规矩”变为“方圆”,并在临证中学会加减变化。
如已故名医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所言“加减变换之美,从来所无”。
“知常则以达变”,当行医10年、20年,有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之后,就要逐步摆脱方剂的约束,以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宋代名医徐叔微云:“余读仲景书,用仲景法,而未尝泥于仲景方,斯谓得仲景之心”。
元代罗天益叶主张“临病制方”。
金寿山指出:“临证治病,既要掌握几张主方,又要随时变通。 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证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
已故名中医蒲辅周先生更进一步强调“一人一方”。
他说:“医生没有‘通关钥匙’,看病就如同拿钥匙开锁,一千把锁,就要一千把钥匙。
就是所患病状完全相同,但人有男女老幼,地有南北西东,时有春夏秋冬,质有刚强柔弱,就要求我们同中求异,做到“一人一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习用套方套药的路子,提高疗效。
明乎此理,临证之际,有现成方可用者用之,不合适的加减变换之,完全不对路子,无方可用者,则因证立方,自辟蹊径。
正如张洁古所云:“前人之方,也都是前人对证之药,你要用,就必须审证求因,‘体指下脉气’,看合适不合适。
他曾形象地把这比作“拆旧房,盖新房”,有的材料可用便用,用不上就不要用,完全不合适就只好自己想法子了。
其次,带着病人的“病情”去读书,为解除病人的痛苦、抢救病人的生命而求立竿见影之效。
元·滑寿治疗“一妇反胃,每隔夜食,致明晚吐出不消,其脉沉细弱,他医以暖胃药罔效。
求治于滑氏,滑氏迟疑不决,难以处方。
夜来他带此病潜心拜读前人有关论述,终于从李东垣治“反胃”中得到启示:“通其秘,温其寒,复以中焦药和之。
他按照这种方法,二十余剂便治好了这位患者的病(《张氏医通·反胃门》)。
韩飞霞云:“余每以夜央跏坐,为人处方,有经旬不能下笔者”,这其中也道出了医生处方的辛苦。
事实上,医生的许多好处方,都是这样“逼”出来的。
带着遇到的棘手的或从未见过的病例,沉浸在书海中,寻找解扣开锁的窍道。
翻开古奥的中医典籍,便如同向长辈请教,虽不必正襟危坐,但虔诚的态度必不可少,决不同于读武侠、言情小说那样轻松,也不同于“随便翻翻”那样洒脱,病家的性命就悬于你的笔下。
“书卷多情似故人”,一个问题的豁然领悟,一个相似病案提供
的医疗经验,一首名方的化裁,一两味药的灵活运用…无不使你茅塞顿开,想到又可治好一位病人,又能解决一道难题,顿觉“灯花亦灿烂”。
虽然“天下之病,千端万绪,而我之设方亦千变万化”,但“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易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医学源流论》)即无论临证方剂如何变化,法不离宗,其遣方用药思路无不受经典方剂立法之启发。
否则,临证用药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综上所述,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所选的方剂都是历经临床验证的,是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总结,是方剂中之精华,也正是我们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学好经典方剂,是我们步入医门的必由之路。 学习中药制剂分析第一章的心得体会100字
(一)定义:1.中药分析的定义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制剂的定义 根据药典、制剂规范和其他规定的处方,将中药的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它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的定义 中药制剂中的一些药品经过药品监督局审批,在市场上允许出售,可以通过医生诊断给患者使用,也可由患者根据经验与常识直接使用的中药制剂产品。
(二)发展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医学家们著成了中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中医药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还收载了许多有名的方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成药剂概念,主张成批生产,以备急用;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了历代医药学家用药的丰富经验,著成“本草纲目”,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3000余首,剂型近40种,是中医药学中一部享誉世界的巨著。
(三)评价历史 最初感官的检查,检验只能由有经验的人进行,外行人则完全不懂,缺乏客观指标。
50年代开始将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63版药典分两部,其中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至95版已收载药材522种,中药制剂398种,增加44%。 剂型有注射液。
检验方法用植物形态学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感官检查方法,如显微鉴定技术,化学鉴别方法、色谱法,尤其是TLC法对制剂中所含药材的鉴别;对不同制剂的制剂规格进行检查;检查有害杂质如:杂物、砷盐、重金属等,并对部分药物中成分已明确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水平有很大提高。
(四)药典一部介绍:标准内容包括[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但就整体水平来讲,还处 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有待完善。
特别是含量测定项目,是中药制剂分析中的薄弱环节,以药典一部为例,药典出版6部,53年无中药,63年出版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制剂,无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只以处方和传统工艺控制质量 谁能谈谈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你是想进医院,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话不防自考去实现,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自考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如果你是为了兴趣,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话,我可以推荐几本书你看:
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必看的,这是基础,是你踏入中医殿堂的铺垫。
必须认真的掌握。
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是临床基础,也是必看的。
中医基础血扎实了,学这些可以比较轻松,尤其是诊断。
学中医其实就像走路,一条道,分几条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一条岔路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地。
再次就是中医的各个临床应用的了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针灸学》很有用的,就算给自己保健也是不错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学习古代的中医专著则《医古文》要看,前人的精华太多了,如:《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丹溪心法》《景岳全书》《脾胃论》等都可以看的。 学习中医后的感想8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
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 -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
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
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
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 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
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
一,先宏观后微观。
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
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
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
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
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
很多内容,理解以后就会记得,而没有理解,记来何用?当然,理解也是分层次来的,先浅后深,先一般后特殊。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一个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学,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关键是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善莫大焉。
我记得当年背了好几百个处方,但是临床根本不怎么用,现在还能背的处方不会超过50个吧,也没有临床开不出方的情况,呵呵。
学习方剂的问题,我以后会单独论述。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一个临床医生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处方。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一方融会可变数方,一法学透可变数法。
很多老医生喜欢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 先大量的背诵,以后慢慢理解,对于幼儿学医,这个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就不应该这样学。 何况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临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样,可惜
了背书受的那些罪哟。
传统的学习方法,打杂三年,抓药三年,抄方三年,动不动十几年以上才可以出师。
真正学医的时间并不多,这些规矩里面,包含着对学徒劳动力的残酷盘剥。
而我以为,一个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中等资质,学习条件和方法合适,三年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这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至于执业医师考试,我指导的几个学生都能超分数线近一百分过关。
也可以证明这一套方法对付应试教育还是同样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学中医。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医学体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学术 对前辈的经验,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以临床疗效来验证。 凡是科学的体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这是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分辨是非,轻易转进中医各家学术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没有别的收获。
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可以得知八九,也是这个意思。 方剂学笔记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96%B9%E5%89%82%E5%AD%A6&restype=-1&id=10000000&ty=0
这些不知道能帮上你吗 求学中医学理论心得体会
第一是知识的积累
知识的积累是枯燥的、需要死记硬背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重复来重复去加深记忆的。
知识的积累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你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才能对中医学有完整的
认识,或者说只有等到你把中医学的绝大多数知识掌握了以后,你才能对中医学有准确的认识。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第二是实践中的领悟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积累上不能超越的话,也就是说不去实践的话,知识就只能是开心辞典了。
领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将知识与对象紧密联系起来,帮助你正确的把握对象的所有方面。
或者直接了当地说,领悟是为了让你把知识更好的放下,这样才能深入到对象之中去,合二为一。
将知识和领悟两者统一起来,就有个技巧。 因为知识的积累确实是枯燥的、乏味的。
因此,你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比如我不喜欢教科书,阅读教科书总是会让我感觉兴趣索然。
我通常是看书籍、论文。
中医学以外的书籍我看得比较多也比较杂,这里我介绍几部对中医学多学科研究有帮助的,如《从混沌到有序》《系统科学》《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隐缠序》《通向实在之路》…
虽然书籍中的知识介绍得不是那么系统,但充满了作者的思想,很有意义。
阅读完了以后得到的是更加牢固和系统的认识。
中医学方面我入门的书籍是《开启中医之门》,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虽然备受批评但我认为非常不错,非常适合我;还有伤寒论方面的书籍,以及名老中医的著作,等等。
现在我主要是阅读内经等经典。 论文是我阅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论文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是我领悟和灵感的重要源泉。 因为我偏重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所以,我采用的技巧是,树立起自己的广泛联系的人体模型来。 一边学习一边构架,并将它动起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填充它。
我认为等到这个模型树立起来以后,我对中医学基本上就有个稍微完整的把握。
当然,应用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受到条件的限制,我只能从别人那里去检验模型是否合理。 全省中药医疗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
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
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
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
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
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
《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
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
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 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
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
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
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
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 热论》。
《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
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
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学习中药方剂的好方法
中药方剂就是得死记硬背的东西,有的时候对药性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针对药物可以了解方剂的治疗作用 方剂学的组成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出现和发展
中国古代很早就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摸索出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汤剂是最早的方剂类型。
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
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91首,还记载有汤、丸、散等剂型。 《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 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后世尊为经方。
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惜多亡佚。
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
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 300首;王焘辑录的《外台秘要》,载方6 000多首。
宋代出现了由 -组织编写的方书:《太平圣惠方》载方16 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
《和剂局方》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
金元时期有名医刘、张、朱、李四大家。
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
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
他们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
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并存的时方。
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
明代朱琴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 739首,为方书之最。 吴昆《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
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 -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
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陈修园的《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
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的中西汇通的新思潮也波及方剂研究,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的成就。
组成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
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记载。
历代医家对它们的涵义各有解释。
如元代李东垣说:“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
此制方之要也。
明代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
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可见“君臣佐使”的涵义是经过不断补充而逐渐完善的。 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相对较其他药大。
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
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性,或为其反佐。
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证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
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
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为臣药;杏仁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为使药。
“君臣佐使”现多改称“主辅佐使”或“主辅佐引”。
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
方剂的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
药味加减变化是指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增减变化而相应地加减臣药和佐药,若因药味加减而引起君药和主证改变时,则属另行组方。
药量加减变化是指由相同药物组成的方剂,加减其中某些药物的剂量而使方剂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若因药量的增减而使方剂的君药和主证完全改变时,也属重新组方。
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
生相应变化。
分类
科学的方剂分类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组成和临床运用规律的重要手段。
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多种探讨和尝试,有按病名、证候、功效、临床分科、方剂结构、病因、脏腑、组方、剂型等多种分类方法。
其中以按病名分类的方法历史最为悠久,《五十二病方》就是最早按病名分类的方书。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查找应用。
《汉书·艺文志》中的“经方十一家”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金创瘛疭方》等,以及《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类方准绳》等,也都是采用这种分类法的方书。
按证候分类的方书首推《伤寒论》,内将方剂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候变化分类,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按功效分类源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他将中药按功效分为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种,称为十剂。
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自序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
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将中药十剂分法应用于方剂分类的依据,对提高方剂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一定意义。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的“八法”,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都是按功效分类的。
按临床分科分类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列为“经方十一家”之一的《妇人婴儿方》;《千金要方》中也有妇人方、少小婴孺、七窍病
等按科分类方法。
以上四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都比较实用。
现代方书多采用以功效为主的联合分类法,如冷方南等编著的《中国基本中成药》的目录部分采用功效分类法,索引部分采用三级分类:第一级按内、外、妇、儿、五官等分科,第二级按病名分类,第三级在病名之下再按证候分类。
这种方法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又比较实用。
按方剂组成结构的分类法只见于《内经》中的“七方”。 按病因和脏腑的分类法,首见于《千金要方》。
按主方的分类法,见于明代施沛的《祖剂》,书中选古方70首为主方,将衍化方分列其后,合计800余首,对研究方剂的源流有一定价值。
按剂型的分类法多见于现代中成药制剂手册,便于制剂时查考使用。
现代应用和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广泛使用古今方剂。
它们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艾滋病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在实验研究方面,为提高方剂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方剂的理论及复方药理、药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复方的作用机制,剖析药物的配伍关系,提高对复方立法组方的理论认识,以发现古方的新用途,促进新方的创制。
在剂型研制方面,重点解决传统剂型中存在的问题,如煎药费时费力,浪费药材,服用不便,质量不够稳定等,制出一批疗效稳定、
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中药片剂、冲剂、滴丸剂、注射剂、海绵剂、栓剂、油剂、霜剂、气雾剂、泡袋剂、粉针剂等,丰富了方剂的剂型。
剂型研制中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如超滤技术、快崩技术、挥发成分稳定技术、冷冻浓缩技术、干法造粒技术、沸腾造粒技术、无菌灌封技术等。
在质量控制方面使用了薄层扫描、高压液相、原子光谱、核磁共振等仪器设备,使复方逐步达到定性和定量,制剂质量不断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