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九上·乌兰期中) 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 涕泗横流 狂妄自大 舐牍之情 诘难 B . 恪尽职守 刻骨铭心 怒不可恶 嗤笑 C . 弥留之际 重蹈覆辙 怀古伤今 潮迅 D . 脑羞成怒 黎民百姓 断章取义 忐忑
2. (2分) 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
①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 , 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自强不息 自知之明)
②新开放的人工湖海珠湖,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前往参观游玩,湖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 , 在湖上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小岛。 (别出心裁 别有用心)
③广州市海珠区的小洲村,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富有水乡 , 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情调 情境)
A . 自强不息 别出心裁 情调 B . 自知之明 别出心裁 情调 C . 自知之明 别有用心 情境 D . 自强不息 别有用心 情境 3. (2分)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 .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浪费。 C . 谁也不会否认,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能使人提高修养。 D . 我们初三同学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面孔。 4. (2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 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B .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
C . 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D . 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5. (6分) (2017七下·重庆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 1 页 共 8 页
秋天的心
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
第 2 页 共 8 页
本文在开篇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请仔细阅读3-6段,用原文来说说作者笔下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3)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①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②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4)
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 (5)
我国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秋天,本文就引用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你还知道关于秋的诗句么?请写出一句。(不得照抄原文中的诗句)
6.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
第 3 页 共 8 页
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
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2)
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划浪线句的表达效果。 (4)
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5)
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6)
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1·厦门) 风筝(亦称“鸢”),浸染古典诗意,装扮现代天空。为筹办新一届厦门国际风筝节,主办单位拟组织“鹭岛竞飞鸢”宣传活动,同学们准备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
(1)
【拟写“鸢节欢迎辞”】刘悦负责拟写“鸢节欢迎辞”。为凸显放风筝的魅力,他特地找来几则参考材料: 【材料一】古代诗文对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多有描述,如宋代《武林旧事》记载“清明时节,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又如清代高鼎《村居》描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材料二】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百子图》都有放风筝的生动画面。现代画家李可染也有一幅名画《牛背放风筝》(见图),寄寓平步青云之意,表达美好祝愿。
【材料三】扶摇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悬得多高呢/细细一线,却想与整座天空拔河/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见
第 4 页 共 8 页
了/沿著河堤,我开始拉着天空奔跑(轶名《风筝》)
【材料四】放风筝时,手牵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梁实秋《放风筝》)
根据上面材料和你的生活感悟,探究一下:放风筝时,除了风筝,还放飞了什么?请将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帮刘悦把“鸢节欢迎辞”拟写完整:
来吧,来吧,相约鹭岛鸢节,相约在金色的阳光下,相约在温暖的情谊里。 来吧,来吧,放飞五彩风筝,放飞________,放飞________。 心相约,心相约,相约鹭岛鸢节,不论咫尺天涯。 (2)
【为“鹭岛鸢联”配画】擅长书法的林枫手书了一副鹭岛鸢联。班长提议,为这副对联配上图画,使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请你展开想像,将对联所体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凤凰花开映鹭岛,风筝竞飞绘蓝天。
[注:凤凰,此指凤凰木,系厦门市市树。树冠宽广,叶呈羽片状,花大色红。 (3)
【宣传“鹭岛鸢节”特色】主办单位印了数百份风筝节活动安排表,要求志愿者分发时结合安排表的内容向游客简介鸢节特色。请细读下表,简要说明新一届风筝节将体现哪些特色?(至少说明三点)
厦门国际风筝节活动安排表
时间 ×月×日 周六 ×月×日 周日 中午 下午 下午 晚上 上午 上午 主要活动内容 开幕典礼,放飞“巨龙”风筝 海峡两岸特技风筝表演 万国风筝大汇演 厦门风筝队独家表演灯光风筝 各国特技风筝空中角力 少儿风筝汇演(400名厦门儿童在风筝上自绘梦想,放飞天空) 马来西亚特色风筝放飞,空降糖果小礼包 万人风筝大放飞(来自厦门各行各业的数万民众参与)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8九上·宁波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第 5 页 共 8 页
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在散文诗《青春》中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这几句诗,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5-1、5-2
、
5-3
、
5-4
、
5-5、6-1、6-2、6-3
、
6-4
6-5、6-6、
、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第 7 页 共 8 页
7-1、7-2
、
7-3、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