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

2024-08-16 来源:步旅网
《扁鹊治病》教案

教师:韦宇翔 一、导入

出示词语: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谁会读这两个成语?

你们知道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哪类人的吗?(医生)是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可以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呢?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扁鹊(书写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他跟齐桓公之间发生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完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提:扁鹊给谁治病,病治好了没有)

二、初读

1、自由读,带问题读课文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这则小故事包含大道理的寓言故事,同时在文中找出屏幕上这些信息,并在课本中圈画出来。 2、生字词

这篇课文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读好课文,还需读好这几个词语。谁敢挑战来读一读。(理睬、敷烫、骨髓。强调:骨髓)

3、写出: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师生一起填)

那这些信息谁找出来了?(人物:扁鹊、蔡桓公,起因:扁鹊三次要给蔡桓公治病,经过:蔡桓公不同意,结果:蔡桓公病死了) 4、教师指出:时间、地点是什么

课文中除了这些信息,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两点,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地点在齐国。 5、学生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复述课文 现在哪个同学能够根据屏幕上的信息来说一段话(两个) 6、教师指出以后可以用这六要素来复述课文

刚才这两个同学说的这两段话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写事这类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借助六要素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了吗。

三、精读

1、读第二段,填表。 扁鹊与蔡桓公 时间间隔 有一天 过了十来天 十来天后 扁鹊如何表现 皮肤 小病 不治将往体内发展 皮肉之间 不治加深 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打算如何治疗 第一次见面 第二次见面 第三次见面 身体很好 没病(不屑) 热水敷烫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显示高明(讥讽) 不高兴 不理睬 扎针 肠胃里 不治加深 非常不高兴 汤药 第四次见面 又过了十来天 转头跑了 奇怪 无药可救 五六天之结果 后 不久之后 跑到秦国 浑身疼痛 无药可救 跑到秦国 病死了 无药可救 2、品读第二段。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快速搜索课文,找出扁鹊几次与蔡桓公见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扁鹊是怎样劝蔡桓公的。请同学们默读1-2自然段,找到表格里的信息。(3MINS)

(1)展示句子: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恭敬、诚恳地)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不屑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第一次劝是在有一天,扁鹊说了什么?蔡桓公回答了什么?(摘抄)

扁鹊拜见作为大王的蔡桓公,并看出蔡桓公有病,他的语气应该是恭敬且诚恳的,所以我们读起来要用恭敬且诚恳的语气。那么从蔡桓公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对扁鹊的话存在什么样的心理?(不相信的,不屑的,质疑的)请你读出这种语气。

(2)展示: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扁鹊走后,蔡桓公又是怎样对左右的人说了什么,结合这句话的意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谁来试试?

(拓展:我们想想,蔡桓公对左右之人说了这些话后,左右的人是怎样回答的?用恰当的语气来给我们说说)

下面老师来当旁白,女同学当扁鹊,男同学做蔡桓公,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一段话。(标红)(板书:不屑、嘲讽)

通过这样一读,我们读出了蔡桓公对扁鹊诊断的不屑以及蔡桓公的傲慢! 3、读三、四、五、六段,小组讨论填表

尽管如此,扁鹊还是坚持给他建议。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刚才老师教的方法,学习第三到第六自然段,完成剩下的表格。(讲解:敷烫-用热水敷和烫,这个烫字,是什么结构?上面是声旁,下面是形旁,声旁表发音,形旁表意义,我们一般说这个东西好烫,说明它被加热过,古时候加热东西都用火,所以这个字与火有关。)

四、思想提升

师:从第一次扁鹊觐见蔡桓公,到最后一次,中间相隔了多长时间?(一个月以上两个月以下)(写:日积月累)这么长的时间里,蔡桓公的病是从哪里发展到了哪里?(皮肤→皮肉之间→肠胃→骨髓。教师引导:由外到内)(写:小错、坏习惯→大错、无可挽回)治疗方法从怎样发展到怎样?(敷烫→扎针→服药→无能为了。教师引导:治疗方法由易到难

最后无药可治,所以我们说他的病由小病到绝症)。(写:无可救药)从病症来说,蔡桓公的病是由小病发展为绝症,如果说从我们的小错误或者是不良习惯来说,日积月累将会怎么样?

而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进言,蔡桓公的表现和态度是怎么样的?(从不相信、不理睬到不高兴,甚至第四次听了扁鹊的解释后仍无动于衷,不听劝告,致使延误了治疗时间,病入膏肓才急忙寻找扁鹊)扁鹊的一次次劝告相当于家长、老师、朋友的劝告,如果说我们犯了小错或者有一些不良习惯,有人给你提出了建议,你却不理不睬,自以为是,屡教不改,那么结果将会怎样?(无药可救)

所以学了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警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当怎么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如不听取别人意见,小错不改,以后也可能变成无可挽回的大错。

六、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打算对蔡桓公说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