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卷
(学科:初三语文 时间:120分钟) (全卷共7页,22小题;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弘扬中华传统,增强文化自信,筑梦民族未来”语文主题学习之旅。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文化·积淀
【活动一】记古典句,感历史文化内涵(19分) (一)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它发展的根脉,文人墨客驻留此地,还会赋予其更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1)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小住京华,借用白居易诗,道尽知音难寻的愁苦心情;“伤心秦汉经行处,(2)__________。”张养浩经过潼关回顾历史,发思古之幽情;“(3)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在密州出猎时喊出为国御敌立功的豪情;(4)“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在北固楼上,借歌颂孙权的胆识气魄而发愤图强;“(5)__________,(6)__________。”躬耕南阳,诸葛亮表露出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7)__________,(8)__________。”零丁洋畔,文天祥满腔悲愤,留下坚贞不屈光耀史册的民族气节;宋濂退休后到应天府朝见皇帝,以自身经历勉励同乡后学马生,陈说自己发奋苦学,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无羡慕的原因是:“(9)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左传》刻画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10)__________,故克之”揭示善抓战机是那场发生在长勺的战役取胜的原因之一……。古代文人留下醉人的笔墨穿透时空,历久弥新,令我们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地徘徊不已……
(二)通过经典古诗文,带领我们游历了历史文化名地。追随着它们迷人的文字[甲](A领悟 B领略)了磅的江河奔涌,翩然的鸟儿飞舞,灿烂的烟霞弥漫。那一个城、一座山、那一片水、那一棵树,始终牵动着我们的情思。捧卷细读,有时湿了眼①眶(A. kuàng B. kuāng),有时笑如花,有时兴奋,有时怅②wǎng( )。这就是经典诗文的魅力呀!
眼下,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杜牧的那首《清明》一诗千古绝唱,经典古诗文让清明这个节日变得深邃悠远,美丽空灵。尤其是“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乙](A戳中 B说明)了无数人的痛点。
2.(1)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②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框(A. kuàng B. kuāng)
②怅wǎng( )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处____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空白划线处句子语序混乱依次填入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④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②④⑥③①⑤ (三)名著(6分)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③④①②⑤ D.⑥④②⑤③①
【活动二】读名著经典,蓄文化之力 4.填写以下表格 名著 作品内容 问题探讨 (1)该插图所对应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1分) 《西游记》 “你一定要做传教士的妻子,而且很快就是《简.爱》 了。你马上就属于我了,我需要你,不是为了个人享乐,而是为了侍奉上帝。”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简.爱》 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两人已经穿越了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是平等的。” 5.雨果说:“任何卓越的胜利总多少是大胆的成果。”请你结合《西游记》或者《简.爱》中某个人物及其相关情节,谈谈对“勇气”的理解。(3分)
(3)这是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时所说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1分) (2)说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65分)
(一)古诗文阅读(18分)
【活动三】读古诗文名篇,颂民族脊梁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同学们对岳飞、夏完淳等历史上民族英雄非常感兴趣,初三年段语文专刊特设专栏——
(甲)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
杜充②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意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③
①
会充己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金军首领四十余。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注]①相:指相州(地名)。②杜充:相州人,两宋之际大臣,金兵渡江后投降。③成:李成,在江淮一带活动的盗寇,后降金成为金国名将。④兀术: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国名将,多次率军南侵,致使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生灵涂炭。⑤所籍兵:指征集的汉族士兵。 (乙)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微。 6.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 文言字词 兀术趋杭州 .飞阳北 .今一举足 .理解方法 课内迁移法:尝趋百里外 .查字典:①山的南面或水的背面。②鲜明,明亮。③外露,显露。④通“徉”,假装。 诗词迁移法:举头望明月(李白《静夜思》) 解释 (1)__________ (2)__________(填序号) (3)__________ (丙)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⑤
④
7.同学们阅读专栏时,对文中划线句在断句上有分歧,请你给个准确的判断( )(3分) A.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C.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8.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1)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 (2)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
9.下面是同学们对专栏的三则材料的解读,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一段中,岳飞父亲认为岳飞能“殉国死义”是因为岳飞从小好学,读了许多书,学识渊博,并向周同学习射箭,本领高强。
B.甲文最后金所籍兵“争来降附”的原因是岳家军作战英勇,与金兵作战接连胜利,又看到岳家军宁可自己挨饿,也不会扰民,岳家军纪律严明。
C.乙诗颔联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重复对照,抒写诗人悲苦之情。 D.丙诗是首律诗,压an韵,韵脚是“冠”“宽”“难”“看”,读来朗朗上口。
10.同学们认为岳飞、夏完淳、文天祥这三个人虽处不同时代,他们身上有些东西一脉相承。请结合甲、乙、丙三则材料进行说明。(5分)
B.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D.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二)文学性文本阅读,完成11-15题(26分)
文化·传承
【活动四】看水袖飞扬,展梨园风采
青衣 阎秀丽
①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②香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不由得翘起一弯笑,她把腮红又用指肚小心地往下拉了拉,让她的圆脸显.得修长了些。着装完毕,香玲静静地坐在木凳上,不敢去看金凤。她知道金凤的眼睛里正在喷火,她能感觉到周身被灼伤时的隐痛。
③金凤是村里红透半边天的台柱子。
④香玲是小剧团里名不见经传的配角。金凤脸上的嗔、喜、笑、怒、伤感、娇羞,诠释着世间凡尘女子的烟火风情。女人似乎能从她那里找到自己的一生。
⑤所以,金凤有了架子,是角儿的架子。每次上台,都需要剧团里的几个头面人物去请。要一请、二请,直到三请,金凤才笑着说:“哟,干吗还来好几个人啊?让谁知会一声就行了。乡里乡亲的,哪来的那些说道儿!”
⑥“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咱们的小剧团能少得了您吗?全指着您给撑场呢。” ⑦金凤嘴角便噙着淡淡的笑,摇摆着腰身出了门。 .
⑧这是这些年唱戏时的规矩,人家金凤要的就是这个面儿!谁让村里人好这口呢。正月没事,唱唱大戏,扭扭秧歌,人们便有滋有味地过完了年。
⑨香玲喜欢青衣。青衣在舞台上水袖飞扬时的飘忽和眼眸流转时的风情让香玲着迷。香玲看青衣,就像看自己。
⑩而今天,她只是被临时抓来救场的。
⑪老规矩,请了金凤三次。金凤托着腮,只是说嗓子疼了,开不得口,今儿是唱不了。
⑫头面人物中的九叔便急得跳了脚。唱戏有唱戏的规矩,锣鼓声已经在村里密集地响起,这戏不能歇。但是,没有主角儿的戏是没人看的,何况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正月十五!
⑬年轻力壮的人过完年就都外出打工了,但村里该热闹还得热闹。正月十五唱大戏,却不想金凤会撂挑子,难怪九叔跳脚了。跳脚归跳脚,这戏还得唱,别的角儿都收拾妥当了,断不能临场改戏。九叔思忖良久,心里便有了谱儿。
⑭香玲!
⑮金凤和香玲一个村东一个村西,一个主角一个配角。
⑯金凤在县剧团学过一段时间,无论是扮相、身段,还是唱腔,都是专业水准,能自然地演绎出青衣的一腔心事。香玲是山野里长出来的花儿,没有在县剧团里熏陶过,却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起来低回婉转,别有一番风韵。但是亏就亏在了脸蛋和做派上,香玲自是多了一份山野间的气息。所以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自然而然地成了金凤的专属角色。
⑰九叔找到了香玲,香玲点头。香玲不想让九叔为难,九叔眉头紧锁着的疙瘩让香玲的心也揪在了一起。 ⑱揪在一起的心会疼。看着九叔的背影,香玲轻轻地叹了口气。九叔的眼睛里只有金凤,这是村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儿,香玲也知道,但是香玲的心还是会疼。
⑲香玲出门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雪,雪花很大,把夜晚的村庄罩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 ⑳谁也没有想到,金凤会突然闯进来。 ㉑金凤面无表情,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站着。
㉒外面的雪花依然在飘,两扇门在她身后尴尬地一张一合,挑衅似的吞吐着寒气。 ㉓香玲赶紧从坐着的椅子上挪到一个小木凳上,灯光明明暗暗地在她的脸上滑过。 ㉔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㉕旋即,另一个青衣装扮的人稳坐在灯光下,如冰如雪,凛然不可侵犯。
㉖九叔挠了挠头,看了看金凤,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又看了看香玲,还是挠了挠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㉗外面的雪下得越发大了起来,孩子不扛冻,老人们便带着孩子一个个离开戏场。可九叔依然亮着嗓子吼:“开场!”
㉘锣鼓声响,响彻了整个村子。
㉙村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锣鼓声和丝弦声挤满了空荡荡的村庄。雪花飞舞着,和台上红红绿绿的戏服相衬,竟然有着说不清的魅惑。
㉚两个“青衣”从左右幕侧飘然而出,青衫鼓荡,水袖飘忽,一个云手,一个盘腕,随着丝弦声起,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㉛九叔把胡弦的调门儿调得高,金凤使足了劲头儿,香玲也毫不示弱。两个青衣的唱音势如裂帛,穿透飘舞着的雪花,穿透莽莽的群山,绵延不绝。
㉜不知在什么时候,金凤从香玲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另一个自己。娇俏的兰花指,妩丽的面庞,水袖轻颤,眼波流转,亦真亦幻,是她的形,也是她的魂,风情万种。金凤的心颤了一下。
㉝金凤的声音越发清脆高亢,香玲的声音低回婉转,掺杂在一起,竟然有着意想不到的和谐。那和谐让金凤的心又颤了一下,竟觉得自己和自己的戏都与以往有了不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㉞九叔眼里飘进了雪。
㉟他转头望了望台下,低下头,雪花从眼里流出来,变成点点晶莹,落在他的弦弓上。 ㊱台下早已空无一人,那些零星的脚印已经被大雪掩盖。 ㊲A台上依然是水袖飞扬,在漫天飞雪中如三月杨花袭人面。 11.【梳情节】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补充缺漏的情节。(6分)
①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潮:两个“青衣”同时登场; ④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顺序】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一种叙述顺序,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3.【揣人物】联系上下文,揣摩“笑”字所蕴含的人物心理。(4分)
(1)香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不由得翘起一弯笑,她把腮红又用指肚小心地往下拉了拉,让她的圆脸显.得修长了些。(2分)
(2)金凤嘴角便噙着淡淡的笑,摇摆着腰身出了门。(2分) .
14.【析文章】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多处将金凤和香玲进行对比,不仅表明两人角色、地位的不同,还突出了金凤无论在扮相、身段,还是在唱腔功夫上较之香玲,都更胜一筹,更令人敬佩。
B.小说结构严谨,如开头香玲“不敢去看金凤”时的心理与后文“金凤面无表情,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站着”等细节形成照应,表现香玲面对金凤时的惶恐与不安等复杂心情。
C.金凤和香玲“从左右幕侧飘然而出时,情节随之发生突转,将小说推向高潮,金凤这人物形象由此发生了变化
D.小说以“青衣”为题,讲述了正月十五那天发生的两个“青衣”女子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余味无穷。
15.【赏妙处】古诗文丰富的文学意蕴经常传承现代,选文和以下链接材料都写到了“雪”,请完成下面题目吧!你会发现当代文学的高楼大厦往往源自古代文人的文学智慧。(9分)
(1)选文第㊲段和链接材料划线句都以春花喻冬雪,请你选一句加以赏析。(3分)
(2)纵观古今,文学作品时常在结尾方面颇有雕琢。看,选文的结尾第㊱㊲段和链接材料的结尾场景相似,都耐人寻味,你能看出各自其中的深刻意蕴吗?请结合文本分别探究选文的结尾第㊱㊲段和链接材料的结尾。(6分) 【链接材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㊱、㊲段】:台下早已空无一人,那些零星的脚印已经被大雪掩盖。 台上依然是水袖飞扬,在漫天飞雪中如三月杨花袭人面。
(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6-18题。(10分)
【活动五】趣谈戴“冠”,识传统礼法
“冠”之礼法知多少
曹保顺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习惯,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选文有删改)
16.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 C.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1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
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 【材料二】
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 【材料三】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四)非连续性文本联读,完成19-21题(11分)
文化·实践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爱国赤诚丹心传承千年,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退休之后,她利用短视频平台,给大家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将国家的重大物理科技进步用通俗易懂的实验解释给“娃娃们”听,“科学重器,筑梦未来”是吴教授的情怀和理想。 【活动六】礼敬吴於人,筑梦民族未米 材料一:
直播现场
“今天给大家介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天眼,位于贵州,在世界上口径最大、最灵敏。”正解说着的吴姥姥,“腾”地一下,从屏幕下方举起来一口铁锅,对着镜头继续演示。“FAST像一口大锅,大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这个锅里装满了酒,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4瓶。500米口径的FAST又像一个朝天看的眼睛……将来如果一旦有外星人联系我们,最早发现的可能就是中国的FAST。”
太空中的宇宙射线长啥样?姥姥右手擎起一把竹扫帚,左手从扫帚柄划到末须端,网友一下子明白过来:它的轨迹就像扫帚一样,从能量集中到渐渐减弱、分散。
火箭是怎么上天的呢?靠高压气体的反推作用,想象得出画面吗?吴姥姥掏出一个气球,一点点吹大,突然一松手,气球蹭地往上蹿,飞走了。还不够一目了然吗?
——摘自新浪网
材料二:
直播初衷
“国家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更多深入的学习和有益的科普”是吴教授做科普的初心,“科学重器,筑梦未来”是吴教授的情怀和理想。
——摘自新浪网
轻快有趣的短视频背后,是“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孜孜追求。吴姥姥做青少年物理科普,到如今已有16年。这16年来,她一直在做的努力,就是将复杂的原理和艰涩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验,既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又考虑不同年龄受众的接受能力。如今年过七旬,面对短视频这一新鲜事物,她重头开始适应和学习。于是,才有了“爆款”的诞生。
与她的视频风格一样,吴姥姥的账号名字同样简洁明快,就叫“不刷题”。不只是物理,中小学生所接触到的许多学科知识与原理,本就来源于日常生活。它们本该鲜活生动、亲切自然。让学习者发自心底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而不是深陷做不出题的恐慌;让学习不再是一个苦差事,而成为来自内在驱动的自觉行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学科回归本质,让教育回归初衷,让学习回归本位,教与学才能真正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心灵唤醒。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视频主页
材料四:
各方声音
刷题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吗?结论是肯定的。理论学习和刷题就像钢筋和混凝土,你可以很快的用钢筋扎出框架,但只有浇筑了混凝土,才能让这个框架更稳固。
——知乎网友
“不刷题”的吴姥姥,她说的不刷题,不是不做题,只是说不盲目地刷题,这样让同学可以提高兴趣,也不会为了刷题而感到烦躁。
——网易新闻
1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选出下面选项中符合文义的一项( )(3分)
A.中国的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最灵敏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因此外星人能最早发现并联系我们。 B.吴姥姥用气球演示火箭升空,给观众一个直观的画面,告诉我们火箭靠高压气体的冲击作用上天。 C.做青少年科普,只要将复杂的原理和艰涩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验,就可以获得成功。 D.真正的教育应该回归本真,让学生发自心底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让学习成为来自内在驱动的自觉行为。 20.阅读探究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点概括出吴姥姥的科普视频走红网络的原因。(4分)
21.初三化学实验新课阶段,同学们还未进行过“土壤的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操作,化学张老师要求同学们多做《常见的酸和碱单元练习卷》的题目,同学们则更想进行实验操作,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代表班级向张老师反映同学们的心声。(4分)
三、写作(60分)
【活动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2.人生是公平的,上帝分给每个人的苹果都被咬过一口,只是被咬的位置不同罢了。我们要愉悦的接纳每一个被“咬”的苹果。人生漫漫,也有狂风暴雨··即使感受到生活中的“不完美”,也要相信生活,不断前行。 请以《悦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20222023学年初三语文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卷答案
一、(25分)
【活动一】(19分)
(一)1.(10分,每空1分)(1)莽红尘何处觅知音(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会挽雕弓如满月(4)年少万兜鍪(5)苟全性命于乱世(6)不求闻达于诸侯(7)人生自古谁无死(8)留取丹心照汗青(9)以中有足乐者(10)彼竭我盈
(二)2.(1)(2分)①.A ②惘 (2)(2分)甲处.B 乙处.A
(3)(2分)经典古诗文,带领我们游历了历史文化名地。(通过经典诗文,我们游历了历史文化名地。) 3.(3分)C (三)名著(6分)
【活动二】4.(3分) (1)三调芭蕉扇 (2)圣约翰 (3)独立自强(追求平等、追求独立人格) 5.(3分)“勇气”的理解(1分)人物相关情节(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勇气是在困难面前保有前行的动力,不气馁。如《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生动阐释了“勇气”的这一含义,火焰山是必经之路,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不成,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悟空大战牛魔王,悟空扇灭火焰山。体现了孙悟空虽然屡战屡败,不放弃。
二、阅读(65分)
【活动三】
(一)(18分)
6.(3分)(1)快走,赶到 (2)④ (3)抬起 7.(3分)A
8.(4分)(1)家中虽然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 (2)岳飞哭着劝谏杜充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 9.(3分)A
10.(5分)言之成理即可。总体概括1分,分别结合材料各1分,语言通顺合理,表意清晰1分
示例:这三人对国家的忠贞和爱国(报国)的热情,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1分)甲文中岳飞劝谏杜充不可放弃一寸中原土地,又哭泣着请求杜充视察军队,在军队溃败时独自力战,看出他一心为国(1分);乙诗文天祥宁可饿死也不与元军合作(不愿投降)(1分);丙诗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抗清随时为国赴死(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或者诗人面对破碎山河悲愤不已,“谁言天地宽”的反问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连是深切的爱国情怀的表现。(1分)
文言文翻译: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祖祖辈辈从事农业生产。岳飞出生时,有像天鹅的大鸟,在他出生的屋上飞鸣,因此得名。岳飞年轻时有气节,办事沉稳忠厚而少言谈,家中虽然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力大无穷,未成年,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周同学射箭,学会了周同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逢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坟墓祭奠他。父亲岳和认为他尽到了义,说:\"假如能被时代所用,必定可以为国死义啊!\"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使刘韐(gé)招募敢战士,岳飞前去应募。当时相州有大盗陶俊、贾进和,岳飞请带
领百名骑兵消灭他们。岳飞先派部分士兵伪装成商人进入敌境后,被盗贼抢劫来充实到队伍中。岳飞再派遣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己带领数十骑兵进逼叛贼营垒。贼军出战,岳飞假装失败,引诱敌人追来时,伏兵四起,先前派遣的士兵抓住了陶俊及贾进和并将它们俘虏了回来。
杜充将率军队回到建康,飞说:“中原的土地尺寸不可以放弃,现在我们抬脚一走,这里就不是我们所有,以后想再得到,不是数十万人不能夺回。”杜充不听,岳飞于是与之一起回到建康。当时命令杜充守卫建康,金军与李成合兵侵犯乌江,杜充关闭城门不出兵救援。飞哭着劝谏杜充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金军于是从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飞等人迎战,王燮他先逃走,诸将都溃败,唯有岳飞率军力战。
杜充投降金国后,宋朝诸将多行抢劫掠夺百姓,只有岳飞军队秋毫无犯。金兀术进逼杭州,岳飞引诱之到广德境内,六战皆捷,擒获他的将领王权,俘虏金军首领四十多。驻军钟村,军队缺少粮食,将士忍饥挨饿,不敢惊扰百姓。金国的中原士兵们说:“这是岳爷爷的军队。”争相前来投降归附。
(二)(26分)
【活动四】
11.(6分)①开端:金凤摆架子临时撂挑子(不肯出场);②发展:九叔请香玲救场;④结局:和谐使戏曲进入全新境界。(共6分,每点2分,意近即可)
12.(4分)写出顺序1分,倒叙或者插叙均可。插叙或倒叙的内容概括1分,各2个作用各2分。
示例1: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1分),把香玲准备上台、金凤怒火中烧的情节提到前面(1分),一方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表达效果;(1分)另一方面也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分)
示例2: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1分),插叙部分补充介绍了金凤、香玲的角色地位、演唱特色等内容,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背景、原因(1分),对金凤、香玲人物间的“矛盾”作了侧面说明。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1分);便于全面刻画金凤、香玲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便于突出文章的主题(1分)。
13.(4分)能写出原因+心情即得2分,意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理解正确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2分)香玲的“笑”是对镜子里自己的装扮感到满意,(或者)也是对自己苦等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做一回主角、演一回青衣的高兴。
(2)(2分)金凤的“笑”是对自己有着专业表演水准、红透半边天的自得,(或者)也是对剧团里的几个头面人物三番五次出面请她上台撑场的虚荣心的满足。 14.(3分)A 15.(9分)
(1)(3分)示例1;我选A句,用三月天气的暖和、杨花袭面的娇美的比喻写出两个青衣女子同台合作表演的和谐画面(1分),写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1分),给人以温暖、欣慰之感(1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示例2:我选B句《白雪歌》以梨花喻雪,写出了雪的皎洁(洁白)(1分),诗人将肃杀的冬雪当作春光来欣赏,给人以欣喜和暖意(1分),不仅写出边塞生活环境的艰苦也写出将士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1分)。 (2)(6分)
选文结尾部分3分,能由景(雪静人空)联系到人(表演美、人情美)再到文章的主旨(回归人性本真、艺术本真,对戏曲的坚守等),言之成理即可,主旨可以有多元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白雪歌》结尾部分3分,能写出景与情(或者主旨送别)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可 选文结尾部分答案示例1:选文结尾写雪静人空,景描写收束全文(或运用留白的手法),含蓄委婉,写出了人情美,艺术美,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金凤的“架子”,香玲的怯懦卑微都在表演中消失,二人再合作中实现了人性的自我救赎,回归自我,艺术回归了本真,美好如“三月杨花袭人面”。天寒地冻,无人问津的寒意在这一刻消失殆尽足以让人忘怀,体现传统戏曲之美,令人痴迷(3分)
(选文结尾部分答案示例2:选文雪静人空之景与“台上依然是水袖飞扬”形成鲜明对比,无人观赏本该无人表演,可是香玲和金凤面对空无一人的舞台依然投入其中,水袖飞扬,表现了两个青衣女子表演得投入、专注,体现二人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痴迷与坚守,体现传统戏曲之美)
链接材料答案示例:《白雪歌》借雪景抒情(运用留白的手法),含蓄委婉(1分),通过描写友人离去后雪静人空的雪景,令人想象诗人久久伫立场景,既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1分),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1分)。
(三)(10分)
【活动五】 16.(3分)B
17.(3分)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以子路停下战斗“结缨”最终被杀的故事为例,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古代贵族非常看重标志着他们身份的“冠”。
18.(4分)冠在古代指成年(1分),古代男子成年后,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1分)。应树立高远的志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1分),自觉提升自我修养(1分)。
(四)(11分)
【活动六】 19.(3分)D
20.(4分)写出3点得满分,1点两分,2点三分
答案示例:①吴姥姥做科普视频直播时形象朴实亲切,语言活泼幽默,氛围轻松自由,非常有吸引力;②吴姥姥在当下流行的短视屏平台进行科普直播,直播时间和地域也不受限制,直播完成后能回放,也保证了科普效度;③吴姥姥拥有一个霸气的账号名称“不刷题”,这成了她吸粉百万的“流量密码”,也使得科普视频迅速走红;④吴姥姥做科普视频从实际出发,用生活化的道具,有趣的实验形式,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⑤从吴姥姥的抖音签名和科普初衷可见,她葆有一种朴实的科学教育情怀,让人敬佩;
21.(4分)张老师,您好!我们知道做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理论知识,不能盲目(1分)。相对于重做这几份练习卷,我们更希望能到实验室亲自做一次土壤的酸碱性测定的实验(1分),动手实践可以激起我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从生活中认识科学,更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1分)。希望老师您能考虑我们的提议,谢谢老师!(表达得体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