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21-06-08 来源:步旅网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馒头山灵岩寺断层工程地质实习

指导教师:刘传孝 作者:陆超 学号:20084088 专业:土木工程 时间:2010/6/5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了解地质构造对土木工程的影响,特殊地质工作方法及典型治理工程技术,掌握在专业设计中如何应用地质知识。

二、实习主要内容

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能够较精确的测点和测定各种地质体的产状要素。

观察确定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掌握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掌握描述记录方法。

岩性的鉴别、命名,描述及其在地质体中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 三、实习地点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 2·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断层 3·济南市长清区苏庄背斜 四、实习时间

2010年6月3日—4日 五、实习内容 1、6月3日

周四的实习内容主要是观察寒武纪系馒头山组地质构造,野外识别灵岩寺断层构造。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

自下而上,馒头山按照地质构造共分10层,各层之间分界明显,特色鲜明。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如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抬手之间,已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老师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

继续往上,有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这不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三叶虫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

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

本次实习的主要的观察寒武纪系馒头山组等地层,该地层为华北地区标准地层,也就是可以用该层地层与其他工作地区地层对比。

寒武系地层层序由新至老如下: 上寒武统

凤山组:蓝灰色薄层状石灰岩夹黄、绿色页岩及少量竹叶状石灰岩。后114米、共分8层。长山组:上部为灰白色厚层,薄层石灰岩,夹少量竹叶状石灰岩;下部为绿色页岩夹结核状石灰岩,赫黄色坚硬石灰岩,含海绿色。厚52米,共分8层。崮山组:黄绿色页岩夹少量紫色页岩,薄层灰岩,薄层灰岩。厚32米。

中寒武统:

张夏组:灰黑色薄层灰岩,致密块状石灰岩互层,含海绿石。分布广泛。但各地厚度不尽相同,崮山虎头黄莫顶剖面厚约170米,共分12层。徐庄组:紫红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底部为具交错层理的鲕状石灰岩凸镜体。厚约50米,共分9层。

下寒武统:

馒头组:灰色页岩和石灰岩,泥灰岩,上部有鲜红色易碎页岩和毛庄组分界,再张夏漫游山一带有熀斑岩侵入体,厚58米,层序如下:

10、鲜红色易碎页岩,厚13米。 9、灰黄色及灰色质灰岩,厚4米。

8、绿色钙质页岩质凸镜体,厚3米。 7、蓝绿色薄层石灰岩,厚2米。 6、紫色及绿色页岩,厚4米。

5、蓝绿色及灰黄色薄层石灰岩,厚5米。 4、杂色页岩,厚8米。

3、灰黄色及灰色钙质页岩,厚13米。 2、蓝灰色薄层石灰岩,含燧石结核,厚4米。 1、黄灰色页岩,厚2米。

毛庄组:紫色及紫灰色云母页岩为主,夹鲕状石灰岩层是石灰岩凸镜体。厚约52米,再张夏镇馒头山剖面如下:

6、灰色鲕状石灰岩,厚0.3米。 5、灰色石灰岩,厚0.2米。 4、灰色鲕状石灰岩,厚0.8米。 3、紫灰色易碎页岩,厚8米。

2、紫灰色云母页岩夹石灰岩结核及凸镜体,厚4米。 1、暗灰色云母页岩,夹石灰岩凸镜体,顶部及底部均有鲕状石灰岩一层,化石丰富,厚29米

A、滑坡的认识

1、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

山”、“地滑”、“土溜”等。

2、滑坡的产生原因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2)地质构造条件 (3)地形地貌条件 (4)水文地质条件

B、断层的认识

1、断层的概念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2、断层的分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

3、断层发生的原因

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

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 2、6月4日

周五主要内容是观察苏庄背斜构造,判定背斜位置,练习使用地质罗盘测定岩层产状。

C、褶皱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特殊情况下,背斜在外力作用下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体现。苏庄背斜就是一种典型的倒置现象。

苏庄背斜示意图(下图)

D、向斜与背斜判断: 背斜侧翼 背斜顶端 风化 背斜 向斜 背斜 背斜侧翼 岩层(地层)在正常情况下是一层层由下(老)到上(新)水平排列着,但当岩层(地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一般来说,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糟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但只要记住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即可。而我们看的苏庄背斜为一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角不相等。背斜核部张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沿轴线向两边延伸,可见一系列水井分布。在这里必须用罗盘测量两翼岩层的产状。 E、罗盘的介绍与使用 1、认识地质罗

又称“袖珍经纬仪”。野外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针、

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可分为底盘、外壳和上盖,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结成整体。可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2、 地质罗盘的使用 a)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b)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

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c)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六、实习感想

短暂的实习紧张而又充实,在2天时间里那我们风雨兼程,追根求源,用我们的热情去探寻地质的奥秘。加强了我们的对地质现象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这一切都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