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

2022-07-17 来源:步旅网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

第四次双周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3年11月02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婆娑/摩挲 保藏/宝藏 撰写/编纂 嬉笑/嘻皮笑脸 B.怔住/怔忡 着急/着陆 瞌睡/溘然 契据/锲而不舍 C.执拗/拗断 载波/载重 玄色/船舷 胆怯/祛除疾病 D.弄堂/里弄 横肉/横财 谄媚/雏菊 荤腥/萦回盘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噩梦 迟顿 摘星览月 金壁辉煌 B.脚趾 蠕动 不同凡响 九宵云外 C.嘈杂 隐密 翻箱到柜 逆来顺受 D.汽艇 俯瞰 豁然开朗 谈笑风生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只狗很忠诚,以前主人在的时候,它整天跟在主人的身边,总是点头哈腰,很开心。....现在突然找不到主人了,它显得那么忧郁。 B.在《随想录》中,有巴金对自己逆来顺受没有为受害朋友伸张正义的忏悔,有对自己....明哲保身跟在别人后面向自己同志丢石块的忏悔„„因为巴金这样严格拷问自己的灵魂,所以才被公认为“世纪良心”。

C.新宝马3系四门轿车为女性汽车树立了新的典范,具有修长的发动机罩,宽大的车门,以及短小精悍的尾部设计等双座跑车的典型特征。 ....

D.广有羽翼的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蓝天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美丽。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的一生正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写照。

B.挂着“草根”标签的旭日阳刚曾经在春晚的舞台上感动了不少观众,有相同生活经历的观众在他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但是,当他们的名字无处不在,他们的光环日益耀眼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却日益模糊。

C.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D.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以“巴金”为笔名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一举成名。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等。1987年完成他的散文集《随想录》。

B.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的手段及时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结构主要是标题、电头、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学习新闻作品,要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

- 1 -

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清代《古文观止》并称“史学双璧”。

D. 狄更斯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代表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高老头》《远大前程》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然而,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是建立在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的,而这种认识和判断又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分不开。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在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也在高速推进。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或许是上百年间才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在看到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看到了当今社会弥漫着的浮躁和过于功利之风。对于价值高低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评价商品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价格、人气的高低。所以,我们才看到有人要把文化遗产产业化、把孔子产业化等种种新奇的提法。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判断,显然是错误的,甚至是可怕的。

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应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更重视遗产与人之间的血脉关系,关注他们之间的真实状态。文化遗产不仅要注重对其整体环境和原有历史风貌的保护,更要注意保护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珍贵的人文元素。这种价值的重要性怎能仅用商业价值来衡量?这或许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

合理把握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保护还是利用,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容易走极端,考虑眼前多,对于长远想得少。今天,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讨论范围。实际上,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机械地进行保护,并且希望其只处于某个历史时期的断面,与其相关的一切都一成不变,那么这种保护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忽视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社会是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特别是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求。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能够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要商品化,都要产业化,都要能够产生出经济价值,这是需要商榷的。这些年,由于某些文化遗产的特质,像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一个对文化遗产的误区,似乎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或者说是体现它的最大价值。文化遗产虽然可能会带来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非商品。类似“将世界遗产产业化”的提法是绝对错误的! 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使开发者只注重遗产之中的经济价值,对于文化遗产背后的那些产生不了商业价值的文化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使文化遗产中蕴藏诸如信仰、风俗、艺术等文化内

- 2 -

涵最终弱化乃至消失。

所以,无论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还是在文化遗产的利用上,都不要走极端化。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量少受人为的干扰。

(节选自《光明日报》) 6.关于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机械地进行保护,希望其不会变化,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

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B.文化遗产要商品化、产业化,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但是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 不是商品。

C.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如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

就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正确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用价格和人气等评价商品的方式来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

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

B. 文化遗产关系到人的生活,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代表着先进的 民族文化。

C.对文化遗产要保护其整体环境、历史风貌、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等,用商业价值来衡量

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

D.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不能统一,使文化遗产中蕴藏

的一些文化内涵最终弱化或消失。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是发展的事实以及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

求等因素,保护文化遗产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B.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关于如

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C.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决定

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

D.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处于自

然状态,避免人为的因素掺杂其中。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9.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抵触 B.吾能弭谤矣 弭:阻止、消除。 C.为民者宣之使言 宣:疏导 D.其与能几何 与:结交。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厉王实行残暴统治的一组是(

①厉王虐,国人谤王。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③以告,则杀之。④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⑤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⑥三年,乃流王于彘。

A.④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记述了召公与周厉王的谈话,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而又虚弱的本质。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谏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形象而贴切。

C.召公从正反两方面来讲述弭谤的道理,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 D.“公卿、列士、瞽、史、师、瞍、矇”都是召公所认为的广义上的“民”,“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之口。

12.翻译下列语句。(9分)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3分)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3分)

(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列子·说符》)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8分)

琅琊溪①

- 4 -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那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3) ,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6)如今 ,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7)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马裤先生

老 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 5 -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 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

- 6 -

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17.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8.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9.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 分,共3小题)

20.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两题共4分,每题两分)

(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

① 牛虻叮上几口,老牛绝不会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 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 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 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2)下列句子填入空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_________,满庭鸟迹映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21. 下面是某报社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请你根据调查的内容,在(1)(2)两处拟写两个小标题,每处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近日,中国青年报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语言文字能力上,30%的学生不及格,66.2%的人存在信件书写格式问题,100%的人存在语法问题。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词穷,词语的使用、搭配和行文格式等存在问题。

有专家指出,“汉语应用危机”一方面是指人们运用汉语的能力下降,出现交流障碍;另一方面是指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的结构变得混乱,功能发生萎缩,进而遭遇被其他语言替代的危险。

(2)

调查中,52%的人认为,汉语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也更看重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这让很多大学生对英语等级证书产生强烈渴望。“但工作后你会发现,不论是写文件、作报告,还是与人交流,汉语的使用率和作用远大于英语。”

- 7 -

专家指出,“当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还未得到切实保证,就盲目地推广外语教育,甚至把外语等同于母语去推广的时候,后果会是什么呢?”

2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4分)

重视民生,有助于形成改革后期的巨大动力 。这样,中国的改革发展大业就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① 而重视民生,就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②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亦即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来看,主要是来自内需 ③ 使其实际利益同改革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④ 就能够使广大民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 ⑤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主要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团结

⑥ 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 六、写作(6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窗外的 ”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