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随堂优化备课资料包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2020-05-11 来源:步旅网
随堂训练·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备课资料包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疑难聚焦

重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对三路大军渡江的报道,在表达方式有同有异,详略处理十分恰当,而且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请加以说明。

【我的回答】这则新闻中相同的是都交代了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江人数、战局的发展趋势。中路军渡江战况写得简略;西路军渡江战况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报道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东路军渡江战况写得最详。这是因为东路军与西路军、中路军所遇敌军都不同,战斗激烈,还因为这里是被敌人吹嘘得神乎其神的“很巩固的防线”。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有必要详写。

关于过渡自然,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内在联系紧密,还应从语言标志上去体会其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的特点。如文中前面写了“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鲁港地区”交代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后面就用“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既交代了西路军渡江作战情况,又补充说明了上文没提及的中路军所遇之敌的情况。前面写了“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后面就写“我东路军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上文呼应。前面写了“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后面就写“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与之相呼应,起到了紧密衔接的作用。

难点1 阅读两则新闻,试着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我的回答】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难点2 阅读两则新闻,试着将两者不同的地方找出来。 【我的回答】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2 芦花荡 疑难聚焦

重点1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的回答】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则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重点2 这篇小说是怎样渲染老英雄(老头子)的传奇色彩的?

【我的回答】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同时,文章着重写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在描述这场“英雄的行为”中,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难点1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我的回答】可以想象,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3* 蜡烛 疑难聚焦

重点1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试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析。

【我的回答】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

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再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重点2 学完课文,你能感受到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我的回答】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难点1 如何理解本文最后两句的含义及句中提到的“烛光”的含义?

【我的回答】句中“儿子的英勇”指这位已牺牲的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他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了,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他的这种牺牲将永垂不朽。“母亲的眼泪”指老妇人对这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疑难聚焦

重点1 在文中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我的回答】作者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作者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作者引导读者发挥想像,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陈设、装饰、园林景观。由于调动了想像力,文章显得生动,圆明园也更显得富有吸引力。接着讲述了耗费劳动之巨。最后,作者又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

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作比较,告诉人们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重点2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我的回答】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难点1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的回答】这句话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加以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比巴特农神庙要高。作者认为,作为艺术来源之一的幻想如果有一个标准的话,那么这个标准就是圆明园。在这句话中,作者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成就。

难点2 为何说从此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雨果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我的回答】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能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他的言论。如果雨果有一点奴颜媚骨,迎合巴特勒之流,迎合政府当局,就不可能仗义执言。雨果是在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破坏与被破坏,其性质本来是判然分明的。但是,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难能可贵的。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明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由此可见,雨果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疑难聚焦

重点1 在引文中萨特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这看似矛盾的一组词语“沉重”和“美丽”分别指什么?试结合全文加以体会。 【我的回答】“沉重”与“美丽”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沉重”的是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纳粹将整个小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是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

重点2 在文中,作者把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对比着写,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我的回答】作者特别写到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个日本人的发言,前者是真诚的忏悔,后者是自私的狡辩。一方面是为了对比,另一方面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

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难点1 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我的回答】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难点2 “他们坐在书桌前……”文中作者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句,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回答】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疑难聚焦

重点1 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的回答】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一事。因为买《山海经》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所以重点详写。 重点2 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我的回答】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若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用“阿长”称呼则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了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者,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者,鲁迅写此文时已人到中年,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难点1 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前半部分充满贬意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么?

【我的回答】情感、态度的变化:不大佩服她──特别的敬意──这种敬意逐渐淡薄,最终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在具体的描写中流露出同情和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只求一年顺顺溜溜,鲁迅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 难点2 如何理解“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的含义?

【我的回答】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真挚的情感,表现了他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从对长妈妈的厌烦、埋怨、畏惧到对她的爱戴、敬爱、祝福,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

7 背影 疑难聚焦

重点1 全文线索——“背影”,文中在哪些段落提到了“背影”?作用有什么不同?哪一次是写作的重点?

【我的回答】第一次:文章第一段。开篇点题“背影”,以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第六段。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次是描写的重点。

第三次:父子告别,看到父亲的“背影”,第六段。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重点2 本文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我的回答】“这一次”是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的父亲的“背影”,作者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难点1 文章的第二、三段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我的回答】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难点2 本文中作者流了几次泪?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来,并想想每次流泪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我的回答】四次.分别是:(1)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这是难过的泪。(2)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这是感激的泪。(3)背影远去,依依惜别。这是惜别的泪。(4)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这是辛酸的泪。

8* 台阶 疑难聚焦

重点1 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的回答】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重点2 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看法。

【我的回答】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难点1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为什么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花那么多笔墨?

【我的回答】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

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难点2 文章的最后写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却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是为什么呢?如何理解父亲的心态?

【我的回答】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9 老王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我的回答】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但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如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总是照顾他的生意等。

重点2 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我的回答】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难点1 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并没有剥削老王的行为,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为什么篇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我的回答】(1)从“幸运”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老王同一层面上了,与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要比老王多很多,这是作者从自我反省的层面表达对老王的歉疚,其实也传递了对像老王这样的劳动者的心灵之声。

(2)和老王最后一次见面时,当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作者夫妇时,不肯收钱,他其实是想表达很想和他们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久的时候。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这些就感到十分后悔。这里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种“真正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10* 信客 疑难聚焦

重点1 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我的回答】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重点2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信客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我的回答】(1)任劳任怨:代人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2)待人宽容、诚信无私: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3)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4)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难点 为什么作者在写信客之前,还写了一个老信客?

【我的回答】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惕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我的回答】开头第一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重点2 课文第三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又是什么关系?

【我的回答】这一段写出了中国石拱桥具有这样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它与后文的关系是:概括——具体。

重点3 4~7段中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了什么?

【我的回答】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分别是: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难点 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举例说明而要选两个呢?

【我的回答】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它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12* 桥之美 疑难聚焦

重点1 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我的回答】作为一个画家,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更着迷

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的作用,即它与周围的事物形成多种结构美,从中领悟到桥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生活周围就存在着很多饱含画意的景致。 重点2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

【我的回答】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以下四个例子: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亭的安闲自在与桥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此外,作者还举了《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并且从反面举了南京长江大桥和成昆线上的直线桥这两个例子。 难点1 试品析“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一句的妙处。 【我的回答】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难点2 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是写桥的说明文,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我的回答】 比较篇目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桥之美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说明对象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着眼点 说明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 说明方法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举例子。 语言特征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13 苏州园林 疑难聚焦

重点1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我的回答】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重点2 本文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我的回答】有些说明文,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的这“四个讲究”是主要的,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几种说明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难点 试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我的回答】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14 故宫博物院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我的回答】两种顺序交错运用。这篇说明文既从整体上介绍建筑群的布局,又从个体上介绍建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说明中要交错运用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首先是作者的行踪顺序,让读者随着他的行踪去游览,从而对故宫的布局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而在介绍某一建筑物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如介绍太和殿,由外到内,由下而上,依次说明它的结构和装饰。这样介绍,让读者对总的具体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重点2 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我的回答】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难点 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我的回答】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15* 说“屏” 疑难聚焦

重点1 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屏”的知识?

【我的回答】屏的作用: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还可以挡风。

屏的类别:按建筑材料和装饰华丽程度不同,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在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大小合适,造型轻巧,色彩高雅,绘画要有诗意。 重点2 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我的回答】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难点1 本文多处引用诗句,说说引用这些诗句的妙处。 【我的回答】“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的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与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第四单元

16 大自然的语言 疑难聚焦

重点1 “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我的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重点2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我的回答】文章第一部分(1~3段),从描写温带、亚热带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那么,研究物候有什么用途呢?文章顺理成章的在第二部分(4~5段)给以解答,说明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那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在第三部分(6~10段)加以具体说明。最后,第四部分(11~12段),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物候观测的意义,提倡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文章从具体现象入手,有条理地说明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 难点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我的回答】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疑点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我的回答】举例的多少,要看需要,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好几个。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认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17 奇妙的克隆 疑难聚焦

重点1 文章的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我的回答】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因此,

四个部分的顺序是不可调换的。

重点2 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说明科学道理的? 【我的回答】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对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例如,在第一节中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举例子、释义和引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这样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讲得富有趣味,通俗易懂。

难点1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我的回答】“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作好行文的铺垫。

难点2 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我的回答】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疑难聚焦

重点1 如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我的回答】文章开篇就提出了这一看似十分突然、结构上也缺乏必要帮衬的观点,然而,作者的用意却在于说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与地质学说有一定关联,以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一般读者很难联想到这样的问题,要在读者头脑中构造这种联系,并向读者阐释理由,就需要开宗明义,确定一个文章进行分析推理的理论依据。因此,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泛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的。

重点2 “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能将其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吗? 【我的回答】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更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若将文题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就对文章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难点 试从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将《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进行比较。

【我的回答】(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19* 生物入侵者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说说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我的回答】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这样安排说明顺序,即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重点2 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我的回答】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难点 如何理解课文第三段第一句话的含义?

【我的回答】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一个物种“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必然会疯狂地繁衍,无法加以节制,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20* 落日的幻觉 疑难聚焦

重点1 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我的回答】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重点2 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我的回答】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考虑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难点 课文第五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按照渔人的行踪,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请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我的回答】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

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中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这是因为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重点2 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说说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我的回答】(1)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2)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3)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祥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他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难点 课文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为什么还要写这一段呢?是否为“蛇足”? 【我的回答】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疑点 学完课文,你觉得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我的回答】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22 短文两篇 疑难聚焦

重点1 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回答】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作者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这正是全文的文眼。 重点2 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我的回答】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写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

难点1 《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我的回答】刘禹锡只引用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意在表明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难点2 《爱莲说》一文结尾改变由“菊”到“牡丹”再到“莲”的论说顺序,是疏忽还是别有用意?

【我的回答】文章这样安排旨在以爱菊、爱莲人数之少,来衬托爱牡丹人数之多,鄙弃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一“独”一“无”与一“甚”,两“褒”与一“贬”,形成鲜明的对比。

23* 核舟记 疑难聚焦

重点1 本文说明介绍核舟时,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

【我的回答】具体说明时按空间顺序说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而全文介绍核舟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说明的。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重点2 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我的回答】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难点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中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之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意图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只有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疑点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我的回答】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24* 大道之行也 疑难聚焦

重点 文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我的回答】(1)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4)“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难点 你觉得文中所谈到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二者区别何在?

【我的回答】相似之处:“桃花源”和“大同”社会都是社会安定、生活安康的社会。

不同之处: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是“大道之行”的实践,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想标准的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本文阐明的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和理想,陶渊明只是具有这一理想的一位理想主义者。而人类社会要真正实现“大同”,还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或者说,所谓的“大同”,更多的只是人们美好的理想而已。

25 杜甫诗三首 疑难聚焦

重点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仅仅是指泰山雄伟高大而高于其他山吗?

【我的回答】这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重点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哪两种理解?它们之间矛盾吗? 【我的回答】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感伤时局,花儿为此溅泪,为别所恨,鸟儿为此惊心。

这两种并不矛盾,因为第二种解释不过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两种解释都突出情与景的交融,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感。

重点3 《石壕吏》中的老妇“请从吏夜归”的“请”是否意味着老妇是自愿的?

【我的回答】从差吏开始的“怒呼”的明写,从老妇“苦诉”中对差吏凶横残暴的暗写,从老妇家中的实况,从唐军溃败急需补充兵源的历史背景看,这决非老妇自愿,如果我们一定要这样说,那也只能说成是“制愿”──被制而愿,或“治愿”──被治而愿。

第六单元

26 三峡 疑难聚焦

重点1 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

【我的回答】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重点2 文章写三峡的高猿长啸突出“三峡之秋”凄凉之特点,这是不是与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相违背? 【我的回答】穷尽物态反映三峡不同季节的特征就是美,用三峡秋季的凄凉与前面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这更是一种配合的美。 难点1 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我的回答】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难点2 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

【我的回答】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27 短文两篇 疑难聚焦

重点1 试分析《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的景色之美。

【我的回答】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重点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我的回答】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难点 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我的回答】《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28* 观潮 疑难聚焦

重点1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我的回答】(1)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间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2)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

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重点2 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我的回答】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29* 湖心亭看雪 疑难聚焦

重点1 舟子认为作者张岱是个“痴人”,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个“痴人”?“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的回答】作者“痴人”的三个表现:痴行,痴景,痴情。痴行:大雪独行;痴景(奇景)(白描): 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

“痴人”表现出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重点2 文章开头写“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后又写到“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这样写从情节上看有什么作用?

【我的回答】开头用“独”字一方面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铺垫,为下文湖心亭上有知音蓄势,使文章波澜顿现。

难点1 文章后半部分用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我的回答】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因此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结,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难点2 找出文中描绘西湖雪景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色?

【我的回答】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0 诗四首 疑难聚焦

重点1 《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愿”是指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重点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有什么意义? 【我的回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征蓬,远飞的蓬草。“蓬”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秋枯后风卷而飞,故又叫“飞蓬”。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与京都长安相比,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苍凉之感,飒爽之意。这一句反映孤身出塞,以边塞景色与征蓬、归雁相映带。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

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重点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我的回答】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难点1 前人论及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结合前面学过的《杜甫诗三首》,说说陈与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我的回答】陈与义历经靖康之难,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这与杜甫逃到成都,再也没有返回故土的经历有着相似之处。陈与义与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善于描写和议论。其余诸如写景瑰丽壮阔,抒情豪迈超绝,音韵响亮,对仗工整,多有相似之处。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本诗布局精巧、运笔灵巧、情思渺远,而这,又是在杜诗中是找不到相同的“案例”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