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族文化

2023-05-18 来源:步旅网
民族主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而这个决定了民族的文化由这个民族的一切历史和优良的德行及思想组成。那么什么又是民族主义呢?那是绝对崇尚本民族文化而忽视或者蔑视其他民族文化的观点。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种极端且目光短浅的思想主导的观点。民族主义者宣扬保护本民族文化不受外来思想的思想侵害,从而保护自己民族文化永远流传不被遗忘。然而他们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长久流传,反会使得自己民族孤立于世界,从而被世界遗忘,等到再次被想起时,估计只有文物才能告诉后来者这些孤立者悲催的结局,因为文化存在的意义和能够传承的原因就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进步。

任何文化的起源都是值得尊敬的,作为相同祖先的人类,我们的先祖因为迁移而到达不同的地域。由于远古时期难以实现人员和信息的交流,从而使得地域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交流,统一的原始文化开始分裂成多条主线,并在各自后人的补充下形成全新且相异的文化,于此同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数千个民族。目前已知的每一种文化都是经历了几百甚至几千年的验证,这些文化支持这些民族可以完美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生存环境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内陆民族不会向往在大海驰骋舟舰,草原民族则倾向于往来如风的自由生活。这正是由于当地环境促使当地民族必须选择的结果,但是不可能每一种文化都能完美适应当地环境,那么对于这一文化所归属的民族只有三种情况:1,迁移,整个族群迁离该地群,寻找适合自己文明的地区,例如北方少数民族,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区。2,改革,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大规模修改从而使得自己的文化能够帮助自己种族更好适应生存环境和世界。这种情况历史上不胜枚举,小如商鞅变法,大如日本举国师唐。这也是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无论哪一种文化改革,总是有着外来文化的注入,从而使得民族文化有了活力。3,不闻不问,坐地待亡。历史上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周朝空度800年时光,不闻时势,几乎偏执地守定礼治天下而丝毫不得更改,终于越治越衰,终被吞灭。历史总是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展示出各种情况的结果,难道不是为了提醒后来者要引以为戒吗?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的历史进程相关的。在这个世界上的数千种文化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两种主流文化分别为东方的中华文化和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但是在文化交流被地理条件严重限制的远古时代,两种文化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因为在君主权利被大幅度削弱的前提下,诸侯的主权意识大幅度提高,从而对新文化新理念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对有新思维的人倍加器重,甚至不惜打破社会阶层:比如秦穆公启用作为奴隶的百里奚为秦国相国,魏文侯启用商旅白圭为丞相等等,彼时人称之为: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无数平民甚至奴隶子弟看到了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机会,纷纷向有识之士求教,并向其他地区宣扬学到的新理念;与此同时,社会的黑暗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对原

始制度进行思考,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理念: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农家、兵家等等,新的文化理念喷薄而出,虽然其中某些理念并不实际,例如道家的小国寡民、墨家的事事躬耕等等,但是精华者多,糟粕者寡。都不一而足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来长足的贡献。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如此惊人的文化井喷现象少之又少,尤其在秦汉统一政权后,对文化思想的限制在接下来的2000多年从未减弱,中国便很少出现这种文化极大繁荣的情况了。在稍晚于东方文化的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中,希腊文化非常接近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城邦的存在,没有统一的国家形式,各个城邦都在为战胜邻邦而努力,同时带来的文化和体育大繁荣也是古今罕见的,今日朗朗上口的西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而千百年之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是打着向这些文化先驱致敬的旗号兴起的。两种文化都是起源于纷乱迭起的历史条件,都有着丰富且思考深刻的文化,都建立了相似的阶级制度和相似的统治制度。甚至在许多细节上两者也保持着高度的相似:两者都崇尚并且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在惩罚力度上也大致相同;两者都在相对统一后实施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限制;两者都是倾向于借助寓言故事和历史证据来分析时势等等。但是两种文化的结局是不一样的,这是由地区条件和生活习俗决定的:中国主要由一片大陆组成,在这片大陆上的华夏族有着压倒性的统治力量,虽然也曾因遭到戎狄蛮夷的大规模攻击而几乎分崩离析,但是在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下,华夏族聚集力量击退并同化了这些外族,从而真正意义上占领了这片土地。而后来者在前人的功绩下继续奋斗,保持并宣扬着这股文明之火,燃烧到周围的小国,燃烧到2000年后的现在。而希腊文化则是主要分布在希腊半岛上,狭小的地域和贫乏的土地使得城邦实力有限,与此同时,希腊周围还存在着许多实力相当的文化敌人:方兴未艾的波斯文化,绵延不断的埃及文化,崇尚武力和暴力的北方游牧文化。不占据绝对优势的希腊文明并没有同化其他文明的实力,相反在不断被其他文明的蚕食下,希腊文明的火种逐渐暗淡,但是文明的火种从未熄灭,消灭了希腊城邦的马其顿,与其说是希腊文化的征服者,不如说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向东攻打到孔雀河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消灭敌人和占领敌国的同时,将自己信仰的希腊文化同时传递给了土著居民。然而天不假寿,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新兴帝国也随着他一起进入了坟墓,但是希腊文化却深深地镶嵌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过的文明中。所以造成的现象是:华夏文明以中国为根基,向四周辐射状扩散,不变的是核心,改变的是实践方式,但是因为中国的内陆政策,中国并没有将领土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地区,所以文化传播就紧紧局限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并没有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虽然经历了十几次政治改革,但是以华夏族为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的情况并没有中断,所以截止目前为止,中国还在以不间断的完整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发光发热;反观希腊文明,被摧毁的城邦失去了称霸的能力,但是传播出去的文化始终不断,在各取所需的西方发展史中,希腊文化被分割发展为几种外形相似但却核心不同的文化:法国的浪漫、英国的优雅、德国的务实等等。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新兴的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中,将各自的文化带到了自己的殖民地,从

而形成了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希腊文明。在信息交流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的古代,只有通过国家军事征服才能实现文明的镶嵌和嫁接,因此文化的传播范围取决于国家实力。但是今天,在信息几乎无阻力传播的条件下,世界文明正在进行难以计数的摩擦和磨合事件,这也是文化全球化和文化统一化的必然历程。

文化的改革是艰难的,但成果也是革命性的。上一段已经讲过,在古代,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只能依靠国家军事力量的征服,因此我们可以料想到文化在传播和革命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在春秋末期的秦国,四代乱政之后,秦献公即位,但是此时秦国已经被魏国蚕食掉了肥沃的河西地区,秦国国土面积已经沦为一个二等诸侯国的大小,献公在与魏国争夺河西的战争中因伤去世,在秦国危急存亡之时,孝公临危即位,通过邦交斡旋与武力图存保的秦国不灭。但此时秦国已经濒临崩溃了,仓无积蓄,兵无良器,举国难以承受一次战败。秦孝公毅然提拔卫国游学士子公孙鞅,力行变法。作为变法大臣的卫鞅在参考秦国实际后,连续发布了一整套的新法:废井田开阡陌,什伍连坐,重罚重赏,举国皆同,违法必究等等。全面改革了秦国的法治、政局、民风等等,使得秦国在短短20年内一举强大,成为超越山东六国的最强诸侯国。然而在变法的过程中,内忧外患接连而至,每一件都足以毁灭变法,但是秦国挺了下来,从此山东为羊,秦为虎狼,开始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而这一功业的奠基者商鞅却在孝公死后受到在变法中损利最大的秦国贵族们的诬陷,最终承受车裂之刑,满门被灭。因变法而不得善终的不止商鞅一人:兵家吴起被楚国贵族射杀,甚至把支持他变法的楚王的尸体也射穿;乐毅在燕国变法,成功后复仇齐国,几乎灭掉齐国,但是被燕王怀疑,出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举使得赵国成为山东唯一能与秦国一战的大国,最终饿死沙丘宫;宋代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被罢黜,终生未得重用……。这些文明的改革者,引导出文明的正确走向,为国家带来安定富强,但是一旦失势,曾经利益受到损害的贵族们便会毫不留情地杀死他们。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这是后人对商君的评价,也是对所有文明改革者的致敬,只有历史才能决定谁才是真正的文明斗士,而谁是龌龊的民族蛀虫。

文明的镶嵌是民间的,是潜意识的。在化学中,两种纯净物总是会主动倾向于均匀混合在一起,因为这样是整体能量最低的水平,也是整个体系最稳定的状态。文明也是这样,在没有其他选择时,民众只能局限于已有选择,但是当新的选择出现以后,人民就会选择较好的一个选项,这就是文明的优胜劣汰,这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因。上段提到的胡服骑射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向胡人学习,这在那个年代是不能被知识分子和上层阶级接受的,因为他们以认为文明的华夏族像野蛮的胡人学习是耻辱的,是对文明的摒弃,会遭到中原诸国的鄙视和嘲讽。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点:什么是文化的核心?衣着、语言、文字、习俗等等,这些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是全社会的思想。思想决定了人们对物质的选择和对人伦的思考,从而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衣着等只是人们的日常物品,其作用是方便舒适人们的生活,

他们会影响但不会决定人们的思想。虽然胡人的思想与赵国大相径庭,但是胡人的生活及军事优势还是值得学习的:以骑兵为主,行动迅速快捷,往来如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穿着简便,方便马上引弓坊间,挥刀厮杀;胡食轻便易携,制作简单,无粮时可以杀马为食,饮血止渴,不需要后勤补给,有利于骑兵长途奔袭。而反观中原:以战车步兵为主,行动缓慢,只能打阵地战,追击战效果不大;战车成本高,维修困难,因此千乘之国一旦战车损失过多,实力便会大幅度下降,步兵对骑兵是仰攻,只能依靠阵型,否则便会成为待宰的羔羊,因此古代骑步对战,步兵应多于骑兵一倍,才有战胜的可能;穿着繁琐,不利于战场争斗时全力拼杀;食品以粮食为主,运送困难且运送途中消耗巨大,每餐必起炊,费时费力,且需等待。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武灵王毅然决定全国向胡人学习:穿胡衣,食胡食,兴骑兵,练骑射。数年之内,大起精壮骑兵40万,以此为根基,吞中山,夺燕滨,灭楼烦,拓地三千余里,成为山东六国中最强的军事大国,所以赵国才有能力在阙予战胜不可一世的秦军铁骑,在战国中后期成为山东诸国的西方屏障。其实,在武灵王之前,赵国平民已经开始倾向于穿着食用方便快捷的胡衣胡食了,毕竟相对于钟鸣鼎食的贵族来说,方便快捷才是底层人民更重要的追求。而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一经发出,大获赞赏,无论是华夏赵人,还是北方胡人都对这位高瞻远瞩的赵王倍加钦佩,师胡风迅速充斥全国,不仅在注重繁文缛节的华夏族中注入了一股脚踏实地的清风,也奠定了北方胡人化入中华民族的基础。对于那些坚执华夏正统的人来说,这真可谓离经叛道,也许九泉之下的孔子知道后,也会大声疾呼:亡我华夏者,惟赵王雍也(孔子曾夸耀齐桓公的尊王攘夷:非为桓公,吾为左祍矣。)。在之后的数千内,部分胡人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成为汉族的一份子,如今中国北方地区衣食住行的方式有很多都源于他们,这些方便了民生的种种不是来自于文化的交融吗?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那些高瞻远瞩的向导,为文化的交融指引了方向,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战国之后的两千内,华夏民族仍然在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印度的佛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唐朝的玄奘西游,清朝的师夷长技等等。也许只有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才有能力吸收这么多的文化,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也许正是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在实践中检验创新,在发展中传承,中华文化才能如此博大精深。极端如福建闽南的异村不同语,普遍如十里不同俗,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各色的风俗、不同的习惯和独特的信仰,所有的一切组成了如今的中国文化,方其深,乃其大,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嫁枝的文化也许能结出更加美味的果实。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每一项都是引领一个时代的发明:造纸术使得古人的思想行为得以有效记录和保留,使得后人有能力一览伟人的思想海洋;活字印刷术降低了书籍印刷的时间和成本,有力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传播,加速了社会文明化的进程;火药给予了人们使用可控爆炸的能力,而且是现在枪械的发展前提;指南针给予了迷路行人继续探险的能力,使得路上及海上贸易有了准确的方向而不是依靠祖辈相传的经验。在中国,这四大发明并没有产生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件,但是当他们传播到阿拉伯半岛,再传播

到欧洲大陆时,神奇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与偏爱安逸稳定的中国人民不同,欧洲大陆南部没有中国大陆那优越的地理条件,当地人民倾向于向外地发展,指南针和火药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他们大造船舶,通过指南针在广袤的大海中获得方向,从欧洲航行到南非、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完成了航行全球的伟大壮举,也完善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构建了一个完整全新的世界体系,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而火药则终结了冷兵器时代,改良的火药被制成威力强大的枪械,跟随者欧洲的殖民者们的脚步,几乎征服了他们踏足的每一块土地。无数思想技术落后的战士死去了,许多如唐吉可德一般的人咒骂着,然而火药仍然在新时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许和奥本海默一样,火药的制作并不是为了杀人,火药在中国主要是用来制作烟花炮竹,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来做武器,然而火药的继承者却只看到了火药征服世界的能力。,嘲讽的是一千年后,这些火药的继承者们通过强大的火药打开了封闭的火药发明者的家门,难道只是科学技术的原因吗?固步自封的清帝国难辞其咎,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他们统治着数量庞大的其他民族,此时他们的最关心的并不是国家疆域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这数量占据优势的汉人不会反叛。兴八股,文字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腐朽的清王朝贵族们严重地摧残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使得中国始终局限在亚洲东部的土地上,与世界失去了联系,一头雄狮终于安于沉睡。历史不会同情弱者,中国在此之后的一百年中内忧外患纷争不止几乎亡国,这血一样的教训就是在提醒着后人:如果不能看到世界文明的完貌,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井口而固步自封,那么这孤立的文明终将受到新兴文明的冲击,改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文化,文明。这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是短寿的,一个不尊重文明的国家更是可悲的。历史教导我们如何做事,文明则指导我们如何思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从未被遗忘,以中国周围的国家为例,韩国在和中国争夺各种文化的起源:端午节、屈原、毛笔等等。中国人在痛斥韩国无耻的同时却无可奈何,一个文明大国,却被一个昔日的附庸者欺辱,这只是国家实力的原因吗?重视文化,正视文化,将民间主导的文化转化为以国家政权为主导的文化新潮流,文化革命刻不容缓。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军事实力、广博的文化实力、高效清廉的官吏体系,每个都是国家强大必不可少的核心因素。中国要强大,文化改革不可忽视;世界要发展,文化改革更不能被遗忘。变则兴,守则亡,文化在教导我们的同时也在改进着文化本身,这才是文化与人的正常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