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抗日战争
夯 实 基 础 【P30】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基础梳理】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性所决定。
(2)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2.条件
(1)国际形势: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2)中国形势: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3.经过
(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2)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
(3)失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日本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 【重难突破】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1)领导者: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中共采取坚决抗日的方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动员: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不发动民众抗日;抗战时期,实行全民族抗战。特别是共产党充分发动群众抗日。
(3)战略战术: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中日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真题演练】
【例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化是儒家所批判的霸道文化,东方文化是儒家思想的王道文化,日本是东方文化代表,是王道的化身,日本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这些言论是为了(B)
A.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 B.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 C.表达种族主义的诉求 D.论证日本民族中心论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教育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日本认为自己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可以看出其目的是美化自己的侵略战争,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种族主义,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族中心论,故D项错误。
二、全民族的抗战 【基础梳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
(1)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的严重威胁。 (2)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正面战场
(1)史实: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2)结果: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3.敌后战场 (1)史实:
①1937年秋,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2)作用: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国外战场:为了确保滇缅国际交通线,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重难突破】
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也称为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是形成的标志,“七一五”政变是完全破裂的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1937年至1945年,也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正式形成的标志,1946年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国共两次合作的相同点主要有:
(1)两次合作都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两党的利益。
第一次合作时,共产党还很弱小,国民党存在缺陷,需要互相帮助。“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时代要求两党合作。第二次合作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全面侵华成为两党的共同威胁,合作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两次合作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合作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主要有: (1)基础和任务不同。
第一次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共同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两个性质对立的政党的被迫合作,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参加力量不同。
第一次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除汉奸、卖国贼外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
(3)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
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限制与共产党的反限制斗争,一直贯穿始终。
(4)组织形式不同。
第一次合作时,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第二次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没有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 (5)国际条件不同。
第一次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它们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6)合作的结果不同。
第一次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合作中途破裂;第二次尽管国共存在着矛盾斗争,但在中共的维护下,合作坚持到了抗战胜利。
【真题演练】
【例2】(2016全国Ⅲ)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D)
2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图文信息。该火柴图案的主题是“抗敌”,主图是一顶大斗笠,上书“十九路军”,斗笠左右两旁分别有“振我中华”和“挽回利权”字样,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殊死抵抗,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项符合题意。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A、B、C三项。
【例3】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A)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解析】本题题眼在于时间:1938年。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抗战态度比较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持久抗战的需要,材料所述正是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之一,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B项排除。C、D两项材料未涉及。
【考点延伸】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 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阶级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级 利益 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战场 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 方式 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地位 战场 抗战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 都为中联系 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真题演练】
【例4】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提出新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量于敌后方。”次年,国民党军队即变更了战斗系列,三分之一用于正面战场,三分之一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三分之一在后方整训。以上材料表明(C)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国民党军队抗战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的抗战路线与中共趋向一致
C.国民党亦认识到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 D.国民党敌后抗战亦取得重大战果
【解析】仅从材料不能得到敌后战场成为国民党军抗战的主战场,可排除A项。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
3
线,而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可排除B项。由材料中蒋介石的“抗战策略”,可知国民党认识到了敌后抗战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战果,可排除D项。
【他山之石】
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岳麓版教材补充说明了:
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确立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关于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与日开战,蒋介石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
二、人民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的核心。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