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2021-04-02 来源:步旅网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李子涵;杨晓晶

【摘 要】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比分析世界与中国马铃薯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单产水平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且贸易市场集中在周边国家.因此,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背景下,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应着力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加快研发马铃薯主食产品、发展马铃薯加工产业、加大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拓展马铃薯出口市场.

【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卷),期】2016(022)005

【总页数】5页(P5-9)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消费;贸易

【作 者】李子涵;杨晓晶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正文语种】中 文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在世界广泛分布,由于其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兼具营养丰富、粮菜兼用、加工用途广等特点,目前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马铃薯,并且在很多国家被作为主粮食用。在我国,马铃薯也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国家农业部于2014年底的全国农村工作会上正式提出把“推进马铃薯发展和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并于2015年初明确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1]。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自此,马铃薯成为我国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农业部为增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措施、改善消费者膳食结构、优化调整种植业布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战略转变[2],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3]。本文将从世界和中国的马铃薯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分析,对我国马铃薯主食化后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21世纪以来,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14年,世界种植马铃薯1 920.5万hm2,比2000年减少了88.3万hm2,减少了4.4%;同期,马铃薯单产有所提高,从16.3t/hm2提高到20.1t/hm2,提高了23.3%;因此,2000—2014年,世界马铃薯产量并没有减少,反而从32 760万t增加到了38 507.4万t,增加了17.5%(图1)。从种植面积来看,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多的前5个国家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及孟加拉国;马铃薯单产水平最高的前5个国家分别是新西兰、美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马铃薯产量前5大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据FAO统计,中国是目前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世界近1/3的马铃薯产自中国和印度。

世界上大约有2/3的人口将马铃薯作为主粮消费。2000—2011年,世界马铃薯消费总量从3.24亿t增加到3.75亿t,增加了0.5亿t,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在增加(图2)。

食用仍然是马铃薯最主要的消费方式,文化和饮食习惯对马铃薯的消费方式影响深远。马铃薯是东欧地区居民的重要主食,其消费量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东亚地区的居民只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外的配菜或蔬菜来食用,因此,马铃薯消费量相对较少[4-6]。2000—2011年,马铃薯食用量快速增长,从1.96亿t增加到2.37亿t,平均占马铃薯消费总量的64%左右;年人均消费量从33.5kg缓慢增加至34.6kg,增加了约1kg。马铃薯的第二主要的消费方式是用于饲料,2000—2009年,饲用马铃薯量逐渐减少;2009年以来,饲用马铃薯量又开始回升;总体上看,饲用马铃薯平均约占马铃薯消费总量的12%。

种用是马铃薯的第三大用途,平均世界马铃薯消费总量的8%左右用作种薯。2000—2007年,马铃薯种用消费量逐年减少,2008年以后,种用消费量开始逐渐增加,截至2011年,种用消费量并未回升至2000年的水平。由于马铃薯的加工用途非常广泛,世界马铃薯消费总量的3%左右用于加工。马铃薯的损耗主要产生于储藏期间的损失,世界马铃薯的损耗量一直维持在700万~900万t之间,平均约占总消费量的2.5%(图3)。

21世纪以来,世界的马铃薯贸易额快速上涨,2000—2013年,平均年增长幅度在17%~19%之间,进出口以鲜、冷藏马铃薯及冷冻马铃薯为主。目前,马铃薯的国际贸易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在马铃薯出口方面,马铃薯鲜薯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是法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同时,荷兰大部分的马铃薯加工产品也用于出口,美国也是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出口大国,其冷冻薯条主要出口到日本和中国。在马铃薯进口方面,世界上排名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

2000年以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从472.5万hm2增加至2013年的561.7万hm2(图4),以平均每年1.43%的速度增加。我国的马铃薯生产相对比较集中。2013年,我国前5大马铃薯生产省份的产量在全国产量的比重约为60%左右。

同期,尽管我国的马铃薯单产以年均1.5%的增长幅度,从14t/hm2提高到17t/hm2,但是,与世界平均单产相比,2013年,我国的马铃薯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8%。此外,我国各省份间的马铃薯单产水平差异较大,2013年,吉林、江西、黑龙江和广东的平均单产在25t/hm2以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内蒙古、贵州、陕西、宁夏及山西的单产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可以推断,我国在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上仍存在非常巨大的空间。

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单产同时提高的前提下,我国的马铃薯总产量大幅提高,平均每年增加3.2%。根据FAO的数据,同期,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显著增加,种植面积占比从25.6%提高到29.43%,总产量占比从20.2%增长至25.6%。

关于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66 666千hm2以上,单产提高到19 500kg/hm2,也就是说,我国的平均单产仍需提高15%左右,种植面积还将扩大18%。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增加将不会与其他三大主粮争水抢地,面积扩大的重点是利用好南方冬闲田;单产水平的提高则应注重低于全国单产平均水平的省份,这些省份也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区。单产水平的提高还应适当增加马铃薯生产中的生产投入,特别是贫困地区,需要加大对优质种薯的投入[7]。

据FAO统计,2013年,我国的马铃薯消费总量为9 606.8万t,与2000年的6

445.4万t相比,增幅为3 161.4万t,年均增长3.8%(图5)。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马铃薯消费以食用为主,约占马铃薯消费总量的60%~70%,大多地区以蔬菜食用,也有少数偏远地区用作主食,如西北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及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其他加工产品如薯泥、薯片、全粉等的消费量都比较低。2000—2013年,我国的人均马铃薯食用消费量增加,从2000年的33.3kg/人增加至2013年的41.2kg/人,年均增长1.9%。尽管人均消费量显著增加,但是仍然低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如俄罗斯人均每年的马铃薯消费量高达130kg,美国也高达60多kg。

其次,饲用也是马铃薯的主要消费类型,约占消费总量的13%。此外,我国马铃薯消费量的10%左右用于加工(图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加工比例较低,一方面,我国的马铃薯加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马铃薯淀粉的加工成本远远高于玉米淀粉,这都制约着我国马铃薯加工消费量的增加。我国的种薯马铃薯量也不高,大约在5%左右。

马铃薯产业开发意见指出,未来我国马铃薯产量的30%以上将作为主食消费,因此,预计我国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会大幅增加。为了满足未来对马铃薯主食消费的需求,一方面,应及时调整马铃薯种植的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适合以主食消费的品种;另一方面,应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发,将马铃薯加工成消费者青睐的主食产品[8]。

我国马铃薯进出口均以鲜、冷藏马铃薯和冷冻马铃薯为主[9-11]。2000年以来,我国的马铃薯进出口总额均保持持续上涨趋势。2013年,这2种马铃薯商品的出口额达到1.63亿美元,与2000年的0.09亿美元相比,增加了1.54亿美元;同时,进口额也以年

均37%的速度上涨,从0.25亿美元增加至1.44亿美元。从2005年开始,马铃薯贸易额从之前的贸易逆差状态转变成贸易顺差状态。尽管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世界排在第一位,但是与其他马铃薯生产大国相比,我国马铃薯世界市场占有率仍然很小(图7)。

从马铃薯进出口产品结构看,鲜、冷藏马铃薯占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是由于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不足,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而进口马铃薯则以冷冻马铃薯为主,占进口总额的99%以上,随着快餐行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冷冻马铃薯的需求仍会持续上涨。从马铃薯进出口市场构成看,我国马铃薯出口市场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2013年,我国鲜薯主要向马来西亚、越南、俄罗斯、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出口。在马铃薯进口产品中,冷冻马铃薯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地,淀粉则来自荷兰、丹麦及德国等地[12]。

在未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提高的背景下,马铃薯产量必将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因此,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展马铃薯出口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有研究指出,世界对马铃薯持续增长的需求来自于对加工马铃薯的需求,特别是薯条。因此,应注重提高我国的马铃薯加工能力,扩大中高端加工产品的加工,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扩大出口规模[13]。

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应着力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大力拓展马铃薯出口市场。

2000—2013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马铃薯单产

水平较低。2013年,我国马铃薯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8%,与荷兰、美国等马铃薯生产强国相比,差距更大。我国的马铃薯主产区多在高寒地区,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未来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应为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特别是优质种薯投入,此外,也应因地制宜地发展高产种植技术,研发适宜小规模使用的机械,多方面促进马铃薯单产提高。

我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低,且以菜用为主,应提高我国马铃薯的加工能力[14],积极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主食产品,促进马铃薯消费的多样化。此外,尽管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公众对此的认知程度较低,应通过多种渠道对马铃薯进行适度宣传,推广马铃薯及相关产品,增加马铃薯的消费量。

我国的马铃薯出口以鲜、冷藏马铃薯为主,加工转化率及附加值都比较低。我国的马铃薯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产品集中在粉条、粉丝等中低端产品,附加值高的淀粉等加工产品较少。因此,应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业,特别是马铃薯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升马铃薯产品的附加值,优化马铃薯出口结构。同时,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主要向周边国家出口,应在稳定当前出口市场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新的出口市场,促进马铃薯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