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朱舜水《勿斋记》原文

2022-05-13 来源:步旅网
朱舜水《勿斋记》原文

原文:

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 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 勿 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腾君素好学,有志于 四勿 也,以名其斋。因号 勿斋 ,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 勿斋 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之德乎?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勿斋有之矣!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余亦有之矣!

[注]①传心:传授道统。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

1

古今能称得上圣人的没有比孔子伟大的,聪明睿智没有超过颜渊的。等到颜渊向孔子询问仁的时候,孔夫子用精微妙理给他解答,这正是圣贤之人传授道统的秘诀,为什么独独说 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那些看、听、说、动的事,是耳目口体的功能,是否符合礼教,需要内心的智慧去衡量, 勿 是学习人情事理基本常识的最基本要求,难道夫子不能说玄妙高远的话?还是颜渊的才能不能追求玄妙高远的志向?他们用来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日常之所擅长之事,人情事理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很少有比不上颜渊的,由此可以知道了。所以那些懂得道义精妙的人,是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在那些方面。

腾君向来喜好学习,有志于追求 四勿 之境界,用它给自己的书斋命名。因此称为 勿斋 。初次在太史所见面。士大夫初遇的时候,都自有礼节,不会轻易有所请求之事,为什么拿 勿斋 来请我给它做记呢?我不了解这个人,又为什么轻易为他执笔为文,就好比商人炫耀他的玉想求得出售呢?或者是他内心久已厌恶那些高远玄虚的旧习,茫茫然就好比捉风一样,一旦醒悟,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中庸的品德吗? 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 ,勿斋有啊! (即使是)狂妄之人的言语,圣人也会选择性的听取 ,我也被听取了啊!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