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界首镇中心小学 王继兵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针对学生的评价,诸如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教师都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来激励学生,并努力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体系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是关切的、真诚的。在评价中,激励学生思维,营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评价 互动 激励 和谐发展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教学课堂是和谐校园的中枢和目的。而和谐课堂的追求离不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和谐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课堂中的评价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和质量。以往,我们习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主观的、终结性的评判,学生也会不论正确与否,一概默认。正是这种评价在课堂上蔓延,我们的学生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抹杀。
我认为,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高效的评价,才会有助于他们获得较为充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 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又如何?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方式方面的探索与体会。
一、 重视教师的评价语言
为了让教学评价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的培养兴趣、需要以及发展个性服务,使人人都能在评价中享受到受教育的快乐并得到相应的发展。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积极。
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春风。因此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评价语言具有激励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激情满怀
情绪、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学生,即用简短、恰当、赞扬性的语言给予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读得很有感情!”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有一次,我引导学生朗读《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的一段后,给予了一个小女孩这样的评价:“你读得真棒!好像美丽的丹顶鹤就在我们面前。”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大增,每个同学都积极地读并能读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1
2、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机智风趣 机智风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文时,课文的学习伙伴问:“狐狸为什么要问好乌鸦呢?”有个小朋友给边用笔当肉表演边说明狐狸就是为了让乌鸦开口好让肉掉下来。这位同学表演得真好,但我没有用平谈如水的“好”字来对他进行“廉价的表扬”。而是惊喜地说夸他表演得很准确,同学们一下就明白了狐狸的用心,笑了,他也会心地笑了。这种根据特定内容随机引发的风趣的评价,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而且使学生乐学在其中。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也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用对比的方式
对此,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力量,教师应挖掘对比中的激励性,给学生以获取成功的力量。如有时在教学课文时,有的同学读得绘声绘色,我就激励他说比老师读得还有感情!这样,学生的内动力得到调动,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二、引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向的、片面的。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却是多向的、全面的。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也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一次,我让大家对一名学生的朗读评价一下。“他漏了一个字。”、“他这里多了一个字。”“他朗读得不正确,也不流利”„„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朗读找了不少条缺点。我说:“难道这个同学读得就没有一点优点吗?”“他朗读时声音很响亮”、“他读得很有感情”,等等。被评价学生的表情就象是得了莫大的奖励一样高兴。学生间相互评价有很多好处,不同的观点可以使评价更趋向于合理公正,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还会使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的群英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但学生间的评价往往会变成对评价对象的批判会,学生的观点大多是找缺点、毛病,而很少去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这需要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鼓励同学去找出优点。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评价了知识,更养成了怎样正确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人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三、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一个学生读完《云房子》中一个片断后,我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比前一次要好,
2
只是缺乏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这样,学生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但是,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却相对困难。一般,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低,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我们倡导张扬个性,就应该让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最棒的。这也是我们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要目的。
四、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其实,小学生是渴望能在同学间建立平等融洽的友谊 ,也是希望能在师生间平等交流。互换师生角色。我们就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学生在“受宠若惊”之余,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如:我在读《孔繁森》这篇课文前,我用目光征求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把作者感情读出来。”„„当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露出欣喜的笑容,有的甚至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都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来激励学生,并努力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体系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是关切的、真诚的。在评价中,激励学生思维,营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