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1-11-01 来源:步旅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安徒生《丑小鸭》),有的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诗两首》),有的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王安石《伤仲永》)。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品、赏、析、议”的能力。读,多种方式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品,品味语言;赏,欣赏文本;析,分析疑惑;议,讨论交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从整体着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读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多向对话。例如:读一篇文章,可以问自己:我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也就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启示,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把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品质和价值取向。

单元教学设想

一、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作一点具体说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人教材还是第一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表现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文章先写百草园的无限情趣,这里有让人爱恋的可爱的动物、植物,有对神秘的美女蛇的回忆和向往,也有冬日里雪地捕鸟的乐趣;与此同时,又写自己稍大以后在书塾里的生活,这里有和蔼而博学的先生,有向先生求知学习的渴望,也有折蜡梅、做戏、描绣像的自由自在。因此,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文章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生活,到底要表现出怎样的主题?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可将这些见解讲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课文做出自己的理解。文中还有一些精彩的段落,像对百草园生活的描述、过渡段的安排等,可选择相应的语句让学生揣摩和思考。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中节选来的,节选的是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写

- 1 -

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小说其实展示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这主要是通过回忆儿时被打事件展示的。回忆当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也透露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语带双关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由于这是一篇节选文字,教师不妨给学生介绍一下整部小说的梗概,也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这部小说,以便对本文内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这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作者以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和同情。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渴望,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最终从一个人人歧视、人人嘲弄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本文,也可以结合安徒生的生平讲一讲,因为丑小鸭其实是作者本人的一种自述。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文章把丑小鸭写得那么生动感人有更深刻的了解,也会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多的启发。 《诗两首》,一首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首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前一首没有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但多少年来却被人们广为传诵。作者的肺腑之言,殷殷劝慰,会使每一位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也会从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后一首诗,面对两条不同的路,“我”选择了那条人迹稀少、荒草没径而更加诱人的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读者稍一思考就会明白。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道理加上学生自己对人生的体验或对未来的想像,看看能给自己哪些有益的启示。 《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学本文,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的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这一系列理解性问题应建立在读读背背、通其大意的基础上来进行。 二、教学建议

对阅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书。有人可能要说,这算什么建议,阅读么,当然要学生读书。其实不然,现在有些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或多或少离开课文,淹没在空泛的讨论中。一定要让学生好好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思路,读出文章的语脉,读出全篇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读了一篇,这一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而且举一反三,连及他篇。这样积累多了,阅读水平高了,整个语文素养自然也提高了。讨论是必要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好处多多,但这些是为个体阅读营造良性的阅读环境,归根结蒂还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2 -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育的状况,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表示不满。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能理解作者的这一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2.体会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感悟鲁迅先生愿儿童健成长的情怀。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2.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

3.本文是学生讲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掌握生字词,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二、课前学习

1.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理解鲁迅和《朝花夕拾》。 2.朗读课文,查阅生字词。 三、课堂学习

1.组织课前三分钟演讲 ──《我所了解的鲁迅》。(学生演讲、评价) 2.扫除文字障碍。

- 3 -

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并交流生字词。 教师小结重点词语(出示小黑板)

3.指定几名学生朗读全文。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1. 生字词在作业本上抄写2遍。 2. 解词要再理解巩固。

3. 熟读全文,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体会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感悟鲁迅先生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学习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二、课前学习

熟读课文,对感兴趣或不理解的语段作好标记。 三、课堂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1.文中具体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哪些生活? 2.这些生活中,你对哪个最感兴趣?试说出理由。

- 4 -

①学生思考、交流。其中第2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事情说,但要求学生说出趣在何处。②在对课文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3.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 4.你对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有何看法?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还是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 (以上问题不统一答案,可让学生适当争论,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任选三道探究题中的一道整理成一篇文章,写在课外练笔本上。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准确地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学习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课前学习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三、课堂学习

1.以第2段为例,领会本文细致观察和写景状物的方法。

⑴请学生速读文章第2段,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试着说一说,“短 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 (学生快速阅读、尝试复述,然后评议。) ⑵请学生找出本段中描写的景物。

⑶这些景物我们平常也都有所了解,但经作者这么一写,却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

明确:抓住景物特征。 引导学生具体品味“菜畦”(碧绿)、“桑葚”(紫红)、鸣蝉(长吟)、油蛉(低唱)„„

⑷活动:四人小组任选《春天的百草园》、《夏天的百草园》、《秋天的百草园》中的一个进行绘画,从中进一步体会本段文字写景状物的准确传神。

- 5 -

2.精读第6段中“捕鸟”的一段,进一步理解本文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⑴学生散读第6段。

⑵创设问题情境:作者是如何把捕鸟的过程写具体的? ⑶活动: 打乱顺序让学生不看课文进行调整。

3.模仿训练: 观看VCD ──“春雨”、“夏雨”两个片段。

要求:①仔细观察画面。②任选一个片段用准确的语言写景状物,写一段文字。 (学生欣赏、观察、写作,然后全班交流并进行评论。)

板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文章随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时而记眼前之事,时而忆从前往事,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文章重点写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而动人,令读者仿佛能依稀的看到文字的幕帘后面,闪烁着一双盈盈的泪眼,“童稚里充满了哀怨,纯真中蕴含了惆怅”。品味语言,体会父爱,感悟成长,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是教学难点。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学习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前预习:

- 6 -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了解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读小说《城南旧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送别》,询问学生听完后有什么感觉?

歌曲用音乐的语言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离愁别绪,离别的惆怅和失去亲人的悲伤,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失意怅惘尽在不言之中,而课文使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而已。只要学生领会到这层感情基调,就进行课文赏析了。 二、感知内容

1.文章写了哪些人?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谁? 2.速读课文,概括提炼文章内容。 ⑴从英子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⑵从爸爸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①从英子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时由眼前的的事物引发的回忆。

②从爸爸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爸爸病床上的叮嘱;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爸爸爱花的故事;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去世。) 提示:

①同学们区别出写“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从写“眼前事”的段落中(文章第1、30—32、35—38、54—68段)概括“以英子为角度”的内容;从写“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中(文章第2—29、33—34、39—53段)概括“以爸爸为角度”的内容。 ②用“人物+事件”的思路逐一完成。 三、合作探究

1.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在文中有何含义?

- 7 -

一语双关,一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凋谢; 另一是象征特别爱花的父亲的离开人世。

2.“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妙用?(主要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花”。)

3.请快速找出描写“花”的语句,思考:那为什么要选择“花”而不是别的作为主要线索?(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二则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事件交错而不凌乱。) 4.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感觉父爱。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二、研读赏析

1.我认为这是一个 怎样的爸爸,并说说理由。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2.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从文中找出英子成长的事情或句子)

对成长的影响: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对自己负责,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 8 -

英子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3.找出你最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或者是:“我还有能理解的是„„” 四、体验反思

1.请学生当场仿写,并交流。 父爱是阳光,让我感到人间的温暖。 父爱是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父爱是„„

2.说说自己和父亲(或其他亲人)之间的故事。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叙述好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注意语言的感染力。表现你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 3.最后在《懂你》中结束课堂教学。 五、布置作业

与父亲交流,写一篇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板书设计 爸 爸 的 花 儿 落 了

林海音

父 爱 如 山 热忱鼓励 严格 要求 细 心 关 爱

- 9 -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丑小鸭》之所以最终变成白天鹅,缘于它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文章一直以它丰富多彩的语言、浓厚的诗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让他们美美地读、自在地说、放情地议,教师适时引导,把学习引向深入,达到让学生汲取童话思想的精髓。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板书课题:丑小鸭) 二、请一位同学回顾童话常识及作者。 三、学生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理清线索: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

- 10 -

明确: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了解结构: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 沼泽地 ── 老太婆家 ── 灌木林里 ── 老农家 ── 花园里

3.感知内容: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沼 泽 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 农 家:被追打 花园里: 被赞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辩知形象

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三、感悟主题

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 关键句子:

1.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2.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3.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4.他到非常难为情,„„ 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 11 -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四、拓展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参考: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五、布置作业

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1.命运无轨道 2.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象征是文学艺术的—种重要表现手法,本课中的《未选择的路》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可据此给学生讲一点关于诗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识,注意区别比喻和象征在诗中的表现。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 12 -

①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②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2.能力目标:

①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②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②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2.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讲读全诗

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 13 -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学要品味一下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明确:①这是写给邻居小女孩的赠诗,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一副教训人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好像诗人在与你促膝谈心;②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3.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教学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关于作者

- 14 -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三、学习本诗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明确:

伫立(思索) ── 决定(选择) ── 选择之后的怅惘 ──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5.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答案不求—致。譬如:人只能选择—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诗句。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 15 -

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不要随波逐流,

要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伤仲永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学本文,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的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知识)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能力)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德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采用“三步入境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解决生字词 一、课文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

- 16 -

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 谒 扳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称 - 17 -

三、合作学习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四、深入研讨

㈠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

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 18 -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㈡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

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五、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 19 -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3.写一篇“由方仲永想到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从热爱祖国语言方面来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散文,它以倾诉的形式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在第二单元的教学全过程中,师生都要共同关注“黄河文化大巡视”的研究性和拓展性活动。前面五课的学习,应为本项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单元教学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加强语感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诵读,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培养语感,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一步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 20 -

[教学设想]

1.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3.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旨在一课一得。

4.组织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搜集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活动。 [课时安排] (总共十三课时) 1.单元总览 (一课时) 2.《黄河颂》 (一课时) 3.《最后一课》(二课时)

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时) 5.《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6.《木兰诗》(二课时)

7.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三课时) 8.单元小结和测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单元总览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 2.讨论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交代本课时的任务(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 2.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内容。

3.思考本单元内容的联系,自订单元教学目标。 4.小组讨论本单元学习目标。

5.小组代表发言,统一认识,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

- 21 -

(单元教学目标:见单元设计)

第二课时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清诗歌层次;

2.体会诗歌中体现的英雄气魄,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设想:

1.《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可诗意化,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2.教学流程上安排三个板块:话说黄河历史,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吟诵黄河颂歌,进入课文情感的波涛,感受体会诗中颂扬之情——学习黄河精神,激发黄河情爱国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所描绘的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显示黄河照片和录像,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大家都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呢?(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黄河两岸)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生谈) 二.研析新课:

1.简介作家,音乐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诗歌。

3.联系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的感情诵读本诗。

- 22 -

4.指导朗读诗歌。

① 明确本诗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② 序曲点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特点,读时要显出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生试读)

③ 主体主要歌颂黄河,找出描绘黄河的语句,明确表现黄河雄浑、磅礴的特点。(全体男生读) ④ 找出诗人直接抒发内心深处的黄河情的明显标志。(“啊,黄河”)共出现三次,也就把颂黄河分为了三小节。

朗读时注意: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分配:第一节由女生读,第二节男生读,第三节齐读)

⑤ 尾声号召学习黄河精神。(小组竞选读此部分) 5.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读要点。

教师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词?(以本课为例)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⑴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⑵把握好诗词的节奏、重音。⑶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⑷调节自己的感情。 6.再次齐读整首诗歌。

7.自由朗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谈理由。(生谈)

8.点出诗歌主旨。(明确: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三.拓展延伸:

1.自古以来,不少文人骚客赞颂了我们的母亲河,你能不能也说出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 (播放《黄河大合唱》)

2.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是臂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黄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祖国的儿女前进。同学们,爱黄河,爱祖国,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咏唱黄河歌曲,想想你自己如何来表达这份爱。 四.总结。 五.作业:

以“由黄河想到的”为题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黄河颂

- 23 -

黄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舒缓深沉 河 主体:望黄河、颂黄河 坚强有力 颂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高亢激昂

第三、四课时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揣摩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诵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 教学用具:录音机 幻灯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了解本文三要素并初步感知主题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 字词积累 1.导入新课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课》,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板书:《最后一课》) 2.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 24 -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3.出示幻灯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解释:宛转 懊悔 祈祷 哽咽 诧异 二.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交流讨论后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到校时感受到的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三.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一) 品读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特别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当时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的现实。 (二)品读小说中人物描写的语句。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形成书面笔记,准备下节课交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 四.布置作业:

- 25 -

参看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各段文字后括号里的问题。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思想 教学步骤:

一.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继续上节课内容)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从三方面发生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心。 二.指导诵读 加深理解

1.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进行诵读。 2.学生评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教师选精彩片段,进行范读。

- 26 -

4.学生散读。

三、激活思想 迁移运用 1.激活思想

(1)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2)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示例: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2.迁移运用

(1)如果小弗郎士真有其人,而《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还活着并读到这篇课文,请你以小萝卜头的口吻给小弗郎士写一封信,以安慰和鼓励他。

(2) 当你到烈士陵园凭吊并聆听园长讲革命英雄事迹时,当你观看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艰难迎战外国名将时,当你看到中国的体育健儿刘翔取得110米跨栏冠军及我国国旗伴着国歌徐徐升起时,当你„„你心情怎样?你的心情为何会这样呢?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爱国表现?

附: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课前、上课、下课

环境描写

爱国

小弗郎士

人物形象

(动作 心理描写) 韩麦尔先生

(语言 动作 神态 外貌描写)

- 27 -

第五课时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准确感悟雄健精神的现实意义。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会文章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准确感悟雄健的民族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国歌》,精心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它如战鼓般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先生在20年代,也是我国处于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同样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2.课前热身

(1)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2)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入了迷惘之中。应该如何面对这种艰难的国运,作者在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二)感悟内容

1.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和雄健国民这两种情况时,该如何把握课文标题的重读?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 28 -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标题中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2.国民为什么能“雄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集信息,以“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____ ________ _ _”的形式各抒己见。 3.文章充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选取你喜欢的比喻句,读给大家听,并谈谈理由。 师投影: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引导归纳:作者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生动形象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具有说服力。 4.品味句子“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结合课文内容,试阐释“雄健的精神”的含义。

明确:遇到艰难险阻,如果退让、妥协是无法通过的,只能成为失败者。而“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指的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具有这种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朗读体味

1.分别请五个学生一人读一段,生自由发言: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

2.男、女各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注意把握语言的铿锵有力,读出文间磅礴激越的情感。 3. 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有感情朗读这段名言。) 师投影: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

二.质疑交流

- 29 -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李大钊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了?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乃至每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靠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直前。 四.延伸作业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附:板书设

壮 美 趣 味

- 30 -

雄健精神 艰难国运 雄健国民

第六课时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作为背景音乐,展示反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的画面,让学生畅谈看完画面的感受。教师总结导入:是的,看完图片后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了解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 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三.浏览全文,勾画出你不懂的字词。师出示整理后的幻灯片。

炽痛(chì ) 嗥鸣(háo ) 怪诞(dàn ) 亘古(gân )谰语(lán )

蕻(hïng ) 镐头(gǎo ) 默契(qì) 污秽(huì) 蚱蜢(měng )田垄(lǒng ) 四.整体感知

- 31 -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思考课题《土地的誓言》是何意思? 2.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师指导朗读后,全班齐读全文。 五.研读、揣摩语言

1.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2.一般而言,文章的人称应该是统一的,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情感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地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六.反思归纳与拓展

1.让学生谈谈学过本文后的感受,教师总结。 2.你还知道哪些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文章或歌曲? 七.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附: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故土沦丧→依恋故土→收回失地

第七、八课时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理清故事情节,练习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32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情感和价值目标

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及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了解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七 课 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同学们,说到“巾帼英雄”,我们脑海中便不禁想到:穆桂英、秋瑾、刘胡兰„„在古代,还有一位奇女子,她就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领略这位英雄的飒爽英姿。 2.板书课题。 3.解题。 二.学习新课

(一)文本疏通 整体把握

1.听录音朗读课文,师投影正音,生齐读字词二遍。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â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pâi)头 溅溅(jiān) 燕(yān)山 胡骑(jì) 啾啾(jiū) 戎(rïng)机 朔(shuî)气

- 33 -

金柝(tuî) 红妆(zhuāng) 霍(huî) 著(zhuï) 云鬓 (bìn) 傍(bàng) 2.生齐读全诗,师投影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

(1)惟:只。 忆:思念。 戎机:战争、战场。 度:过。

朔:北方。 策勋:记功。 百千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郭:外城。 著:穿。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并排跑。 (2)

东市买骏马:集市。 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 市 帖

愿为市鞍马:买。 对镜帖花黄:通“贴”,贴上。 (3)十二卷、百战死、十年归、十二转、百千强、十二年 (虚数,形容多。不是确指。)

3.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二)互动对话 品读体验 1.散读全诗

2.思考、讨论、交流(问题导读)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假如你就是木兰,请说说你代父从军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战场上的木兰表现如何呢?(用文中相关诗句来回答)

(4)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5)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你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7)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么安排? 3.诵读鉴赏

(1)诵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指导)。 (2)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来朗诵。

- 34 -

4.当堂练习背诵古诗。师点拨诵读要点,指生试背段落。 三. 课堂小结

(师投影古诗《题木兰庙》,生齐读。)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很多地方还保存着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希望同学们能将木兰爱国家、爱亲人的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四.布置作业

1.木兰英勇善战,有胆有识,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请你从生活中或文学、影视作品中再举几个与木兰相类似的例子。

2.通过阅读本诗,我们已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白作者感情、价值取向。反复品读课文,说说你对本文的主题还有哪些新的感悟。(整理成书面笔记)。

附:板书设计

还朝辞官

十年征战 回乡团聚

代父从军 赞颂木兰

第 八 课 时

教学内容:

朗读背诵全诗 复述故事情节 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步骤: 一.背诵、复述课文 1.全班齐诵 2.复述故事情节

- 35 -

3.个性背诵(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单一的背诵形式,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各种形式表演诗歌的某些片断,可以配加动作、配上音乐、改编成小品等)。 二.关于乐府诗的了解(重点品味语言特点)

三.拓展延伸:诗歌主题的发现创新(以交流形式检查前节课作业1、2题)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1.展开想像,以《木兰在战场上》或《木兰到家第二天》为题编一段故事。 2.选读2—4首乐府民歌。

第九、十、十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

——黄河文化大巡视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河文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分析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活动设想:学科渗透、课内外结合安排活动。

课时安排:3课时(活动指导1课时、成果展示1课时、活动评价1课时) 活动过程: 1.指导 2.课外准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方案由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来设计,教师作指导) 4.课后习作:写一则周记,总结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 5.评价:

- 36 -

(1)活动过程评价。 (2)活动收获评价。

第十二、十三课时 单元小结与达标

知识整合

1.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2.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诵读,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和历史的兴趣及习惯,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学习的热情。

5.了解中华民族极具象征性的文化载体,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体验来提升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能力整合

1.整体感知诗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揣摩关键字词的作用与意义。 4.学会品析精彩段落。 5.能背诵一些经典名篇。

单元达标: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气魄pî 扮演bàn 澎湃bài 哽住gěng B.哺育fǔ 惩罚chãng 懊悔ào 逼狭xiá 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 炽痛chì D.惨白chǎn 泛滥fàn 镐头gǎo 胡骑j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37 -

A.澎湃 懊诲 浩荡 胡涂 B. 炽痛 体魄 耻辱 云鬓 C.雄伟 呻吟 斓语 祈祷 D. 胳膊 渲闹 誓言 鞍鞯 3.名句填空(8分)

(1) ,寒光照铁衣。

(2)《木兰诗》中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 。

(3)《木兰诗》中夸张地形容行军迅速的诗句: , 。(4)把你所知道的描写黄河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3句)

。 4.句式仿写。(6分)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丛山叠岭,回环曲折。有时流到 , ,

。有时流到 , , 。 5.找出下面一节诗中的错别字,订正在方格内。(4分)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凄凄,十分悠寂,/显得更秀人,更错字 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口,/很少留下族人的足迹。 正字 二.阅读理解:(78分)

(一)(16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 6.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语句。(2分)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诗的作用

是 。(3分) 7.“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是 的意思,请结合所学内容再举两个类似的例子: , 。(3分)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表现了木兰 的性格。(2分)

- 38 -

9.第三段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开头四句表现了木兰 (4分)。 10.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对刻画木兰形象的作用。(4分)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二)(17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1.“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这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声音的停顿 C.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篇 D.表示解释说明

12.从描写方式上看,这里是对韩麦尔先生的 和动作描写。(2分) 13.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4分)

14.写粉笔字本不是十分吃力的事情,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4分) 15.小弗郎士为什么会“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5分)

- 39 -

(三)(11分)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_______ _ ,____________。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16.在文段中的空白处续填两个句子。(2分)

17.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2)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

18.最能概括文段内容的一个短语是什么?(2分)

19.作者在文段中抒发的最真挚、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3分)

(四)乡心(18分)

巴金

我不想睡,趁大家酣睡的时候,跑到舱面上去走走。

我上了舱面就感到一股寒气,不由得扯起大衣的领子来。四周没有一个人,只有吵人的机器声时时来到我的耳边。

浪很小,船也平稳,风并不大。一轮明月照在万顷烟波之上,蓝色的水被月光镀上了银色。①月光流在波上,就像千万条银鱼在海上游泳。我这时真想拿一根钓竿,把它们钓几尾上来。

我默默地在舱面上趟着。明月陪伴着我,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放观:有无数的回忆尽在我思量。人生难得儿良宵。是乐么,还是痛苦?

- 40 -

三十四天的旅行到此告了一个段落。明天太阳照眼时,我们就要踏上法国的土地了。这时候似乎又觉得船走快了些。现在对于海上的生活又感到留恋。这三十四天的生活的确是值得人留恋的。然而明天我们一定要上岸了。

“明天要上岸了”,和以前在家时,在上海时,“明天就要走了”的思想一样,激动着我的心。这种时候要说是快乐吧,自己心里又不舒服;要说是痛苦吧,又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怎样的矛盾啊!我一生就是被这种矛盾支配了的。

不知道怎样,我竟然被无名的悲哀压倒了。四周有这么好的景致,我却不能欣赏,白白地拿烦恼来折磨自己。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走一整天的路。倘若在家时,我的大哥一定会催我:“四弟,睡得了——”现在呢,即使我走到天明,也没有人来管我。②能看见我的,除了万顷烟波之外,就只有长空的皓月一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锋镝余生的我,对此情景,能不与古诗人同声一哭!

然而过去的终于是过去了。我应该把它们完全忘掉,我需要休息。明天我还得以新的精力来过新的生活。 20.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1.划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2.文中第六段的“快乐”指的是什么?“不舒服”指的又是什么?(4分)

23.画线句子②有什么含义?(5分)

(五)民歌(16分) 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还有长江最母性的鼻音 从青海到黄海 从高原到平原 风 也听见 鱼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冰成了冰河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 41 -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呼啸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早潮到晚潮 从A型到O型 醒 也听见 哭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24.“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并没有写,然而你能想像这该是怎样的一支歌吗?(6分)

25.谈谈你对诗中画线部分的理解。(4分)

① ② ③ ④

26.诗中说“黄河冻成了冰河”“长江冰成了冰河”“我的血也结冰”,这可能吗?诗人为什么这么写?(6分)

答:

单元小结与达标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C 2.B 3.(1)朔气传金柝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略) 4.(略) 5.凄——萋 悠——幽 秀——诱 族——旅 二.阅读理解:

- 42 -

(一)6.南市买辔头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对偶 写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 7.许多 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 8.勇敢果断。 9.对偶 排比 准备工作紧张而井然有序。

10.“大”突出征兵范围广,数量大,“十二”写征兵文书频繁下达。总而言之是为了表示出军情紧急,刻画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忧心国事的美好品质。

(二)11.D 12.神态、语言。 13.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是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 14.因为这一动作倾注了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15.小弗朗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朗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

(三)16.略(注意与前句保持一致,语意力求连贯。) 17.(1)留下的印象之深。 (2)柳条长势很好,生命力强。 18.我不能离开她(或“不能忘记她”)。 19.对土地的热爱与怀念。 (四)20.抒发了作者睹月思人,想念家乡的情感。 2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波光荡漾的美好景色,给人以动感,富有生机。 22.“快乐”指明天要上岸了,终于到达目的地了,“不舒服”指的是离开家乡,思念故土,内心痛苦。 23.寰宇寥廓,愈发显得我孤独伶仃,只有空对共有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五)24.是一首雄浑悲壮、阔大的歌,震天撼地的歌,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赞歌。 25.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咆哮万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与不息的抗争只有它才能表现出来。②长江最温柔、亲切的“鼻音”与黄河的雄浑的声音相应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同样孕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③我的热血在沸腾,表现了诗人澎湃、炽热的民族情感。 ④中华民族的颂歌回响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奔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中华民族的儿女将世世代代传唱它。`

26.不可能。诗人在作品运用了假设和让步的手法。由于假设、让步的现象(黄河、长江、血液结冰)根本不可能出现,这就从反面自然推出了中华民族的颂歌将永远被传唱下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强烈、深厚的民族激情。

- 4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