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它的实施目的是让教育回归其育人的本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育人质量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路。然而,在进行教学实施与实践的过程中,历史学科碰到不少的困惑,具体如下:
一、陌生与熟悉的尴尬
我们相信,任何有关教育的改革是以长远目标为出发点,好的教育改革是远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让改革之风犹如夏夜的甘露,润人而无声。回顾近几年的改革,尤其是对历史学科的改革,各种教材版本的知识框架是不变的,改得最多的是其中内容的增加与删除。我们现用的历史教科书的总特点可概括为:骨架粗壮结实而血肉干瘪,缺乏鲜活的生命力。为了新课改我们也曾经参加了不少的培训,但是每堂下来之后我们都有同样的感慨:对于学生、对于教室、对于历史学科我们是熟悉的,而对于教材我们却是陌生的。使得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在这熟悉与陌生的环境中无所适从。
二、一种美丽的陪衬
与人文精神相关的人文主义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是“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本性”、“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类”。历史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的,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是这不能成为历史教育本身已经具备人文精神的证据,恰恰是历史教育本身还缺乏人文精神培养的反面证据。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
的人文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等等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更大意义是为历史教育描绘蓝图而言,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历史学科教育没有体现出应该有的人文精神。在各级各类的对教育的评价与考核中,考试分数仍然居于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于是学校、老师、学生围绕着分数手舞足蹈,除了成绩、除了分数,其他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等都成为“考高分”的陪衬。
三、有“人名”而没有“人性”的教材
在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偏于两极化,即进步性与落后性、积极性与消极性、革命性与保守性,采用不是黑就是白的评价方法。问题是:真实的生活里还有许多介于黑白之间层次不同的灰。历史与现实如昨天与今天,中间有许多继承与发展有许多的影响和被影响,我们不能人为地拉开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尤其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认识事物的多变、人性的复杂,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宽广的胸怀、人性化的立场以及宽容平和的心态。据相关媒体报道:青年人缺乏历史常识,说他们不关心历史、对历史不感兴趣。于是有关部门开始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真正的历史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与其说青年人对历史缺乏兴趣不如说他们对历史教科书缺乏兴趣,而一切围绕考试需要而设的历史课程就很可能充淡了他们对历史学科仅剩的一点兴趣。
四、难以实现的德育功能
学校通过课程为载体来实现育人的,学校的德育功能渗透在每个学科之中,而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今在分数唯一的社会大背景下,历史学科成为考试决胜科目,历史课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被边缘化,历史教师们不仅不会挖掘历史课程的育人要素反而不顾历史的德育功能同学生一道,全身心投入考试训练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德育目标名存实亡。历史教师在削弱育人功能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学科教学受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学生从厌学到怕学历史,而为了考好分数,又奢望学好历史,这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更为可怕的是,其他学科纷纷补课,而历史“失宠”了,进入了“自身难保,何以实人”的境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缺失成为顺其自然的情理之中,原因当然是社会大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大面积丧失。 以上历史教学实施与实践的种种困惑,严格地说,不是新课程改革所造成的,但确实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焦点,而且是有待解决、破解的燃眉之急,对策是:
一、扣紧《新课程标准》、慎视教材、进行合理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是教学之本,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学习环境,注重从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表达学生的心声。我们要站在课程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与慎视教材,可以说,这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教育走向人性,进而获得人性解放的向导,把这部鲜活的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画卷展示给学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然而,我们用平和与宽容的心态冷静地对教材进行分析时,我们明显地感到:教学目标不实,内容粗泛,教材内容对农村学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不够,教学内容,目标理念与落后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距离。现行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过度、课程标准细化不足等等这些是历史教师应慎视和认真分析的问题。由于教材本身从国家教育的角度注重整体性、通用性,不可能针对每一地区,由此,历史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整合利用教材。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与历史教学的网络资源打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拓宽历史认知的渠道。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图片、名人名言、典故等材料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的能力
部分历史教师在大学里打下一定专业基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部分内容年久荒疏,另一方面因教材的改革而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新知识、新观点,涉及多学科知识理论。面对这一情况,丰富专业知识,改变知识结构及提高业务素质,就成了当前历史教师的紧迫任务。为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第一,要重温大学学习内容,特别是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民族史、宗教史等内容,深化专业基础知识,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便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既富于历史感,又富于时代感。
第二,要丰富自身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如文学、法学、美学等。将历史教学和各学科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揭示法的本质和意义,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又如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仅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愈来愈高级的美的创造。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如半坡的彩陶盆之类、青铜艺术之美、汉代绘画、雕刻、织锦绣之美、宋元山水之美,还有诗人、作家们,如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等的诗歌、戏曲、小说情节之美,令人陶醉,叹为观止。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渗透审美教育,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
切记:“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马卡连柯)历史教育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内说过:“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针,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素质,才能“制出精良的精神宴席,便饭也好,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郭沫若)。教师如何才能制出这“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精良的精神宴席”呢?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备课要在备书的同时,做到备人,要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教学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时才能掌握全盘,居高临下,具有应变能力。课后还应对课堂情况进行小结,找出需要改进、提高之处,重点记下教学过程中一些随机应变的做法,产生的灵感和思维火花,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定会受益终生。
第二,熟练掌握教法、传授学法。
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如启示性的讲授法;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的情感教学法;;运用各种手段再现历史情景的情景复现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选择,优化组合,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怎么选择教学方法呢?凯洛夫说:“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哪一些因素和用哪一种程序,才能形成一种使学生能掌握教学大纲某一部分的过程。”那么选择历史教学方法的因素又是什么?有以下几点:A、注意教学目的、任务和课堂教学类型;B、注意教材的内容性质;C、注意教材的组织形式,即归纳法形式和演绎法形式。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笛卡尔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不能只重视教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教学上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苏霍姆林斯基)。为避免这一失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教师示范授之以法
以法获知。二是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学史方法,
在学习中加以运用。三是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通过以上途径,要使学生从学会历史转向会学历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