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各自的基本特点
在传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演绎推理(英语:deductive reasoning)是“结论,可从叫做前提的已知事实,“必然的”得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这区别于溯因推理和归纳推理,它们的前提可以预测出高概率的结论,但是不确保结论为真。
归纳法或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它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把性质或关系归结到类型;或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公式表达规律。
归纳推理是从已知知识推出新知识。
例 :前提:中国有一只天鹅是白的
美国有一只天鹅是白的
结论:所有的天鹅是白的
2.何为归纳主义?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归纳主义 inductivism
归纳主义科学观的要义是: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这种科学观是经过近代“科学革命”后流行起来的。
如果我们要了解自然,就必须向自然请教,而不是向《圣经》或古代权威求教,因为
知识来自经验。
归纳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有限不能证明无限
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
3.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
3.介绍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局限性。
波普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代表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
科学的基本过程是猜测与反驳,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
科学理论要求可证伪性,可证伪度越高,就是越好的理论
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
不足之处:1.否定了归纳法的作用,过分强调猜想,在科学假设中的作用
2.片面强调否定,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忽略了科学发展中肯定,进化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凡能被
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属于“形而上学”。
波普尔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经验证伪原则。他说:“一个命题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被经验证伪的,反之,就属于形而上学一方。
一面
4.介绍库恩(Thomas kuhn)科学观的基本内容。
库恩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提出范式,科学公同体等重要理论,形成了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等。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基本理论,每个分支学科都有特定的范式。
科学进步模式:
合理性:体现了科学发展中的量变质变,肯定否定形式,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发展
不足之处: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多样性
5.介绍贝叶斯定理及其在科学哲学中的应用。
贝叶斯定理(Bayes' theorem),是概率论中的一个结果,它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缘概率分布有关。在有些关于概率的解说中,贝叶斯定理(贝叶斯更新)能够告知
我们如何利用新证据修改已有的看法。
P265
6.介绍科学是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基本主张和论证思路。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主张是:科学不仅描述可观察的世界,而且也描述外观背后的世界。
1.本体论方面,承认诸如原子,电子等科学理论实体的存在。
2.科学观方面,认为科学方法,科学推理的规则及科学概念不是预先假设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在认识论方面,科学实在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科学反实在论的基本主张是:科学持久不衰的部分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部分。理论仅仅是脚手架,一旦他们不再有用,就要被抛弃。
实在论问:“涉及例如电子和引力场等不可观察的实体的科学理论如何能够那么成功,如果它们没有正确描述不可观察的领域?”
反实在论回应:“证据对科学理论部分的支持吧具定论性,不管过去的理论是实在的不正确的描述这一事实,它们照样证明是成功的,假定当代的理论也是如此,这也合情合理的。”
7.科学对认识世界的贡献。
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
1. 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这一观察,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2. 通过这样的研究而获得的有组织体系的知识。
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近代科学 科学
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实验完整地证明出的真理。是指以培根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与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等相区别。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近代科学
对于科学的核心特征或者说所谓科学精神,随着人类的进步,有不同的观点,目前一般认为科学具有如下特征:
• 理性客观:从事科学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为前提(一些科学家仍会信
仰宗教,但是\"科学\"本身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通常科学家会设计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解释理论的能力。
• 可证伪: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人类其实无法知道一门学问里的理论是否一
定正确,但若这门学问有部份有错误时,人们可以严谨明确的证明这部分的错误,的确是错的,那这门学问就算是合乎科学的学问。
• 存在一个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例如:广义相对论
在微观世界失效,量子理论在宏观世界失效。不过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至少在物理界,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合并是一至少延续数十年的野心)。
• 普遍必然性: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它必须能够解释其适用范围内
的已知的所有事实。
科学还可以分为从理论和应用等多个层次。
在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作用中,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得到不断加强,科学体系本身也不断壮大,它对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日趋显著。
8.观察和理论的关系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
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
1.柏拉图
《理想国》书中主要是在探讨政治科学,成为政治学领域的基本经典。本篇对话录关心到底什么是“世事的道理”,探讨的领域包括了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伦理学、正义及知识。上述领域都是从研究正义之性质的角度作思考——对话的中心问题: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理想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司法理论是完美的。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模式是依靠德性,建立在知识和真理之上的贵族政体。
知识论: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学习只是将原本埋藏在灵魂深层的理想发掘出来,这种发掘的过程也经常是由哲学家所引导。
柏拉图相信每个灵魂在出生时都带有“至善的形式”以及对所有事物的完美知识,当他们学习时只是将这些知识“回想起来”。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
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2.亚里士多德
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 “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物质因”(Material Cause)
将物质的构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接着形成一个完整的。举例而言,形成一尊大理石雕像的大理石等原料便是物质因。
“形式因”(Formal Cause)
解释了构成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举例而言,雕塑一尊大理石雕像的草稿或设计图就是其形式因。
“动力因”(Efficient Cause)
指的是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研究“是什么改变了什么、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改变”,举例而言,将大理石雕刻为雕像的艺术家就是动力因。
“目的因”(Final Cause)
指的则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变的原因,举例而言,一尊完成了的大理石雕像就是艺术家的目的因(目的论)。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对实体——即一个事物本然性质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第一实体(只能作为主词)是作为第一范畴的“这个人”“那匹马”
第二实体(可以作为谓词)不依存于其他的主体,但却可以用于表述,如“种”“属”的对象,如“希腊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针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批判。
“理念论”一方面认为“理念世界”的成员—“理念”是静止的,不动的,永恒的唯一真实的存在,一方面认为事物世界中的——个别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暂时的不真实的存在,静止的,不动的永恒的唯一真实的“理念”怎么会“摹仿”出运动的,变化的,暂时的,不真实的个别事物呢?
伦理学: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论述道,一个人如果终生完全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着,并拥有所处共同体提供的充分外在条件,就是幸福人生了。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三人之间的伦理学差异并不大。主要的差异在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懂得美德的行为为何便已足够让一般人过著美德的生活,没有懂得美德的人或做出邪恶的事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以及后世大多数哲学家都同意这点)许多人了解自己做的事情是坏事,但由于意志的脆弱而仍从事之。柏拉图只列出几样标准的美
德:智慧、勇气、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所列出的则远远不只这些。
3.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几个主题
1.信仰与理性之争
大多数经院哲学家将信仰作为研究过程中思维进路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将理性作为一种工具成为理解启示,证明信仰合理性的手段。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有少数研究者在研究中完全抛弃理性,代表人物有tertullianus
有人主张信仰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如abelard
2.上帝存在之证明
3.共相问题
4.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
5.善恶来源的问题。
经院哲学家普遍认为善恶来源于作为至善而存在的上帝,恶是善的缺乏
6.自由意志问题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赋予人对善恶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选择的结果引发的奖惩将体现
上帝的公正性
Abelard认为自由意志起自每个人对善恶的判断
阿奎那在神学的框架内将理性与信仰做一调和,理性引导自由意志控制欲望和情感,引导我们获得正义,节制,这些基本美德曲实现我们的自然目的。
Scott认为上帝的所有行为即他的绝对意志,反对道德律而强调个人的良知
7.对三位一体的理解
安瑟伦被称作“经院哲学之父”,首先提出本体论论证。就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而言,他认为理性的思考必须符合信仰的原则。“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
在安瑟伦的论述,以“最完美者”之概念,证明最完美者之现实存在,然而“最完美者”之概念为一思想,是建构在精神上的实质,即人的意识当中。而人对神的认知仅是心智直觉及客观现象(绝对者之存在)之存在 ,他将“理想中的存在”与“现实中的存在”混为一谈。
4.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主义(英语:Empiricism)又作经验论,通常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
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洛克把性质定义为在我们心中产生任何观念的能力
第一性的质是“真正存在于物体本身的质,第一性的质是指坚固性,广延,形状,运动或静止
第二性的质像颜色,声音,味道,他们不属于也不构成物体,而只是对我们有产生观念的能力。
通过对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区分,洛克试图在现象和实在之间作出划分
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
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
“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
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使用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
1.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当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此时应该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
经验主义者认为,经由感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归纳或演绎,才能铸成知识。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
理性主义认为大部分的知识是归咎于感觉上的独立思考。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
这种对比已被视为过于简单化,因为近代的欧陆理性学者也倡导利用科学方法去取得实际经验;而洛克也认为超自然的知识(如宗教神学)必须单独借由直觉或推理才能取得。
4.启蒙运动
欧洲在18世纪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启蒙的思想运动,提出在进行科学,政治,宗教,美学和哲学研究时都英爱以理性为指导。
启蒙时代的学者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5.德国古典主义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
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及其他
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宗教哲学: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
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黑格尔:哲学上,黑格尔极为赞赏并且效法康德,但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却超越康德之后的学术论战。他概述那个时代的创伤与幸福,并且宣告新世界的诞生不仅展现在哲学上,也展现在国际政治上。既然“世界精神”即将进入新时代,哲学也将达成它最后的目标;对包罗万象的历史与人性产生完全的理解。
《精神现象学》的核心关切是精神--将所有人类与自然囊括在内的宇宙灵魂观念——的本质。《精神现象学》的结论在于无所不包的精神,在这个精神中,并非所有的不合都已化解,所有的争端都已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已回应;而是无论不合有多严重。争端有多激烈,问题有多难回答,全都结合在这个精神中。拿破仑渴望统一世界,但真正统一世界的却是黑格尔--当然,理论上说是如此。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
胡塞尔是20世纪初现象学潮的开创者
意向性理论,完全否定了自在之物的存在,把世界实在性看做是集体的意识,主观地置定的一个当作游戏规则的观念,从而把外部世界包括在完整的意向内容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