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院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下,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的公共
建筑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未充分考虑到生命周期内部的能源消耗以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建筑运行的能耗偏高成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我国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的深化也让绿色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实,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给未来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关键词院绿色理念;建筑;
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院TU74
文献标志码院B
文章编号院1007-7359渊2019冤04-0196-02DOI院10.16330/j.cnki.1007-7359.2019.04.080
建筑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物,并消耗了过多的地球资源,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技术发展也使得资源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短缺等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迎来空前发展的局面,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筑速度上都达到顶峰状态,而此时我们也需要对社会长期发展作出规划,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施工技术当中。
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开始出现,在建筑的设计施工方面更加关注其使用功能,
而设计师们也对外观、空间规划等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设计者们偏向于将建筑技术与绿色环保措施相结合。
我国现代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不脱离,是利用传统技术与新学科知识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建筑技术。按照技术难度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宜技术、低技术与高技术三种类型。低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成本较低、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传统性特征,
与高技术相比,在建筑作者简介院周真锋(1979-),男,安徽枞阳人,
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项196目技术管理。
材料、施工工艺、构造方法上缺乏强调新的技术导向。适宜技术则考虑到了建筑本身的要求与功能需求,将高技术与低技术进行了融合利用,
也证明了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随着新建筑理念的出现,
设计师们在建筑施工中开始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用以改造室内的热环境、控制采光、实现节能等,并将这些技术逐渐用于一些空间较大、人流量较高的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场所[1]。
建筑本身是刚性能源消耗与排放领域,因此早在2005年,建设部和科技部就联合编制并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将绿色施工技术划分为几个不同方
面,包括节能、节水、环保等,并将其融入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正式运营等不同阶段,具体可以如表1所示。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应用
表1
项目类型指标
技术应用阶段节能利用降低建筑能耗,
使用可再生能源设计与运营管理室外环境规划节约场地与环境负荷,保障绿化
全寿命周期水资源节约提升用水效率设计与运营管理材料节约绿色建材的运用规划与设计室内环境控制
热环境、光环境、
空气质量等规划、设计、
运营从节能技术的要求来看,
绿色建筑本质上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此为基础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技术应用层面我们需要始终贯彻节能的目标,从能源利用的层次进行节能技术应用分析,保障其使用效率。按照建筑能耗的指标来看,
能源供给系统与建筑构造系统的优化应用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以太阳能供暖系统为代表的热量利用、热电冷联供系统将发挥显著作用,而建筑墙体所使用的保温材料、楼板地面材料等也可以控制额外能耗的出现,实现屋面、墙体的保温,随时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在室内设备系统的技术应用方面,
以室内调节温度的末端装置作为冷热量输出控制的设备,
智能化控制体系按照实际的用户需求对设备启动和停止运行进行控制,保障用户良好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节能的技术目标。
室外环境可以对获取的土地进行最优化最全面的实际规划,让土地利用率达到最高水平的同时,进行良好的场地保护,让建筑和周围环境能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具体来看,根据建筑区域内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应该合理地布置建筑物的外形、高度等,必要时可以根据日照时间、日照周期等参数来进行判断,并减少公共建筑土地使用面积来增加空间容积量。如果建筑施工需要对地下空间展开规划,也可以考虑增加停车场设计等[2]。
在室外环境设计工作当中,
我们所关注的内容一般是风环境、光环境与热环境三个方面,光污染控制、声污染控制、绿化带技术、风环境优化技术等都应该被纳入技术革新的范围之内。
建筑材料的选择基于材料与节能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与废弃材料二次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建筑结构方面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以保障围护结构的保温抗震强度,尤其是建筑结构中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应该在环保性能、抗腐蚀性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特点,
减少后期装修阶段对前期技术布局的调整。对于某些废弃材料,
如果通过二次处理能发挥作用则保留,
否则考虑到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与效率原则,应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节水利用是绿色施工技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供水系统优化、节水设备与水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来看,
建筑供水系统的优化应从安装过程就开始管理,在避免管网受损的同时,使用质量较高、密闭程度较高的阀门管件来保障管网使用的周期,实际运行时也应该快速诊断管网出现的破损现象,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可能性。对于民用建筑来说,还可以考虑加装节水器具,按照建筑物不同的功能设置好用水定额,也可以设置储水设备来弥补用水高峰期内潜在的水资源短缺现象。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室内环境的技术手段控制包括空气质量、
光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技术研究也应该围绕这些因素展开。
空气质量方面,需要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做好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控,PM2.5新风监控等绿色建筑
施工技术来保障室内的空气质量,另外还需要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改善室内环境。光环境方面,建筑物本身是一个环境系统,室内光环境与室外光环境存在密切联系,
按照人工照明和天然采光的实际需求,施工时应保障内部功能和空间的照度,让采光系数满足实际的技术要求。我们通常设计的采光天窗、导光筒等都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手段。
声环境方面,可以基于建筑布局与材料应用的角度展开研究,建筑隔声墙、吸声材料、减震楼板等材料的应用都可以用于改善室内声环境[3]。
按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施工过程技术控制表示为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控制
对施工区域进行的环境保护和组织管理意义重大,不仅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减少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的重要方案。另外,施工环节还应该做好能源节约的技术控制,
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规划,必要时可以通过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制定用能指标等方案来进行管理,做好组织规划与人员安全管控,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运行,也应该得到高度关注[4]。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下,
绿色建筑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逐渐在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替代传统的技术模式,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实现了室内外环境的有效改善。本次研究也基于绿色理念,探索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实际案例当中,创造更大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主题报告[J].建设科技,2012(10):12-17.[2]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34(12):19-24.
[3]秦旋,荆磊.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风险因素评估与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探索[J].土木工程学报,2013(8):123-135.
[4]
叶大华.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3,v.37;No.305(1):31-39.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