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4-02-24 来源:步旅网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和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能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发挥创新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要素。 1.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概念、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时事、材料、以及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事实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将知识“外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他们的知识,即将知识“个化”,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实现自我反馈。

要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实现自我反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以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感悟及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教师转变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着。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和“助学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看成工作者,而应该是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演变成“主导—参与”的关系。教师要成为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不把课堂当讲堂。

让学生采用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过去过分注重了接受式学习,现在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要用我们的知识正确性强调作为我们让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 2.激活基础,突出生长点。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这些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概念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他是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3.产生真实任务。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分析、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迅速地抓到问题的本质,发现、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从而产生知识的学习任务。 4.协作学习。

有了学习任务,教师要重视“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学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学生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的得失,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 5.设计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知识,从而赋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三、让学生成为建构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要让学生成为建构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自主能力的提高要有正确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目的,可进行方法指导以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和优化获得的知识过程。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认识科学本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