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情分析】
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学会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评价任务设计】
1.让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特点描述老师外貌,通过外貌细节突显老师的个性特征。 2.设计动作情景描写,让学生口述。
3.在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一次家务劳动的场景。 一、导入课题 二、阅读借鉴 阅读片段一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1. 品悟:
这是对谁的外貌描写? 主要描写了他哪些面部容貌??
这段外貌描写好在哪儿?作者都抓住了外貌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作者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是想表现人物的什么个性特点?
2.方法小结:通过外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特征。描写时注意写作的顺序。 阅读片段二
一张古铜色的老脸上,满是艰辛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在这张刻满了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的勉强与无助。他的手中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那犁耙似的手啊,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多少大豆高梁!他的身后,是汗水换来的一片金黄。
1. 品悟:
大家一看到这幅肖像画,觉得这位老父亲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表现父亲的个性特点呢?
小结:人物外貌描写有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外貌中的重点细致刻画, 目的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2.方法总结:外貌细节描写需要注意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注意顺序 3.修改课前练笔片断。
提示: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描写,表现出老师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例如老师的眉毛你可以这样描述:一对柳叶弯眉,这对眉毛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随着她的一笑一颦上下动着。
阅读片段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1.悟读:这个饱含着浓浓父爱的背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这正是动作细节的魅力所在。你能快速找到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时的动词吗?
为什么把“爬月台”的过程写得这么细致?
老师觉得作者有一个字用得不好,我要把“攀”改成“抓”,你觉得怎么样? 老师再来删除两个词“蹒跚”“慢慢”你觉得可不可以? 2. 方法总结
3. 一生模拟一个场景,其余同学观察他的动作、情态。用相对细化的动词表现出这一
过程,注意用词和恰当的修饰。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仍然一片喧闹。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 三、自主写作
请在下面情境中任选其一,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1.写一个自己体验过的做家务的片断。
2.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同学的外貌,表现他(她)的个性特征。 温馨提示
1.动作细节描写要细化过程,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恰当的使用修饰语。 2.外貌细节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按照合理顺序,表现人物个性。 四、讲评修改
1. 集体评改 2. 个人修改
师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人物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的几种方法,愿你能珍藏这几把金钥匙,用它开启神奇的写作之门,寻觅更多的智慧宝藏。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用心观察细节之美,用情抒写细节之美。你会发现:细节之花会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中永驻芳华。
板书设计
个 性 特
征 动作细节
恰当修饰 细化动作 准确用词
外貌细节
抓特征 按顺序 抓重点
《人物细节描写》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作文素材,但仍有不少同学不会运用细节,所以人物形象不生动,不鲜活。例如,在写肖像的时候,同一笔调:他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镜,鼻子宽,樱桃小嘴。学生不能把握人物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特征,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在写动作的时候,不能把动作具体细化,分解。在描写时缺少必要的修饰,所以,整篇文章语言生涩,人物形象呆板。但是,如果教师有一定的方法引领,加上合理恰当的练习,学生会很快掌握方法。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按理说,初中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有许多见闻、体验和感受,应当有一定的“胸中积蓄”,不应该没有写的呀。可是,生活过,见闻过,并不等于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那么他们对生活过,见闻过的事、物就不会用心去思考,没有用情去感受,更不想去亲自体验,他们那些写作材料就不能转化,就不能成为“积蓄”。一旦老师要他们写作文,他们就瞠目结舌,没有可写作的材料。即使有一定的材料,也由于语言匮乏使文章逊色。 2、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学生在积累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到细节的部分,只是囫囵吞枣。 3、语文基础差,语言表达的能力低。
与说话相比,作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文没有口头表达时的对话情景和谈话对象等因素作支持,完全要依赖记忆中的线索(事情、道理自身的内在联系)和已经写出的段落;二是必须谙熟一定数量的字、词、语法,要严格按照语义规则和语法规则进行组合表达。这两个方面,都使学生作文遇到很大困难,特别是那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到困难。这自然会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人物细节描写》效果分析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在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中,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认为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条理分明,结构比较严谨,有章可循。从名人名篇的选择到中考范文的甄选,再到练习的选择,都是一脉相承的,针对性较强。本节课重点内容少而精,只是训练了人物的肖像细节和动作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有些单调,但是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力争使学生在脑海中加深这两种细节描写方法的印象,养成下笔会书写细节的习惯。
学生学会了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学会了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这节课涉及到的读写东西较多,怕课堂时间来不及处理,在发放学案的时候,让学生提前阅读了《背影》《音乐巨人贝多芬》等优秀片段,这样上课确实节省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课堂中,能通过具体的名家片段初步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技巧。因为课堂是讲练结合的,所以,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进一步讲话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但还是在练习写家务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写的细节不够具体细致,在分解动作的时候,用词比较匮乏,这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联系。
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前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指导他们进行预习体验,发挥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体验,上课才能有的放矢。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
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片段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人物细节描写》教材分析
一、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原因分析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所以把学习目标确定为:
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学会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作文素材,但仍有不少同学不会运用细节,所以人物形象不生动,不鲜活。例如,在写肖像的时候,同一笔调:他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镜,鼻子宽,樱桃小嘴。学生不能把握人物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特征,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在写动作的时候,不能把动作具体细化,分解。在描写时缺少必要的修饰,所以,整篇文章语言生涩,人物形象呆板。但是,如果教师有一定的方法引领,加上合理恰当的练习,学生会很快掌握方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分析
本节课根据上述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针对学生情况实实在在的教学目标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2.学会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教师在教法上尊崇自然,重视因势利导,不追求形式,讲究实效。
导语设计上,也有针对性,选用学生平时练笔“写写我的新老师“导入文章的构思——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尽量让学生感觉细节描写比较简单,在心理上易于接受。
本节课共分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阅读借鉴,共分三个环节。“对话名家”环节就是以《音乐巨人贝多芬》选段为例让学生学习人物肖像细节的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小练习,即针对学生课前练笔,修改片段,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第一个肖像细节的描写方法。第二个片段选自《父亲》,让学生学习消息细节抓重点的描写方法。
同样的方式学习动作细节描写,以朱自清《背影》为例,学习动作细节的描写方法。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练习,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跟踪练习。
两种细节描写方法练习结束后,学生归纳出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第二大环节是自主写作,学生根据归纳出的方法进行自主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用到所学方法。
第三个大环节是学生自主修改。修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修改,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全班修改,一种是学生结合方法自我修改。
总之,本节课奉行简单易行的原则,不哗众取宠,重在作文构思方法的传授,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范文的分析、细节描写方法的归纳,还是三次练笔,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展示,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构思中最常见的问题。
《人物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情分析】
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学会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评价任务设计】
1.让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特点描述老师外貌,通过外貌细节突显老师的个性特征。 2.设计动作情景描写,让学生口述。
3.在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一次家务劳动的场景。 一、导入课题 二、阅读借鉴 阅读片段一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2. 品悟:
这是对谁的外貌描写? 主要描写了他哪些面部容貌??
这段外貌描写好在哪儿?作者都抓住了外貌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作者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是想表现人物的什么个性特点?
2.方法小结:通过外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特征。描写时注意写作的顺序。 阅读片段二
一张古铜色的老脸上,满是艰辛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在这张刻满了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的勉强与无助。他的手中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那犁耙似的手啊,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多少大豆高梁!他的身后,是汗水换来的一片金黄。
4. 品悟:
大家一看到这幅肖像画,觉得这位老父亲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表现父亲的个性特点呢?
小结:人物外貌描写有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外貌中的重点细致刻画, 目的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2.方法总结:外貌细节描写需要注意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注意顺序 3.修改课前练笔片断。
提示: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描写,表现出老师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例如老师的眉毛你可以这样描述:一对柳叶弯眉,这对眉毛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随着她的一笑一颦上下动着。
阅读片段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1.悟读:这个饱含着浓浓父爱的背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这正是动作细节的魅力所在。你能快速找到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时的动词吗?
为什么把“爬月台”的过程写得这么细致?
老师觉得作者有一个字用得不好,我要把“攀”改成“抓”,你觉得怎么样? 老师再来删除两个词“蹒跚”“慢慢”你觉得可不可以? 5. 方法总结
6. 一生模拟一个场景,其余同学观察他的动作、情态。用相对细化的动词表现出这一
过程,注意用词和恰当的修饰。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仍然一片喧闹。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 三、自主写作
请在下面情境中任选其一,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1.写一个自己体验过的做家务的片断。
2.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同学的外貌,表现他(她)的个性特征。 温馨提示
1.动作细节描写要细化过程,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恰当的使用修饰语。 2.外貌细节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按照合理顺序,表现人物个性。 四、讲评修改
3. 集体评改 4. 个人修改
师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人物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的几种方法,愿你能珍藏这几把金钥匙,用它开启神奇的写作之门,寻觅更多的智慧宝藏。老师也希望你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用心观察细节之美,用情抒写细节之美。你会发现:细节之花会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中永驻芳华。
《人物细节描写》测评练习
1.运用所学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做家务的片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运用所学外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位同学的外貌,表现他(她)的个性特征。
温馨提示:
1.动作细节描写要细化过程,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恰当的使用修饰语。 2.外貌细节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按照合理顺序,表现人物个性。
《人物细节描写》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在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中,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教学设计反思
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认为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条理分明,结构比较严谨,有章可循。从名人名篇的选择到中考范文的甄选,再到练习的选择,都是一脉
相承的,针对性较强。本节课重点内容少而精,只是训练了人物的肖像细节和动作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有些单调,但是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力争使学生在脑海中加深这两种细节描写方法的印象,养成下笔会书写细节的习惯。
学生学会了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学会了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二、课堂教学反思
这节课涉及到的读写东西较多,怕课堂时间来不及处理,在发放学案的时候,让学生提前阅读了《背影》《音乐巨人贝多芬》等优秀片段,这样上课确实节省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课堂中,能通过具体的名家片段初步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技巧。因为课堂是讲练结合的,所以,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进一步讲话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但还是在练习写家务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写的细节不够具体细致,在分解动作的时候,用词比较匮乏,这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联系。
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前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指导他们进行预习体验,发挥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体验,上课才能有的放矢。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片段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人物细节描写》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情分析】
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就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缺少细节刻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细节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学会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评价任务设计】
1.让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特点描述老师外貌,通过外貌细节突显老师的个性特征。 2.设计动作情景描写,让学生口述。
3.在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一次家务劳动的场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