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2022-10-11 来源:步旅网


试析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摘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 影响 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一)上网时间无节制,影响学业和生理健康。网络有其特有的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沉溺其中。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专家指出,过度沉迷网络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人际交往以及学习。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地面对电脑,他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就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睡眠减少,情绪低落,根本无法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人际沟通能力退化。目前,网上交友已成为当前的时尚,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交往方式,完全突破时空界限。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这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传递信息的媒介只是一些简单的代表符号,大学生交友的网络化缺乏表情、手势等丰富的肢体和身体语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学校园中许多大学生往往是上网时情绪高度兴奋,下网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而且有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三)道德感的弱化,不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具有匿名性、即时性、范围广、自由度高等特点,可充分发挥网民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全然不复存在。不少大学生都表示自己曾经在网上聊天时说过谎话、脏话。中国科学院课题组在北京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31.4%的人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37.4%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网络道德弱化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精神追求弱化,实践能力削弱。互联网信息的更换速度频繁,使很多大学生觉得世界变化太快,对周围的世界一片茫然,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和浮躁情绪,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正代替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只看重结果不注重奋斗过程,对很多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使有些判断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迷失自我,使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现成的网络信息,而忽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增加了部分学生的惰性,学业上、生活上出现问题,他们往往直接借助于网络,而放弃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在不少高校的期末论文中都出现雷同,归结原因是学生依靠完全复制网上的相关

资料拼凑自己的论文,这在很大程度上防碍了大学生专业素养、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网络道德失范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网上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它是“人—机”之间的交往。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们都被“符号化”了。网络交往缺少现实人际交往所具有的那份真实感和真诚感。过多的网络交往,必然减少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并有可能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淡化。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网络会增加孤独感和抑郁,并导致社会交往减少和心理幸福感降低。这种长期的“人机对话”造成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会使大学生不愿回到现实,或者对现实生活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产生厌学、厌人、厌世等不良情感,进而使得他们失去传统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与网络自身的特性紧密相联,也与个体自身密不可分;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的原因,而归根结底是个体自身的内因决定的。

(一)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为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可能。网络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出现道德失范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现实社会。首先,网络的非中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导致网络道德环境中,充满了各种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冲突的“异质”道德,强烈地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种冲突与碰撞引起了道德上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乃至个人主义的泛滥,令许多大学生陷入迷茫,对既有道德产生怀疑,导致行为上的散漫和随意。其次,网络主体的符号化生存方式和隐匿性交往方式,弱化了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信念,导致道德主体感淡漠。网络是一种远比现实社会对道德行为要求更少干预、过问、管理和控制的环境。在这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一个淡化了社会背景“社会控制因素”的虚拟社会里,失掉了社会舆沦的监督,使“他律”作用下降,导致“自律”难以实现,容易诱发道德行为的失控,使他们做出一些在现实社会做不到、不敢做、不能做的事。再次,网络中普遍

存在的道德失范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了不良的模仿范例。随意发布垃圾信息、黑客行为以及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等,众多负面东西的频繁出现,恶化了网络环境,加剧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

(二)西方的浸染和网络信息的泛滥催化了网络道德失范。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满足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权威的挑战和摆脱束缚、发展个性的心理需求,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西方国家自然会把网络视为实现其道德渗透、侵蚀我国主流价值观,实现“西化”、“分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道德伦理。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制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道德环境,大量的信息垃圾对人们的思想构成了严重侵蚀。

(三)大学生自律意识、自制能力相对薄弱。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青年时期道德修养的薄弱阶

段。在虚拟的网络里,大学生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才能。但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网络道德失范是当代部分大学生品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出了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比较薄弱。

(四)高校网络德育的滞后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校德育正处于一个以开放、多元、多变为重要特征的新时期。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学习方式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他们对网上信息的甄别也取决于所接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但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权威地位,已经受到网络等传媒的强势挑战。大部分高校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十分有效地展开,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致使他们在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无法达到现实社会德育中所具有的那种优先性和主动性,更为被动的是相当多的教育者对于网络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的水平还远远低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很难在网络上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明显滞后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率作用更无从谈起。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德育的难度,削弱了网络德育效果。[1]

(五)家庭责任不可推卸。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许多家长过分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几乎达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而另一方面,有的家庭父母管教则是非常严厉,家长非常专制,这种专制型的家庭往往沟通技能贫乏,限制较多。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大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