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2021-08-02 来源:步旅网
.,. sc .(湖泊科学),2010,22(2):176—180 http://www.jlakes.org.E—mail:jlakes@niglas.ac.cn @2010 by Journal ofLake Sciences 安徽省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周晓铁 ,韩宁宁 ,孙世群 ,王晓辉 ,何翔亮 (1: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61) (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摘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运用 单因子标准指数法以及卡尔森指数法对安徽省境内91个县级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以及31个湖库型水源地 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全省91个饮用水水源地中水质达标的有83个,达标 率为91.2%,其中,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93.3%,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87%,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为87%. 关键词:湖库;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安徽省;水质评价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river-based and lake/reservoir-bas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ZHOU Xiaotie’,HAN Ningning ,SUN Shiqun ,WANG Xiaohui。&HE Xiangliang‘ (I:Anhui Institute ofEnvironmental Science,Hefei 230061。P.R.China) (2:School ofResources 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Technology,Hefei 230009,P.足China) Abstract:The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s a major issue in people’s livelihood.and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had attracted increasingly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from 9 1 counties and the degree of lake eutrophication(TSI)from 3 1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Anhui Province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83 drinking water sources met the requirements and 91.2%satisfi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supply.which river based water supply satisfied 93.3%.1ake and reservoir based water supply satisfied 87%.and groundwater—based water supply sat— i幽ed 87%. Keywords:Lakes and reservoirs;the drinking water supply;eutrophication;Anhui Province;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饮水安全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 发展以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的问题….饮用水水源地作 为最重要的水源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和新安江流域,据省内社会水厂取水总量统计,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湖泊、 水库)取水量占供水总量的85%以上,全省饮用水供水水源类型主要以地表水为主.长江、淮河流域的主要 河流和湖泊既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上游尾水排放的通道.长江、淮河干流沿岸排污口和取水口呈交 错排列之状,沿江(河)城市排污形成的岸边污染带直接威胁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在湖库型水源地之 中,伴随着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其污染物来源复杂,危害性大,处理困难的特点 ,湖库 水体已成为水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通过对安徽省境内饮用水水源地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以及湖 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以 及治理办法. 2009—08—03收稿;2009一l1—19收修改稿.周晓铁,男,1956年生,高级工程师;E—mail:haleyning@163.com. 通讯作者;E—mail:haleyning@163.tom. 周晓铁等:安徽省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177 1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29。22 34。40 N,114。53 119。30 E),东西宽200~300km,南北长约500km, 面积13.96 X 10 km .安徽省主要湖泊及面积见表1.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 中)和江南(皖南)三个区域.地形由平原、山区、丘陵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 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 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总量为699.24×10 m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51.88×10 m’,地下水资源量为 178.09×10 m ,地表和地下水不重复量为47.36×10 m .水资源总量中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53.22× 10。m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76.77×10 m ,新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69.25×10 m . 安徽省境内湖泊总面积为35.5×10 hm ,面积大于1km 的天然湖泊64个,现有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两 岸和沿淮地区.安徽省境内水库总面积11.7 X 10 hm ,已建成水库4815座,总库容186.9 X 10 m ,兴利库容 82.4×10 m ,其中包括大型水库l2个,中型水库100个. 表1安徽省主要湖泊及面积 Tab.1 The main lakes and area in Anhui Province 全省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共有116个,现用水源地101个,备用(规划)水源地15个.其中,河流 型水源地60个,湖库型水源地31个,地下水型水源地25个.现用水源地服务人口达到1213.71万人,占到 全省总人口的18.18%;设计取水量为655.59×10 m /d,实际取水量402.38×10 m ;取水El/供水井数量 为343个(口);监测点(断面)数量为133个 . 2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2.1湖库水质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进行评价. (1)pH的标准指数为: s = _ cp 7.。)或SpB,j- ,(p ≤7.。) 式中,SpH为p 的单因子指数(无量纲);p 为所测断面pH值(无量纲);pH 为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 jpH值下限(无量纲);pH 为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无量纲). (2)溶解氧的标准指数为: Js = (。 SDOj=10-9 ( ) 其中 DD,=468/(31.6+ ) 式中:s。。 为水质参数DO在 点的标准指数;D 为该水温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 0,为实测溶解氧浓 度(mg/L);DO 为溶解氧的标准值(mg/L); 为 点的水温(℃). 178 Sci(湖泊科学),2010,22(2) .(3)其它项目标准指数为: P =C /C。 式中: 为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无量纲;C 为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rag/L);C。 为i类污染物的评 价标准值(mg/L). 2.2湖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2.2.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进行评价 ,计算公式为: TLI(∑)=三 ・TLI(j) 式中,TLI(∑)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为第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为第 种参数的营 养状态指数. 2.2.2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TEL(∑) 代表指数.TEL(∑)<30贫营养;30≤TEL(∑)≤50中营养;TEL(∑)>50富营养;50<TEL(∑)≤60 轻度富营养;60<TEL(∑)≤70中度富营养;TEL(∑)>70重度富营养.在同一营养状态下,指数越 高,其营养程度越重. 3结果及分析 3.1河流型水源地水质评价 河流型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水质达标率为93.3%,绝大多数水源地近3年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表2).但以淮河干流为水源地的水质较差,水质达标率 较低,超标因子为氨氮,主要受淮河干支流水质较差的影响.除淮河流域以外其他地区的水源地只出 现零星的超标现象,如安庆市太湖县长河及岳西县衙前河水源地的石油类超标,究其原因,应该是由 于受城区生活污水影响所致;而池州市石台县水源地的挥发性酚超标,则是由于受工业污染的影响所 致,目前水质已转好. 3.2湖库型水源地水质评价 湖库型水源地的水质除个别水源地及个别水源地的个别年份有水质超标现象外,基本上均能达到《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总体水质较好,达标率为87%(表2).其中滁州市沙河水 表2河流型和湖库型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 Tab.2 Evaluation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of fiver—based and lake/reservoir—based water supply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质量状况 地市 水源地 不达标水 水质达 数量 源地数量0 0 0 0 0 1 地市 水源地 不达标水 水质达 数量 源地数量标率(%) 0 0 0 I 0 0 标率(%) 1O0 100 100 100 100 80 河流型 水源地 芜湖市 蚌埠市 马鞍山市铜陵市 六安市池州市 6 3 4 2 4 5 湖库型 水源地 合肥市蚌埠市 淮北市 安庆市 宣城市黄山市 4 1 2 3 4 1 100 100 100 66.7 100 100 淮南市 滁州市 巢湖市 安庆市 宣城市 黄山市 7 3 3 7 5 11 1 0 0 2 0 0 85.7 100 100 71.4 100 90.9 滁州市 巢湖市 六安市 8 5 3 3 0 0 62.5 100 100 合计 6O 4 93.3 合计 31 4 87 周晓铁等:安徽省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179 库水源地和天长市高邮湖水源地水质超标经调查是由于入湖支流受工业废水影响所导致的.今年由于减污 减排等措施,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3.3湖库富营养化评价 全省湖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表3),除了巢湖、高邮湖水库以及淮北杨庄塌陷区的富营养化评价分 值超过50(属于轻度富营养化)以外,根据历史数据,其它大多数湖库最近几年的富营养化评价分值都在 30—50之间,属于中营养化水平;也有少数几个湖库的富营养化评价分值小于3O,属于贫营养水平. 表3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评价结果 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eutrophication of lake/reservoir—based water supply 4结论与建议 由评价结果可知,全省91个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中,达标个数为83个,达标率为91.2%.其中, 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93.3%,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87%.总体来看,湖库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高;河 流型水源地除淮河干流水源地外的达标率也较高,由于以淮河干流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数量较少,因此对全 省河流型水源地水质_达标率影响不大,全省河流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仍处于较好的水平.饮用水资源的保 护是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所以目前必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j. (1)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严格控制有毒 有害的污水直接灌溉,加强流域乡镇的生活污水、粪便、垃圾的管理与治理.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 . (2)针对农业面源已成为湖库水源地主要负荷的现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从根本上减 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湿地和生态护坡,减少因地表径流形成的污 染物入湖量… . (3)利用生态工程、生态修复 等手段,因地制宜,将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相结合,修复受 180 Lake Sci.(湖泊科学),2010,22(2) ●2 3 4 5 6 7 8 9 m¨ 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并建立湖泊健康生态系统” 。 . (4)继续加强重点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 ,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报,以 便协调管理 . (5)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机制,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合理的区划 ],水源地保护 区系统的进行一二级保护区划分.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违章建筑进行强有效的整治,采 用取缔、关闭、搬迁、调整位置等手段,清除或降低直接进入或可能污染保护区水体的污染负荷;严格限制和 有效治理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污染行为和活动,保证饮用水安全. (6)开展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 ,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防护 林),防止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隔离工程沿着保护区的边界建设,各地根据水 源保护区的大小、周边污染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隔离工程的范围. 5参考文献 张嘉治,王海泽,王绍斌.我国饮用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6):46046. 梁菁,彭晓春,贺涛.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9(7):181.185. 贺江涛,彭晓春,白中炎等.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比较.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122.124. 涛,刘祖发,陈晓宏等.广东省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湖泊科学,2005,17(4):378-382. 顾恩华,石文甲,董树海.浅谈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1):28. 马经安,李红清.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6):575 ̄78. 徐祖信.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5,33(3):321.325. 王教团,裘哲勇,周朝卫.千岛湖水环境富营养化评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85—87. 肖羽堂.我国水资源污染与饮用水安全性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1):51-59. 李玉前.徐州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评价及保护措施.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1):87-89. 王振祥,朱晓东,孟平.巢湖富营养化年度尺度变化分析及对策.环境保护,2009,(3):33.36. Liu W.Qiu RL.water eutrophic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mbat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 nology,2007,82(9):781-786. [13] Nakai S,Inoue Y,Hosomi M et a1.Growth inhibition of blue—green algae by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marophytes.Water Sci— edge and Technology,1999,39(8):47-53.  FM,Hu HY.Allelopathic effects of diferent maerophytes on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Allelopathy Journal, [14] Li2005,15(1):145—152. 2007,19(4): [15] 李先宁,宋海亮,朱光灿等.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改善湖泊水源地水质的效果.湖泊科学,367-372. l6 l7 王国祥,成小英,濮培民.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湖泊科学,2002,14(3):273-279. 濮培民,王国祥,李正魁等.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修复理论与技术及应用.湖泊科学,2001,13(3):199-210. 孟繁盛,田凤玲.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污染治理.东北水利水电,2009,(3):45-,47. l8 19 20 21 孙繁亭,朱建春,李勇等.新疆库尔勒市重点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09,(3):265-266. 李建新.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地理科学进展,1998,17(4):88-94. 何进知.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及保护措施.水利技术监督,2007,(6):38—3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