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教材 新课堂 新教学

2021-09-20 来源:步旅网


新教材 新课堂 新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要注重言语间的交流、心灵上的碰撞,教师要积极创设充满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情境 兴趣 生物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已不在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孜孜不断地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课堂氛围。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的关系则亦师亦友。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要注重言语间的交流、心灵上的碰撞;教学是相长的,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要积极创设充满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校使用人教版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施新教材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的生物课堂也逐渐在改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信息传播途径,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还容易使学生被动学习,养成依赖的思想。而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这显然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用得灵活”。情境教学能够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现教学情境,能激情引趣,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所教内容,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对每堂课都应认真仔细推敲,根据不同情况和内容设计各种形式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节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课上的时候选一位同学上台,把事先准备的一张白纸扔向空中,其他同学观察

现象(纸飘飘悠悠的落到地上),然后再让同学们把这张白纸折成飞机,还请这位同学演示,把纸飞机以同样的方式扔向空中,其他同学观察现象(纸飞机向前飞行一段距离落下)。问:为什么白纸不能像纸飞机那样飞一段距离呢?学生说出:“纸飞机有翅膀。”我趁机将问题深入:“鸟类也有翅膀,它们为什么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而不会落下来,纸飞机却不能长时间飞行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议论纷纷,此时,我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研究对象—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再如,讲“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时,我利用小品的形式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人物:甲—流感患者;乙—肝炎患者;丙—易感人群

丙首先上台:嗨!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这不,前几天我感冒刚好,今天又被查出得了肝炎,这都怪我自己不注意,这事还得从前几天我和两个好朋友在街上偶遇说起(回忆)。

甲、丙登台,互相打招呼,之后,三人进入一家小餐馆用餐,席中,甲对着丙不断地咳嗽,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丙并没有在意。谈论得正高兴,乙电话铃响,乙接电话,丙拿起乙的饮料,与甲碰杯而饮。乙接听完电话,脸色难看,甲、丙二人询问,乙道:“刚才医院打来电话,说我在体检时被查出患了肝炎。”

丙最后无力地说:“我就是这样感染了流感和肝炎”。

这样,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知识。以上几个案例是在教学中我根据具体的内容,穿插设计、合理组织的。我们应领会新课改的指示精神,不要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填鸭式”教学上。利用实验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了学生学习思维,开发了智力,又显示了本学科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物学习充满了探索与创造,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二、巧设疑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不仅要在导入新课阶段创设情境,巧妙投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生热情,更要在新授中巧设疑问,以利于学生探索新知,使他们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古希腊的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教师教学要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使学生勤思考,善思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课本中提供了相关的图文资料,在仔细阅读之后,学生了解了克隆,而且知道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这时,我提出:“新闻中曾经争议过关于美国克隆人这一事件,请各小组同学收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阐明你对克隆人的看法”。各组同学积极准备了一个星期,将各自的观点带到了课堂上,各组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克隆人好,可以治疗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克隆人不好,坏人再克隆出一个坏人那社会不就更乱套了”。各组间争了一节课,下课时大家还意犹未尽。

在新授中巧设疑问,教师需精心把握教材,问在刀口上,要点处;需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充分估计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和困难;更需热情鼓励学生,注意因人而异,适时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善思、乐思,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深入浅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美国,有句格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生物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内容,需要学生们去实践、去理解。所以,单靠教师全盘灌输,一味讲解是不够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在讲“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时,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以课本剧《红细胞旅行记》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看到的、理解的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进行多种形式的归纳和整理,可以是文字的、图表的、图画的等。

这样,就把复杂、不易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表现了出来,做到了耳到、口到、心到、手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我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将新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