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历史同步试题

2021-04-22 来源:步旅网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历史同步试题练习六(中国古代史问答题专项练习)2006年8月1.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两汉、隋唐时期分别实施了什么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与两汉相比,隋唐的这些制度有哪些进步性?(12分)2.在我国古代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央机构的设置力图形成一种权力制衡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朝中央机构的设立是如何体现权力制衡的?(3分)(2)唐朝时又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3分)(3)明朝时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4)历朝封建统治者力图建立中央权力制衡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分析其积极作用(4分)。3、(12分)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思想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这种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原理?4、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是在汉朝,一是在宋元。请分别说出这两个古代科技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10分)5简述西汉统治者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推行的重要制度,并分析其作用。从继承角度看,汉制与秦制相比有何特点?你对此有何认识?(12分)6.两题任选一题:(1)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请结合史实简要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4分)(2)明清之际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2分)分析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8分)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7、丝绸之路是汉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简述要道开辟的历史背景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并以史实说明这条要道对当时中外经济交流的积极作用。(12分)8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14分)9.“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6分)(2)试举唐朝时期能体现以上某些思想的重大举措2例,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10、中国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和末期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唐朝继贞观之治后,又出现了更辉煌的开元盛世;而清朝的康乾盛世却盛极而衰,结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分)(1)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归纳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的共同特征。(3分)(2)联系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唐朝继贞观之治后持续繁荣发展又出现开元盛世,而清朝康乾盛世却迅速消逝的原因。(6分)(3)从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11、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景象。(6分)这些新景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2.北宋建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统治者解决问题的措施(6分)及其结果和积极意义。(4分)练习六参考答案

1.秦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两汉、隋唐时期分别实施了什么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与两汉相比,隋唐的这些制度有哪些进步性?(12分)(汕头一模)答案要点:(共12分)(1)选官制度:两汉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隋唐创立科举制度。(2分)进步性:两汉选官制度后来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选官制度日趋瘫痪。(1分)隋唐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是中国选官制度的创新,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分)(2)赋税制度:两汉建立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和赋税制度——编户制度;隋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2分)进步性:两汉赋税制度中的人口税、更赋重,附加税、杂役多,超期服役普遍,农民负担沉重。(1分)唐前期赋税制度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是轻徭薄赋思想在赋税制度上的体现。(2分);唐后期赋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2分)2.在我国古代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央机构的设置力图形成一种权力制衡机制。(深圳一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朝中央机构的设立是如何体现权力制衡的?(3分)(2)唐朝时又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3分)(3)明朝时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4)历朝封建统治者力图建立中央权力制衡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试分析其积极作用(2分)。答案:(1)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3分)(肇庆一模)(2)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令。(3分)(3)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给六部掌管,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掌统兵之权,兵部掌调兵之权,两者相互制约。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监察官吏。(3分)(4)根本目的:为了巩固和强化皇权(2分)。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大臣专权,稳定政局。(2分)3、(12分)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思想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这种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原理?(肇庆一模)答案要点总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2分)社会根源:(9分)(需结合史实分析)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引起百家争鸣。②秦: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而尊崇法家、压制其他学派思想。③西汉:为解除王国威胁,加强中央集权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理:政治经济状况决定思想变化,思想变化也对政治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分)4、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是在汉朝,一是在宋元。请分别说出这两个古代科技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10分)(佛山一模)答案要点:(1)汉朝时科技发展原因:我国封建国家统一,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等等。(2分)主要表现:(1)造纸术的发明;(2)数学上编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3)张衡发明地动仪;(4)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4分)(2)宋元时科技发展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1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结束和元朝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密切,等等。(1分)主要表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的完善并传入欧洲,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分)沈括和郭守敬的天文历法成就在当时都居世界先进水平。(1分)5简述西汉统治者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推行的重要制度,并分析其作用。从继承角度看,汉制与秦制相比有何特点?你对此有何认识?(12分)(茂名一模)答案要点:制度:思想上崇儒尚法(2分)严密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制(2分)地方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1分)实行征召、察举的选官制度(2分)建立更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编户齐民制(1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使汉出现了繁荣景象(1分)特点:汉承秦制,有所变化(2分)认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是国家强盛的关键(1分)6.两题任选一题:(1)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请结合史实简要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4分)(东莞一模)(2)明清之际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2分)分析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8分)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答案要点:统一性:秦朝统一-文字(“书同文”),重法抑儒;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4分)多样性: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中外文化共融,佛、道、儒、法并存。(4分)原因:秦汉是大一统的、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封建国家;(3分)对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接纳吸取了外来文化的长处。(3分)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得分。(2)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分)原因: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使林则徐等认识致到空谈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利炮(8分)影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起了启蒙作用,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成为一种进步思想潮流,引导开启了先进中国人奋起挽球民族危亡(4分)7、(12分)丝绸之路是汉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简述要道开辟的历史背景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8分),并以史实说明这条要道对当时中外经济交流的积极作用。(广州一模)答案要点:背景:西汉国力强盛;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4分)人物:汉武帝、张骞(4分)作用:丝绸之路开辟后,我国的瓷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等先后西传,(2分)促进了中国与西亚、欧洲的经济交流。(2分)8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14分)(中山一模)答案要点:政治:①各国先后变法:强化君权,建立君主专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农耕。②各学派从各自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形成“百家争鸣”局面。(4分)

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使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市场形成和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4分)

军事: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残酷,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军事专著。(4分)总体趋势:统一的进程加快。(4分)

9.“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请回答:(江苏题)(1)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6分)(2)试举唐朝时期能体现以上某些思想的重大举措2例,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案要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对农民宽刑薄税。荀子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让人民安居乐业。(每点2分,儒家中只要任答其中两人,思想观点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2)、唐朝实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体现了仁政(轻徭薄赋)的思想;完善科举制,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兼爱”“非攻”的思想;(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4分,如举它例,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0、中国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和末期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唐朝继贞观之治后,又出现了更辉煌的开元盛世;而清朝的康乾盛世却盛极而衰,结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分)(越秀区统测)(1)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归纳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的共同特征。(3分)(2)联系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唐朝继贞观之治后持续繁荣发展又出现开元盛世,而清朝康乾盛世却迅速消逝的原因。(6分)(3)从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答案要点:(12分)(1)调整政策,政局稳定;边疆管理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重视农业,封建经济繁荣发展。(3分)(2)唐朝续贞观之治后,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励精图治,保持了正确政策的延续(稳定)性(或答:继续重视农业,发展社会经济;重用人才;重视和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交往,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分)清朝繁荣中潜伏着危机,统治者盲目自大,推行“闭关政策”,落伍于世界进步潮流;封建专制极度膨胀,大兴文字狱和沿袭明朝的八股取士,禁锢人民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与变革;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农业的持续发展。(3分)(3)启示:坚持改革开放,跟上世界潮流;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重视科技教育,增强综合国力。(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1、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景象。(6分)这些新景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惠州一模)答案要点:城市发展新景象:长安:坊、市分开,出现了繁华的商业区。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繁华的夜市。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6分)发展趋势:①商品经济日趋繁荣;②城市发展逐渐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中心转变;③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在部分城市出现。(4分)(任答两点即得满分)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12.北宋建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统治者解决问题的措施(6分)及其结果和积极意义。(4分)(惠州二模)答案要点:主要问题:国家分裂,藩镇割据。(2分)措施:(1)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2分)(2)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第一,集中军权;第二,集中行政权;第三,集中财政和司法权。(4分)结果和积极意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通过加强中央集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