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守的课堂精神和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文化是在语文课堂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关注语文课堂文化,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满足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启迪学生的智慧;同时还应把握好语文的特点和性质,关注语文教学的课程本位。
在构建学校课堂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提出《“主体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此课题下进行的分学科子课题探究和实践。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积蓄力量。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进行总结:
一.“主体—发现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教育的主体是参与教学中主导的主体,学习主体是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教学的中心位置是学习主体学生。
2.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学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与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语文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形成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接受的过程中多启发,发现的过程中多参与,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以学定教,少讲多练”,实现两个方式的真正转变。
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读—— 品—— 悟——学 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步:读——读好语言,读准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对这些课文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从而
使学生受到感染。朗读时,教师要加强指导,指导学生用“起伏停顿、轻重缓急”的节奏,把“坚定与动摇、倔强与脆弱、高尚与卑鄙、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等复杂感情读出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如朗读《最后一次讲演》时,读者应激情四射,用坚定、高昂的语气,再现闻一多“拍案而起”、视死如归的形象,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读”分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为了熟悉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情节。略读要限定时间,读后要概括故事情节。精读可以是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读学生自己喜欢的或是经典的人物语言。精读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人物的内在个性与精神世界,为分析人物性格作铺垫,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和特点。如教授《孙权劝学》一课,让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读孙权,一读吕蒙,一读鲁肃,读后让学生评价读得如何。学生评价说“读孙权的同学读得最好,把劝学的诚恳、良苦用心读出来了”。学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朗读和听别人朗读,学生还是能比较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的,能与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在阅读中逐步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文章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我们一定要细心品读文章。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明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其次,我们要分清这篇课文是写事为主,写人为主,还是写景为主。说得具体一些,如果是以写事为主的课文,要弄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参与事件的主要人物;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课文,要大致了解写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主要表现,通过这些表现,了解他有怎样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如果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要了解写了哪些景和哪些物,这些景物与别处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等。也就是说,无论是写事、写人,还是写景,我们都一定要注意其中主要的东西。
第二步:品——品味语言、品味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从工具性的角度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人文性的角度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就要重视文学鉴赏方面的教学。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潜移默化地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过程。换句话说,上述三种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来实现。
1、在品味语言中进行文学鉴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载体,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常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优美隽永的语言,能够给人以深刻持久的印象。语文学科的实质是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汲取。文学鉴赏只有从语言鉴赏入手才能探索到作品蕴涵的真、善、美。文学鉴赏的一大任务就是品评作品语言独特的魅力和功效。品味语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反复咀嚼、琢磨和体味。阅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离不开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例如,要鉴赏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百丈”与“万里”包含的离别之情,要感悟鲁迅《故乡》中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的深层含意,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换言之,学生如果对文学语言不作细致品味,对作品的感知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2、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文学形象
文学作品往往是运用语言再现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生活。鉴赏作品,只有了解作品使用的语言的含意,才能在头脑中唤起表象的联系,在想象中产生形象的感知,即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图画似的形式再现于脑海之中。光了解语言的表面含意而不从中感知作品的形象不能称之为鉴赏。比如,鉴赏一部长篇小说,感受形象的过程就要比鉴赏一首短诗更为复杂,因此鉴赏者要通过语言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各个细节与场面,包括人物的前后活动、人物间的彼此关系、事件的前后联系、情节发展的全部过程等,并最终形成对作品形象体系的感受,才能产生对作品的总体鉴赏。鲁迅是运用语言的大师,鉴赏他的小说时我们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而体味到他使用语言的魅力。例如,《社戏》中六一公公的一段语言描写 “请客?—这是应该的”,以及听到我的回答后感激起来,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就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六一公公的朴实、热情。显然,鉴赏《社戏》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语言的品味,我们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典型的艺术形象。
3、从品味语言入手展开审美探究
文学鉴赏的过程既是感受形象的过程,也是审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并且逐渐产生了对美的浓厚兴趣,非常希望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发现美。因此,教师要挖掘学生的这种阅读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例如,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阅读欣赏中学生如果不能体会到作品语言的言外之意,就不能准确把握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如果只是觉得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滑稽可笑就没有进入审美领域。因为,把握《守财奴》中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需要仔细品味小说的语言:“盯”“纵”“扑”“撬”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葛朗台的贪婪;妻子生病时葛朗台问医生“要不要花很多钱”,表明葛朗台把金钱
看得比亲情更重要;对女儿的欺骗——“别多嘴,克罗旭”,表现了葛朗台的奸诈和不择手段。显然,只有通过品味语言,学生才能对葛朗台的性格,以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更为明确的认识,进而提高审美的层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反复品味作品的语言,从而把握人物的形象,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三步 悟——悟出道理,悟出人情。
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就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1、抽出表达充分的句子重点讲解
我们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时,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文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由于作品中格言式的句子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2、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课外阅读文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时,激发学生们对西蒙·亚力山大·黑尔的成功的探究,进而产生了两种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的成功,改变命运得助于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之所以成功,是他本身素质即认真、执着起决定的作用。同学们争论热烈,那是他们在阅读时思考的结果。这是一篇课外的阅读课文,是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我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抓了一对反义词:偶然与必然,偶然只是一种机遇,真正起作用的是老黑尔本身具有的良好素质,即使没有“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凭着做人认真、执着,凭着对目标的追求,“好运”会再次与他有缘,这是必然的。
3、把握课文中德育渗透的重点
一篇课文往往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可以用综合、对比、选择的方法,找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尽管选择各有不同,但无意中却让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种方式,对德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第四步:学——学习方法,学做主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以点拓面,再由面驭点,在沟通相关联知识的过程中,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种拓展延伸应该是有机的,“随风潜入夜”,能自然地融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1、从作者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创作风格都是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的重要内容。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插入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介绍、阐述作者情感的一些资料,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无限追思与怀念之情。此外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其他一些代表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2、从作品内容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作品中文句的揣摩品味,情节的想象补充,作品的相关内容链接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名家对作品的理解性材料等等更是拓展延伸的好材料。 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我们可引用有关抗战的资料、图片、歌曲等等,营造特定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特别是对于节选小说的教学,适当的背景介绍更是必需的。
3、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拓展。
比如周敦颐《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花自况,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可以从此入手进行拓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4、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拓展。如学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后,可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一则新闻资料,并分析新闻的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新闻这一文体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5、比较阅读,提升能力。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
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
如教学《隆中对》,可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以此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并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6、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
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这单元的课文都节选自古典小说名著,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绝对不能停留在课文所展示的层面上,而要用诱导、点拨、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自觉迈进中国古典小说的殿堂。
课内引阅读积累,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只有展开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双翼,语文才能腾飞。
7、外联生活,启迪思想。
课堂教学若能和学生的经历、生活联系起来,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培养学生对身边世界的敏感,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的能力,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
如教学《荒岛余生》,在读了课文第三部分后,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8、随堂练笔,应用反馈。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内容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活动。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尾。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要求学生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描写自己家乡冬天的景物
语文课堂教学以读、品、悟、学四环节教学模式展开。立足于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二)、语文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
作文批改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一般只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有些“冷漠”,很难“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借鉴成功的作文批改模式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采用“互动模式”批改。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真正实现师生“双主体”发展,共同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做好互动准备
(1)、动员。我们从作文批改的现状是教师花费的时间多、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动批改的必要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批改,从而提升自己作文能力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相信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动员,学生跃跃欲试,激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学生自主合作,互相批改的互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础。
(2)、分组。为了确保这一种批改模式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我们把学生按照一个学期四次月考的作文分累加在一起,求出平均数。然后将分数从高到低蛇形排列名次,学生自然分成八个互动小组(每班平均60人,每小组平均8人左右,有正负组长各一人)。同时遵循可变性原则,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让水平提高比较明显的同学及时调换小组,以扶“贫”济“困”,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进行“互动”批改
进入批改阶段,我们按“四步”要求进行批改
(1)、定好标准。每次批改时,我们引导学生严格掌握共性标准:按照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进行评改。在此基础上再灵活
处理。特殊情况,我们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文体特点、规律,然后再组织全体学生商讨相应评改标准;以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评改。
(2)、互改习作。开始正式批改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完成:一是以组为单位,水平相近的两人互换批改,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教师随时指导;二是每组的两位组长的作文(共十六位)与其他组长任意交换评改,教师对他们提出评改意见,便于他们把握本组同学的评改标准。三是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只对作者而且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全班指导批改,讲评做铺垫。
(3)、交流体会。其目的在于加强评改者与评改,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对话。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小组内交流。习作者先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教师“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二是小组外交流。由各小组推派的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全班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
(4)、互推佳作。其意义在于:展示成果,推出范文。鼓励小组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鼓励作文水平高的同学“红杏出墙”。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再越一个台阶”。随后教师范文引领,给学生以启发。最后优秀作文的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教师的评改意见以及范文的提醒,做自我修改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打印后由全班同学以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成文。
教师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实践的感受
首先, 实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将作文批改由传统状态进入 “互动”状态,这不只是形式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主角“。
其次,目的定位,实现了由”评“向”改“的转变。除了保持”评“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由于重视同学、老师以及自身的多向修改直至推出佳作,“改”便成了最高也是最终的目的,通过互改训练并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再次,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方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总之,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虽然繁琐,辛苦,但看到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逐渐提高,教者的内心是喜悦的,因为我们回归了教育的本位:真正实现师生“双主体”发展,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有感于周老师放手让我们自己批改作文
八年十六班 蔡舒宇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但是究竟怎样改呢?记得在小学,我们的作文模式是 “我们作,教师改”,老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我们却收益甚少。至上中学以来,我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弟子,周老师不仅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而且在关于作文的批改上也进行了大胆地尝试,让我们有所收获。
周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先让我们自己在班级中找到一名文笔和自己差距小的同学交换批阅作文,两个人在交换批阅时,最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找出文中错别字和运用不正确的标点,第二遍,画出文中优美的词句。两个人互批后,再让两
名组长分别批阅本组同学的作文,选出本组中最优秀的学生作文,交给周老师后,周老师再从中选出全班最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在两个班级中交流。
在七年级初时,周老师就告诉我们从下面几方面批阅,主题鲜明、中心思想突出、结构紧凑、内容充实、语言凝练、书写工整,如不通顺的句子用什么符号修改,错别字、标点怎么修改等等。在批阅作文之前,老师也事先查阅一下作文,整体了解一下这篇作文的情况,以便在同学们批阅之前提批阅要求。同学们互相批阅,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批阅完之后,同学再面对面互相交流,最后周老师针对批阅情况作总结。
说心里话,我真的很佩服周老师,更喜欢周老师的这种作文批改方式,因为这样做,我们受益匪浅。经过多次批改实践,我们不仅准确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指导别人写作,自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交流,让我们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每次批改作文,由于不同学生、不同文章,我们就会有新鲜感,培养了我们改作文、写评语的兴趣;批改作文时,我们进入老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使我们的心理走向成熟。
以往的批改模式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而老师每一次习作后要面对五、六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事例不够具
体”、“人物不够鲜明”“条理不够清楚”,甚至一些批语我们看不懂。周老师观念新,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了我们。 不仅培养了我们修改作文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
批改作文的新方式实录
最近,语文课堂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批作文方式。不是老师来批改,而是老师指导学生们之间互相批阅。这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它确确实实的在班级里进行了,而且用这种方式每位同学都有了不少收获。要比原来老师单独的批阅方式更加迅速,有效有趣,这增强学生们对于写作文的积极性,也使同学们获取更大的进步。
我们全班被分成了八个组,一横排为一个小组,一个组被选举出了两个组长,而我很荣幸成为那十六个人之一。组长这个工作的确是辛苦了些,需要将本组两个作文水平相当的人,以便于互相批阅。还要根据谁的作文水平提高,给他调换互相批阅的对象,以便于更好的取长补短。而且还要处理一些组员没有评判好的地方。但我却觉得很开心。因为这不仅是老师器重我的表现,还能让我好好锻炼我的能力。组长的作文与任一组长交换批阅。
每位批阅的同学之间负责找出对方作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用的是否恰当,字迹是否工整,语句是否通顺,内容,结构是否合理等,语言是否有表现力等给出初评意见。而接下来的任务是组长仔细复审组员批阅的作文,做添改补充。批阅的同学需
将他对作文的看法作为评语写在最后,如果看到某一个句子特别好或很糟糕,也可以将句子划线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个组这些活动都结束后,进行小组内交流。谈谈谁的作文写得好,好在哪里;谁的作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便于每位组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向哪一面好的地方发展。之后进行小组外交流,由同学之间交流选举出优美的文章,在推鉴给老师,让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发表老师的个人观点,以便每位同学得以借鉴和欣赏,找到写作文的技巧。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第一个用这种方法实践的作文题目为《谎言也是如此的美丽》。我与另一位组长相互合作,先将各组员的作文收上来,然后又按每位作文水平分发下去。这是我第一次批同学的作文,作文拿在手里时就有些跃跃欲试了。我批阅的同学语文功底很好,他的作文文辞很优美,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字迹清楚。找出令我不满意的地方真的是很难啊,但是最终还被我找到了差漏处,在他的作文下面写下了我的看法。并把其中文词特别优美的句子用线画上,与每一位组员共同分享了,他们都连连称好,我便把它推荐给了老师,但老师写的评语更全面一些,找出的错误也更具体一些。我们也借来了其他组的组员优美文章,互相学习,共同交流,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少长进。
这次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同学们好评如潮。同学们在取得些成果时,难免会有些傲。面对同学们的评语时,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心理会燃起重重烈火,不甘示弱,反而越写越勇!这种活动不
仅可以使每一位同学在挑拣他人错误时避免自己发生这种错误,也可以使每一位同学在他人身上取长补短,获取经验。我认为这个活动十分好,应该继续下去,作文是语文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会使同学们在语文方面取得更多进步,成就更高的造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