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教育技术外部性看待教育技术生命周期论文

2024-08-15 来源:步旅网


以教育技术外部性看待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

摘要: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即教育技术的设计规划阶段、实施使用阶段、修正阶段、再使用阶段、终结与更新阶段。在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中,教育技术对技术使用者的正面影响,比如有助于使用者提高学习效率等,可以概括为教育技术的正外部性;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负面影响,例如使用者对教育技术的依赖性,能够被描述为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关注教育技术正、负外部性在上述五个阶段中的变化特点,可以找到分析教育技术生命周期演进规律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教育技术正外部性 教育技术负外部性 教育技术生命周期

一、教育技术外部性的提出 1.外部性的内涵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论述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范畴,自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1920)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以来,围绕着外部性的讨论已经上百年,给出的概念界定也形 式各异,但其中所反映的外部性本质是基本一致的,即外部性的发生大致符合(1)式的描述,在(1)式中,ra表示行为主体a的成本一收益函

数,xx1a,x2a,x3a,…x11a。表示a为了增加自身的收益而动用的各种经济资源,这些资源都在a的决策范围内,cnh表示另一个行为主体b的行为对a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看作是b对a的成本的影响,而且cnb不受a的控制,即cnb不在a的决策范围内。此时

我们就认为b的行为对a产生了外部性。b是外部性行为的实施者,a是外部性的承受者,当然b对a的外部性影响也可以通过某种媒介发生,比如软件研发者对软件使用者的外部性影响是通过软件这一媒介完成的。

ra=r(x1a,x2a,x3a,…xna)…(1)

借助现实生活中邻里关系的一个的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1)式的内涵,有两户人家互为邻居,即人家甲(可以用a表示)和人家乙(可以用b表示),假如人家乙的花园里种满了鲜花,人家甲感觉赏心悦目(即b对a产生了一个溢出的好效应cnb,而a并没有为此效应支付任何代价,而且它也不在a的决策范围内,此时我们认为人家乙的种花行为给人家甲带来了正外部性影响。对于负外部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上述例子进行如下的改版:人家乙花园里没有种鲜花,而是堆满了各种废弃物品,天气炎热的时候物品散发的臭气熏得人家甲只好整日关紧门窗。在这个案例中b对a产生了一个溢出的坏效应cnb而此效应的发生并不在a的决策范围内,此时我们认为人家乙的种花行为给人家甲带来了负外部性影响。

经过学者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外部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世界的相互交往,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溢出”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在教育技术的世界中,教育技术开发者、使用者与技术本身存在着相互依赖性,一项好的教育技术往往都体现了高效的交互性.即技术研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互动是通过教育技术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试探借助外部性概念分

析教育技术开发者、使用者与教育技术之间的交互关系。 2、教育技术外部性的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技术的使用者而言,有益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多媒体课室技术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这种益处显然是教育技术所引发的“外溢”。而对于受益人,这近似一个“免费的午餐”,因为教育技术使用者无须支付全部技术研发的费用。如果借用(1)式来判断,那么教育技术使用者的成本收益函数就可以通过(2)来展示,x1a,x2a,x3a,…xna,表示教育技术使用者a为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而动用的各种经济资源,这些资源都在a的决策范围内。举个例子,学生a为了应对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他决定接受一家培训公司的课程训练,而他为此支付了2000元的培训费,是否支出这笔培训费完全在学生a的自主决策范围内,借助(2)式,我们可以认为这2000元在本质上属于xna。伴随培训课程的展开,学生a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这六门培训课程中,由于培训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技术手段不同,他感觉各门课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比如《经济法》这门课程,任课老师采取的“黑板+粉笔”的传统形式,学生a听课的效果很一般;而《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这五门课程,尽管授课教师都采用了ppt授课,但是惟独《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不仅课堂上有ppt,而且教师还引入了一套学习软件,这套软件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课余即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互动,而且其中还包含一个电

子题库,能够随时随机组合出《财务成本管理》的模拟试卷。尽管六门考试科目中《财务成本管理》被公认为最具有挑战性的,但学习软件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学生a的学习效率。而根据《财务成本管理》任课教师的反映,该学习软件并不是培训学校提供的,也不是他自己研发的,而是在一个免费学习资源库中下载的。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可以把学生a在《财务成本管理》学习软件中获得的效率提升的根源看作cet,即学习软件给学生a带来的正外部性收益,而且学生a学习效率将伴随这个正外部性的扩大(比如学习软件不断更新升级)而不断提升,d(ra)/d (cet)>0。之所以把学习软件对学生a的影响看作是cet原因在于这个影响并不是在学生a的决策范围之内的,而且学生a也并没有为它支付任何成本(没有包含在学费中)。 ra=r(x1a,x2a,x3a,xna,cet)…(2)

当然,所有的教育技术手段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正外部性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这将导致如下的结果: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影响越大,使用者的学习效率有可能越低,即d(ra)/d(cet)0,正外部性的格子之所以是平的,其原因在于设计研发人员对技术的正面评估存在一个平均的预期数值。 2、教育技术实施使用阶段的外部性

一旦教育技术推向市场,使用者就会针对该技术展开各种评价,无论评价高还是低,本质上往往都可以概括为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正外部性影响,可以用图1中正外部性格子的高低表示正外部性的强烈程度,评价越好正外部性越强.评价越差正外部性越弱。对于使

用者而言,他自身很难意识到任何一项技术在给他带来便利(即正外部性影响)的同时,技术已经逐渐将其“俘获”了,那就是使用者越来越依赖该技术(即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影响),可以用图1中负外部性格子的高低来表示这种依赖程度,这种依赖有可能降低使用者的学习能力。按照一般规律,任何一项教育技术给使用者的“好处”都会衰减,因此在图1中,实施使用阶段的正外部性格子高度低于设计规划阶段正外部性格子的高度。伴随实施使用阶段正外部性的衰减,教育技术开发者的预期盈利将遭遇威胁,正外部性衰减的速度越快,“威胁”越明显,当然影响衰减速度的因素也可能来自该技术之外,比如市场上又诞生了另一项性能更优越的技术,因此相对减弱了该技术对使用者的吸引力。但是为什么使用者不会立刻、全体地抛弃该技术,一方面的原因是使用者已经对技术产生了依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该技术的正外部性影响仍然比较显著。 3、教育技术修正阶段的外部性

面对教育技术实施使用过程中正外部性的不断衰减,如果技术改进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那么技术开发者往往都会选择修订的策略。经过修订的教育技术,一方面在性能上有所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使用者的兴趣,扭转了使用者对技术评价一路下滑的局面。技术改进给使用者带来的这种有利影响可以被视为正外部性,如图1中修订阶段正外部性格子,教育技术正外部性在修订阶段的逐渐上升,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技术修订对于延长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的重要性。但上升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越实施使用阶段,毕竞技术修订是

“旧”的技术基础平台上的“小修小补”,而伴随时间的流 逝,教育技术设计的理念和知识逐渐更新,“旧”的技术基础平台往往会显现局限性;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修订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引发了使用者对其的依赖性,因此该阶段的教育技术负外部性呈现继续增强的趋势。

4、教育技术再使用阶段的外部性

经过修订以后的教育技术再次投入使用,虽然技术性能改进了,使用者的兴趣也被重新“点燃”,但是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该技术从本质上将仍然属于“旧”的,即初始设计规划的理念与知识技术支持系统相对于现在这个时点的新情况,显然已经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修订和改进所不能够完全克服的,通俗地讲,如果把一项教育技术比作“大厦”,那么该技术设计规划所依托的技术基础就好比“大厦的根基”,而修订与改进则是对这座“大厦”局部瑕疵的“小修小饰”。修订改进后投入使用的教育技术,其对使用者的吸引力最终将由于上述种种局限性而日趋下降,这就好比经过“小修小饰”的大厦虽然表面焕然一新,但终究逃不过破败动摇的结局。该阶段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影响可以借助图1中再使用阶段正外部性格子表示,该阶段末期,教育技术的正外部性已经趋近于零,与此同时,虽然该技术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与高效正在迅速减退,但是使用者对于该技术的熟悉与熟练程度却与日俱增,因此再使用阶段正外部性格子呈现增强趋势。

5、教育技术终结与更新阶段的外部性

当一项教育技术被普遍的使用者所抛弃的时候,也就是教育技术正外部性归于零的时期,该时期可以被看作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教育技术的终止与更新替代阶段。虽然使用者不再使用该项技术,但是使用者对该技术的熟悉与熟练程度却达到了鼎盛时期,这种熟悉与熟练可以看作使用者对该技术的依赖性,因此从图1中第五个阶段看,此时期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最大化。该阶段教育技术负外部性最大化的特点可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这样一个现象,即每一次新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往往都不会另起炉灶,而是在充分吸收之前流行的相关教育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辅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知识手段。在对原有“旧”的教育技术的某些继承中,最不能够被忽略的也就是使用者对以往技术的依赖性,成功的新技术往往让使用者有这样的感受——不必重新更换使用手法就轻松地领略新技术的种种优点。分析上述现象,我们可以把教育技术终止与更新替代阶段看做是另一项新技术开发的萌芽时期,而终止与替代更新阶段的负外部性最大化将可以被看作是新技术萌芽的土壤。如果新技术开发忽略了这个阶段的外部性,那么很可能增加使用者转换使用新技术的成本,最终降低使用者对新技术的兴趣。

四、结论与启示

教育技术对教育技术使用者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教育技

术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学习效率,即对技术使用者产生正外部性影响;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使用者熟练掌握技术是需要支付时间、精力等成本的,这些成本对于使用者转换使用另一项新技术是一种障碍,这种障碍也表现在使用者对一贯使用的技术的依赖方面,我们把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这类影响视为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承认教育技术对技术使用者的外部性,就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外部性的变化特征来看待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在教育技术设计规划、使用、修正、再使用、终结直至被另一项新的教育技术所替代和更新的五个阶段中,教育技术正外部性在整体上呈现出衰减的迹象,而教育技术负外部性则呈现出增强的特征,教育技术负外部性不断增强的特点可以解释新旧教育技术相互承接的内在原因。探讨教育技术外部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而也为教育技术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1920,8th edn,p266

[2]詹姆斯.e.米德著,效率,公平与产权[m]施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