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推进朗读训练

2021-12-12 来源:步旅网
语文・科研视窗 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推进朗读训练 广东新兴县车岗镇中心小学(527100)张志霞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感情,增强语感,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词 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 默读,并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当 前小学课堂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朗读水平、习惯都不太乐 观。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多是放羊式的。有的教师对学生的 朗读要求盲目、随意性大;有的教师让学生的朗读流于形 式,在学生读课文时,或忙于板书,或忙于考虑下一个步骤, 没有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更没有进行评析和指导。课堂 看似书声琅琅、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收 效甚微。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厌倦睛绪。因 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提高 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朗读训练目标要明确 目标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围 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细化目标,突出 重点。一篇课文一般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我们可以设定 第一课时的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这一课时的 教学中,我们要重点训练学生字字读准、旬句读顺,最后能 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后, 才能感知课文内容,才能明白课文写了什么。第二课时,我 们设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时可以通过重 点段落、难懂句子的指导以及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掌 握必要的朗读技巧,读出情,读出味。如指导学生要根据不 同的文体、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语言风格来确定朗读的基 调: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哪?怎么安排 快慢、高低音和停顿? 二、朗读训练要层次分明 确定了朗读训练目标后,还得确定达标的标准,设计好 朗读层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朗读水平。 1.循序渐进,呈现朗读过程指导的层次梯度 指导朗读绝不可急于求成,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欲 一一—] — 隧骚__\斗/4)/ 望,让他们体会到朗读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是乐学之源。如 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利用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位老师在上《自己去吧》一课时,先让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谁来读一读鸭宝宝说的话?”许 多小手立刻举了起来。老师叫了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 学生读。这位学生还没读完,下面就有学生指出他的错误 了。“老师,他没把后鼻音读出来。”“老师,他把‘您’(nin)读 成了‘你’( )。”教师向那位读书的学生投去了理解、鼓励 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你 们发现了他的朗读优点了吗?”一位男生站了起来说:“老 师,他读书的声音比较响亮。”“对,这就是他的优点,值得大 家学习。”那位学生听了老师对他的肯定和表扬,抬起了头, 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抓住时机,让他再读一遍,并要求他 读的时候发扬优点,纠正错误。他高兴地答应了。经过教师 的点拨和鼓励,他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还读出了感情。一位 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超水平发挥,达 到了低年段朗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授之以渔,体现朗读方法指导的层次梯度 我认为,找准朗读材料的盲点,以此为切入口,加强技 巧指导至关重要。乡村小学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字音不 准、语感不强、语调较平等问题较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教 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学生。 (1)读出主人公的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 通过人物的对话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如《棉花姑娘》 一文讲了棉花姑娘生病,请很多朋友帮忙,都没有治好,最 后七星瓢虫帮它治好的故事。课文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 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在朗读时要把重点放在读好对话的 语气上。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训练学生:先让学生自己读 句子,看看棉花姑娘找了几个动物帮忙,体会棉花姑娘焦 急的心情,接着指导学生用焦急的语气读句子,然后分角 色读棉花姑娘请求动物们帮忙治病的句子,体会棉花姑娘 急切的心情和其他动物的性格特点。 (2)读准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阅读教学 中,教师要让学生读准重音,准确地理解句子。如《小蝌蚪 找妈妈》一文中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教师只要引导学生 语文・科研视窗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方面人手: 1.加强课前预习 广西靖西县第三小学(533800)孙钦德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要重视学生的语文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对生活和世界的正确 认识,主动学习、探究、思考,从而拓展知识面。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活动都具备 预习也是语文实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 生通过预习……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 结果正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 与讨论结果不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预习的时候绝 很强的实践性,如听写词语、朗读与背诵、补充课文内容、撰 写读书笔记等。课前收集相关的课文材料,课后根据单元 内容制作手抄报等,也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 不会没有困惑。有困惑而没法解决,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 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决感、思索与注意力,对小学生的 素养的方法。教材安排了这样的口语交际话题:“小学生结 伴出门旅游行不行”“自己选自己,好不好”“教你学一招” “交流物品,谈感受”“暑假怎么过”等。实践活动有“利用课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预习方法。 余时间进行调查,了解所在社区、学校、街道或周围其他地 (1)学会朗读课文。首先,引导学生把新课文轻声地朗 读几遍,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根据作者的写 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 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 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综合课文,想想课文所表达 方的用字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办手抄报”“我们与周围环 境”“开科技知识介绍会,展示小制作”等。这些语文实践活 动的安排,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使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创造 性复述、整理资料等活动,丰富知识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出真知。强化语文实践,能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自主探索,形 成学习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 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2)学会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 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 字词的读音、用法,就耍运用字典、词典。学生预习课文时 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 把握好重音,就能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有这样的句 子:“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 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这句话 中的“你们”“大”“绿”等词应加重读音,以显示乌龟与青蛙 的不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哪些词语耍重读,接着指导学生朗读并评价,然后进行小 结,最后提问: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把握重音为 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就能实现“自能 读书。不待师讲”的目的。 (3)控制好语速与语调 怎样的人。从“盯”、“站”两字的重读,我们了解了老汉的认 真负责、沉着冷静;从“他不说话”“像一座山”的低而慢的语 速中,我们为老汉的精神折服。学生用真实的情感说出自己 的感悟、收获,读出文章的真谛,人物形象也丰满了。 三、保证朗读训练时间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 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韵。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保证朗读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学课文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平时课堂的阅读,多是自由朗读,优生读完了,教师 就让全体学生停止,没有顾及中下层学生,没有保证他们的 读书时间。有肘教师就算给时间让学生读,学生也无时间观 念。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就布置学生回去有感情地自己朗读 课文,课后并不检查,学生朗读得怎样,教师一无所知。学生 朗读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怎能读出情,读出味儿呢?只有在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 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 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如《桥》一课,学生在反复研读老汉的 语言、动作后对老汉的品质有所了解。文中有这样一个片 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 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 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读 一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才会有感悟,有体验。 总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方法地指导 学生朗读,把朗读时间交给学生,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教 学过程中。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才会提高,学生才能读出情,读出味儿。 (责编莫彩凤) 读、想一想,从这段话里看出老汉是怎样的人。老师要引 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启发学生通过语速、语调表达自己 的感情,让其他人能从自己的感情朗读中知道老汉是一个 (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