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视鉴赏论文

2023-04-25 来源:步旅网
谁都曾经在自己的少年时怨恨过自己的父亲的罢。谁都曾经在少年时挨过父亲的巴掌的罢。谁都曾经觉得父亲是法西斯般的罢。谁都是曾经埋怨过父亲不了解自己的罢可是又有谁,真正的了解过自己的父亲呢?一座山,俩代人,一只狗,一次送信的旅途...为我们演绎了俩代人的沟通与理解的故事。父亲作为邮递员常年外出送信,由于与儿子缺少沟通,俩人之间的理解微乎其微。在父亲即将退休,儿子继任父子的工作的时候,父亲与儿子共同踏上了送信的旅途。这次旅途为父子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使得俩代人的心通过它融到了一起。这是父亲的最后一次送信,同时是儿子的第一次送信,在旅途中父子之间的距离渐渐拉近,积压20多年的隔阂得以消除,儿子终于理解了常年送信的艰苦和这份工作的意义,父亲也终于明白了儿子多年的等待与无奈,也在与儿子的交流中知道了妻子的多年在外陪伴在自己身边苦衷和想回乡看望的愿望。该片在叙事风格上巧妙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故事伴随着父子之间的矛盾的化解来安排。在影片开始,儿子与父亲走在山路上的距离,是隔得很远的,儿子走得飞快在前面,父亲拄着竹棍踉跄的跟在远远的后面,父亲说什么,儿子都说我知道,俩人之间很少交流,儿子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不理解,然而通过途中发生的几次事件,这种距离慢慢消除了,预示着俩人的心慢慢走近,到了影片的后面,儿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已经走得很近了。

《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的故事,父亲作为一个即将退休的乡邮员,在茫茫的深山中送了一辈子的信,因为病痛的缘故,不得不由自己的儿子来接替送信的工作。在儿子第一次送信的时候,父亲因为不放心,于是与儿子一起踏上了送信的旅程。在这一次的送信过程中,父子之间多年的隔阂得以消除。年轻的儿子终于理解了数十年来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和意义,而父亲也了解到了儿子这么多年以来的等待与无奈,于是,在青山绿水间,父子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

一、主题

影片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恐怕谁都无法准确的说出来,正可谓是一句话即可说清,但一万句话却又无法道明。而笔者这里把本片的主题概括为三情一念,三情是微妙的父子情、无言的爱情以及深厚的乡土情,而一念便是父亲所说的“想头”。

父子情,中国有句古话,“无仇不成父子”,似乎每一段父子情都是充满了隔阂的,从小便是如此,父亲一词在我们心中永远不如母亲温暖。电影中的父子也是一样,儿子在和妈到别的时候是一声声“妈”那么的亲切,而却未曾叫过一声“爸”,一直到影片中段两个人要再度启程的时候才说了一声“爸,咱们走吧。”,但正是这样的一句话,却已让老人喜笑颜开。影片中父子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以至于在父亲解手的时候儿子都不知道,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距离感……或许这种距离感是父亲常年在外无法陪伴儿子成长产生的,或许儿子一直在埋怨着父亲。但当父子共同走完了那一条邮路,我想儿子那在心中多年的怨气已然是烟消云散。“有

我在你就不再用下水了。”,“村里的老人说儿子能背父亲了就是长成了。”,伏在儿子背上的父亲回想起骑在他脖子上的儿子,就像昨天的事一样,眼泪不禁流淌,父亲老了。看到这里,不知有多少观众早已潸然泪下,我们的父亲也已经老了,而我们却从未理解过他们,从未有过关切的问候,从未主动帮他们揉揉酸麻的肩膀,他们肩上的担子总是自己挑着,那些苦总是自己挨着,就像电影中的父亲摔下了山崖但却从未跟家里提起过一句。父子两个人越走越近,到达山顶的时候,二人已经并肩而行,落日的余辉映在这对父子的脸上显得格外温馨,儿子把父亲画的地图折成了飞机,红着眼眶向山谷丢去,飞机缓缓地飞离,那似乎是父亲的青春的离去,也似乎是父子间那层隔膜的离去,更是儿子的引导的离去,预示着这条邮路他会独自走下去。

爱情,本片并未花下浓重笔墨来描写男女之情,但掺杂在其它两端感情之间也起到了调剂作用。当父亲把母亲背出山里的时候,那个男人心中一定一对自己说了“我要把这个女人带出大山。”,本片运用了大量的闪回来讲述父亲和母亲年轻时候的事,可两个人从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笑,或者深情得望着彼此。母亲一直在等,在做姑娘的时候等着自己的情郎来娶她,在做了媳妇的时候又在门旁盼着自己的丈夫早日归来,就这样等着等着,一等就等了大半辈子。父亲跑了半辈子的邮路,送了半辈子的信,但却只收到过母亲的一封信,可也高兴地难以言喻,有人说是因为儿子的出世,但我认为更是因为在远方的他看到了那最熟悉最温馨的笔迹。两个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依然让观众心中满是感动,真正的爱情似乎就是那么平淡,像白水一般,可你永远也离不开。

乡土情,“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因为就像脚穿在鞋里一样,舒服。”这一问一答看似平常,可已然包含了中国人,那份独有的对乡土的依恋,炎黄子孙不同于荷兰人、西班牙人那样热衷于冒险,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之处所在。儿子不娶那个他喜欢的侗族姑娘,是因为怕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思念大山。山里的人们从未出过大山,也正是因为热爱大山,更是要守护大山。大山里的人之于山感情,正如鱼儿之于水,一份无法割舍的情,一份随血脉而流的情,一份不能言说的情。“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想头,“想头,就是理想,人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父亲不停歇的奔走在这条艰苦的邮路上,从未自己喊过苦,不正是因为他有个想头么。他的想头是什么,也许并不是多么崇高,也许并不是那么高尚,但是我要说父亲真的很伟大,他的想头不正是,希望看到山里人那一张张拿到来信时发在内心的笑脸么?为了这个想头,他坚守着自己的执着,“邮路就是邮路。”仅仅是为了踏实他宁愿放弃坐车而多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当他每次忍受着刺骨的冰冷踏进湍急的小溪中的时喉,他也只是希望快一点到达;当信件被风吹飞,他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把它们捡回来的时候,他的脸庞满是笑容;当他给五婆念着无字白信的时候;当他摔下山崖责备自己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想头,为了不让山里那一颗颗期盼的心落空。“来我们这里的教师,**……都当了劳模,就你跑了这么多年……”父亲不会给自己邀功,也不会抱怨上边没有给他任何荣誉,因为他知道,他被人记住了,被那群神仙的后代牢牢地记住了,父亲在离开山村的时候没有回头,没有看那些来送他乡亲,他怕他眼中的泪水忍不住滑落,父亲的路走完了,他没有下次了。可当儿子接过那无字白信的时候,当儿子背起那沉重的邮包的时候,当儿子带着老二独自步入大山的时候……我便知道那个想头,不会完。

一、影片的叙事风格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是伴随着父子之间的矛盾得化解而进行的。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父子之间有一个二十多年沉积下来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由于父亲多年在外送信,与儿子的沟通不够而造成的。而在父亲陪儿子送信的过程中,这个矛盾得到了化解,这一矛盾的化解,有一个层进的过程。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儿子与父亲走在路上的距离,是隔得很远的,但是到了影片的后面,儿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已经走得很近了。从我自己的分析来看,影片主要通过以下事情,使得儿子更好的了解了父亲。第一次是在刚进村以后,在村秘书家里,村秘书说:“外边来我们这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呀,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了……” 从村秘书的口中,儿子知道了父亲这么多年的艰辛和付出。在村秘书走后,儿子问了父亲为什么,在父亲的回答中,儿子又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父亲。在两人要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出来送行,看新上任的邮递员,这应该也让儿子了解到了作为一个邮递员所获得的尊敬,对父亲邮递员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以后,从父亲为五婆送信给五婆一个慰藉,村民特意将婚礼定在父亲进山的这一天,村民为了不让父亲再滚下山而扔绳子以及附近村民在邮路上自发的将水灌盛满水等几件事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也逐渐加深,父子之间多年的隔阂也得以消除。影片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得儿子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从叙事上来说,《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的,按照惯例,如果在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影片中出现意识流的闪回镜头,只能表现叙述者的主观意识。但是在《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了在儿子的旁白引导下的父亲的主观意识的闪回镜头。这种方式虽然与第一人称叙述的电影有些不符,但并没有给人凌乱的感觉,观众也没有因此而感觉到布顺畅,这或许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有关,影片所要表达的是父子之间生硬的感情在送信的途中得到修补的过程,而这种感情的修复,是需要父子两人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因此,在一儿子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下插入父亲回忆的镜头,就使得父子之间感情的恢复显得更加客观、合理。

电影史上表现父子题材的影片屡见不鲜,比如最近谭家明的《父子》,更早前,我们还知道李安的《喜宴》、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包括一些影片都或多或少描述了这种父子情谊,如《克莱默夫妇》、《美丽人生》……但是,《那山那人那狗》却从一条偏僻的小山路的行走,给我们撷取了邮递员人生的一小段,非常奇特。它的独特不是从人的情感上面出发,而是这条路,带给我们的是沿途迷人的景色:梯田、湖水、山路、廊桥、石拱桥、侗族婚庆……资料上说,影片拍摄地是“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的邵阳市绥宁县寨市镇黄桑和枫香二苗族乡那一带”,较之一些风景名胜,这还是一块荒僻的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导演想让故事更加淳朴自然,贴近民俗的风格也就一目了然了。然而在以这样原始生态为背景的故事上,两个小人物如何撑起这部影片呢,除了情感的变化,我觉得还应该是编剧处心积虑挖掘的人生哲理与生活经验。比如儿子的独白里有这样几段,他说:“其实我爸的心里不是没有家、没有我妈,往后他不来了,心里照样会装着大山,装着这条邮路,人的心,其实比腿还累”;“其实我想要的,我爸何尝不想要?只是想要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得到,不过也不能说我爸什么也没得到,至少这些乡亲们肯定会想他的”。还有一段是父亲的话:“想头,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头。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要是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滋味,就像我们跑的这条邮路,说苦,够苦的了,可干得久了,记挂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觉得有干头了,不冲别的,就冲这些乡亲们,就冲他们住在大山里……”

小人物何尝没有“想头”,他们的内心丰富得很,他们的情感远远比大山外、城市里

的人(以五婆那个当上干部的孙子为对比)要热烈、浓郁得多,影片中刻画的一对父子,在崎岖的山路上看似工作的交接、传递,却更是一种情感上交递(包含对乡民们的感情关怀、儿子将和父亲一样在邮路上遭逢爱情、儿子在父亲肩上扛下的责任感……),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沿途单纯的风景,而是一幅人文画卷,一幕父子情深的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