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荐-设计解放汽车第四及第五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2023-12-04 来源:步旅网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解放汽车第四及第五变速叉”零件

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年产量2000件)

设 计 者:姜海龙 指导老师:刘 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XX年6月 20 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解放汽车第四及第五变速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内容:(1)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

(4)夹具装配总图 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 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2000件/年。

目录

序言·················································1 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工艺分析································2 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制造形式······························2.2基面的选择····································2.3制订工艺路线··································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7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3 夹具设计········································· 18 3.1问题的提出····································3.2夹具设计··················································································· 21

1 2 2 2 5 5 5 6 9 18 18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解放汽车第四及第五变速叉)的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我们今后的设计以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学 生:姜海龙 20XX年6月20日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解放汽车第四及第五变速叉,它位于变速箱中,主要功用是拨动变速箱中的齿轮,使汽车达到变速的目的。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变速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0.045(1)以19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0.04519mm 孔及其倒角,孔上端尺寸为16这组加工表面包括:00.240mm的

0.045槽,距190mm孔的中心线12mm的两个端面,还有孔下端M10的螺纹孔。

1(2)以82.2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11这组加工表面包括:82.20mm的孔,82.20mm的孔的两侧面,距螺纹孔1中心线63.7mm。这两组加工表面还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82.20mm孔

与其外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1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的表面,并保证他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2工艺规程设计 2.1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20钢,零件经常拨动齿轮承受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因此应选用锻件,以是金属线为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因为零件生产纲领为2000件每年,为大批量生产,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定位基准面的选择

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像汽车变速叉这样的零件来说,选好粗基准十至关重要

0.045的。先选取190mm孔的外轮廓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可以利用一组共两个

V形块来夹持外轮廓作为主要的定位面,以消除自由度。

0.045精基准的选择:考虑到190mm的孔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

的地位,其他加工面都一起轴线为基准来加工的,再加上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

0.045现选取190mm孔轴线为精基准。

2.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的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受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

初定工艺路线方案为:

0.240.045工序01 粗铣160mm的槽,以190mm孔定位。

0.0450.045工序02 粗铣距190mm孔中心12mm的两个端面,以190mm孔0.24及160mm的槽底为基准。

0.045工序03 钻铰190mm孔并锪倒角。

0.24工序04 钻距槽(160mm)12mm底面8.7mm的螺纹底孔并锪倒角。

工序05 攻丝M10。

1工序06 粗铣82.20mm的孔两端面。 1工序07 粗镗81.70mm孔。 1工序08 半精镗82.20mm孔。

1工序09 半精铣82.20mm的孔两端面。

工序10 终检。 工序11 入库

上述方案虽然遵循了工艺路线拟订的一般原则,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且某些工序的安排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先加工基准面,在加工其他

0.045表面;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190mm孔的加工为主要加工工序,应当先加工等主要问题。

0.045为了遵循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相重合的原则,应先铣190mm孔的两个端

面,加工这两个端面可以互为基准来加工,以保证位置要求。然后以其加工过的

0.0450.045端面为精基准来钻铰190以190mm的孔,mm的孔的中心线为精基准来加0.045工其他表面和孔。190mm的孔的中心线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始终都为精基

准。因此,应先将这个主要基准加工出来。

故经过刘老师悉心指导后,我们又重新对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工序方案进行了修订,因此最终确定工艺路线如下:

0.0450.045工序01 铣端面。粗铣190mm孔的两个端面,以190mm孔的外轮

廓为基准,并以两端面互为基准。机床选用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及专用夹具,刀具选用高速钢圆柱铣刀。

0.045工序02 钻铰孔并锪倒角。钻铰190mm孔并锪孔的两端的倒角。以0.045190mm孔的端面和A面为基准面。机床选用Z512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

刀具选用高速钢钻头、高速钢铰刀和90°锪钻。

0.0450.045工序03 铣端面。粗铣190mm孔上端的两个端面,以190mm孔

定位。机床选用X5030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及专用夹具,刀具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

0.0450.24工序04 铣槽。粗铣160mm孔的外轮廓为基准,mm的槽,以190机床选用选用X6030卧式升降台铣床及专用夹具,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直齿三面刃铣刀。

工序05

10.045铣端面。粗铣、半精铣82.20mm孔的两个端面。以190mm孔定位。机床选用选用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及专用夹具,刀具选用高速钢圆

柱铣刀。

110.045工序06 镗孔。粗镗81.70以190mm孔和半精镗82.20mm孔。mm孔及距中心线63.7mm的面为基准。机床选用T740双面卧式金刚镗床及专用夹具,刀具选用高速钢双刃镗刀。

工序 07 渗碳

工序 08 半精镗半圆孔 以孔和下端面为定位基准,半精镗半圆孔至Φ82.2mm

工序 09 精铣半圆孔下端面 以孔和其下端面为定位基准,精铣半圆孔下端面

工序 10 精铣半圆孔上端面 以孔和其下端面为定位基准,粗铣半圆孔上端面

0.24工序 11 钻孔。钻距槽(160mm)12mm底面8.4mm的孔并锪倒角。0.045以190mm孔及叉口端面为定位基准。机床选用Z512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

刀具选用高速钢直柄麻花钻和90°锪钻。

工序12 攻丝M10。机床选用SZ4210攻丝机,刀具选用丝锥M10。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变速叉”零件材料为20钢,毛坯重量为1.5kg,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零件经常拨动,采用锻锤上合模锻坯。

根据上述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0.045(1)粗铣190mm孔的两个端面

按照按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考虑孔的加工深度为45mm,加工表面为圆形且表面粗糙度无要求,其单边加工余量为Z=3.0mm,以满足加工要求。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6。

0.045(2)钻铰190mm孔。

0.045考虑190mm孔在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为主要加工工序,毛坯为实心,其

加工余量为2Z=2mm。

钻孔: 18mm

铰孔: 19mm 2Z1.0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0。

0.24(3)粗铣160mm的槽

因为其公差等级太低,可以直接铣出这个槽。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6。

0.045(4)粗铣距190mm孔中心12mm的两个端面

考虑到孔的两个上端面粗糙度等级太低,其单边加工余量为Z=2.0mm。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6。

1(5)铣82.20mm孔的两个侧面

考虑到其公差等级太低,其单边加工余量为Z=2.0mm。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6。

半精铣加工,单边加工余量为Z=0.7mm。

[8]《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8—31。

1(6)镗82.20mm的孔

11其双边加工余量为Z=2.5mm,粗镗81.70mm,半精镗82.20mm。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7。

182.20mm的孔两端面尺寸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

毛皮名义尺寸: 82212.0mm 毛皮最大尺寸: 121.3214.6mm 毛皮最小尺寸: 120.5211.0mm 粗铣后最大尺寸: 80.729.4mm 粗铣后最小尺寸: 9.40.2228.96mm

0.2半精铣尺寸与零件尺寸相符即80.3mm。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01 铣端面

0.045粗铣190mm孔的两个端面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20钢,σb411MPa,模锻件,HBS≤156。 机床: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电动机功率p7.5kw。 刀具:高速钢圆柱铣刀 (2)计算切削用量

零件材料为20钢,故所用高速钢圆柱铣刀,取铣刀直径d=100mm,Z=10齿。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0—228。

由于粗铣加工单边余量为3mm,小于5mm,切削深度ap3.0mm 每齿进给量 fz0.2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切削速度 v22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2270.06r minπdw3.1410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65r

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当ns65rmin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dwnw3.1410065 20.41mmin10001000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zzns0.21065130mm(3)计算基本工时

取l040mm l1100mm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

工序02 钻铰孔并锪倒角

0.045(1)钻孔180mm

l0l1l24010031.1min fm135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Z5125立式钻床

刀具:选用高速钢钻头,dw18mm 2)计算切削用量

d18切削深度 ap9mm

22进给量

f0.26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66。

切削速度 v17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66。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17292.6r

minπdw3.1418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285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1。

πnwdw3.1428518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16.11mmin10001000当ns285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fmfns0.2628574.1mm

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45mm l19mm l22mm 则机动工时为 tml0l1l245920.76min fm74.10.045(2)铰190mm孔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Z5125立式钻床 刀具:选用高速钢钻头,dw19mm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0.5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82。

进给量 f0.3mm

r[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82。

切削速度 v27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82。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27452.5rmin πdw3.1419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42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1。

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当ns420rminπnwdw3.1442019 25.06mmin10001000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ns0.3420126mm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45mm l16mm l22mm 则机动工时为 tm

l0l1l245620.39min fm126锪孔两端倒角

采用90锪钻,为了缩短辅助时间,取倒角时主轴转度与铰孔时的主轴转速相同,即nw420rmin。

工序03 铣端面

0.045(1)粗铣190mm孔上端的两个端面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电动机功率p7.5kw。 刀具: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dw80mm z10齿。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0.5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每齿进给量 fz0.12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切削速度 v27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27108rmin πdw3.148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11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nwdw3.141108027.6m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min10001000当ns11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zzns0.1210110132mm3)计算基本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tm

工序04 铣槽

0.24(1)粗铣160mm的槽

l0l1l2120.11min fm132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选用X6030卧式升降台铣床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直齿三面刃铣刀,dw63mm z12齿 l16mm.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22mm 每齿进给量 fz0.06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切削速度 v22.8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22.8115.3r minπdw3.1463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9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nwdw3.149063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17.8mmin10001000当ns9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zzns0.06129064.8mm 3)计算基本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tm

工序05 铣端面

(1)粗铣82.2mm孔的两个端面

l0l1l2220.34min fm64.8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X5030型立式升降台铣床,电动机功率p705kw.

刀具:选用高速钢圆柱铣刀,dw100mm z10齿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1.3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每齿进给量 fz0.2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0。

切削速度 v20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2063.7r

minπdw3.1410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65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nwdw3.1465100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20.41mmin10001000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54mm 切入深度 l13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工序06 镗孔

1(1)粗镗81.70mm孔

l0l1l254330.75min

fnwdw0.265100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T617A 卧式镗床 刀具:选用高速钢双刃镗刀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0.7mm 进给量 f1.0mmr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313。

切削速度 v40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313。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40156r

minπdw3.1481.7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15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7。

πnwdw3.1415081.7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38.48mmin10001000当ns15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minfm应为

fmfns1.0150150mm

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6.5mm 切入深度 l14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6.5mm 切入深度 l14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

工序07 渗碳

工序08 半精镗半圆孔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T617A 卧式镗床 刀具:选用高速钢双刃镗刀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1.0mm 进给量 f0.6mm

r[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313。

切削速度 v35mminl0l1l26.5430.2min fm120l0l1l26.5430.1min fm150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313。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35135.6rmin πdw3.1482.2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120r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7。 πnwdw3.1412082.2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30.97mmin10001000当ns12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ns0.612072mm

工序09 精铣半圆孔下端面

1mm孔的下端面 精铣82.20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电动机功率p7.5kw。 刀具:选用硬质合金镶齿端面铣刀,dw100mm z10齿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0.7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1。

每齿进给量 fz0.06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1。

切削速度 v31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3198r minπdw3.1410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10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nwdw3.14100100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31.4mmin10001000当ns10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fmfzzns0.061010060mm

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54mm 切入深度 l13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l0l1l254331min fm60

工序10 精铣半圆孔上端面

1mm孔的上端面 (1)半精铣82.20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电动机功率p705kw。 刀具:选用硬质合金镶齿端面铣刀,dw100mm z10齿 2)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p0.7mm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1。

每齿进给量 fz0.06mm

z[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1。

切削速度 v31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3198r minπdw3.1410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10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1。 πnwdw3.14100100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31.4mmin10001000当ns10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 fmfzzns0.061010060mm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54mm 切入深度 l13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l0l1l254331min fm60

工序11 钻孔

0.24(1)钻距槽(160mm)12mm底面Φ8.7的孔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Z5125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直柄麻花钻,d08.7mm 2)计算切削用量

d8.4切削深度 ap04.2mm

22进给量 f0.2mm

r[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66。

切削速度 v17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266。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17601.6r minπdw3.148.4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600rmin

[3]《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1。 πnwdw3.146008.4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 15.82mmin10001000当ns600rmin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fmfns0.2600120m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9mm 切入深度 l14mm 切出深度 l22mm 则机动工时为 tml0l1l29420.13min fm120(2)锪倒角

采用90锪钻,为了缩短辅助时间,取倒角时主轴转度与钻孔时的主轴转速相同,即nw600rmin。

工序12 攻丝 (1)攻丝M10

1)机床和刀具的选择

机床:选用SZ4210攻丝机 刀具:选用丝锥M10 2)计算切削用量 进给量 f1.0mm

r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60。

切削速度 v12mmin

[2]《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60。

计算转速 ns1000v100012382.2r

minπdw3.1410根据机床使用说明,取主轴实际转速 nw403r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当ns403rminmin

πnwdw3.1440310 12.65mmin10001000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fm应为

minfmfns1.0403403mm

3)计算基本工时

取 l09mm 切入深度 l14mm 切出深度 l23mm 则机动工时为 tml0l1l29430.04min fm403

3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零件产品的加工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此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1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我们决定设计第10道工序——精铣82.20mm半圆

孔上端面的铣床专用夹具。本夹具用于X5030立式升降台铣床,刀具采用硬质

1合金镶齿端面铣刀,对工件82.20mm半圆孔上端面进行铣削加工。

3.1问题的提出

1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精铣82.20mm半圆孔上端面。本工序对铣平面精度有

一定要求平面粗糙度3.2,垂直度0.1,厚度80.1mm公差等级IT11~12,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考虑如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23.2夹具设计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0.045mm下端面为基准出于定位简单和快速的考虑,选取190mm孔和82.20定位,夹紧装置采用钩形螺栓螺母组合夹紧装置,来实现六点定位。

3.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硬质合金镶齿端面铣刀d080,z10

FZxFuFCFapafyFawzdqF0nwFKF

CF534 ap0.7 aw32 d080 n300 z10 xF0.9 yF0.74 uF1.0 KF1.0 qF1.3 wF0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三篇)》表9.4-10。

代入计算

5340.70.90.750.74321.010FZ1.0336N

801.33000故铣削力 FZ336N 水平分力 FH1.1FZ369.6N 垂直分力 Fr0.3FZ100.8N

由夹紧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F

安全系数K 可按下式计算

Kk0k1k2k3k4k5

k0——基本安全系数 取k0=1.3

k1 ——加工性质系数 取k1=1.0 k2 ——刀具钝化系数 取k2=1.3

k3 ——切削特点系数 取k3=1.0

k4 ——夹紧力稳定系数 取k4=1.3

k5 ——手动加紧是手柄的位置 取k5=1.0

k6 --------仅有力矩作用与工件时与支撑面接触情况 取k6=1.0

[4]《机械夹具设计手册(第三篇)》表1—2—1。 故K2.5。 水平夹紧力 PHKFH2.5369.6924N 垂直夹紧力 PrKFr2.5100.8252N

综上结果所述,夹紧力是比较小的,用手动夹紧机构。

3.2.3 定位误差分析

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固定定位销及可调支撑心轴。固定定位销的尺寸φ19mm,且与φ19mm孔为过渡配合。

2.零件图规定φ82.2mm的上表面对φ19mm孔的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1,应为用短的固定定位销定位,且任意边接触,定位误差为DDdmin。

3.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升降台铣床铣床上加工拨叉φ82.2mm上平面,工件以与此相平行的下平面为及其φ19孔为定位基准,用固定短销、可调心轴支撑实现定位。采用钩形螺栓夹紧机构夹紧工件。当加工完时,松开带肩六角螺母并拨偏钩形螺栓来取下工件。应为夹紧力不大,故采用手动夹紧即可。

[1]孟少农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2]陈宏钧主编. 使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3]陈宏钧主编. 使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王光斗 王春福主编. 机械夹具设计手册(第三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

[5]徐鸿本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6]杨叔子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林文焕 陈本通 编著. 机床夹具设计[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8]李益民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9]王先逵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