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201367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2.07
(21)申请号 201820269584.6(22)申请日 2018.02.25
(73)专利权人 嘉兴市双桥印染有限公司
地址 314016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
镇双桥街2号(72)发明人 沈潮良 严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戚小琴(51)Int.Cl.
D06B 23/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平幅碱减量机(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幅碱减量机,涉及碱减量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机构、碱处理单元、加热单元、清洁单元以及收料机构,各工作单元之间均设置有机架,机架内转动连接有两根互相啮合设置的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在相邻设置的两个单元的出料端或进料端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限位转轴,机架一侧设置调节转轴,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转轴以机架为圆心发生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限位转轴与工作单元内部布料输出或输入方向的配合达到避免布料与出口端或进口端发生刮擦,利用第一扎轴与第二扎轴能够将多余的水分或碱液稍作处理,利用驱动转轴与调节转轴的配合能够调整布料在相邻两个工作单元之间的传送张紧度。
CN 208201367 UCN 20820136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机构(1)、碱处理单元(2)、加热单元(3)、清洁单元(4)以及收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各工作单元之间均设置有机架(62),所述机架(62)内转动连接有两根呈上下位置关系且互相啮合设置的第一扎轴(632)和第二扎轴(633),在相邻设置的两个单元的出料端或进料端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与各单元布料输出方向配合用于确保布料不会与进口端或出口端发生刮擦的限位转轴(61),所述机架(62)一侧设置调节转轴(646),所述机架(6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转轴(646)以机架(62)为圆心发生转动的驱动装置(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2)于第二扎轴(633)下方设置一道接水盘(634),所述接水盘(634)一端设置有与出口端连通设置导流盘(6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2)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呈H字形状设置的支架(621),所述第一扎轴(632)和第二扎轴(633)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移连接于支架(621)上端内凹处的滑移块(6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21)远离出口端的一侧之间与接水盘(634)远离出口端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所述支架(621)靠近出口端的一侧插接有与接水盘(634)下表面抵接设置的限位杆(63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21)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39),所述连接板(639)上均螺纹连接有与设置于上方的滑移块(631)转动连接的螺杆(63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21)远离导流盘(635)的一侧设置有一根支杆(641),所述驱动装置(64)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杆(641)上的气缸(642)、转动连接于支架(621)远离导流盘(635)的一侧上的驱动转轴(643)、连接杆(645)以及控制杆(644);所述连接杆(645)一端与驱动转轴(64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调节转轴(646)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644)一端与驱动转轴(64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气缸(642)的活塞杆铰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21)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整轴(622),所述调整轴(622)位于第二扎轴(633)与限位转轴(6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上方的所述滑移块(63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54),在相邻两个工作单元的出料端以及进料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651)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652),所述机架(62)一侧设置有控制柜(653)以及警报器(655),所述控制柜(653)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654)、第一速度传感器(651)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652)均与设置于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气缸(642)以及警报器(655)与设置于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转轴(61)、调节转轴(646)以及调整轴(622)外壁上均涂有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一扎轴(632)以及第二扎轴(633)外壁上均套设有耐腐蚀橡胶套。
2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一种平幅碱减量机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碱减量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幅碱减量机。背景技术
[0002]碱减量工艺多是在高温和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利用碱液对涤纶织物的水解、腐蚀,促使纤维织物组织松弛,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使得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了吸湿排汗性,具有蚕丝一般的风格,从而达到织物真丝感的一种生产工艺。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碱减量工艺一般通过平幅碱减量机进行,平幅碱碱量机一般包括五个依次排列设置的用于放置布料的进料机构、用于加碱进行水解的碱处理单元、用于加快水解反应效率的加热单元、用于清洁碱液以及杂质的清洁单元以及用于收集布料的收料机构,其中,碱处理单元、加热单元以及清洁单元需要保证较为密闭的工作环境。
[0004]但是,为了节省能源,布料的传送一般是依靠收料机构进行的,因为各单元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均不同导致采用的结构、材料均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使得布料在各单元之间的传送速度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当布料在相邻设置的两个单元之间传送时,因为两个单元之间的传送比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布料可能会发生松弛下拉的情况,使得布料可能与地面或各单元进口端、出口端发生刮擦,且布料发生松弛后,布料之间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布料在各单元之间发生的反应也会存在些许区别,从而影响到布料的质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具有能够确保布料传送张紧以防止布料输送发生松弛的效果。[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机构、碱处理单元、加热单元、清洁单元以及收料机构,各工作单元之间均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转动连接有两根呈上下位置关系且互相啮合设置的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在相邻设置的两个单元的出料端或进料端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用于各单元布料输出方向配合用于确保布料不会与进口端或出口端发生刮擦的限位转轴,所述机架一侧设置调节转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转轴以机架为圆心发生转动的驱动装置。[0008]如此设置,当布料在相邻两个单元之间传送时,利用限位转轴与设置于相邻工作单元内的转轴配合,使得布料通过出料口或进料口时不会与出料口或进料口发生刮擦;利用第一扎轴与第二扎轴配合能够将布料上附着的水分或碱液稍做挤压处理,避免布料进入下一道工序时附着上太多的水分或碱液;利用驱动扎轴与调节转轴配合,当两端传送比不同导致布料在机架两侧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时,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调整轴沿机架发生转动,使得布料在机架两侧的压力差受到调整,从而达到确保布料输送张紧的效果。
3
CN 208201367 U[0009]
说 明 书
2/5页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于第二扎轴下方设置一道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一端设置有
与出口端连通设置导流盘。[0010]如此设置,利用接水盘能够将第一扎轴以及第二扎轴挤出的水分或碱液进行收集以防止水分或碱液直接滴落在地上,利用导流盘能够将接水盘收集的水分或碱液通过出口端送回到用于出料的单元内。[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呈H字形状设置的支架,所述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移连接于支架上端内凹处的滑移块。[0012]如此设置,根据不同布料的要求,通过滑移块能够调整第一扎轴与第二扎轴之间的间隙使得能够对不同的布料产生不同的挤压效果,增大张紧机构的使用范围。[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远离出口端的一侧之间与接水盘远离出口端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所述支架靠近出口端的一侧插接有与接水盘下表面抵接设置的限位杆。[0014]如此设置,通过将限位杆抽出支架内使得解除限位杆对接水盘的限制,使得接水盘能够发生转动,使得导流盘能够与出口端分离,从而使得对接水盘和导流盘进行清理时,清洗的废水和杂质不会通过出口端流入工作单元内。[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螺纹连接有与设置于上方的滑移块转动连接的螺杆。[0016]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与连接板螺纹连接的螺杆能够带动与螺杆转动连接的滑移块沿着支架上下滑移,从而实现调整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之间的间距的效果。[0017]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远离导流盘的一侧设置有一根支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杆上的气缸、转动连接于支架远离导流盘的一侧上的驱动转轴、连接杆以及控制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驱动转轴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调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一端与驱动转轴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设置。[0018]如此设置,当需要通过调节转轴调整布料在机架两端的张紧度时,只需要通过气缸向下推动控制杆,使得控制杆能够带动驱动转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与驱动转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能够控制调节转轴以驱动转轴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扎轴与进口端之间的张紧度发生变化,直至与第二扎轴与出口端之间的张紧度一致即可。[0019]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整轴,所述调整轴位于第二扎轴与限位转轴之间。
[0020]如此设置,通过调整轴调整布料在限位转轴与第二扎轴之间的传送角度,使得布料与第二扎轴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达到降低布料与第二转轴之间摩擦的效果。[0021]进一步设置:设置于上方的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相邻两个工作单元的出料端以及进料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柜以及警报器,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第一速度传感器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均与设置于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气缸以及警报器与设置于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0022]如此设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第一速度传感器、第二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柜实现张紧机构的半自动化控制,利用第一速度传感器、第二速度传感器与控制柜的配合自动调整布料在机架两侧的张紧度,利用压力传感器、警报器与控制柜的配合来提醒工作人员调整第一扎轴与第二扎轴对布料的压力。
4
CN 208201367 U[0023]
说 明 书
3/5页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转轴、调节转轴以及调整轴外壁上均涂有耐腐蚀涂层;所述
第一扎轴以及第二扎轴外壁上均套设有耐腐蚀橡胶套。[0024]如此设置,碱液或水分长期与限位转轴、调节转轴、调整轴、第一扎轴以及第二扎轴接触会对其造成侵蚀,利用耐腐蚀涂层和耐腐蚀橡胶套能够确保限位转轴、调节转轴、调整轴、第一扎轴以及第二扎轴的使用寿命,且利用耐腐蚀橡胶套能够增加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与布料的摩擦力,避免第一扎轴和第二扎轴与布料发生干摩擦。[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限位转轴与工作单元内部布料输出或输入方向的配合达到避免布料与出口端或进口端发生刮擦,利用第一扎轴与第二扎轴能够将多余的水分或碱液稍作处理,利用驱动转轴与调节转轴的配合能够调整布料在相邻两个工作单元之间的传送张紧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幅碱减量机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4为本实施例的扎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5为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中:1、进料机构;2、碱处理单元;3、加热单元;4、清洁单元;5、收料机构;6、张紧机构;61、限位转轴;62、机架;621、支架;622、调整轴;63、扎轴机构;631、滑移块;632、第一扎轴;633、第二扎轴;634、接水盘;635、导流盘;636、限位杆;637、螺杆;638、转动把手;639、连接板;64、驱动装置;641、支杆;642、气缸;643、驱动转轴;644、控制杆;645、连接杆;646、调节转轴;65、控制系统;651、第一速度传感器;652、第二速度传感器;653、控制柜;654、压力传感器;655、警报器。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照图1至图5对平幅碱减量机做进一步说明。[0033]一种平幅碱减量机,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放置布料的进料机构1、用于喷淋碱液以对布料进行水解的碱处理单元2、用于加热以增强碱液水解效率的加热单元3、用于清洁布料上残余碱液的清洁单元4以及用于收集处理完成后的布料的收料机构5,其中,在碱处理单元2与加热单元3之间以及加热单元3与清洁单元4之间均设置有用于保证布料输送张紧的张紧机构6。[0034]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各工作单元的出口端以及进口端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限位转轴61;限位转轴61与工作单元内的布料传送方向配合能够将布料悬空导出或导入且不会与进口端或进口端发生刮擦。[0035]如图3所示,张紧机构6包括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工作单元之间的机架62,其中,机架62由两个对称设置且呈H字形状设置的支架621组成;张紧机构6包括设置于机架62上用于挤出布料内多余水分和碱液的扎轴机构63、用于调整布料于机架62两侧张紧度的驱动装置64以及用于控制张紧机构6工作的控制系统65。[0036]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扎轴机构63包括四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根支架621上端且呈
5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4/5页
上下位置关系设置的滑移块631,处于下方的两块滑移块63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扎轴633,处于上方的两块滑移块63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扎轴632;在两根支架621上端就能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39,连接板639上均螺纹连接有与处于上方位置的滑移块631转动连接的螺杆637,其中,在螺杆637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638;在两根支架621远离出口端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用于接收挤压出来的水分和碱液的接水盘634,在支架621远离固定转轴的一侧上插接有与接水盘634下表面抵接设置的限位杆636,接水盘634远离固定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与出口端连通设置的导流盘635。[0037]结合图3和图5所示,驱动装置64包括分别设置于两根支架621远离出口端一侧上的支杆641、转动连接于支杆641一侧的气缸642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架621一侧上且位于支杆641下方的驱动转轴643,驱动转轴64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645和控制杆644,其中,两根控制杆644远离驱动转轴64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气缸642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两根连接杆645远离驱动转轴643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轴646。[0038]结合图3和图5所示,支架621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整轴622,调整轴622位于扎轴机构63与限位转轴61之间。[0039]其中,以上所述的限位转轴61、调节转轴646以及调整轴622外壁上均涂有耐腐蚀涂层(图中未显示),以上所述的第一扎轴632以及第二扎轴633外壁上均套设有耐腐蚀橡胶套(图中未显示)。[0040]其中,控制系统65包括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滑移块631上的压力传感器654、分别设置在出料端以及进料端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651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652以及固定连接在机架62一侧设置的控制柜653,在控制柜653上设置有用于提醒工作人员的警报器655;控制柜653内设置有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654、第一速度传感器651以及第二速度传感器652均与设置于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气缸642以及警报器655与设置于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0041]工作原理:当布料从上一个工作单元的出口端牵引出来后,依次绕过限位转轴61、第二扎轴633、调节转轴646以及限位转轴61,然后通过下一个工作单元的进口端内。[0042]利用限位转轴61与设置于工作单元内布料运动方向的配合使得布料在进入或输出工作单元内时不会与进口端或出口端发生刮擦。
[0043]当布料经过第一扎轴632与第二扎轴633之间的间隙时,会被第一扎轴632和第二扎轴633稍作挤压,使得布料上残留的水分和碱液能够被挤压滴落至接水盘634内,并通过导流盘635回流至工作单元内,利用压力传感器654检测第一扎轴632对布料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布料无法穿过第一扎轴632和第二扎轴633之间的间隙;当压力传感器654检测到压力过大时,会向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发出一个检测信号,接收到检测信号的PLC控制器会向警报器655发出一个控制信号,使得警报器655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调整第一扎轴632与第二扎轴633之间的间隙;调整第一扎轴632与第二扎轴633之间的间隙时,只需要通过转动把手638转动螺杆637,使得与连接板639螺纹连接的螺杆637能够带动滑移块631沿着支架621上下滑移即可。[0044]利用第一速度传感器651和第二速度传感器652能够检测布料在出口端和进口端两处的速度,当速度差较大时,就表示两处的张紧度不一样,此时,第一速度传感器651和第二速度传感器652均会向设置于控制柜653内的PLC控制器发出一个检测信号,然后由PLC控
6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5/5页
制器对两个检测信号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向驱动装置64发出一个控制信号,使得气缸642控制调节转轴646以驱动转轴643为圆心转动,使得布料与调节转轴646、第一转轴和限位转轴61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增加摩擦力,起到一定张紧的效果。[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8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9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10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11
CN 208201367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