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知识讲座
—五小 王占军
一、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教和学形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计划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的练习中,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反复的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而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思维活动来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身体功能提高的规律。
运动技术:又称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就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二、体育教学内容
1、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学的准则,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内容全部集中反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经审定后统一颁布实施的,它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2、合理选择体育教材
要上好体育课,在教材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选好教材;第二,能准确地把握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第三,要把教材处理得当;第四,要使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学因素。
①、要选好体育教材,选好的体育教材的标准是“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所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材”就是指“学生应该去学去练”的教材。体育教材的本质是传授给学生或用来锻炼学生的教学材料。简单讲就是对学生要有用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主要是指“学生想学想练”“适合学生学练”的教材。如果一个教材再好,学生想学而不想练,那么它也不是最佳的教材。比如太极拳,队列练习,长跑以及某些器械体操等教材,学生对此一直不感兴趣。但在必要时,那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又不被学生喜欢”的教材,也必须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练习,因为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如军训中的队列和冬季长跑锻炼等。反之,“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的教材,不管学生喜欢与否,都是不能作为教材的。
②、要能准确地把握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
先介绍什么是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是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养成终生体育习惯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的性质是由体育教材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体育教材是课程的实体部分,它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因此体育课程性质的每一句话都会落实在体育教材上,落实在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上。所以我们要准确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用科学精神探索体育教学规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驾驭体育教学规律。
什么是体育教材的性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即身体练习是主要的体育教材。具体说学生身体活动的教材要多上,不活动的教材要少上。
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就好比说语文教材是以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一样。在此必须强调,体育教材只能是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其它的教材因素和教育因素只能通过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载体反映出来。
体育教材的价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③、要恰当、合理地处理教材
处理教材,就是加工教材,就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以及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体育教材内容很多,我们在实施教学前,必须做到:第一,精选最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部分作为教学内容;第二,必须通过加工、编排和配伍,使教材内容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内容的教育作用;第三,通过加工、编排和配伍工作,将一个个抽象的运动技术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内容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生动载体。
④、主要教材要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学因素
有人说“体育课科技含量低,逻辑系数差。”这种负面评价带有普遍性。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没有体育知识的传授,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因素,我想这种负面评价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评价,使体育教学实实在在的为学生解决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此,我们在体育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适宜的运动技术难度和一定的体育知识容量。难度就是原有的技术和新学的技术,原有的技能和今天课后的技能之间的差别幅度。就好比学生站着摘桃不费劲,踮脚摘桃不轻松,跳起摘桃有困难。我们应把运动技术的学习难度设置在踮脚摘桃的层
面上最为适宜。
三、体育课程目标
根据三维健康观和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再确定五个领域目标,即五个具体目标:第一、运动参与目标;第二、运动技能目标;第三、身体健康目标;第四、心理健康目标;第五、社会适应目标。为配合体育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设置了六级学习水平。小学一、二年级为水平一,三、四年级为水平二,五、六年级为水平三;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水平六是为高中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这一目标是学生增强体能,发展运动技能、改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十分重视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掌握和应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的意识。运动参与目标的要求是,第一,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第二,学生能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
2、运动技能目标
这一目标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是实现体育课程其它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要求是,第一,必须使学生获得和运用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第二,必须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运动技能;第三,必须使学生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
这一目标与学生的体能状况紧密相关,学生良好的体能是通过长期锻炼获得的。因此,我们在体
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体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改善身体健康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它的要求是,第一,必须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第二,必须提高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必须使学生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第四,必须使学生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4、心理健康目标
这一目标主要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它的要求是,第一,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第二,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第三,使学生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第四,使学生具有预防心理障碍的能力。
5、社会适应目标
这一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这一目标的要求是,第一,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第二,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五个具体目标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下面先谈谈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的主体地位。
1、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运动需求;注重开发非智力因素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儿童比做太阳,认为一切教育措施都应围绕这个太阳转,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但是我们不能把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个人兴趣,在课的内容选择上过分强调“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学目标上片面追求“愉快的情感体验”,淡薄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发展。由此而必然形成有“理论依据”的新的体育“放羊”课,这种课看似学生自由发挥、热热闹闹,实则一无所获。因此,我们要准确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层含义。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定性的角度讲有三点。第一,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主体;第二,学生主体的发展程度主要来自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第三,学生是以接受前人经验为主的学习主体,是教育信息的能动接受者。
具体说,第一,由于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主体,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运动兴趣需要我们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需求需要我们去启发和引导。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切都围着学生的“兴趣”转,一切都由着学生的“天性”和“本能”来。而应当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切实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第二,学生虽是学习和发展主体,但朝什么方向发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因此,那种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让学生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练什么就练什么,爱怎么学就怎么学,爱怎么练就怎么练,能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能练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的做法,实际是放弃教育职能和严重不负责任的做法,更不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第三,
体育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体育“经验和知识的获得”。“学生是以接受前人经验为主的学习主体”。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前人的经验”。总之,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任务,不能脱离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不能脱离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只要“强调教师主导=教师中心=死板;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活泼(或=放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时常在这两个模糊等式中晃来晃去,左顾右盼,无所适从。今天我们重点讨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把握会有一个准确的度。
2、关于体育课教学中的“收”与“放”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体育课的“形”与“神”的问题,即体育课如何上得既有“形”又有“神”。所谓“形”就是形式,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包括队形的整齐一致,学生的服从听话。而“神”则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注意力深度和思维指向。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很重视以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为核心的练习效率,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重视整齐划一的“形”,“收”得过紧,而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他们的头脑是不是随着教学过程在思考,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神”往往注意不够,于是体育教学中的形在而神不在,这是其一。其二,学生在井然有序的练习中,讨论技术动作,甚至打乱队形观察同伴练习,此时教师严厉训斥“把队站好不要讲话”,于是队形站好了,也安静了,学生观察的视野受到限制,对技术的讨论也中断了。“形”有了而“神”却没了,不敢“放”,或者“放”得不够。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是围绕课堂秩序和课堂氛围来讨论,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学生学习的达成目标来分析,即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实现本课目标。
在任何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思维是否被启迪,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最终目标。只要能使学生去认真地想,积极地练,无论课怎么放都不会乱,无论课怎么收都不至于死板。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和高超的体育教学艺术。
3、关于体育教学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1)、为什么教这个问题其实是如何确定体育学科目标的问题。大家知道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一个好的目标究竟怎样确立,这就是为什么教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我们大家清楚在每节体育课的教材分析中,如何把目标制定得恰到好处。目标过高学生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无兴趣。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第一,体育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第二,目标的递进性,第三,学生的基础,第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体育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才能合理制订体育学科目标和体育课堂目标,包括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同时还要求我们如何把教师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使教和学完美地统一起来
2)、用什么教和教什么用什么教和教什么是教材的两个方面,不能混同,但又互相联系。用什么教是教材作为媒介的一面,教什么则是教材内容的一面;用什么教是素材的选择和加工,而教什么是对教材意义的认识和处理。比如我们高中教纵箱分腿腾越(男生动作),那么我们用纵箱分腿腾越去教什么呢纵箱分腿腾越是最具代表性的跳跃障碍的体操动作,我们通过这一典型的体操动作的教学,来发展学生支撑跳跃的能力,当然还有时空的感受,勇敢精神的培养,灵敏素质的发展,跨越障碍的快感等等,使学生利用这一方法来锻炼身体。也就是说,我们利用纵箱分腿腾越作为“媒介”,来教给学生内含于其中的生理、心理、技能、意志品质、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寻找对学生能产生心灵震撼的人文精神,研究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行为,探索能引发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酣畅淋漓的美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追求一种当学生从课堂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带着信心和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
3)、教得怎么样 这是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评价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公众评价等。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究竟教得怎么样,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学到东西,明白道理,练得愉快,交流得和睦,充满着思考,课后还有欲望。凭心而论,一堂好的体育课,首先是上课教师本人感到满意,其次是学生满意。如果教师本人感觉这堂课有缺陷,教法上有问题,重难点没有解决,课的任务没有完
成,没有实现课的目标,学生练得乏味。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能满意吗这样的课能找出优点吗这样的课对得起教师的良心吗问天问地问自己。
我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如果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动力,对个人来说就没有成绩,就没有成功。评价是检验、评价是肯定、评价也是否定。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实实在在的给学生以知识,给学生以欢乐,给学生以满意,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总之,为什么教是研究课的目标问题;用什么教和教什么是研究教的方法和手段问题;而教得怎么样是对课的效果评价问题。
4、关于体育理论课。 体育理论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时数分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体育理论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室里给学生讲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它要求教师注重讲的艺术,课上安排的内容不仅要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地讲授,更重要的在于讲课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使学生闻其一盼其二,听而思、思而疑、疑而问。出色的教师必须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的语言,精心锤炼自己讲的艺术。体育理论课包括的内容有:宣传体育法规、体育课堂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及功能的介绍、运动损伤与急救、运动生理常识、体育专项技术分析、介绍各项竞赛规则、各单项运动小知识、报告体育时事新闻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