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PACK框架下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2022-11-12 来源:步旅网
・62・表学占管翟2019年8月20日E-mail: jxyglllb@ 163 .comTPACK框架下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设计与实施李念平“童永川2,3何仕乾2,3(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3,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重庆,402160)摘 要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新课程标准培训是改善教师知识结构的契机。结

合重庆市Y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培训案例,阐述了 TPACK理论框架下新课程标准培训

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过专题化重构进行学科内容知识(CK)培训,通过项目式设计进行教学 法知识(PK)培训,通过数字资源和工具的开发与运用进行技术知识(TK)培训。关键词TPACK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师培训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新 的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的知识,还必须具备整合技

时代教师知识结构的必然要求,TPACK框架对教师

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因此,课程标准的培训应该整 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合这三方面的内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必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特别提 修课程部分的培训,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出,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以改善教师知识 课程的重构”来设计,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专题化

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与创新。《普 重构来实现学科知识培训,再通过对专题进行项目

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

式设计来实现教学方法知识培训,最后通过项目的 版)》颁布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培训是改善教师知

数字化重构来实现技术知识培训叫培训总体框架

识结构的契机,有必要将TPACK框架理论成果应 设计见表lo用于新课程标准培训。培训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以线上线下混合 -.TPACK框架概述的方式开展,培训的数字化资源和环境设计见图lo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S-SE :

1»离加息技术谍程赵(2017年版)饬二步:[ffisaK] ssawfts*瞻自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写成 TPACK, 是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第四步:【模板T载】1¾专®设计模板.进行$齢析©»5步:[展示5SK】 籬上传勰,相SZS殿流2005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

:

目®i+Sffi,

项目iStt(PCK)©s-tif :【展示咖 mws目盼,相3W5E流

的基础上融入教育技术后提出的概念。

TPACK理论框架包含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

图1培训的数学化资源和环境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核心要素。三个核心 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叫三、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实施二、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设计1.培训准备阶段培训前要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发数字化学

根据TPACK框架,教师不但要具备学科内容

习资源,建立培训导学案,开发必要的交互功能,建*该文是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2016cqjwgz3032)的部分成果李念平童永川何仕乾:TPACK框架下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63 •表1培训框架设计表2学科内容知识(CK)培训的实施过程设计项设计内容主要步骤馴者活动錨者活动工具和资源支持熟悉课程标准,领会内容要点、要求和实施建议,归纳知识体

自学删指导学法,命制新澡标基本内容 下载澡程标准,自主学习 ,提高 基本廉的何,制作糊织在繩参与在麴试问卷调查生醮块培训目标系;重组内容要求,设计专题形成序列;进行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和实施能力;开发学习资源和环境,提高数字化学

系统分析 黜要求:归孵科核,闹念, 绘制必修勰知聊系图习与创新能力深入理解图示斶知聊系Wonl^ffllA驱动性问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重构删方法:拆分關要点,按相 掌握方法,明勰求,拆分

方法数字化学习,项目式设计,混合式培训关性重删成专题,绘制专题结 并鞠澡标要就成专题

Wonl,绘图工具

内容重组

专離架设卄模板

培训网络课程,培训PPT,专题设计模板,项 构图,再细化专题设计 序列,绘制专題结构图,下

环境与条件学习资源专题重构觥区生醮块目设计模板,课程标准黜要求:符合知识和认知跚 飆板文件,对专题进行细学习工具word,绘图软件,截图工具巡瞒导,根孵崩控培训学科内容知识 专题化重构:在新课标自学自测的基础上,

建立专题设枝駆,黜展示

孵交流

上传阶段成果,相互孵,

熟悉、拆分、重组课标内容要点,形成、细化 交流要求,分享教师觌,进行

讨论区生醮块(CK)培训点评总结优秀作品作者发訟享专题设计,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駢和总结项目式设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

要求使用统一制定的专题设计模板。阶段与任务教学法知识

准,根据专题设计模板,合作完成,小组代表展 (PK)培训示设计成果,相互交流技术知识 数字化支撑:利用课程管理系统,小组成员

分工合作搭建支撑项目的数字化学习单元,

(TK)培训小组代表现场展示,相互交流立学习账号,设置学习权限,为培训做好资源上的 准备;要阐明培训意图、选题意义和注意事项,为培

训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要介绍培训方式、学习环境, 演示基本操作,为培训做好技术上的准备。2.学科内容知识(CK)培训阶段图2必修课程知识体系统图新课程标准是分模块独立提出内容要求的,模 3•教学法知识(PK)培训阶段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容要求存在重复、交叉和关联。 项目式学习是基于真实的问题驱动,以合作学 如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分“数据与计算”

习的形式开展实践探索,从而获知识、提升能力的

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提出,每个模块有8

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挖掘 条内容要求。由于两个模块的内容要求之间存在重 知识及其运用情境的教育因素,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复、交叉和关联,所以有必要进行整合。因此,围绕 与迁移,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 专题化重构来实施学科内容知识(CK)阶段的培训,

提升叫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把握项目学

具体实施过程见表2。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要求在项目实践中 本阶段培训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和重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

组来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形成必修课程知识体系 本阶段培训任务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项目设计,目

统图(见图2),形成课程理解、数字化学习、终端系

的是让教师体验项目式教学方法,提高项目式学习

统、数据的编码、数据加工与管理、传感系统、算法

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具体实施过程见表3。与程序设计和新兴技术8个专题序列。从思想、技 项目设计要求考虑学情,贴近生活,挖掘育人 术准备开始,先终端后网络、先局部后系统、先使用

功能。参与培训教师设计的“谁是父母的小棉袄”探

后开发、先易后难,逐步加深对信息系统和信息社 究项目,在达成学科目标的同时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会的理解,增强信息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意识。 围绕终端系统专题设计的“终端系统国产硬软件现

在专题设计的具体操作方面,为了不偏离课程标状分析”项目,在达成学科目标的同时融入了家国• 64 •表3教学法知识(PK)培训的实施过程主要步骤培训者活动做学法指导,结合 案例讲解方法和步 骤,提出设计要求李念平童永川何仕乾:TPACK框架下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的设计与实施设计的“谁是父母的小棉袄”探究项目的网络课

参培者活动工具和资源支持PPT,项目设计 典型案例,项目

程单元。主要由项目简介、学案、问卷调查、展示交 流、作业提交、数据上报几个模块组成。其中学案

学法指导 学习观摩,掌握要点,

设计准备明确步骤设计框架模板Word,项目设计 模板

是串联项目环节,明确要求步骤,组织学习资源, 引导项目学习的指南,包含图文、微课、试题等学习

小组合作 项目设计准备项目设计框 小组讨论,确定项目,

架模板,巡回指导, 下载项目设计模板, 根据学情进行活动 分工协作完成项目设 调控资源。: »8父电的-组织每个小组选出 每组轮流展示并口头 Word 或 PPT

点评总结代表,轮流分享,进 分享项目设计,相互讨论区生成模块行点评和总结本学案引爭你一步一步宪成项目探兒,请注并技步She要求进行操作,若有国难,

请及时寻求同学、老卿和网张的番助.邑冋卷:请在此参与冋卷调査,如实提供原姐数据情怀教育;设计开发“石头剪子布”小游戏项目,在 达成算法与程序设计学科目标的同时,让学生了解

P交流:请在1比讨论区中发布调査报告.并巻与观摩点评斷业:请Excel 文件: 你麻报告网络赌博和游戏规则的设置,渗透人格修养教育。4.技术知识(TK)培训阶段图3支撑项目的网络课程单元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之一。“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学会学习和实践创

四、培训总结基于TPACK理论框架设计的新课标培训,突 出了三个核心要素:通过专题化重构进行学科内容

新的重要体现,是数字化时代的必备能力。新课程 标准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确定为信息技术学科 的核心素养,并提出了“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

知识(CK)培训,通过项目式设计进行教学法知识

(PK)培训,通过数字资源和工具的开发和运用进行

技术知识(TK)培训。参培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实施建议。本阶段培训 目标是学习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 提高教师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既是参与者,又是创造者,还是分享者。采用网络课 程呈现培训资源,组织线下活动,实现了线上和线

主要任务是利用Moodle系统,为项目开发网络课程

下混合式培训,收到了实效。和数字资源,实现项目需要的交互功能。具体实施 过程见表4。表4技术知识(TK)培训的实施过程主要步骤参考文献[1] 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张海.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工具和鱷支持制者活动錨者活动测量方法国外研究现狀及启乐卩电化教育研究,2013,34( 12).了解软件系统 建立网络澡程对比介绍专业的课程管理系 蘇Moodle课程管理系统 统,以Moodle为例演示网麴 的主要功能,练习网络勰

PPT,Moodle平台[2] 李念平.TPACK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培训设计[J]冲 小学教师培训,2019(05).餉建立和管理的建设和管理[3] 张乞兰,张思琦,林君芬,吴球,陈淑兰.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畫构 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2).讲解并演示利用Moodle系统 小组分工合作,磯飆计 IMe系统提供

开发配套资源

的资鞠活动插件建立数字 的项目,按輟翳建翅 的教程、文件、讨 化学习单元,为毎个组开设- 项目的数字化学习転,建 论区、问卷调査

[作者:李念平(1972-),男,重庆永川人,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高级教师;量永川

(1968-),男,重庆铜梁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实习指导教师,

建立学习单元个数字化学习転曲实駆, 立项目实施学案,开发学习 插件,Otffi 黜建设艄,提供巡回指导资源,删亦功能織粗具组织小组展示分享,进行崩

点评总结毎组选£代表,觥介跚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高级教师;何仕乾(1973-),男,四川盐亭

总结騒的数字化学习転,相Moodle平台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实习指导教师,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高

级教师。]图3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围绕数据信息的加工【责任编辑 郭振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