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认识
摘 要: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有其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和整理,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如何将一代代骨伤科大家及伤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当下中医骨伤科学医师和学者们的重任。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应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其特色,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的历史影响及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增强对学术流派的认识与总结,弘扬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推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从深层次揭示中医骨伤科学术传承发展的内外部规律,更好的立足临床实践,宣传中医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影响力,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发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1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简述
中医骨伤科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派,传承至今,较有影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已达三十余家之众,可谓遍布大江南北,灿若星辰。如河南郭氏正骨、福建林氏正骨、北京刘氏正骨、少林杜氏伤科、上海石氏伤科、辽宁苏氏正骨、四川郑氏正骨、上海魏
1
氏伤科、广东何氏伤科、天津苏氏正骨、北京罗氏正骨、湖北李氏伤科等,有些已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之一,骨伤科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条件:一是流派必须具有与其他流派不同的特点或长处,这个特长可以表现在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上,可以是独特的正骨技术,或者是祖传的疗伤秘方等;二是该流派不仅有创始人,而且有传人或继承人传承和发展其学说;三是有骨伤科著作传世或治疗骨伤科疾患在某一地区有一定的影响。骨伤手法本身特性决定了中医骨伤手法流派在流派发展中的特殊性[1]。
2 主要流派学术传承的贡献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在其学科发展、丰富和完善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上一大批临床疗效显著、学术底蕴深厚、特色优势明显、群众推崇公认、历史源远流长的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骨伤科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现将几大主要学术流派的传承贡献概述如下:
2.1平乐郭氏正骨 其创始人可追溯到平乐郭氏家族第17代人郭祥泰(字申玉),郭祥泰之后,平乐正骨分为两支,一支是郭树楷(子),另一支是郭树信(侄)。郭树楷→郭鸣岗→侄郭耀堂→郭均甫→郭汉章、郭焕章;郭树信→子郭贯田→子登三、聘三、建三、九三。郭聘三→子郭灿若;郭建三→子郭春园;郭灿若→妻高云峰→子郭维淮[2]。其中第五代传人郭灿若与夫人高云峰医术尤为精湛,被誉为平乐郭氏正骨的正宗。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氏家族的子弟到祖国各地为群众治疗骨伤疾病,深受赞誉。其中郭均甫携其子郭宪章、郭允章,侄郭焕章、郭汉章等及其传人形成西北郭氏正骨支流,三门峡的郭维新、郭秋芬与洛阳的郭宗正、郭维璞、郭维安、郭竹等及其传人,深圳的郭春园及其传人郭玉凤、郭玉龙、郭维笃、郭维玉等,都为平乐郭氏正骨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河南郭氏正骨世代相传,至今已八代,郭氏后人遍布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深圳等地。河南郭氏正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潜心研究,不断总结、升华治伤经验,并汲取各家之长,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大地上一个医术精妙、疗效神奇的骨伤学术流派。于2008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1月10日成功入选首批全国64家中医药学
2
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名单。1956年成立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于2006年更名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现在是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建设单位、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国家组织工程中心河南分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正骨学院。
2.2福建林氏正骨 其创始人林如高老先生,1985年成立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主要传人张安祯、王和鸣、张俐等,现均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和鸣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及其他专著17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1项。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骨伤名师”称号。张俐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骨伤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博士长期从事中医骨伤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是我国中医骨伤第一个女博士,主编/副主编国家教材《中医伤科学》等;2004-2005年荣获国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他们在林如高老先生的手法基础上以现代解剖为基础,在福建中医药大学这个平台上,进一步完善创新。相继出版了《林如高正骨经验》、《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林如高练功三十六法》、《林如高骨伤敷药法》等8本专业书籍以及专业论文80多篇。林氏正骨于2008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福建省唯一被列入传统医药类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骨科医术。
2.3北京刘氏正骨 创始人刘寿山老先生,在正骨理筋手法方面颇有心得,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骨伤科治疗手法归纳为“推、拿、续、整、接、掐、把、托”接骨八法;还有“提、端、挪、正、屈、挺、叩、掐”的上骱八法;“戳、拔、捻、搏、归、合、顺、散”的治筋八法;“提拿、点、推、揉、打、劈、叩、抖”的舒筋八法。在治疗骨折脱位伤筋方面主张“七分手法三分药”,刘老更是以手法取效而闻名遐迩。刘寿山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将所有的技术编写入《刘寿山正骨经验》一书中,并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的临床经验传予了后人,其门人有奚达、臧福科、孙呈祥、刘兴福、王英杰、孙树椿、康瑞廷等。其中孙树椿在继承刘老先生经验的同时,
3
运用现代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简化精练了手法,使之便于学习掌握和推广应用。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过程中,始终把理论与临床并重的观念贯穿其中。张军,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作为第三批学术继承人、中医骨伤手法专业的第一个博士,他从基础形态学、生理学及细胞分子学等方面对颈椎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动物模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将中医骨伤科传统手法发扬光大。
2.4上海石氏伤科 在海内外享有着广泛影响的上海石氏伤科,第一代石兰亭融传统武术整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炉,1880年在上海开创石氏骨伤学派,在手法上强调“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细而正确”的准则,总结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第二代石晓山吸纳前贤之说,总结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石氏学术内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骨伤诊疗方法,使石氏声誉鹊起。第三代石筱山、石幼山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石氏骨伤学术,收徒授业,桃李满园。第四代石仰山、石印玉、石鉴玉等继承家学、兼收并蓄,力求创新,融石训与新知于一体,把石氏伤科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五代王拥军、詹红生等学术继承人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骨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手法治疗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如詹红生开展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研究,系统研究并部分阐明了中药综合改善骨骼质量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时研制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6类新药——密骨胶囊(已获国家新药证书并转让)。至此将迎来石氏伤科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
2.5上海魏氏伤科 创始人魏子薪于1925年在上海因其独到的伤科手法和导引,形成魏氏伤科,在6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推陈创新和总结提高。第二代继承人李国衡,博采众长,摒弃门派偏见,将手法与方药有效结合,创立了临床有效、应用广泛的“蒸敷方”、“外用热敷床”等,总结经验,撰写了《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主编了《李国衡谈腰椎病》、《中西医结合与魏氏伤科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等专著,发表40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第三代学
4
术继承者李飞跃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班硕博士生导师,继承魏氏中医骨伤科学术特色,临症善用内服中药,擅长手法,多外用手法辅以导引。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创新,将魏氏热敷床方等不同制剂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以更好的运用到临床中。
3 传承的有效途径
3.1 师带徒传承模式 师带徒是我国中医师培养的最早模式,这种模式又称师承教育模式,有私塾和家传两种形式。纵观中医骨伤科各大学术流派发展史,师承制是其独特,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继承方法。由于骨伤科正骨理筋手法自身的特殊性,其一技之长的绝招、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手法等,很难从书本学到,更适于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同时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名老中医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中医经典著作,牢记方剂与中药,为日后临床从医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倡导早临床、多临床,以更好的学习老师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学术思想,是各家学术思想得以传承;德才兼备的名医大家更加注重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临床的方方面面,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耳濡目染于老师的高尚医德,不仅促进对医学知识的探索,更是对精神的激励;给予师生更多了解彼此的机会,老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特长,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老师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成为学生的人生路标,师承关系的确立,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使良师成为益友。
3.2 研究生教育传承模式 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大,长学制高学历的研究生教育成为中医人才培养、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当代名老中医多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名老中医所带研究生不乏优秀人才,已成为各大型中医医院的主力军或技术骨干。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先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平台、优良的科研环境和临床实践条件;课程的设置上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加设西医课程及其他应用学科,满足了现今的临床需求;学历层次多样,包括硕士、博士等,以尽可能广泛的面向社会,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学校通过建立图书馆、购买论文数据库、举办大型讲座等方式,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汲
5
取百家之长,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4 学术流派传承中的现代研究
4.1临床研究 正骨理筋手法可以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正所谓“松则通,通则不痛”,又因其着力均匀,手法灵活、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骨伤科疾病中。詹红生[3]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理论,探讨石氏伤科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价值与治疗机制,指出旋转手法可以纠正颈椎动力性、静力性失衡的恶性循环,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法,同时阐明手法作用机理。张军[4]在运用刘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过程中,阐述了治疗颈椎病的重点手法,同时分析了手法是通过分解颈椎小关节的粘连,纠正颈椎关节错缝,减轻关节负压,同时加宽狭窄的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李飞跃[5]在魏氏伤科手法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以益气通脉汤为主方,旋转手法为重点手法,通过超声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改善椎动脉狭窄,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弹性具有一定作用,同时能纠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机械压迫和交感神经受刺激状况。
4.2 实验研究 正骨理筋手法可以使肌肉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善或恢复,从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李飞跃[6]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概述中从镇痛作用、血液流变学、血管微循环、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抗自由基损伤学等八个方面,运用现代医学阐释了正骨理筋手法的作用机制,总结归纳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詹红生[7]在推拿手法作用的实验应力分析中,通过观察不同着力点、不同角度纵向牵拉力作用下颈椎关节的应力变化,得出颈椎关节后缘所受应力大小与牵引力的着力点和方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临床施行颈椎推拿手法治疗时,视病变关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着力点和相应的方向。
6
各个学术流派在原有正骨理筋手法基础上,从理论上加强手法对疾病治疗机理的探讨,同时有效的配合中药以提高疗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以更好的造福人类。
5 传承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5.1 传承过程中教育体制的思考 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途径不外乎师带徒和研究生教育,但两者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师带徒由于学术思想的保护,使学生只听一家之言,导致知识的局限,同时简化或忽视西医教学、没有严格的教学规范,对于学生的教育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个人爱好,不能满足现代临床需求。而研究生教育千篇一律的课程设置、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下降只为应付考试;中医院校强化西医教育的同时,无形的压缩了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导致学生中医基础薄弱,西医知识学习也不系统,进入临床后陷入“中不中,西不西”的尴尬境地;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因材施教难以施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千面一人,中医骨伤科名家独特的医学思想难以继承,有些门派已几近失传[8]。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对中医骨伤科的不断深入认识,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医骨伤科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9],以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尽可能的早临床实践、学制方面更加灵活可调,优化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视野,能运用中医理论、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卓越中医骨伤科人才。
5.2 流派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 中医骨伤科各大流派在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总结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正骨技术,一代代的学术继承者不断分析、探索流派生存、发展之道。加强在传承过程中对正骨理筋手法的推广,摒弃门第之间及学术保护思想,在推广中不断地吸取各家之长,加强自身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正骨理筋手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发医疗设备,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将其推广,并运用于临床之中;更好的发掘中医文化宝库,将正骨理
7
筋手法与中药等治疗有机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6 讨论
中医骨伤科学各大学术流派的存在和发展,使学术思想活跃繁荣,促使学术创新、中医骨伤科学理论不断发展,加快学术传承步伐。同时为了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大计,应当重视学术流派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努力消除阻碍流派传承发展的不良因素,积极推动中医骨伤科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学术流派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黎立.当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2] 陈立国,周立强.平乐正骨渊源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 :55-58.
[3] 詹红生.以”筋出槽,骨错缝”理论探讨颈椎病的手法治疗[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703-705.
[4] 张军.手法治疗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0,13(10):626.
[5] 李飞跃.魏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超声观察[J].中医正骨,2001,13(12):11-12.
[6] 李飞跃.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概述[J].河北中医,2004,26(6):468-469.
[7] 詹红生.推拿手法作用的实验应力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1,18(1):60-61.
8
[8] 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9] 黄东晖,冯淬灵.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04(5):99-100.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