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统战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

2022-08-31 来源:步旅网
摘要:文章运用统战工作各领域的资源,充分调动统战工作各方面成员的积极性,正确认识统战工作在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中的作用,挖潜统战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潜力,积极探索统战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新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统战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作用;途径 2007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广泛调动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随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前阶段情况来看, 目前 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存在不少 问题 。我们必须寻求新的对策,做好新形势下的

新农村建设的统战工作。 一、统战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重大意义 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基层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统战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体现。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党委的总体部署和上级统战部门的要求,把党的各项统战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基层,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当地的 经济 社会 发展 、民主政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的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基层民主建设。 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 学习 新农村建设的 理论 和方针政策,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服务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谋化工作思路,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统一战线领域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统战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考察调研,献计献策 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统一战线的一大优势。发挥 教育 、 科技 、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紧紧围绕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 研究 ,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 科学 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以及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建议中,大量是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其 内容 几乎涵盖了“三农”问题的所有领域,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思考,又有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建议。比如,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关于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费困难的建议”、农工党中央提出的“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台盟中央提出的“努力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公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改革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等,都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许多已被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基层,也有许多典型事例,如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委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徐国庆同志2006年向湖南省委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引起了湖南省委书记、省长的高度重视,该建议也得到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 (二)发挥智力资源,促进科技兴农 统一战线具有智力密集、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其中许多人的专业和研究领域与农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统一战线要组织广大成员主动深入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据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就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770多个,培训各类实用型人才6万多人,引进教育资金3.45亿元,引进投资项目近1200个、资

金143亿元。如致公党湖南省委与湖南农业大学支部近年来组织的“上下联动四下乡”活动,邀请兄弟党派的农业专家,如民盟的水稻专家、农工民主党的茶叶加工专家、动物养殖专家教授深入湘西、浏阳等边缘地区,为农民兄弟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接受科技咨询,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三)投入扶贫开发,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消除贫困、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 企业 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改变贫困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视为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视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广阔天地。例如,针对福建省农村还有一部分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省政府2003年初部署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扶贫脱困。为了配合省政府的这一工作部署,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光彩会会长陈营官同志倡议并亲自写信,组织发动福建省光彩会理事、工商联执委参与农村“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扶贫活动,并把这一活动纳入光彩事业范畴。全省200多位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在省、市、县工商联的组织引导下,根据企业状况自主选择帮扶对象,采取技术培训、吸纳就业、赠送生产资料和捐资助学、提供小额扶持资金等形式,帮助那些有劳动技能但缺乏小额启动资本、有劳力但缺乏就业门路、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人,使他们渡过难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