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5篇

2024-09-16 来源:步旅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练习。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教学重点:

掌握除加混合运算中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谁是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妈妈)每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妈妈总会陪伴在我们身旁,妈妈那如花的笑脸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三八妇女节刚刚过,你们有没有送礼物给妈妈啊(没有)让我们也去花店配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语言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浓浓的母爱缓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带着对母亲的爱,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学生会更主动。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观察情境图,说说图画上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

第 1 页 共 10 页

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 小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价格该怎么算 3. 指明让学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 说一说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让我们再看看其它花的价格吧!

指明读题(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思考回报: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么解决

2.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板书设计: 买鲜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2

第 2 页 共 10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第 4 页 共 10 页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

二、观察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 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 5 页 共 10 页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第 6 页 共 10 页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第 7 页 共 10 页

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______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_______, 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因此从课堂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回忆讨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更加清楚,又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目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第 8 页 共 10 页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第 9 页 共 10 页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